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真 菌 学 报 13 (3 ): 9 9 1一2 0斗 , 2 9 9 4
A e t。 对夕e o l e g i e a S i o i e a
粗皮松萝群体分化性状的研究
魏春江 ` 胡玉深, 姜玉梅, 陈健斌`
l)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统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 北京 1 0 0 0 8。 )
2 ) 吉林省长 白山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所 , 吉林 , 安图 1 3 3 6 1 3 )
摘要 本文对于长白山南坡高山半寒漠植被中大面积甸旬生长在地表的粗皮松萝群体从形态
学 、 生态学 、 化学及分类学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 。 在分类学上将这一地生群体命名为甸翻变
种 ;在种群落结构方面进行了样方调查 ;从生物系统学角度进行了初步分析 。
关键词 粗皮松萝 ,葡旬变种 ,地生鲜体 , 高山半寒漠 ,生物系统学
在松萝属 ( U : n e 。 ) 中 , 除了石萝亚属 ( N 。。 。 P口 g 。的 的种类以及从松萝属中分出来
的金丝属 ( L 。 : h 。 ; ie “ 。 ) 部分种类之外 , 几乎全部种类都是以树木为基物而生长的 , 只有
个别种类偶而也能生长在岩石或土表£1] 。 但是 , 1 9 8 3 年我们在长 白山南坡高山半寒漠 `2 .31
地面芽型植被中发现了大面积甸旬生长在地表的粗皮松萝 ( u : 。 。 m 口 nt 行一厂叮 M ot . ) 群
体 * ,形成了以它为特色的地面芽型植物群落 (图版 I : 1 , 2 ) 。 这一发现 , 无论是在松萝属的
生态学中 ,还是在粗皮松萝的生物系统学 * * 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
1 环境特点
长白山地处我 国吉林省东南部 ,与朝鲜毗邻 , 位于北纬 4 1 “ 3 6 ’ , 东经 1 2 6 “ , 5’ 一 12 9“ 。
我国一侧主峰白云峰海拔为 2 6 91 米 〔 4] 。长白山山顶 ( 2 6 0 0米以上 )年平均气温一 7 . 3℃ ,最
暖月 ( 7一 8 月 )平均气温 8 . 5℃ , 最冷月 ( 1月 )平均一 24 ℃ , 也曾出现过一 4 ℃的现象囚 。 年
降水量为 1 34 0 . 4 m m ,最多年分曾达 1 8 09 . l m m 。 山顶多雾 ,年平均为 2 64 天 。 年平均绝对
湿度为 3 . 7m b , 最大 17 . 3 m b。 山顶风大 , 妻 40 米 /秒的大风全年各月均有出现 ; 年平均风
速为 n . 5 米 /秒 。 山顶以西风和偏西风为主 ;南坡则为全年西风 固 。
2 粗皮松萝研究简史
M 。 yt k 、 ( 19 3 6一 3 5) 〔“ 在其 “ 松萝属地衣研究专著 ” 中对于采自日本 、 中国及俄罗斯
* “ 群体” 是来自英文 “ P o p ul a it o n, , 一词 。 该词在生物学上有多种译法 。 “ 群体 ” 的译法虽较普遍 , 但是 , 近年
来 “ 居群 ” 的译法却更受鼓励 。 (见 V . H . H ey w o d 所著“ 植物分类学 ” 中文译本第 8 页脚注 )不过“ 居群 ” 一
词似更适用于动物 。 因此 , 本文仍延用“ 群体 ” 一词 , 即在种的分布 区内 占有同一分布 区或生长于相似生境的一
群生物个体 。 “ 群体 ”之间往往 由于地理的 、 生态的 、 甚至体态或颜色等方面的某些差异而呈现某种间断。 因
此 , 我们认为“ 群体” 的译法也许不仅 适用于地衣型与非地衣型真菌和绿色植物 , 而且也适用于动物 。
承 * “ 生物系统学 ” 是来自英文 “ iB o s y s et m ` it o s ” 一词 。 这是该词的直接译法 。 但是由于它易与生物的“ 系统学 ”
