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rategies on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全 文 :勉 静
第6卷第3期 生 态 农 业 研 究 VoI.6
Sep..
No.3
1 9 9 B
毛 一 甲
, o3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造 ,
(扬州大学农学院 扬州 225009) (复旦大学 上海 200433)
高德明 王 昭
(中国农业科学院 北京 100081) (江苏省农林厅 南京 210008)
摘 要 分析了我国农业可特续发展的可行途径和制约因素.指出我国农韭持续发展必须奎
面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农业运行的市场环境.建立一套有利于农业健康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不断提高农业比较经济效益.走高投入、高教率和高教益统一协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t词 农业持续发展 农业比较经济效益 科技进步
Ittg.es on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Lu Jianfei(Colege of Agrieul—
ture,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9).Wang Jiange(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His—
tory.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Gao Deming(Institute of Agro—meteorology,
CAAS- Beijing 100081),Wang Zhao(Agrleulture and Forest Department of Jiangs
Province.Nanjing 210008).EAR-1998·6(3):66~69.
Abs打-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easible ways and limiting factors to agricultural sustain-
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evelopment should rely on scientifc
and technical progresses,improving market environment of agricultural operation,~stablish—
ing a set of mscro—control systems favourable to sou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enhancing
agricultural comparative benefits,pursuing high input.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benefit.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mparative benefit of agriculture,Sci-
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4O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占世界 7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2 的人I=1。但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许多困境,前景不容乐观.如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
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所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具体国情 ,分析了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1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途径
我国农业人均资源十分有限,人均耕地面积0.083hra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 。
森林面积占总国土面积的13 .可养水面占0.52 。草地面积虽3倍于耕地,但主要分布
于我国西北部年均降水量<400ram的10个边远省(区),自然条件差,25 的土地不易利
用.可利用部分超载过牧,草场退化严重。因此,确立一个正确的发展道路对我国农业可持
· 美国WINROCK国际农业协会和江苏省教委高校^文社会科学基金赍助项目
收稿日期:1997—07—2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3期 陆建飞等: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67
续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对如何探索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途径问题仍存在争论,有的认为
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应以增加农业投入为主,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精久集约持续
农业之路 ;有的主张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应立足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资源的综
合生产力,主要通过资源合理配置挖掘资源潜力,走“高效益、高循环、低投入 之路 ]。
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表明,1 952~1988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3.94 中有
0.48 来自全要素的增长,占总增长率的12.2 ;3.46 来自要素投入的增长,占总增长
率的87.8 。这表明我国农业增长是以增加投入为主的 外延型”低生产率农业,以要
紊投入的增长推动农业增长。从长远看,我国农业发展仍有赖于增加投入,关键在于把握
好投入方向。若将农业基础设旄这一综合概念分解为生产条件型、生产工具型、生产场地
型设施、产后设施和综合设施,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对比评价,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的现代
化装备水平仅48 ,而法、德、英、美等国达85 ~93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和落后大大制
约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的提高 ,今后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继续增加投入,提
高农业持续发展的后劲 目前我国仍有 Z/3中低产田,近年以。吨粮田”建设为主的高产田
开发和以对中低产田改造为中心的农业综合开发即依靠增加投入。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农业大量使用商品能源的前景不容乐观,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利用的化肥 1/4依靠进
口,且到本世纪末也难以有所改善口 {目前我国资源利用率低,化肥利用率为 30 ~
40 ,农田灌水利用率为 40 ~5O ,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尚有很大潜力{高能量投入
的集约化经营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环境问题,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农村生态环境乃至人
类自身的生存环境都会造成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 因此 ,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和充分挖
掘农业资源潜力对我国农业发展十分重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
投入方向,优化投入结构,高投入和高效率合理结合。增加投入不能忽略效率,否则会造成
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效率也不能忽略投入,单靠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亦难以支撑
农业的长足发展 因此,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以提高效率和增加效益为中心,实现
高投入和高效率有机结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兼顾的良性循环协调发展之路。
2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有自然、社会、经济及文化等诸方面因素,但其根本
制约因素是农业比较经济效益低而导致的农业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其主要原因是受制于
农产品统购统销购销制度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和工农产品“剪刀差”等制度因素的影响。长
期以来,我国采取以农业哺育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工农产品之问存在严重的“剪刀差”,
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缓慢、生产技术装备差和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投入
长期不足,影响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左右
着农业投入水平和农业新技术应用,后者影响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最终制约着我国农业可
