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ssessment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optimiza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based on spati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resistance model in arid inland area: A case study of Ganzhou District, Zhangye City, Northwest China.

基于空间主成分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内陆河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优化——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以干旱内陆河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出发点,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空间主成分分析和GIS技术,获取甘州区生态安全格局的分布状况.选取海拔、坡度、自然和文化景观保护区、土壤类型、土壤侵蚀量、植被覆盖度、距道路距离、距工业用地距离、距居民点距离以及距水体距离等10个要素作为约束条件,并采用景观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来优化生态功能网络的结构及功能.结果表明: 甘州区生态安全综合状况一般,以中等安全水平为主,面积为1318.7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6.7%.低度安全水平的区域主要位于研究区北部,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9.9%.构建了由6条生态廊道、14个生态节点、1个较大的生态源区和若干个小面积源区组成的点、线、面交织的区域生态网络格局,将有效改善研究区的生态安全水平.

 

Starting from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inland river in arid area, the distribution of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of Ganzhou District was obtained by using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spati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PCA) and GIS techniques. Ten factors such as altitude, slope, soil erosion,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distance from roa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CR) model of landscape, the ecological corridor and nodes were established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ecological function network.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security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rea was on the average. Area of moderate level of security was 1318.7 km2, being the largest and accounting for 36.7% of the research area. The area of low level of security was mainly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and accounted for 19.9% of the study area. With points, lines and surfaces being interlaced, a regional ecological network was constructed, which was consisted of six ecological corridor, 14 ecological nodes, a large ecological source region and a plurality of small area source region, and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ecological security level of the study area.


全 文 :基于空间主成分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
内陆河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优化
———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潘竟虎∗∗  刘  晓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兰州 730070)
摘  要  以干旱内陆河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出发点,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空间主成分分析
和 GIS技术,获取甘州区生态安全格局的分布状况.选取海拔、坡度、自然和文化景观保护区、
土壤类型、土壤侵蚀量、植被覆盖度、距道路距离、距工业用地距离、距居民点距离以及距水体
距离等 10个要素作为约束条件,并采用景观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来
优化生态功能网络的结构及功能.结果表明: 甘州区生态安全综合状况一般,以中等安全水平
为主,面积为 1318.7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 36.7%.低度安全水平的区域主要位于研究区北
部,占研究区总面积的 19.9%.构建了由 6条生态廊道、14个生态节点、1个较大的生态源区和
若干个小面积源区组成的点、线、面交织的区域生态网络格局,将有效改善研究区的生态安全
水平.
关键词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空间主成分; 最小累积阻力; 生态网络; 甘州区
文章编号  1001-9332(2015)10-3126-11  中图分类号  F301; X171  文献标识码  A
Assessment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optimiza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based on
spati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resistance model in arid inland area: A case study
of Ganzhou District, Zhangye City, Northwest China. PAN Jing⁃hu, LIU Xiao (College of
Geographic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
⁃Chin. J. Appl. Ecol., 2015, 26(10): 3126-3136.
Abstract: Starting from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inland river in arid area, the distribution of eco⁃
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of Ganzhou District was obtained by using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spati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 SPCA) and GIS techniques. Ten factors such as altitude,
slope, soil erosion,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distance from roa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CR) model of landscape, the eco⁃
logical corridor and nodes were established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ecological func⁃
tion network.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security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rea was on the average. Area of moderate level of security was 1318.7 km2, being the largest and
accounting for 36.7% of the research area. The area of low level of security was mainly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and accounted for 19.9% of the study area. With points, lines and surfaces being
interlaced, a regional ecological network was constructed, which was consisted of six ecological cor⁃
ridor, 14 ecological nodes, a large ecological source region and a plurality of small area source re⁃
gion, and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ecological security level of the study area.
Key words: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spati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ecological network; Ganzhou District.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40,41271184)和甘肃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4⁃63)资助.
∗∗通讯作者. E⁃mail: panjh_nwnu@ nwnu.edu.cn
2015⁃01⁃04收稿,2015⁃06⁃08接受.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15年 10月  第 26卷  第 10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Oct. 2015, 26(10): 3126-3136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安全尚无普遍认
可的定义.广义的生态安全是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
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在内的复合人工生态安
全系统;狭义的生态安全仅是生态系统健康和完整
性的整体反映[1] .生态安全评价是对一定时间、空间
范围内生态安全水平的定性、定量描述[2] .生态安
全、生态安全评价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这三者之间
关系密切:生态安全评价反映了区域生态安全状况,
同时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提供依据;区域生态安全
格局构建则借助人类的主动干预来促进生态系统各
要素的优化配置,最终改善和提高区域生态安全状
况.学者们对生态安全进行了深入研究[3-7],从研究
对象看,包括土地、城市、绿洲、森林、草原、湿地等生
态系统;从研究尺度看,从短期到长期的时间尺度以
及从地方到区域的空间尺度均有涉及;从研究内容
看,涵盖生态安全定义的扩展、环境变化与安全的案
例研究和综合性研究.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有生
态模型法、数学模型法、景观生态模型法和数字地面
模型法[8-10];评价指标体系往往采用多因子综合评
价模型,如压力⁃状态⁃响应( PSR)模型、驱动力⁃状
态⁃响应(DSR)模型、驱动力⁃压力⁃状态⁃暴露⁃影响⁃
响应(DPSEEA)模型、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
(DPSIR)模型[11] .综合来看,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
数法等虽被广泛采用,但在权重确定上主观性很大;
物元、投影寻踪等方法的计算过程较为复杂,且不利
于识别出主要的风险因子;生态足迹法中进出口的
数据较难获取,均衡因子的标准也存在很大分歧,使
得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误差;而 PSR 等概
念模型均以行政区为评价单元,评价结果难以反映
区域生态安全的空间差异,更难以体现生态安全的
空间邻近影响关系.区域生态安全受到诸多因素的
综合影响,而且影响因素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
相关性,若直接进行多准则判断会存在问题,利用空
间主成分分析( spati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PCA)方法,通过正交旋转变换,去除影响因素的相
关性或冗余度,便于识别出关键风险因子,明确各主
成分的生态含义;同时,SPCA 自动挖掘因子权重,
避免了多准则判断权重不合理的缺陷,进一步揭示
区域生态安全的内在机制;此外,各影响因素和计算
结果均可落实到空间的每一个点(栅格)上,可视化
效果极好.
