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 of planting Slenderstalk altingia under the canopy of sprout of Chinese fir on the soil humus and soil structure

杉木萌芽林冠下营造细柄阿丁枫对土壤腐殖质及结构性状的影响



全 文 :第 12卷 第 2期
2 0 0 4年 4月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Vo1.12 NO.2
April, 2004
杉木萌芽林冠下营造细柄阿丁枫对土壤腐殖质及结构性状的影响
李振问
(福建省尤溪县林业科技推 广中心 尤溪 365114)
摘 要 对杉 木萌 芽林冠 下营造 细柄阿丁枫 后形成的杉阔混交林土壤 腐殖质及土壤结 构性状研 究结果表 明,杉 阔
混交林土壤有机喷和腐殖质含量增 加,腐殖质 中 HA/H 值和E 值升高 ,E /E 值变小,土壤松结合 态和 紧结合 态
腐殖质含量及 比值增加 ,土壤庸殖质活化度增 强,土壤结构和 水分性状得 以改善。
关键词 杉木 萌芽林 林冠下造林 细柄阿丁枫 土壤寓殖质 土壤结构
Effect of planting Slenderstalk altingia under the canopy of sprout of Chinese fir on the soil humus and soil structure.LI
Zhen—Wen(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read Centre of Youxi County,Fujian Province,Youxi 365114),CJEA,
2004,12(2);95~97
Abstract The∞ 1 humus and soil structure were observed by planting Slenderstalk ahingia under the canopy of sprout of
Chinese fir on mixed stands()f Chinese fir and broadleaved tree.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ntents of soil organic mat—
ter and humus are increased,the Hd/HF and E4 value of humus are raised and E4/E6 value is descended,loosely and
tightly combined humus contents and its ratio are ascended and the activation of son hunms is strengthened,the soil struc—
ture and moisture properties have been improved obviously after the transformed mixed stand of Slenderstalk ahingia.
Key words Sprout land of Chinese fir,Afforestation under canopy,Slenderstalk ahingia,Soil humus,So il structure
杉木(c洲”il ghnmia la zCeolata)萌芽更新是传统经营方式之一,但多代连栽会导致地力衰退进而影响
其人工林持续经营, 。杉阔混交林是防治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有效生物措施之一‘ 。本研究探讨 了杉木
萌芽林冠下营造细柄阿丁枫对土壤腐殖质及土壤结构性状的影响,为杉木低产林分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l 试 区概况与研 究方法
试区位于福建省尤溪 县城关水南跃进 山,东 经 118。10 ,北纬 26。1l ,属 中亚热带 季风气候 ,年均气 温
18.9℃,年均降雨量 1579nm ,海拔高度200m,坡度 30。~34。,坡向西北,母岩为粉砂岩,土壤类型为山地红
壤。杉木萌芽林系 1965年采伐后所萌生 ,1968年在林内进行带状整地 ,挖暗穴(40cm×30cm×30cm),分别
选择细柄阿丁枫 、木荷等树种 1年生苗造林 ,以杉 木萌芽林 为对照 ,每试区面积 0.06hm ,随机 区组排列,重
复 3次。1980年对试区林进行间伐 ,杉阔混交林中细柄 阿丁枫保 留密度为 1400株/hm ,杉木保 留密度为
450株/hm ,杉木萌芽纯林中杉木保留密度为 1650株/hm 。1999年 8月调查林分生长状况,杉阔混交林中
细柄阿丁枫平均树高 15.5m,平均胸径 14.4cm,杉木平均树高 14.8m,平均胸径 15.6cm。杉木萌芽纯林中
杉木平均树高 7.Om,平均胸径 9.4cm。在细柄阿丁枫杉木异龄混交林和杉木萌芽林试 区中分别设 20m×
20m标准样地各 3块开展综合定位观测 ,其中杉木萌芽林土样取 自2树之间正下方 ,杉阔混交林土样分别取
自杉木与杉木、杉木与细柄阿丁枫间样点 ,经多点(3~4点)分层(0~20era、20~40era土层)取样并分 别混匀
后测定分析取其平均值。采用环刀法测定土壤水分和物理性质,采用焦磷酸钠浸提一重铬酸钾 氧化法测定土
壤腐殖质组分 ,采用傅积平改进法测定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 ~ 。
2 结果与分析
2.1 杉阔混交林形成后对土壤腐殖质的影响
土壤腐殖质组分及其特性。表 1表明杉阔混交林土壤有机质和腐殖酸类含量均高于杉木萌芽林,其中
表层土壤分别高23.69%和 34.56%;土壤腐殖化度(土壤中胡敏酸占全 c的百分比)和土壤腐殖质中胡敏酸
与富里酸比值亦杉阔混交林大于杉木萌芽林 ,其中杉 阔混交林 0~20cm表层和 20~40cm 底层土壤腐殖化
度分别为杉木萌芽林的1.60倍和 1.86倍 ,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分别比杉木萌芽林高 0.05和 0.04。杉阔
收稿 日期 :2003—04—10 改 回日期 :2003—05—1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第 12卷
混交林土壤 中胡敏酸光学特性也优于杉木萌芽林 ,如杉阔混交林表层土壤胡敏酸中波长 400nm 消光系数比
杉木萌芽林高 0.19,而胡敏酸中波长 400nm消光系数/600nm消光系数则 比杉木萌芽林低 0.39。
表 1 杉阔混交林与杉木 萌芽林 土壤 腐殖质组分及其特性
Tab.1 Cx~mposition and properties of,soil humus for mixed stand and sprout land of Chinese fir
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土壤腐殖质有 3种结合形态,松结合态主要源于新鲜有机质,易被微生物氧化 ,
其活性较大,对有效养分供应有重要作用;紧结合态则与矿物部分结合较紧,为较稳定腐殖质,不易被微生物
氧化,但与全量 N、P等养分关系密切,故紧结合态腐殖质对全量养分贮存及稳定结构有重要作用。表 2表
明杉阔混交林表层和底层土壤松结合态腐殖质分别为杉木萌芽林的 1.34倍和 1.67倍 ,松结合 态腐殖质含
c量占总 c量比值分别比杉木萌芽林增加 2.95%和 4.17%,腐殖质中松结合态与稳结合态比值(I/IlI)亦
高于杉木萌芽林 ,表明杉木萌芽林改造成异龄针阔混交林后土壤腐殖质活性增大 ,保肥与供肥能力增强。
表 2 杉阔混交林与杉木萌芽林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 比较
Tab 2 Combined forms of,soil humus for mixed stand and sprout land of Chinese fir
