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6卷 第 4期
1 9 9 8年 1 2月
生 态 农 业 研 究
ECo—AGRICULTURE RESEARCH
V0L 6
Dec.,
No.4
1998
l
‘制度因素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影响的定量分析研究
王培 志
(山东财政 — 鬲 25o1∞)
堑壁整堡
F;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济南 250100)
摘 要 制度园素是现代化农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利用1952~1995年截面一时序数据资料,采
用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拟合计算了我国农业总要素生产率变化中制度围素的直接贡献率,分
析了制度日素对农业现代化进程影响的多样性特征,进而揭示了我国农业发展赦率低下的主
要原 园是制度结拘诱发的技术结拘关衡,提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制度结拘调整的日标
取向,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娥 贡献率 制度结构 农业现代化 斌 恫
Effects of the institutional factors 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Wang Peizhi
(Shandong Finance College,Jinan,250100),Xuanyuan Guiyin(Shandong Agricultural Man-
agement Cadres College,Jinan 250100),EAR,1 998,6(4):64~67
Abstract Institutional factors are essential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一
ture.Using mathematic modeI to dea1 with the data from 1952 to I995,the contributive rate
of the institutional factor to general productive rate in China was calculated.Versatile charac—
terlstics ot the instituational tsctors affect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re analysed,and the
main cause of the low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eflieiency·which is the mal—structure of tech—
nology induced by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w$1s pointed out.Finally.it sets forth the adjustment
direction of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jn agricultura1 modernization to ofer theoreticaI basis tor
the government decision.
Key wor~ls Institutional factors,Contributive rat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Agricultural
m0derⅡfzacion
制度因素是与政府行为、体制有关的观念或行为的集合蒯 度因素与农业现代化有着 ’
密切的关系,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是多样性的。但仅通过理论及经验判断制度因素对
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换过程的影响程度,尚难以掌握其科学性和准确性。为此,本研
究利用我国 1952~1 995年农业投入产出资料 ,依据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制度因素对农
业现代化进程的贡献份额及其性质,为政府决策者进行有效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1 制度因素指标及其量化
利用数学模型测算农业现代化的投入产出很难寻找可完全代表其变量指标,但可甩
收稿日期:1997 07—14 改回日期 1997一l2-18
I
l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
第 4期 王培志等:制度因素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影响的定量分析研究 65
相近或综合指标替代理论指标,确定模型的变量指标为:产出指标、投入要素指标和制度
要素指标。产出指标是用农业总要素生产率指标表示农业现代化产出水平,该指标反映了
农业产出与投入综合水平;投入要素指标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土地一般
用年末耕地面积计量,劳动力折算为标准劳动力人数,资本指物质消耗费用,包括固定资
金和流动资金的消耗;制度要素指标主要有反映体制变革程度及产权制度内容的经营制
度指标、反映金融制度及国家参与程度的财政信贷指标、反映农产品价格及市场发育状况
的销售制度指标以及反映国家对农业干预程度的种植制度指标。
2 模型及参数估计
以农业总要素生产率为因变量,利用全国截面一时序数据资料,拟合半对数生产函数
模型:
{ 9
—、 —、
lnY:A。+r·丁+ 25d 1nX,+25 n,X.+U
f— t f 5
式中,y为农业总要素生产率,A。为边界生产函数的常数项,为时间弹性(在技术经济上
常用来计算技术进步贡献率大小),T为时间趋势m 和 分别为投入固定要素(如劳动、
资本等)和弹性要素(如复种指数)的弹性,x 为劳动投入,x 为土地投入, 为固定资
金投入,x 为流动资金投入, 为种植结构(以粮食种植比重代表),X 为复种指数,x
为财政支农资金增长率,扎 为农产品定购比重,x 为经营制度(以实行责任制的规模表
示),U为模型余项即因计算或未包含因素所产生的误差或影响量。在指标计算中价值指
标均按固定年份价格折算;投入要素指标是以1952年为 i00计算的增长变化序列;制度
指标中农作制度由种植结构与复种指数表示;经营制度指标由1 978年后农村实行承包责
任制的规模数表示}销售制度指标由国家财政支农拨款增长率表示i其他制度因素由模型
余项总括,模型拟合见表1。为了分解科学技术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对主要代表年份
裹 】 模型参数估计丑检验
Tab.1 Estimation and test of mode[parameters
的边界生产函数进行了估计,通过截面投入要素的弹性与技术效率变化,分析技术结构变
化与制度因素的约束关系,在模型中既体现了制度结构的变化影响,又反映了技术结构对
农业总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由于资料所限,对制度因素的量化指标尚不够全面,经营制度
指标仅反映了最近 1次制度变革,而其他制度因素的变化将从静态资料进行分析。在模型
参数中粮食种植比例、复种指数及国家对农产品收购比重的弹性出现负值属正常,反映了
这些政策因素在这一时期对农业产出的负面影响。
3 制度因素对农业现代化进程影响的贡献率分析
根据模型计算结果,I 952~1995年我国农业总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中制度因素直接贡
