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he ecological era has come to the earth of China

生态时代已降临中华大地



全 文 :第 9卷 第 l期
2 0 01年 3月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VoI.9 No.1
M arch, 2 0 0l
生态时代已降临中华大地
石 山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 北京 100732)
摘 要 提出了我国弟 2个50年的两太战略任务,指出我国已探索出一条经济建设的新路,生态时代 已降临中华
大地 强调控制人口,建设山区是生态时代巫蔫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调 生态时代 经济建设 控制^口 建设山区
The ecological eta has c0m to the earth of China.SHI Shan(Chinese Society of Ecologicat Economy,Beijlng
i00732).CJEA,200l,9(1) 3~ 5
Abstract Two strategic tasks of the second 50 years in China has been advanced.It is pointed out that a new way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has been exploredt and the ecologica[era has come to the earth of China.It is emphasized
that controlling population and building mountainotl$region are important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ecological era
Key words Ecological era,Economm construction,Controling population,Building mountainous region
1 我国第 2个5O年的两大战略任务
我国第2个 5O年的两大战略任务一是经济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这是硬指标,与过去的脱贫标准、
小康标准不同,后两者是根据我国的具体条件确定的,低一点也可以,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客观存在,有大
批现实摆在那里,虽各不相同,但有几个共同的标准是公认的,必须达到,这个任务十分艰巨。我国资源与环
境的压力大,回旋余地小,更加剧了实现这一战略任务的难度;二是全国大部分地区实现山JIl秀美、江河清
澈 这一战略任务与前一战略任务密不可分,没有后者,前者很难实现;没有前者,又无力量建设后者,二者必
须同步完成,难度更大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且在继续恶化。水土流失、荒漠化(包括石漠化)、水旱
灾害、污染和酸雨 5方面的问题交织在一起,用过去的老办法治理不了,必须有新办法、新措施。大部分地区
究竟是指多大范围?50 显然不行,6O 似少些,一般认为应是 7O ~8O%;90 当然更好,但确实难度太
大。若按 7O 计算,1年需治理好(并保持好)13.44万 km。;按 8O 计算,则需治理 15.36万km 过去50年
的水土保持工作究竟每年完成多少呢?有 2个统计数字,一是 67万km (1999年 1月公布的 全国生态环境
建设规划”),一是 74万 km (《人民日报}1998年 8月4日报道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成绩巨大”一文)。以后
者报道计,每年约治理 1.5万km。,保存下来多少尚未公布,这一标准显然是很低的。现在每年需要治理好 13
~ 15万km 并保存下来,可见其任务之艰巨。所以,必须有新的建设思想和新办法,真正把发展经济、建设环
境、培植资源的工作结合起来,与掠夺性经营思想彻底决裂。这是一场经济建设思想和建设方法的革命,必须
及时完成。由于我国人口还在增加,大约将在发展到 16亿人的水平时才能稳定下来,而老龄社会已提前到
来,三大人口高峰(人口、劳动力、老龄)叠加,压力是十分巨大的。必须在人口高峰到来之前,完成这两大战略
任务,才能从容应付人口高峰的挑战,并使我国逐步强盛起来
2 探索新的经济建设之路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认真反思建国 30年中经济建设实践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实践是检验
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人们考虑问题的范围不断扩大。中国科学院在李昌同志的主持下,1978年始率先在
5个县进行农业现代化实验,并成立了3个综合性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在5千县进行农业区蜘和规划工
作,把系统工程方法引进区划和规划领域,提出调整种植结构和各种思路并进行实践;1978年冬《人民日报》
发表了2篇关于黄土高原农业生产方针的文章,掀起了有关这个问题的大讨论,各地报刊杂志发表了大量文
·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酎理事长 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顾词
收稿日期:2000—09—04
4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第9卷
章,土派、水派、林草派和粮派都发表了各自的见解。1980年春在一次讨论会上传达了邓小平的指示:“要把
黄土高原建成畜牧基地、林业基地,要用飞机种草种树”。1983年秋胡耀邦同志视察青海、甘肃省再次提倡种