生态安全通过优化景观生态格局来实现,而生
态安全格局部分或全部破坏的景观改变将导致生态
状况急剧恶化,建立安全的生态格局则可以使全局
或局部景观中的生态过程在物质、能量上达到高
效[12] .就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方法而言,可概
括为数量优化方法 (最优化技术法、系统动力模
型)、空间优化方法(基于生态学理论的景观格局优
化模型、元胞自动机)和综合优化法(CLUE⁃S 模型、
遗传算法、多智能体) [2,13] .最小累积阻力(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模型可归于景观格局优
化模型的范畴,依据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在生物扩散
穿越异质景观的生态过程中,生物的空间运动、栖息
地的维护均需要克服一定的景观阻力来完成,累积
阻力最小的通道即为最适宜的通道,它反映了一种
潜在可达[14] .MCR模型的优势在于它综合考虑了景
观单元间的水平联系,而非景观单元内部的垂直过
程,因此,能够较好地反映生态安全格局的内在有机
联系,在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方面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和扩展性[15] .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是我国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
区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十分
敏感.随着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干扰
的频度和强度增加,流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易变
性不断加剧,给流域生态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张掖
市甘州区地处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之一的黑河中
游,是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水资源十分
有限,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和土壤盐渍化等问
题突出[16-17],生态风险较高.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构
建了适合研究区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
型方法,选取海拔、坡度、植被覆盖度等 10个因子作
为生态约束条件,对甘州区生态安全格局进行评价;
借助景观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获得景观流运行的最
低谷作为生态廊道,辨识节点,藉此构建生态功能网
络系统,提升开放空间系统的生态价值,优化景观格
局,为研究区生态安全的保障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
学参考.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 1  研究区概况
甘州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的河西走廊腹地
(38°32′—39°24′ N,100°6′—100°52′ E,图 1).南部
倚靠祁连山,中部为广阔平原,北部是位于甘肃与内
蒙古交界处的合黎、龙首二山.境内地势平坦,平均
海拔 1474 m,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从本区贯穿而
过,形成了河西三大农牧绿洲之一.境内生态问题突
出,南部山区水土流失频发,中部绿洲植被退化和耕
地盐碱化,北部土地荒漠化.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
721310期      潘竟虎等: 基于空间主成分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内陆河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优化———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图 1  研究区位置
Fig.1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平均降水量 113 mm,蒸发量 2047 mm,日照时数
3085 h,无霜期 138 d,具有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的特点.甘州区是张掖市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典型
的绿洲灌溉农业区.全区面积 4240 km2,总人口
50􀆰 74万(2010年).
1􀆰 2  数据资料
本文数据源包括甘州区 1 ∶ 5万地形图、1 ∶ 5万
行政边界图、1 ∶ 10 万土壤类型图、1 ∶ 10 万土壤侵
蚀量图、1 ∶ 10万自然和文化景观保护区图、1 ∶ 5 万
道路、水系分布图等,数据获取自甘州区国土资源
局、统计局、水利局、数字黑河网站 ( http: / / heihe.
westgis.ac. cn / )、寒区旱区科学数据中心 ( http: / /
westdc.westgis.ac.cn / )等.数字高程模型(DEM)来自
全球 90 m分辨率土地覆被数据库(http: / / glcf.umd.
edu / data / srtm / ) .土地利用数据由 2010 年 7—8 月
的环境卫星 HJ 的 CCD 影像(空间分辨率 30 m)解
译获得,采用基于对象的目标识别和支持向量机分
类,最小制图单元 6 个像元.验证时抽取 2%的图斑
实地评价,建立混淆矩阵,综合分类精度 88%,Kap⁃
pa系数为 0.817,各土地类型的分类精度均在 85%
以上,完全能够满足研究区生态环境研究的需要.所
有的空间数据经高斯⁃克吕格投影处理后转换到相
同的 1980西安坐标系.
1􀆰 3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量化分级
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和数据资料的全面性、可
获取性,筛选涵盖地貌、地质和植被等自然要素的因
子:海拔、坡度、自然和文化景观保护区、土壤类型、
土壤侵蚀量、植被覆盖度、距水体距离,以及涵盖人
类活动影响的因子:距道路距离、距工业用地距离、
距居民点距离,将这 10个要素作为研究区生态安全
的约束因子,以反映区域生态安全的不同特征属性.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基于研究区的生态安全问
题出发而构建的,本文采用基于栅格运算的区域生
态安全评价,其最大优势是评价值可落实到空间任
一点(栅格)上,易于找出研究区域中任一点上的生
态安全程度,但不足之处是数据量巨大,如本文中的
10个因子空间化后的存储空间即达到数百兆字节;
此外,许多因子,尤其是社会经济因子,往往以行政
区为统计单元,难以空间化,不得不舍弃.