献率为40.97 ,物质投入要素增加的贡献率为59.03 ;其中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占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6 生 态 农 业 研 究 第 6卷
37 。1952~1995年各计划阶段贡献变化情况见表 2。模型计算结果还表明,制度因素对
表 2 翩度因素对我国各计划阶段总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Tab 2 Effects of institutional~cmrs on general production rate during different period
我国农业总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很大,其特征如下:
3.1 农业总要素生产率形成强波动特征的主要原因
以经营制度为核心的制度变动是农业总要素生产率形成强波动特征的主要原因。
1952~1995年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5次大的波动,而这些波动与经营制度的变动及调整
非常吻合,这一现象反映了制度因素与要素生产率波动的关系 第 1、2次波动源于合作化
运动,第 3次波动源于人民公社时期的制度变化,最后分别是由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的试行与普及引发的。在5次制度变革中,以1979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为显著。
经营制度的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可从模型中x,的估计数列表现出来。
3.2 制度因素对农业现代化进程影响的多样性特征
在模型中主要讨论了 1 952~1 995年农业农作制度、销售制度、经营制度等对农业产
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农作制度、销售制度是通过较长时间发生作用,而经营制度则在
短期内释放效应且以后又逐渐转移这种效应 在 1种经营制度作用期内,其他制度因素靠
转移其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继续推动农业增长,这种作用方式可从贸易制度和财政信
贷制度对农业增长的影响等方面进一步得以验证。在农业增长的 5次波动中,农产品出口
贸易额平均落差为 12.62亿美元,农副产品加工品出口平均落差为 28.14亿元,国家财政
支农资金平均落差为 17.29亿元,农业贷款平均落差为 101.09亿元,这种落差幅度的递
增说明制度间目标变化一致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制效应的转移。
3.3 农业发展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表 3 投人要素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弹性变化趋势
Tab.3 Elasticity change of input factor oil
agricultural deve[opment
波动区间 劳动力 土 地 化 肥 农业机械
Period I,a~our I.and ]rertilizer Machine
1965~ 1978 0 33 0 22 O 20 O 15
1979~ 1983 0.27 0.21 0 25 O 21
1984~ 1988 0.22 0.19 28 0 25
1989~ 1995 O.23 0.20 0.31 0.17
业机械等现代物质要素投入增加占主要份额
制度结构诱发的技术结构失衡是农
业发展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从农业总
要素生产指标衡量,将我国农业发展分
为 2个阶段 ,1 979年前为改革前阶段,
1979年始为改革后阶段。根据模型计算
各年边际生产函数可知,我国农业增长
主要源于投入要素的贡献,其中化肥、农
其投入弹性逐渐增大,而劳动力、土地等传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4期 王培志等:制度因素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影响的定量分析研究 67
统要素的投入弹性却不断降低(见表 3)。由于利益机制、“剪刀差”、二元结构及其他制度
因素的制约,总要素生产率却没有实现预期目标的提高,这是因为技术进步的结构变化滞
后于物质投入的结构变化。根据模型测算,要素生产率变动贡献率占总产出变动的比重由
1965~1979年的一39.47 增至 1989~1995年的 35.68 ,而技术效率则 由18.68 降
为0.45 。在技术进步结构内中性技术进步贡献率由 l1.77 增至 19.04 ,偏向技术进
步贡献率由一69.92 增至 l1.19 。在技术进步结构中中性技术进步是存在的,但对农
业增长起决定作用的偏向技术进步滞后。1979年后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
制度变革改善了技术进步的结构,以 1982~1984年为例,制度因素的完善使偏向技术在
技术进步中贡献率为 76.25 ,要素生产率变动贡献率占农业增长率的 68.09 ,使农业
效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综上所述,制度因素对农业发展效率、农业现代化进程有着深刻影响。因此,必须根据
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对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制度结构调整的目标应主要包括:第一,推动
产权制度改革,目标是产权明晰,责权分明,利益明确,保证农民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参与
市场;第二,政府要保证实施农业贡献回转政策,抑制农业资源的外流,使农业向自立的产
业方向发展;第三,转变政府职能结构,政府行为重点放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市场,
使农民根据最大利益法则 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实现农民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一致;第
四,加强基层组织和农民经济组织的建设,提高农业的组织效率和市场效率;第五,建立风
险保障体系,使农民有能力抵御市场风险。
参 考 文 献
l 顾焕章.技术进步与农业发晨.南京 江苏辩学技术出版杜.1989
2 冯海发.农业总生产率研究.西安 天丑I出版杜.1989
3 王培末.政府·市场·农民——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农业经济问题,1994(12):2~5
4 蔡 方.区域比较与农业持续增长的源泉.中国农村经济.1992(11)
· 征订启事 ·
欢迎订 阅 1999年《山东农业科 学 》
《山东农业科学》是由山东省农业朴学院、山东农学畚、山东农业土学联旮主办,系山东省十佳期刊、
华东地区最佳期刊、全国优秀朴技期刊。设有遗传育种、馥培生理、植物保护、土壤肥料、优 良品种、畜牧
兽医等栏目,适于农业朴研人 员、农业院枝师生、农业管理干部、农技推广人爵和农村朴技户阅读。
末刊为双月刊,每期定价 3.oo元/册 ,奎丰 18.oo元。邮发代号:24—2,奎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漏订
者可直接汇款至编辑部朴订。地址:(25OlD0)井南市东郊桑因路 28号《山丧农业朴学》蝙辑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