草,提出有名的反弹琵琶论,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西部问题 1980年完成的《全国综合农业区划》对掠夺性经
营方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建国后,⋯⋯在相当普遍的地区,在不同程度上对农业自然资源实行了掠夺性的
经营,破坏生态平衡,致使资源衰退,形成了农业的恶性循环。掠夺性经营的具体表现是:种植业广种薄收,重
用轻养;林业过量采伐,重采轻造;草原牧业超载过牧,靠天养畜;渔业酷渔滥捕,重捕轻养。这种情况在50年
代后期就开始出现,此后愈演愈烈,造成严重恶果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于 1991年4月提出如下论断:“建
国4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以高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若仍以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即使可
以实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番的目标,但在未来的发展中仍是难以为继的”。早在 1963年竺可桢等24位
著名科学家署名的“关于自然资源破坏情况及今后加强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意见”中已提出“全国的自然资源
基本上处于只用不管,无人总管的状态”的警告。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洪流中一个新的经济理论在我国出
现井迅速传播开来,这就是生态经济理论。我国著名的生态经济学家许涤新先生于1980年提出“在生态平衡
与经济平衡之间,主导的一面一般说应该是前者,因为生态平衡如果受到破坏,这种破坏的损失就要落在经
济的身上”。这实际上是讲两个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之间的关系问题,非常重要 之后一部分学者从
事生态经济理论方面的探索,到现在为止已出版了近 150部著作,涉及广大领域,对新思想的传播和新问题
的探索起了很大作用。更多的专家和科技人员从事实践活动,在生态农业、生态城市和山区小流域综合开发
治理等方面创造了一大批成功典型,既吸引了大批群众,又深化了理论,为我国经济建设闯出一条新路 ,特别
是为我国的农村建设、山区建设展示出广阔的前景。目前全国约有 300个县响应江泽民总书记的号召:“建设
生态农业”,较早发展的一批县已有 l0余年建设历史,他们是 自发搞起来的(当然他们自己是非常自觉的),
是在没有任何额外财政投入的情况下实现的,艰苦创业,经验非常过硬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县级领导有强烈
的生态经济意识,决心走一条经济建设新路;依靠科技人员和有经验的干部制定出一个全县的综合发展规
划,经群众讨论修改、经县人大通过具有法律效力,在一定时期内各届政府连续执行,即所谓共念“一本经”和
一 张蓝图绘到底 按照规戈 把境内各种自然资源逐步合理利用起来发展大农业;把县级各部门的人财物力协
调、组织起来为实施规划服务,各部门工作纳入规划之中统一实施,同时实现了富民、富县并使境内山川秀美
等几大任务。他们成功的奥秘就在于一举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四大难题,即掠夺性经营思想、小农业思想、
条条各自为政和短期行为。由于这样做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农民要求,农民积极拥护和参与,形成愈干愈
想干、愈干规模愈大和速度愈快的喜人局面,所以专家学者们称它是农村改革开放中的第 3个伟大创造
1991年夏在河北省迁安县召开了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经验交流会,1993年 12月国务院七部委(局)联合成
立了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并召开了第 1次工作会议,决定直接领导 51个县作为试验县。1999年夏
组织专家组对这批试点县的阶段性成果进行验收,2000年 3月召开了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工作表彰大会,
宣布 51个县均通过国家级验收并表彰了其中l6个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它们下一步的目标是建设生态经
济强县,发展绿色生产基地,生产无污染、高品位的农产品,供应大城市和出口创汇,这正是时代的需求。这样
的县发展多了,必将出现绿色农村包围城市的新形势,逼着城市改造,不再以农村为壑,从而推动全国的生态
环境建设 ,这将极有利于两个战略任务的顺利完成
3 生态时代已降临中华大地
现在的新形势是全国约 300个实施生态农业或生态示范医的县得到了肯定和支持 ,它们的积极性被进
一 步调动起来,有 20多个地市自觉行动起来,到2000年 8月已有 6个省市明确宣布建设目标,如江西省建
设生态经济区,海南省建设生态省,吉林省建设生态示范省.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上海市建设生态城
市,黑龙江省建设生态农业太省等,虽名称不同,但总的思路是基本一致的。在西部大开发热潮中一大批贫困
县势将奋起直追,它们必然要选择生态农业之路。中央的战略构想,上下均积极推行,说明生态时代已经降临
中华大地,在生态时代中华大地应大放异彩,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科学文化建设、艺术和卫生建设等各个
方面创造出适合人类生活的先进模式,把中华大地建成一片锦绣河山,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为此,应努力认
真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认真研究生态时代的特点及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变化。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教