(s y
s et m at 让 s ) 一词相混淆而有译为“ 物种生物学” 的。 易于混淆的主要原因也许是 因为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
工作不多而使人们忽视了它的特定含意所致 。 它的特定含意着重于种 内群体间及群体内分化 、 变异和演化过
程的研究 。 因此在按其特定含意理解和使用时 , 通常是不易混淆的。 因此 , 本文仍采 用 “ 生物系统学 ” 的译
法 。
1 9 9了 0 3一 2 3 收稿 。
DOI : 10. 13346 /j . mycosystema . 1994. 03. 007
真 菌 羊 报 1 3 卷
远 东库页岛的类似于长萝松 ( U s n e al o n g, s s i m a A e h . ) 1为地衣以日木 “ 富士 一1_{” ( F u ii s a n )
名称为种加词作为新种 ( U : en o m o nt is 一步树 i M ()t . ) 予以命名和描述 。 主模式是 朝 比 奈
泰彦于 1 9 2 5年采 自日本富士山 , 保存在奥地利维也纳自然博物馆 。 副模式是由不同的采
集者 , 如 iG r a ld i ( 1 8 9 6 ) 采自中国陕西秦岭 t妇区 ; F’a lrL i 。 采自俄 罗斯远东库页岛 ; D u
B o i s
一
R e y m 。 n d ( 一9 1 4 ) 及 S a k u r a i ( 1 9 0 9 ) 分别采 巨{ 日本 。 这些副模式标本均保存在柏
林植物博物馆 。 而 A lm q iu s t ( 18 8 0 ) 及 V e ga E x p . 考察队分别采自日本的副模式标本
保存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 由 F’a 盯 i c ( 1 8 9 8 )采自日本的副模式标本保
存在法国港市敦刻尔克一标本室 。 但是 , 原作者 M o t y k a 对于上引主 、 副模式标本 的基物
均未指明 。 朝比奈泰彦 ( 1 9 5 6 ) 71[ 在 “ 日本之地衣 ” 第三册巾对于本种的基物也未提及 。 赵
继鼎等 ( 1 9 8 2 ) r8] 在 “ 中国地衣初编 ” 中对于不同采集者采 自辽宁 、 陕西 、 四 川和湖北的粗皮
松萝作了记载 。 陈锡龄等 ( 1 9 8 1 )明对于采 白长白山的粗皮松萝也作了报导 。 这些记载都
明确地指出其基物为树木 。 更重要的是迄今为 山 , 尚未见到粗皮松萝以上壤为基物的任
何报导 。
3 材料与方法
我们于 1 9 8 3 年夏季对于长白山南坡 高山半寒漠大面积翎翎生长的粗皮松萝地表群体进行了 实 地
考察 。 在考察中采用 了 1 x l 米样方法 ( Q u a d r a : m e t h o d ) o
用于形态学及化学研究的标本于 1 9 8 3 年采自考察地区海拔为 2 0 8 o m 至 2 3 8 o m 地段 。 作为对照用
标本采自吉林浑江市临江镇 ( 1 9 , o ) ,陕西太白山 ( 1 9 , , ) , 四川峨眉山以及尼泊尔 ( 1 9 6 3 ) ( T N S 2 1 3 2 4 ! )
等 。 在形态学观察中使用光学显微镜 ( O P T O Nl l) 及解剖镜 ( O P T O N ) 。 测定采用 .c C ul be r s o n &
K r i s t i n s s 。 n 〔 , D ’ 和 e . e u l b e r s o r L川标准薄层色谱方法 ( T L C ) 。
4 形态特征及化学分析
粗皮松萝地生群体及树生群体在形态上均属于丝状类 型 ( iF la m e nt o s e : 朝 比 奈 泰
彦 , 1 9 5 6 , .P 8 , iF g · l , C ) 。 但是地生群体在形态上的变异在于主茎变为宽大的屋瓦型
扁枝或近圆形基盘 。 大量短小分枝由屋瓦型扁枝或基 盘周围丛生 ; 其中通常只有一条分
枝作为初次分枝而继续蔓延伸长而形成细长的丝状体葡旬于地面 (图 1 , 2 ) 。 这些丝状体