研究区南部祁连山区比北部荒漠和中部绿洲的
风力侵蚀更为强烈,地形(海拔和坡度)可以用于刻
画地表的粗糙程度,反映风力侵蚀强烈的程度,影响
区域生态安全.自然与人文保护区及缓冲区内的景
观生态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恢复,制定了合理的区
域景观生态规划,保障了区域生态功能的稳定与服
务功能的持续性,往往成为脆弱生态区遏制生态退
化的屏障,对生态安全格局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土
壤类型(土壤质地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地表生物
物理特征产生重要影响,土壤侵蚀的状况则反映区
域土壤水力侵蚀的强弱.水资源是干旱区生态用地
的主要限制条件,距离水源近的地方往往具有较优
良的生态条件,但在干旱区县域尺度上降水变化往
往较小,而且降水的时间十分短暂,因此在宏观评价
中,地形和离河流的距离被当作是间接反映土壤水
分含量的指标.植被覆盖能更有效地反映荒漠化地
表的稳定程度.道路、工业用地和城乡居民点是典型
的人类活动场所,人类活动对干旱区景观的可持续
利用具有双重功能,生态保育的强度随离工业用地
和居民点的距离增大而减弱.由于离道路越近,交通
越便利,自然资源开发的强度越大,土地退化比交通
条件恶劣地方的强度要大.因此,不同类型的距离可
以作为空间活动生态风险强度的指标.
在各个因子的分级中,使用相关文献[2,15]的统
计和经验标准,并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制定各因子
生态安全分级标准(表 1),界定各约束因子的安全
等级(图 2):1~ 4 级分别代表高度、中等、较低和低
度安全水平.值越大,生态环境越脆弱,抵抗外界干
扰能力越小,安全水平越低.根据各评价指标特征,
采用两种分级方法:1)参照有关文件并结合聚类分
析方法分级;2)参照相关文献分级.采用第 1 种方法
分级的指标有海拔、坡度和土壤侵蚀量,依据《生态
功能区划技术暂行规程》 [18]以及土壤侵蚀分类分级
标准(SL190—96) [19]确定,其余指标参照相关文献
8213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6卷
的分级标准确定,具体见表 1.
利用 DEM提取海拔、坡度,研究区海拔在 1408~
3624 m,坡度在 0~52°.提取国家 A 级景区并做 300
m 缓冲区,景区多属于生态用地,故将其划分为
1级安全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区做100 m缓冲
表 1  甘州区生态安全约束因子与等级划分
Table 1  Constraint factors of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classi⁃
fication of Ganzhou District
约束因子
Restraint factor
单位
Unit
分级标准
来源
Grading
reference
安全等级
Security
level
划分标准
Grading criteria
海拔 Altitude m [18, 20] 1 <1600
2 1600~1800
3 1800~2000
4 >2000
坡度 Slope ° [18, 20] 1 <7
2 7~15
3 15~25
4 >25
自然和文化景观保护

- [21] 1 A 级景区 300 m
缓冲区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protection
area
4 国家级重点文物
保护 100 m 缓冲

土壤类型
Soil type
- [20] 1 草甸土、潮土、灌
漠土
2 灰褐土、栗钙土、
林灌草甸土、黑毡
土3 棕钙土、灰钙土、
灰漠土
4 灰棕漠土、龟裂
土、风沙土、盐土
土壤侵蚀量 t·km-2 [19,22] 1 <2500
Soil erosion amount ·a-1 2 2500~5000
3 5000~10000
4 >10000
植被覆盖度 % [23] 1 >0.65
Vegetation coverage 2 0.5~0.65
3 0.35~0.5
4 <0.35
距道路距离 m [24] 1 >1500
Distance from 2 1000~1500
the road 3 500~1000
4 <500
距工业用地距离 m [24] 1 >1500
Distance from 2 1000~1500
industrial land 3 500~1000
4 <500
距居民点距离 m [24-25] 1 >1500
Distance from 2 1000~1500
residential land 3 500~1000
4 <500
距水体距离 m [26] 1 <500
Distance from 2 500~1000
water area 3 1000~1500
4 >1500
图 2  甘州区各因子的安全等级分布
Fig.2  Safety grad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factors in Ganzhou
District.
A: 海拔 Altitude; B:坡度 Slope; C: 自然和文化景观保护区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protection area; D: 土壤类型 Soil type; E: 土壤
侵蚀量 Soil erosion amount; F:植被覆盖度 Vegetation coverage; G:距
道路距离 Distance from the road; H: 距工业用地距离 Distance from
industrial land; I: 距居民点距离 Distance from residential land; J: 距
水体距离 Distance from water area.
921310期      潘竟虎等: 基于空间主成分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内陆河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优化———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区,划为 4 级安全区.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
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作为反映研
究区生态环境与资源状态的指标,它可以敏感地反
映出植被的生长情况、生产力水平、地表植被的茂密
程度,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地表植被覆盖变化情况.
在 ENVI软件中利用研究区环境卫星影像计算出
NDVI,然后计算植被覆盖度.道路、工业用地、居民
点、水体均从研究区土地利用数据中提取,并依据表
1的等级范围做缓冲区分析,得到距道路距离、距工
业用地距离、距居民点距离以及距水体距离.
1􀆰 4  空间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PCA)是多元统计分析中降维
的一种常见方法,通过将初始空间坐标轴旋转,将彼
此相关的多变量空间数据,转化成为少数几个不相
关的综合指标,实现了对高维变量的最佳综合与简
化,并可客观地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空间主成分分
析(SPCA)则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
下,把各空间变量对应一个矩阵后,通过 PCA 将相
关的空间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分配到相应的主
成分因子上,其基本操作单元是二维空间中的栅格,
而不是传统的一维数据.传统 PCA 方法中每个变量
是一个向量,常规的统计分析软件都可以实现,而空
间数据主成分分析的每个空间变量则对应一个矩
阵,常规统计分析软件显然无法操作.本文运用 Arc⁃
GIS软件的 SPCA 分析功能,根据各生态约束因子
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计算研究区的生态安全综合指
数,进行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定义
为 m个主成分的加权和,而权重用每个主成分所对
应的方差贡献率来表示.公式为[27]:
ESI =∑

j = 1
pijw j (1)
式中:ESI为第 i 个评价单元(本文为栅格)的生态
安全指数;pij为第 i 个单元的第 j 个指标;w j为各指
标的权重, w j = F j /∑

j = 1
F j ,F j为公因子方差.