持续发展。近年一些地方 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受农业比较经济效益的影响,有限的农业
资源在农民利益驱动下流向高效益的非农业部门,农业生产要素严重流失,动摇了我国农
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如目前我国出现的土地抛荒现象不容忽视,我国重要粮棉油产区之一
的巢湖地区,1994年有 4.07万农户放弃耕种土地,占总农户的4.17 ,放弃耕种面积达
6173.3hm ,占总耕地面积的 2.16 ;1995年弃耕农户和弃耕地面积分别为 4.56万户和
7466.7hm ,分别比 1992年增加了 12 和 21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生 态 农 业 研 究 第 6卷
3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
提高农产品价格,缩小 剪刀差”,以提高农业比较经济效益,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
然趋势。但从长远看,单靠提高价格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为我国农产品价格已接近
国际市场价格,复关后靠提高价格增加农业比较效益的余地更小,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根
本出路在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在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下,农业生产力的高低主要取决
于人们对其开发利用的程度,而开发利用的程度主要决定于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和农业投
入高低,农业技术进步的维持是农业发展的主导动力 ]。在一定的政策背景下,农业比较
经济效益的提高亦有赖于农业科技进步减少浪费、提高产出和增加效益。因此,我国农业
走向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 ]。发达国家如法国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的
贡献率高达 74 ,而我国“七五”、“八五”期间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的贡献率仅 30 ~
40 。据美国一些研究机构预测,到本世纪末全世界农产品的增加中s/6将依靠科技进
步。目此,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为加快我国农业发
展,必须提高我国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水平,使农业生产以科技进步为中心,将现代农
业科学技术与我国传统农业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高土地生产率和高劳动生产率;合
理配置、高效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实现自然资源良性循环与永续利用。为此,应加强现代农
业技术,特别是资源节约型技术如节水、节地、节时和节能型农业技术等研究,重视整理与
研究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特别要重视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的组合效应研究,努力
探索有中目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此外,在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方面要加大
力度,动员组织大批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工作;建立高效运作的农业技术推
广体系,把先进农业技术及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发展的动力。据统计,我国每年取得的重
要农业科技成果达 6000多项,但成果转化率仅为 30 ~40 ,真正达到规模效益的不足
20 ],远低于发达国家的 60 左右水平,若不改变这种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率低的
被动局面,将难于确保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4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运行环境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已有一定基础,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对农产品涨价有了一定
承受能力,适时转计划管理农业为以保护价、农产品储备制度和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
品期货市场为主的市场调节体系,建立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制度的宏观调控和间接调控,建
立市场经济运行环境是完全可行的。1991年底国家建立粮价放开、粮食保护价和粮食储
备制度后,粮食市场基本稳定,表明我国农业生产走向市场经济是可行的。
世界各国政府对农产品进行适当干预的做法较普遍。目前我国已开始由计划经济体
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但仍须建立农业经济发展宏观调控体系。首先我国人口众多,人
均农业资源水平低,农业基础仍不够雄厚,农产品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农业比
较经济效益低,农业生产与社会其他产业的关系尚未理顺,国家需用一定宏观调控手段协
调 其次,我国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自然灾害的周期
性会引起农业生产的周期性波动,需国家宏观调控 ;再次,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小,市场经
济对其调节能力有限,需国家宏观调控。
综上所述,从自然资源优化配置和永续利用看,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运用生态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3期 陆建飞等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折 69
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注重农业结构与功能、农业与环境的协调,优化农业投入结构 :断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从农业发展的动力系统分
析,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技进步为中心,实行“内涵型 发展,不断提高农业比较
经济效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从农业发展的市场运行环境分析,应建立一系列保障农
业持续发展的制度如保护价制度、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为主体的市场体系、农产
品储备制度和产品进出口贸易制度,优化农业发展的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以确保我国农业
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刘巽浩.中国农业发展的道路——寨约持久农业,中国农学通报,1992(3).
卢良恕等.论中国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中国软科学,1995(1O):1O~20.
程 序 1坨我国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3,19(3):1~l2.
鲁如坤等.我国农田养分再循环一 潜力和问题.中国农业科学,1993,26(5)。1~6.
中国自然资 研究会青年协会缩.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9~44.
顾焕章等.中国农业持续发展技术系统的发展趋势.农业综台开发,1995,1(1);13~18.
蒋和平等.建立我国农业稳定发展保障体系的思路.科技导报,1996(3):25~28.
宋 健.科技工作要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目标面奋斗.中国软科学,1996(1):5~15.
- 征订启事 ·
欢迎订阅 1999,年《农业科技 与信 息 》
《农业科技与信息 是由甘肃省农业厅主办曲婷合性井普期刊,内容丰富,信息量太.宾用性强。设有粮荭栽培、政
蕈法坦、新产品、新品种、贮藏与加工、植轴保护、育禽菲殖、果树花卉、新善药、蔬菜栽培、鼓富之路、it-~]菌等栏目,适
于厂太轩技人剪和农民目读。末刊为月刊.每期定价2.50元/册,奎年 30.O0元。衅发代号 54.60,全国各地衅局均可
订闽t漏订者可直接j[牡至齐志社朴订。地址:(730020)~州市^峪关西路 410号《农业科技与信息》杂志社。
欢 迎订阅 1999年《宁夏农林科技 》
《宁夏农林科技)是由宁更回蕞自治区农林轩学院、宁£回族自治区农亚厅主办曲综音性农业轩枝刊特,主要报道
农亚、林亚、ilr~t、兽医,术产、丧l1)术利、丧业气景等科研成幕覆生产新技木、新蓝骚,适于农业科技人矗、生产管理者
和农业院枝师生阅读。末刊为魁月刊t每期定价 2.50元/册,奎年 15.oo元,国内刊号 CN94 IOO7/S,邮盅代号:74—3,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目·鬻订者可直接 敬至鳊辑郏补订。地址:(750002)~.hl市三一支沟宁重曰族自浩珏表蚌轩学
院t宁置枉群轩枝)编辑部 。
欢 迎订阅 1999年《垦殖与稻作 》
《量囊与褶作,是由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和中国农垦北方稻作协查主办的水稻专亚技术期刊,设有书稻栽培

育种、土靶、植枷保妒、箱日机械化、档田生态工程、回斗稻诈、盐碱地利用、科技信息昔栏目,适于农业杵技人员、枉亚
院枝师生和丧民闻读。末{j为革爿,每期定价 4.O0元/册,奎半19.O0元,国内刊号CN21—1362/S,需订盼者可直接
敷至螭辑部订阅。地址:(124010)辽宁省盘讳市*隆台区迎宾大新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览所《垦殖与稻作,编辑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