随处可生不定假根 。 丝状体的主茎基盘及其不定假根均牢固地固着在地面 (图版 H : 3一
石 ) 。 至于化学成分 , 树生群体与地生群体完全 一致 , 即均含有松萝酸及水杨嗦酸两种 。
此外 , 我们在野外考察中以及在所采集的大系列标本中迄今 尚未发现 子囊盘 。 这至
少可以说明有性繁殖是偶见的 。 因此 ,这样大 山积地生群体的形成与蔓延 ,主要是通过有
丝分裂地衣体或其片段借助风力传播而实现的 。 但是 , 最初 一可能是从林区传来的树生群
体的有丝分裂丝状体个体或片段在高山寒漠地带经过长期适应的结果 。 高山半寒漠的地
生群体与林区的树生群体之间显然已在很大程度 仁形成 r 生态隔离 。
这样的隔离使地生群体在形态上虽然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异 , 但是也出现 了基盘型和
屋瓦型主茎以及不定假根等微小差别 。 这些差别究竟是高山半寒漠气候及地面生境所引
起的持久饰变 ( d : ue r m o id if o a it o n) 〔12j ,还是在偶见的有性繁殖中发生了遗传突变 , 难 以
作出明确结论 。 不过 , 由于这样的生态隔离而导致的形态分化 ,在本种内群体间已表现出
3期 魏江春等 :粗皮松萝群体分化性状的研究 2 0 1
微小的间断 , 因而在分类学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 但是 ,考虑到这种形态分化及间断不能排
除由生境引起饰变的可能性 , 以及从丝状体的基本特征及其所含化学成分等整体表型性
状来看 ,地生群体并未超出粗皮松萝的种级界限 。 因此 ,我们将它置于粗皮松萝下一变种
地位 , 命名为葡旬变种 。
5 群落种类组成
长白山高山植被带通常被称为高山冻原带 , 位于长 白山森林界限以上 , 海拔 2 2 0 0一
2 4 0 0 米处为界又分为下部的 “ 高山带常绿矮石楠灌丛亚带 ” 和上部的 “ 高山半 荒 漠 亚
表 l 粗皮松萝地生群体群落结构记名样方
T a b l e 2 T h e l i s t q u a d r a t s o f
t e r r i c o l o u s P o P u l a t i o n o f
t h e c o m m u n i t y s t r u e t u r e f o r
U , 。 ` a , o n t i s一 j o z i M o t
.
样 方 编 号
l I 111 l V
种 名 海 拔
2 3 0 0 m 2 2 00 m 2 O8 0 m 2 O8 0 m
盖 度 (% )
1
.
U : n 。 a o o n t i s一 f u 护i
V a t
。 了口 r ” ; 己月 1 0了口
粗皮松萝 甸旬变种 (松萝科 )
2
.
C人 r y , a n t人e娜 u m z a 留 a d z左11
v a r
.
a l P i ” “ m
毛山菊 (菊科 )
3
.
D r y a s o c r o P e z a l a v a r
.
口了求口 t 求` 口
宽叶仙女木 (蔷薇科 )
4
.
R h o d i o l a ` a c h a l f刀 e 作了 i`
长白景天 (景天科 )
5
.
O x 夕t r o P i了 a n e r t f i
长白棘豆 (豆科 )
6
.
B u P l e u r u 房 亡 u P h o r b i o i d 亡了
大苞紫胡 (伞形科 )
3 0 l 0
2 0
。
0 1 0 3 l
2 4
.
0 3 0 3 0
5 4 1 1
5 2 2 3
1 1
。 弓 l 0
l 0 3 0
.
5 0
.
1
2 0 l 0 3 0
D 0
.
5 7 0
0 0
. 弓 弓 0
0 0
。
2 5 0
0
。
5 0
7
.
A l l i u m s e n e s c e ” s l 0 3 0
.
5 0
.
1
山葱 ( 百合科 )
8
.
C y P e r a c e a e 2 0 l 0 3 0
(莎草科 )
9
.
C e t r a r i a l a 君盯 i g a t a D 0
.