1􀆰 5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MCR模型的公式为[28]:
MCR = fmin∑
i = m
j = n
(DijR i) (2)
式中:MCR是从源 j 扩散到空间某点的最小累积阻
力;f是反映 MCR 与变量(Dij ×R i)之间正比关系的
函数;Dij是目标单元从源 j 扩散到空间某点穿过景
观 i的距离;R i是景观表面 i对景观流向某个方向扩
散的阻力.
景观中某些潜在的空间格局,由一些关键性的
点、线、局部(面)或其空间组合所构成,其中,最关
键的过程在于如何确定扩展源和阻力系数.
1􀆰 5􀆰 1 “源”的确定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源⁃汇”理
论,源景观具有空间扩展性、连续性,应依据格局优
化所针对的生态过程决定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的作用
不同而确定.源地一般生境质量较高,对于研究的生
态过程起到了正向推动作用.本文根据生境斑块面
积大小、空间分布状况、生物多样性相对丰富度以及
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程度等[29],提取重要生态用地为
“源”,确定 A 级自然类景区、土地利用类型稳定且
面积大于 4×104 m2的林地(均为天然林区和人工林
场)和水体作为生态源.
1􀆰 5􀆰 2阻力面的建立  用 SPCA 分析后获得的生态
安全评价要素作为阻力因素,通过 ArcGIS 中 Arc⁃
Toolbox的 Cost Distance 工具,获取研究区景观累积
耗费距离表面.随着从“源”向外的扩展,阻力值越来
越大,说明越外围,“源”克服的阻力越大.将景观累
积耗费距离表面按自然断裂法进行判别分析和类型
划分,划为 5 个等级:低阻力、较低阻力、中等阻力、
较高阻力、高阻力.
1􀆰 5􀆰 3廊道的判别  廊道是景观中与两侧基质有显
著区别的狭带状地,它一方面作为障碍物隔开景观
的不同部分;另一方面是作为通道将景观中不同部
分连接起来,有利于物种在“源”间及基质间的流
动,其结构特征对一个景观的生态过程有强烈影响.
生态廊道一般由植被、水体等生态要素构成,具有维
持物种多样性、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功
能.在 MCR阻力面上,廊道就是相邻两“源”之间的
阻力低谷和最容易联系的低阻力通道[30] .借鉴 GIS
的水文分析方法,利用水文学工具以累积耗费距离
表面为基础,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对洼地填充、
计算无洼地的水流方向,汇流累积量.通过反复设定
阈值,确定汇流累积量的值为 2000,提取大于 2000
的值,然后矢量化,对矢量化得到的线条进行平滑处
理,即得到景观功能流运行的最小耗费路径,从而确
定了生态廊道的空间位置.
1􀆰 5􀆰 4生态节点的判别  生态节点一般位于生态廊
道上生态功能最薄弱处,即最小路径与最大路径的
交点或最小路径的汇集处,它将零散的斑块连接起
来,并对生态流的运行起关键作用[31] .其生态地位
关键,外界的干扰会对其产生较大影响.部分节点起
着基石作用,对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影
响较大.结合研究区的环境与地形特点,提取最小耗
0313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6卷
表 2  主成分的特征值及其贡献率
Table 2  Eigenvalues and contribution rates of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主成分
Principal
component
特征值
Eigenvalue
贡献率
Contribution
rates(%)
累计贡献率
Ac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
1 1.7741 76.6 76.6
2 0.7808 10.3 86.9
3 0.4066 4.8 91.7
4 0.2869 2.4 94.1
5 0.2638 1.7 95.7
6 0.1975 1.5 97.2
7 0.1487 1.0 98.3
8 0.1212 0.8 99.0
9 0.1094 0.7 99.7
10 0.0008 0.3 100
费路径的汇集点作为景观生态节点.
2  结果与分析
2􀆰 1  甘州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
经过主成分变换后,甘州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的
每一个主成分包含原 10个变量的信息载荷.从表 2可
以看出,前 4 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已达
94􀆰 1%,也就是说前 4项主成分已经能够很好地反映
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的组成.图 3显示了前 4个主成
分在每一个空间单元(栅格)上得分的空间分布.
    进一步分析各主成分(principal component,PC)
在原始指标上的载荷(表 3)发现:第一主成分在自
然和文化景观保护区与距水体距离上的载荷较大,
图 3  前 4个主成分载荷空间分布
Fig.3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first 4 principal components
load.
PC: 主成分 Principal component.
可概括为水资源因子;第二主成分在距居民点距离
上的载荷较大,概括为居住因子;第三主成分的主要
贡献因子是海拔与土壤类型,可概括为地形环境因
子;距道路距离是第四主成分的主要贡献因子.综合
考虑各个主成分的主要贡献因子,水资源因子、居住
表 3  主成分载荷矩阵
Table 3  Load matrix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约束因子
Restraint factor
PC1 PC2 PC3 PC4 PC5 PC6 PC7 PC8 PC9 PC10
海拔 Altitude 0.280 -0.298 -0.608 0.143 0.298 -0.334 0.200 0.423 -0.152 0.011
坡度 Slope 0.159 -0.039 -0.208 0.013 0.042 -0.039 0.150 -0.248 0.902 0.168
自然和文化景观保护区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
scape protection area
0.409 0.087 -0.015 -0.047 -0.035 0.075 -0.089 -0.028 0.107 -0.892
土壤类型 Soil type 0.384 -0.345 0.684 0.286 0.316 -0.243 0.115 -0.084 -0.010 0.073
土壤侵蚀量 Soil erosion
amount
0.186 0.038 -0.319 0.066 0.216 -0.021 -0.093 -0.825 -0.342 0.075
植被覆盖度 Vegetation
coverage
0.363 -0.284 -0.030 -0.323 0.086 0.315 -0.699 0.153 0.043 0.249
距 道 路 距 离 Distance
from the road
0.174 0.104 0.095 -0.697 -0.216 -0.634 0.061 -0.067 -0.053 0.070
距工业用地距离 Dis⁃
tance from industrial land
0.168 0.123 0.064 -0.459 0.392 0.511 0.557 0.053 -0.091 0.071
距居民点距离 Distance
from residential land
0.277 0.821 0.043 0.212 0.262 -0.127 -0.201 0.200 0.029 0.191
距 水 体 距 离 Distance
from water area
0.530 0.031 -0.042 0.212 -0.697 0.209 0.255 0.019 -0.144 0.237
PC: 主成分 Principal component.