授在《论生态时代》一文中曾对生态时代的特点作了明确的阐述:“把现代经济社会运行与发展切实转移到良
性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的轨道上来,使人、社会与自然重新成为有机统一体。因此,实现人与自然的更高层次
的和谐统一,达到生态与经济在新的更高水平的协调发展,就成为生态时代的首要的、本质的特征”。把握住
第 l期 石 山;生态时代已降临中华大地 5
这个基本特征,我们就可以清理落后于时代的许多旧思想和旧作法,探索适合新时代需要的新思想、新作法,
有破有立,相得益彰。随着生态时代的到来,在经济建设方面有人提出了生态经济思想或理论 ;在文化观方面
有人认为现代化科学文化是包括科学文化、人文文化和自然文化在内的复杂的文化生态系统,称之为大文
化;在历史观方面有人提出了生态史观;也有学者提出建设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主张,认为21世纪将是生
态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世纪,人与自然应成为和谐相处的伙伴 1 992年4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地球环境
贤人会议通过了《东京宣言》中提出建立新的环境伦理和价值体系,即加强人类、环境、开发三者之间的联系;
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垄断环境,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平等分享美好的环境,根据当代人和下一代人的需要
采取行动。有人主张建立“保护环境式的社会”,有人主张富目的工业文明应转变为环保文明。国内有人指出
“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应该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高度统一”。类似主张和论点很多,说明人们
在深入思考生态时代各方面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是非常好的学术气氛,它促使我们思考问题并见诸行动。
二是认真推行生态农业县和生态示范区建设,真正把富县、富民和生态环境建设统一协调起来,这也是建设
绿色生产基地、发展绿色食品的重大步骤。城市和工业部门应做到“自扫门前雪”,不再以污水危害农村,下大
力量治理各种污染;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在建设山区,治理水土流失,发展山区经济方面我们更应有所贡
献。三是需要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大讨论和全国 的宣传教育活动,对大多数国民来说,生态时代毕竟还是一
个新事物,对它将引发的新变化更不理解,因此需要有一个全国性宣传教育活动,以提高国民的认识和觉悟,
这项工作做好了,人们觉悟水平提高了,生态时代的各项建设事业就能顺利开展起来。
4 生态时代亟需解决的重点及难点问题
我国第 2个 50年的两大战略任务,中央决策部门已有妥善安排,如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生态环境建设
决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10个五年计划制定等等,现在是 真实施的问题。这里只想强调 1个问题,即
一 定要在重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这是生态时代大放异彩的关键所在。所谓重点和难点问题就是农业和农
村阿题,尤其是人口问题和山区问题。人口问题,日本学者提出了“人口减少的国家才是 21世纪的发达国
家”的新论点,认为人口减少是极为正常的现象,这类国家才是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减少,人口、资源、环境的
紧张关系将得到缓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会轻松一些,整个社会就能稳定、和谐起来。我国人口极限为 1 6
亿人,但我国最适宜人口为 8亿人左右,而目前的人口为 12亿人,如果我国人口能在 16亿人之前实现零增
长,不仅对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安排极为有利,对世界的影响也将是巨大的。因此,控制人口增长,提高
人口素质,仍是我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山区问题,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70 ,就县而言,有 70
以上的县在山区和半山区,纯平原县只有 61 2个,约占总县数的25 。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主要在
山区,森林破坏阿题主要在山区,水土流失问题、荒漠化和石漠化问题也主要在山区。现在大力推行的天然林
保护、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等等工作,主要也在山区。山区是一个复杂大系统,
有它的运行和发展规律,而且各地山区差异很大,各有特点,不下功夫治理和开发山区是不行的,我国山区幅
员广阔,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山区建设好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就能在生态时代大放异彩。
参 考 文 献
1 石 山.我国山区建设的新起点.生态农业研究,1997,5(1):1~2
2 石 山.实现山川秀美.生态农业研究,1999,7(1)-9~13
3 刺思华.刘禺华_i生集.南宁:广西人民出板社,2000
4 黄正夫.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经济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