5 7 0
白边岛衣 (岛衣科 )
1 0
.
C l a d o n f a a l i刀 11 0 0
. 弓 弓 0
沟石蕊 (石蕊科 )
1 l
.
C l a d o ” 若a a 仍 a u r o c r a 日 a 0 0 。 2 5 0
黑穗石蕊 (石蕊科 )
12
。
T h a 脚月 o l i a 夕君 r 娜 i c “ l a r i s 0 0 。 l 0 。 5 0
地茶 (有丝分裂类 )
真 菌 反 1 3卷
带 ” L3,` , 。 粗皮松萝地生群体在长 白山高 山半寒漠的分布范围主要局限在南坡海拔 2 0 8 0 米
至 2 3 8 0 米之间 ,而且以海拔 2 2 0 0 米上下的盖度最大 (图版 l : l , 2 ) 。 它和共它草本植 物
及地衣组成了铺地型植被 ( , n a t t e d v e g e t a t i o n ) 。 这里既无越橘 ( V a c c i n i o m s p p . ) , 又无
鹿蕊 ( C l a d i o a s p p . ) 及苔鲜 。 记名样方 ( l i s t q 。 :、 d r : 、 : ) 结呆见表 l 。
由于这些植物的 l岛度基本一致 , 又缺乏壳状地衣种类 , 囚而植被中缺乏明显的成层现
象 。 从群落中的种类组成来看 , 多为界于中生 ` 。与铆兰之间而又偏于旱生的过渡型种类 。这
是因为山顶年降水量虽然较大 , 但是由于南坡全年盛行的强西风劲吹 , 增强了蒸发 , 抵消
了降水量较大的特点 , 因而使这里的地面芽植被种类以界于 中生与旱生而又偏于旱生的
种类为特点 。 此外 , 由于葡旬生长的丝状粗皮松萝地生群体中的每一个体明显的呈现为
图 ]
F 19
.
1 U s n e a
粗皮松萝原变种 (比 例尺为一厘米 )
m o n t i s
一
f u i i v
a r
. 、 o n z i s 一f “ z t l ; e s c a l e i n 1 e m )
3期 魏江春等: 粗皮松萝群体分化性状的研究 0 23
由西向东的走向 ,无疑是全年强劲西风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 这一结果 ,也是当地盛行风方
向的明显标志 。
6 分类学处理
粗皮松萝
刀毖n e a m o n t i s 一 fa j i M o r .
图 2 粗皮松萝甸旬变种 (比例尺为一厘米 )
F 19
.
2 U s n e a m o n t i s
一
f u j i v a r
· ` a r m ` ” 多O s a
w e i e t a l
.
(
t l , e s c a l e i n 1 c m )
2 0 4真 菌 学 报 1 3 卷
L ieh n eu m Gn r e e is Us n a eS tu d i
t l
m Mo n
o
g r
aPh ieu : n
,
1 9 3 6一 1 9 3 8 : 4 2 0 .
原变种 (图 l)
v a r
.
m
o n t i s
·
f u j i ( F i g
.
l )
地衣体枝状 ,主茎极短 , 直接固着于基物上 , 圆柱形 ,直径约为 l . sm m 左右 , 第一次分
枝为等二叉式分枝 , 分枝比主茎稍长而细 ,直径约 0 . 7 m m ,表面具环裂纹 ;第二次分枝为不
等二叉式分枝 , 即在第二次分枝上往往不对称地 又生出第三次分枝 。 一般情况则第三次
分枝便是无环裂纹而具纤毛的细长丝状体 ,但有时第三次分枝仍为环裂纹型 , 第四次分枝
才是无环裂纹而具纤毛的丝状体 。
T L C
.
u s n i e & s a l
a z
i n i e a e i d s
.