131310期      潘竟虎等: 基于空间主成分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内陆河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优化———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因子、地形因子、交通因子等 4个因子是影响研究区
生态安全格局的主要因素,这与研究区的实际也是
相符的.对于干旱内陆河区域而言,水资源无疑是生
态环境首位的影响因素,流域地表径流及其与之密
切联系的地下水资源是维系中下游经济发展和生态
环境平衡的纽带.研究区所处的黑河中游是典型的
干旱内陆河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稀缺,生态环境
敏感脆弱,加之绿洲农业区人类灌溉不合理地用水,
地下水位逐渐下降,靠地下水补给生存的荒漠植被
开始衰退.研究区深居西北内陆,除了水资源,地形
也是影响该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海拔通过温度
影响生态,决定生物群落的组成.受地形和水热分布
的影响,研究区水土资源分布极为不平衡,在一定程
度上决定了土地类型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与水资
源共同影响研究区的生态安全状况.除自然资源条
件外,人类活动也是影响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重要
因素.生态体系的极度脆弱性使其对水土资源开发
响应强烈,人类盲目开荒,超载过牧,对资源的利用
方式不合理,效益不高,这种掠夺式的开发给研究区
生态坏境带来极大破坏.距离居民点距离较近的区
域,直接受到人类各种活动的影响,人口聚集造成环
境压力巨大[27],质量有所下降.交通干线穿越的区
域,一方面植被遭到破坏,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完
整,影响生物多样性格局;另一方面人类在交通干线
的两边种草植树,成为连接生态源地与零碎斑块之
间的生态廊道,提高了生态网络的流通性.
SPCA分析得到的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
重,采用式 3对前 4个主成分进行加权求和,从而获
得甘州区每个栅格上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及其空间
分布.利用 reclassify工具重分类,将研究区生态安全
格局分为 4个等级,得到甘州区生态安全等级分布
图(图 4),其分布状况代表了甘州区生态安全的空
间格局.从图 4 与不同生态安全等级所占面积百分
比不难看出,研究区生态安全水平不均衡,整体生态
环境质量一般,系统服务功能遭到一定程度破坏,生
态环境已有退化,生态结构有所变化,抵抗外界干扰
能力与自我恢复能力较差,生态问题显著,生态灾害
时有发生.中等安全水平的区域面积为 1318􀆰 70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 36.7%;其次是高度安全水
平的区域,面积为 892.95 km2,占 24.8%;处于较低
和低度安全水平的区域面积分别为 670. 09 与
713􀆰 80 km2,所占百分比为 18.6%和 19.9%.
从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布来看,低度安全水平的
区域主要位于北部平山湖乡和安阳滩与石岗墩滩的
公用地,多为戈壁与沙地,植被稀疏,水资源缺乏,生
态环境恶劣,属于生态敏感、脆弱区,生态恢复与重
建很困难.较低安全水平的区域以裸岩石砾地和稀
疏植被为主,可安排防护林建设,通过治理成为人工
速生林和封育型草地,构建生态廊道,将此区域与生
态源区连接,提高生态安全水平.高度安全水平的区
域位于黑河流域西北部和东南部,是绿洲灌溉农业
区,耕地分布较多,地势平坦,植被覆盖度高,可通过
因地制宜地确定农业用地中合理的田、林、草地比
例,网格化农田,提升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益,扩大生
态安全稳定性.
2􀆰 2  甘州区景观格局阻力
从甘州区景观格局累积阻力、生态节点和廊道
的空间分布(图 5)和不同阻力等级所占面积百分比
可以看出,研究区生态扩展的较低阻力区面积最大,
图 4  甘州区生态安全格局
Fig.4  Pattern of ecological security of Ganzhou District.
图 5  甘州区景观格局累积阻力、生态节点和廊道的空间
分布
Fig.5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cumulative re⁃
sistance, ecological nodes and corridor of Ganzhou District.
2313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6卷
为 1072.26 km2,占甘州区总面积的 29.8%,主要绕
城关镇及东大山呈半环状分布,安阳乡东南也有分
布.低阻力区主要分布在城关镇及其以北的沙井镇、
乌江镇、靖安乡、三闸镇,东面的碱滩镇兰新铁路与
312国道周边,黑河干流与东大山也是低阻力区;此
区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和水体为主,多属
于生态源地.中阻力区分布在较低阻力区的外围,占
总面积的 25.4%,主要分布在平山湖乡、西洞乡、安
阳滩、石岗滩以及花寨乡,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戈壁
沙漠、裸岩石砾地与荒滩.较高阻力区呈条带状分布
于平山湖乡,占 11.1%.高阻力区分布于平山湖乡的
最北端,约占总面积的 11.0%.
借助 MCR模型分别生成每个生态源地斑块与
其他生态源地斑块之间的最小累积耗费距离,并将
这些路径叠加,构成甘州区潜在的生态廊道(图 5).