2.2 杉阔混交林形成后对土壤结构性状的影响
表 3表明杉 木萌芽林改造 成杉 阔混交林后 土壤结 构稳定性 明显增 强 。杉 阔混 交林0~20cm表 层和
20~40cm底层土壤>0.25mm水稳性 团聚体含量分别 比杉木 萌芽林高 15.67%和 19.49%,而结构体破坏
率则分别下降 7.67%和 14.49%,这与杉阔混交林土壤腐殖质提高、品质得以改善有关。杉阔混交林表层土
表 3 杉 阔混 交林与杉木 萌芽林土壤结构与水分性状
Tab.3 Soil structure and moisture properties for mixed stand and sprout land of Chinese fir
*>o—zsmm水稳性团聚体中分母为干筛含量,分子为湿筛含量;结构体破坏率=三 篙 × 。%c
壤总孔隙度 比杉木萌芽林提高 10.9%,而土壤容重则降低 12.33%,表明杉阔混交林土壤单位容积中固相颗
粒较小 ,土体容蓄能力增大,且土壤通气度与非毛管孔隙度亦提高 ,表明混交林土壤土体构造疏松多孔 ,通气
性好 ,有利于水分渗透和林木根系生命活动。随混交林土壤结构特性的改变 ,亦改善林地土壤水分性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2期 李振 问 :杉 木萌 芽林冠 F营造 细柄阿丁枫对土壤腐殖质及结构性状 的影 响 97
3 小 结
杉木萌芽林或低产林冠下营造有一定耐荫性的细柄阿丁枫等阔叶树种 ,经抚育改造成异龄 针阔混交林
后可提高林地土壤腐殖质含量和品质,改善土壤结构与水分性状。该森林培育生物技术措施对防治我国南
方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 ,促进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俞新妥.杉木林地持续利用问题的研究和看法 世界林业研究,1993(3):80~86
陈楚莹 改善杉木人工林 的林地 质量 和提 高生产力的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1990(2):97~106
张万儒 ,许本彤编 森林 土壤 定位研究 方法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6 17~l17
文训孝编著 土壤 有机质研究法 北京 :农业 出版社 ,1984
傅积平 .土壤结合态腐殖质分组 测定 土壤通报 ,1983,14(2):36~37
“全 国首届 生态 省建 设论 坛 ”会 议在 哈尔 滨市 隆重 召开
“全国首届生态省建设论坛”会议于2004年1月8~9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召开,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毛如
柏、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成果、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祝光耀、黑龙江省委书记宋法
棠、中华环保基金会理事长曲格平 、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李文华院士等出席会议并发言。
生态省建设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针,以创新理念、体制 、机制为动力,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总体规划,科学布局,统一
推进;坚持资源低耗,循环再生,经济高效;坚持生态平衡,防治并重,整体优化;坚持教育为重,科技为基,法制为本;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动,
公众参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自1993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海南省第一个生态省建设试点以来,迄今全国已有海南、吉林、黑
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和江苏8个省开展了生态省建设试点工作,目前8个省生态省建设进展顺利并出现良好发展势头,陕西省正在修
改和完善生态省建设规划;广东省正在编制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且准备编制粤港澳和泛珠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规
划;江苏省自上而下启动了生态省建设;辽宁省开展了循环经济建设试点;上海计划在“十五”期间建成国际大都市,到2020年基本建成生态型
城市;还有一些省正在开展申报生态省建设的前期工作 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生态省建设论坛章程”。与会专家学者代表围绕“建设生态省、加
速奔小康”的主题,广泛交流了生态省建设经验,对生态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总结与探讨,并达成共识:生态省建设是我国现阶段推进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生态省建设需要深层次的理论探讨 ,更需要扎扎实实地推进。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在大会上发言
强调,生态省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选择,首先,生态省建设是实践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形式,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
动;其次,生态省建设是严峻环境形势下的必然选择,面对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这一基本国情,必须走
一 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三,生态省建设是我国全面奔小
康的加速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生态省建设的核心工作,必须树立正确的国情观、资源观、效益观、政绩观、法制观和消费观,大力发展循环经
济,注重过程,不断创新,完善法制,发展科技,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祝光耀在大会上发言强调,生态省(市、
区)建设要以创建为手段,把区域(省、市、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推进,把省域范围内
的自然和人力资源整合在一起,围绕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建设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省域内实现可持续发展。出席会
议的还有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国良、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长滕滕以及吉林、陕西、安徽、浙江、江西和黑龙江等省的领
导同志。
(黄正夫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 北京 10073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