通过将甘州区景观格局累积阻力栅格图与土地利用
图和基础地理信息底图相叠加,将现有生态廊道与
潜在生态廊道进行对比,发现研究区内现有生态廊
道的布局存在以下问题:1)从全区整体来看,生态
廊道以道路和河流廊道为主,其宽度普遍较小,达不
到物种所要求的廊道宽度,对物种的影响效应难以
显现.2)由于甘州区特殊的山地⁃绿洲⁃荒漠地形特
征以及城市建设的需要,中部平原地区的居民点、道
路和河流廊道的集中度较高,致使大型生境斑块数
量减少,斑块的破碎程度严重,增大了平原地区景观
的阻力.经 2009—2010 年 9 次实地调查,其廊道自
身内部结构、宽度以及植被质量均较差,从物种的迁
徙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廊道之间的连通
性相对薄弱,而南部和东北部山区,虽然自然禀赋良
好,具有较高的生态适宜度,生境斑块面积较大,但
分布不均匀,尤其是北部地区内的生态斑块数量总
体匮乏,斑块之间连接度低,廊道连通性差.3)在祁
连山浅山区与洪冲积扇交界的生态敏感区,生态斑
块极为缺乏,破碎度也较高,山地与平原之间缺乏衔
接.综上,甘州区内生态斑块在数量、面积和分布上
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问题,斑块之间的连接差,生
态廊道连通性低,生态流难以进入生态功能减弱、抵
御外来干扰的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脆弱的生态薄弱
区.生态物种在生态源地之间的成本距离增大,继而
降低了景观连接度,需要进行景观格局生态网络的
优化.
生态廊道和斑块共同构成景观生态功能网络,
对网络中生态流迁移和扩散的效率会产生重要影
响.研究区的生态廊道主要沿黑河流域与林地分布,
生态节点位于黑河流域、连霍高速公路、227 国道、
312国道、兰新铁路、山丹河、酥油口河、东大山周边.
通过最小耗费距离求得最小路径而获得的生态廊道
复杂破碎,冗余的廊道过多,生态源地和主要交通干
线在空间上衔接性不高,没有将生态功能薄弱的区
域与生态源区联结形成有效的网络覆盖.生态节点
分布凌乱,无法区分每个生态节点的重要程度,整体
生态系统稳定性差.
2􀆰 3  甘州区景观格局优化
2􀆰 3􀆰 1生态廊道的构建  提升现有生态廊道的连通
性、增加廊道的数量、强化廊道建设规模是优化生态
廊道的重要途径,藉此可提升研究区生态廊道的完
整性和闭合性,增大其生态服务功能.从生态安全的
角度来说,连接度高的廊道比连接度低的廊道生态
系统更稳定,所以廊道越多越好.对于存在较大生态
功能阻力的廊道,应通过加强对其自身生态建设改
善周边生境质量,降低景观的生态功能阻力,更有效
地提升生态网络的整体生态价值[31] .根据模拟的潜
在生态廊道,本文提出甘州区生态廊道规划总体布
局为“两带、三横、三纵”的井字形空间格局(图 6).
其中,“两带”以北部的防护林体系、生态公益林和
东大山青海云杉天然林以及洪冲积平原⁃山区⁃绿洲
交界处的绿带生态廊道建设为主体.“三横、三纵”是
以黑河流域、大片林地、酥油口河为主要生态轴线,
通过沿河绿化带等线性元素建立的 6 条生态廊道.
具体又可分为一级廊道、二级廊道和三级廊道:一级
廊道是研究区域内主要的生态廊道,一条沿黑河流
域向东北扩展,连接平山湖蒙古族乡生态安全格局
较低和低区域,贯穿兰新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2
国道;另一条以位于碱滩镇的落叶阔叶林为中心向
南北辐射,北接山丹河,南连酥油口河,贯穿兰新铁
路、312 国道和 227 国道,连结 4 个生态节点,形成
一级生态廊道.二级廊道呈东西向分布,一条连接研
究区主要的林地、黑河、山丹河,延伸到东大山;另一
条在城关镇以北,连接碱滩镇的落叶阔叶林、兰新铁
路、连霍高速公路、312 国道,与两条一级廊道有两
个交点.两条三级生态廊道分布于研究区的南部和
西南部,其所在的区域景观格局以稀疏植被和耕地
为主,一条贯穿大野口河连接祁连山北部的常绿针
叶林与酥油口河,另一条从常绿针叶林延伸到西洞
乡南部的黑河流域.两条二级廊道与两条三级生态
廊道穿过研究区内最大面积的生态源地将其他分散
分布的面积较小的生态源地联结起来,使研究区生
态网络具有良好的连通性,形成连续的体系结构,从
331310期      潘竟虎等: 基于空间主成分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内陆河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优化———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而促进景观流的运输.
从廊道生态建设的角度,又可分为道路型、河流
型和绿带型生态廊道 3种建设模式.1)道路型廊道.
在甘州区研究区主要选取兰新高铁、G30 高速公路、
国道 312线、国道 227线、省道 213线及重要的县道
作为道路廊道建设的重点,通过增加道路两旁的绿
带宽度,来降低道路对生态过程的干扰,确保生物物
种迁移和生态流的运动,提升不同生态源地间生态
廊道的连通,尤其是强化绿洲、荒漠、平原和山区生
态源地的连接度.2)河流型廊道.甘州区境域河网较
多,自古有“戈壁水乡”的美誉,构建河流廊道具有
较好的生态基础.成功构建河流生态廊道的关键是
大力开展河道、沟渠疏浚工程,加强河流廊道的生态
修复,优化河岸绿色植被,尤其是恢复重建黑河干流
湿地,进行滨水绿化建设,适当拓宽两岸绿化带的宽
度.在酥油口河、大野口河、山丹河 3 条主要河流水
系和水源保护地,应加强水环境保护与建设,减少人
类活动干扰;针对区内 26条季节性河流重塑河道生
态系统,丰富物种多样性,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修
复能力.3)绿带型廊道.根据甘州区荒漠⁃绿洲生态系
统的特点,强化绿洲、山区、荒漠、洪冲积扇交界处的
绿地建设,加快建设、完善东大山森林公园、黑河湿
地公园、黑河森林公园、九龙江林场、红沙窝林场、西
城驿林场等大型绿地,构成绿洲周边的绿带廊道,加
强山区、荒漠、洪冲积扇和绿洲之间生态廊道的有机
联系.
2􀆰 3􀆰 2生态节点的建立  生态节点是生态耗费路径
和最小路径的交汇处,也是生态功能最薄弱处.结合
研究区的景观特征,将源地间的生态廊道紧密联系
起来,把主要生态节点作为生态战略点加强建设,形
图 6  甘州区生态网络
Fig.6  Ecological network of Ganzhou District.
成研究区生态网络(图 6),从而有力改善景观生态
系统结构功能的完整性.甘州区共 14 个生态节点,
包括 8个一级生态节点、6 个二级生态节点.一级生
态节点位于一级生态廊道或大面积生态源地内,在
研究区生态网络中处于战略地位;二级生态节点位
于二、三级生态廊道或离生态源地较远,一般在两个
一级生态节点中间,是研究区生态网络中的关键点.
将 8个一级生态节点和 6个二级生态节点进行重点
保护和建设,以此对周围较脆弱的景观形成辐射
影响.
2􀆰 3􀆰 3生态源地的确立  生态源地能够为物种提供
良好生境,维护现有景观的完整性,保证生态系统服
务的可持续性.研究区最大的生态源地是以乌江镇
和靖安乡的两个一级生态节点为中心向四周呈圆形
辐射的绿洲,此区内是研究区主要的林地所在地,黑
河、山丹河也穿过此区,几条主要的交通干线都贯穿
而过.东大山所处的生态源区也是面积较大的源区,
本区内有大片林地分布,包含一个一级生态节点和
一条二级生态廊道.其他的生态源地都是以主要的
林地、河流向外辐射形成的.研究区的“源”之间缺少
源间联结,辐射道几乎不存在,生态安全格局比较脆
弱.本文利用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将生态源地和主
要交通干线连结在一起,对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的
重要程度分级明确,提升了生态网络的连通度.生态
网络结构越复杂,连通度越高,景观生态功能流运行
越畅通,能够直接渗透到阻力较高的区域,加强其生
态安全水平.甘州区未来应以维护生态安全、保持自
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功能为目的,重点做好黑河水
资源保护、黑河湿地保护、祁连山⁃东大山天然林资
源保护工程,有效保护和建设好重要生态网络,进一
步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护林建设和中南部水
土保持流域治理,实现“南保水土,北御风沙,中建
绿洲”的生态安全格局.
3  讨    论
SPCA具有客观性强、减少数据冗余、突出主要
信息的优势,而建立在“景观流”和“源⁃汇”理论基
础上的 MCR模型,具有图论清晰、运算简便快速、结
果直观形象等优点,通过 ArcGIS将二者结合用于景
观生态安全评估和格局优化,可使复杂的大尺度景
观分析的实际操作成为可能,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的
深入研究.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影响甘州区生态安全
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地形、交通和人类活动,生态
安全格局影响因素和空间分布也与实际情况相符.
4313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6卷
甘州区生态安全综合状况一般,中等安全水平类型
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高度安全水平类型.景观格局
阻力的分布基本与生态安全格局的分布一致,生态
水平越安全,阻力越小.
利用 MCR模型构建了甘州区潜在的生态廊道,
与现有生态廊道对比发现,存在廊道连通性低、规模
和服务范围小、景观破碎度高、生态斑块少等诸多问
题,尚未形成良好的生态网络.进而运用 GIS 空间分
析技术,模拟了生态流运行态势,得到生态廊道和生
态节点的空间格局,提出了景观格局优化的总体方
案,即以黑河干流、大片林地、酥油口河为主要生态
轴线,通过沿河绿化带等线性元素建立“井”字状生
态廊道,将生态源区、生态功能薄弱的生态节点通过
生态廊道连接,三者共同构成点、线、面相互交织的
生态网络格局,从而将山地、绿洲、洪冲积平原和荒
漠生态系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拓展生态源区的服
务功能,有力改善景观格局,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和整体性.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内陆河流域景观生态
建设和生态规划提供参考.
本文与常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和景观优化的最
大不同之处是将因子和结果均落实到空间的每一个
“点”上,从而大大提高了结果的可视化与实用性,
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先,景观生态安
全格局的影响因素众多,受技术和数据获取的限制,
许多因素(特别是社会经济因素)因难以空间化,不
得不舍弃.其次,多源空间数据的分辨率不同,可能
引起结果的偏差.此外,尽管 MCR 模拟构建潜在的
生态格局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也符合当地实际,但
其背后所依据的生态原理和过程,尚需要进一步深
入探讨,其中也难免存在主观判断因素.多因素的综
合影响、多源空间数据的有效融合、多情景下的生态
优化预案、多模型结合的生态学解释等“四多”问
题,应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但并不影响本文结
论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Cui S⁃H (崔胜辉), Hong H⁃S (洪华生), Huang Y⁃F
(黄云凤), et al. Progress of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re⁃
search.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 2005, 25
(4): 861-868 (in Chinese)
[2]  Liu Y(刘 洋), Meng J⁃J (蒙吉军), Zhu L⁃K (朱利
凯).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n regional ecological se⁃
curity pattern.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 ),
2010, 30(24): 6980-6989 (in Chinese)
[3]  Spiegel JM, Bonet M, Yassi A, et al. Developing eco⁃
system health indicators in Centro Habana: A communi⁃
ty⁃based approach. Ecosystem Health, 2001, 7: 15-26
[4]  Costanza R, D’Arge R, de Groot R,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 s ecosystem service and natural capital. Na⁃
ture, 1997, 387: 253-260
[5]  Solomon KR, Sibley P. New concepts i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02, 44: 279-285
[6]  Pirages D. Social evolut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Bul⁃
letin of Peace Proposals, 1991, 22: 329-334
[7]  Dabelko GD, Simmons PJ. Environment and security:
Core ideas and U. S. government in initiatives. SAIS Re⁃
view, 1997, 17: 127-146
[8]  Chu P⁃P (储佩佩), Fu M⁃C (付梅臣). Research pro⁃
gress on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evaluation of regional
land in China.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中
国农学通报), 2014, 30(11): 160-164 (in Chinese)
[9]  Hao RM. Affect ion of farm land landscape pattern to
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ecurity in the farming stock
raising for example Hohhot City. Arid Land Geography,
2006, 29: 700-704
[10]  Chen X. Spatial pattern modeling of 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in a region.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
versity, 2008, 30: 21-28
[11]  Zhang X⁃J (张秀娟), Zhou L⁃H (周立华). 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 of agro⁃pastoral ecotones in Northern
China based on DFSR Model. China Environmental Sci⁃
ence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6): 1134-1140 (in
Chinese)
[12]  He P (何  萍), Meng W (孟  伟), Wang J⁃J (王家
骥), et al. Watershed, ecoregion and landscape frame⁃
works and their integrated application in ecological as⁃
sessment of the Hai River Basin. Research of Environ⁃
mental Sciences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 12):
1366-1370 (in Chinese)
[13]  Pan J⁃H (潘竟虎), Shi P⁃J (石培基), Zhao R⁃F (赵
锐锋). Research on optimal allocation model of land use
structure based on LP⁃MCDM⁃CA Model.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山地学报), 2010, 28(4): 407-
414 (in Chinese)
[14]  Zhong S⁃Y (钟式玉), Wu J (吴   箐), Li Y (李
宇), et al. Reconstruction of urban land space based on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odel.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 2012, 23(11):
3173-3179 (in Chinese)
[15]  Li J (李  晶), Meng J⁃J (蒙吉军), Mao X⁃Y (毛熙
彦). MCR based model for developing land use ecologi⁃
cal security pattern in farming⁃pastoral zone. Acta Scien⁃
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北京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4): 707-715 ( in Chi⁃
nese)
[16]  Tian Y (田  源), Su H⁃B (苏红波), Chen S⁃H (陈
少辉), et al. Spatial⁃temporal processes of desertifica⁃
tion and oasific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Resources Science (资源
科学), 2011, 33(2): 347-355 (in Chinese)
[17]  Dong J⁃H (董建辉). Soil degradation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Northwest China. Arid Land Geography (干
531310期      潘竟虎等: 基于空间主成分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内陆河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优化———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旱区地理), 2005, 28(10): 654-658 (in Chinese)
[18]  Leading Group Office of Western Development of the
State Council (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
室),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Provisional Regulations
for Eco⁃functional Regionalization [EB / OL]. (2003⁃08⁃
15) [2014⁃12⁃18]. http: / / sts.mep. gov. cn / stbh / stglq /
200308 / t20030815_90755.htm (in Chinese)
[19]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Soil Erosion Classi⁃
fication Standard. Beijing: China Water & Power Press,
1997 (in Chinese)
[20]  Meng J⁃J (蒙吉军), Zhu L⁃K (朱利凯), Yang Q (杨
倩), et al. Building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based on
land use: A case study of Ordos, Northern China.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 2012, 32(21): 6755-
6766 (in Chinese)
[21]  Guan W⁃B (关文彬), Xie C⁃H (谢春华), Ma K⁃M
(马克明), et al. A vital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region⁃
al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landscape ecological resto⁃
r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
报), 2003, 23(1): 64-73 (in Chinese)
[22]  Meng J⁃J (蒙吉军), Zhou T (周  婷), Liu Y (刘 
洋). Research on region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of Ordos in Inner Mongolia.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北京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 2011, 47(5): 935-943 (in Chinese)
[23]  Zhuo J (卓   静). Dynamic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Northern Shaanxi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3S Technology. Master Thesis.
Xi’an: Northwest University, 2008 (in Chinese)
[24]  Li Y⁃P (李玉平), Cai Y⁃L (蔡运龙). Security evalu⁃
ation of land ecology in Hebei Province. Acta Scientia⁃
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北京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 2007, 43(6): 784-789 ( in Chi⁃
nese)
[25]   Liu X⁃F (刘孝富), Duan P⁃Q (段培强), Wang W
(王  维), et al. Research on ecological impact region⁃
alization and restoration strategy in areas of Chengdu
heavily impact by earthquake.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6): 711- 718
(in Chinese)
[26]  Wang S⁃Y (王石英), Cai Q⁃G (蔡强国), Wu S⁃A
(吴淑安). GIS⁃based land⁃use evaluation for dust storm
prevention in the windward metropolitan region of Bei⁃
jing, China. Resources Science (资源科学), 2004, 26
(suppl.): 67-73 (in Chinese)
[27]  Xu G⁃C (徐广才), Kang M⁃Y (康慕谊), Marc M, et
al.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research for Xilingol League.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 32 ( 5): 1643 -
1653 (in Chinese)
[28]  Adriaensen F, Chardon JP, Blust GD, et al. The appli⁃
cation of ‘least⁃cost’ modeling as a functional landscape
model.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3, 64:
233-247
[29]  Wang R⁃H (王让虎), Li X⁃Y (李晓燕), Zhang S⁃W
(张树文), et al. Research for landscape ecological se⁃
curity pattern and early warning in farming⁃pastoral zone
of Northeast China: A case study of Tongyu County in
Jilin Province.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 30(2): 111-115 (in
Chinese)
[30]  Zhao X⁃Q (赵筱青), He C⁃L (和春兰).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associated with the introduc⁃
tion of exotic tree species Eucalyptus.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 2013, 33(6): 1860- 1871 ( in
Chinese)
[31]  Guo H⁃B (郭宏斌). Study on the planning of least⁃ cost
ecological function network: A case study of Xiamen
downtown. Inner Mongol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内蒙
古环境科学), 2009, 21(6): 19-23 (in Chinese)
作者简介  潘竟虎,男,1974 年生,博士,副教授. 主要从事
生态遥感研究和空间分析研究. E⁃mail: panjh_nwnu@ nwnu.
edu.cn
责任编辑  杨  弘
6313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