S P e c im e n s E x a m i n e d :
吉林 : 浑江市 ,临江镇 , 2 2 , v l , 1 9 5 0 , 刘慎愕等 10 . 9 l4 a .陕西 : 太白山 , 放羊寺附
近 , 海拔 3 2 0 o m , X , 1 9 5 5 , 汪发攒 n o . 1 1 3 ,同 一产地 ,海拔 2 8 o o m , 马启明等 n o . 1 9 1 。 四
Jl l: 峨眉山 , 洗象池 ,海拔 2 2 o 0 m ,赵继鼎等 n o . 7 1 4 1 。
匆旬变种 (图 2 ;图版 I : 1 , 2 ; 图版 H : 3一 6 )
v a r
.
s a r m
e n t o s a W e i e t
a l
.
v a r
.
n o v
.
( F i g
.
2 ; p l a t o l : 1
, 2 ; P l a t e 11 : 3一 6 )
V a r i e t a s h
a e e a v a r
.
m o n t i s
一
f n ii
r a m u li s f
: 、 s e i c u l a t i s a e t i n o m o r P h i s e b a s i d i s c i f o
-
r m i r o t u n d a r a m o s i s s i m i s P r o m i n e n t i b u s e t r
a
m i s f i l a m e n t o s i s s a r m e n t o s i s a d t e r r a m
i n t u n d r i s m o n t i s C h a n g b a i e n s i s d i f f e r t
.
T h
a l l i a e i d a u s n
o i c a e t s a l a z i n i c a c o n t i e n t i
( T L C )
。
H o l o t y P u s i n c o m i t a t o C h a n g b a i e n s i i n e l i v
o a u s t r a l i m o n t i s C h a n g b a i e n s i s P r o v
-
i n s i a e J i l i n e n s i s
, a l t
.
2 2 0 0 x n
,
3 1 , V l l , 1 9 8 3
,
W
e i J C e t C h e l飞 J B n o
.
6 4 1 1 i n H M
-
A S 一 L e o n s e r v a t u s e s t
.
本变种与原变种不同之处在于主茎变态为圆盘形或屋瓦状扁枝 , 其周缘簇生大量放
射状短小分枝 , 其中通常 只有一条分枝作为初次分枝而继续蔓延伸 一长而形成细长的丝状
体甸旬于地面 ; 这些丝状体随处可生不定假根 。 夕夕状体的主茎基盘及其不定假根均牢固
地固着在地面 ;继续蔓延伸长而形成细长的这条丝状体第一次分枝为二叉式分枝 ,通常在
这二叉式分枝上则直接生出无环裂纹而具短小纤毛的细长丝状体 。
模式标本产于吉林长 白山南坡长白县境内高山半寒漠 , a l t . 2 2 D0 m , 3 1 , V l l , 1 9 8 3 ,
魏江春 ,陈健斌 , 10 . 6 4 1 1 , 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木室地衣部 ( H M A s -
L )
, 等模式列入中国地衣标本集第二辑内 。
苑兰翠洗印黑白照片一 ;韩者芳为线条图涂墨 ,特此致谢 。
参 考 文 献
r 3 ]
L斗 j
M
o t y k a J
.
L i e h e n u m G e n e r 1 5 U s n e a s t u d i u m M
o xl o g r a p h i c u m
.
L e o P o l i
.
19 3 6一 3 5。
L i n d s a 丫 D C . L i c h e n E c o l o g y , e d i t e d b y M . R . D . S e a w a r d , A e a d e m i e p r e s s L o n d o n N e w Y o r k
S a n F r a e i s c o
.
1 9 7 7
,
1 83一 2 0 9。
赵大昌 。 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 1 98 0 , 1 : 65 。
张风山 , 迟振文 , 裴铁番 , 等 。 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 198 1 , :2 1 7 9 、
3 期 魏江春等 : 粗皮松萝群体分化性状的研究 2 0 5
钱家驹 , 张文仲 。 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 1 9 80 , 1: 5 1。
张风山 , 迟振文 , 李晓晏 。 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 19 8 0 , :1 1 9 3。
A s a h i n a
,
Y
. 日本之地衣 (第三册 ) 。 1 9 5 6。
赵继 鼎 , 徐连旺 , 孙曾美 。 中国地衣初编。 北 京: 科学出版社。 19 8 2 。
陈锡黎 , 赵从福 , 罗光裕 。 东北林学院学报 , 1 98 1 , 4: 15 0一 16 0。
C u l b e r s o n C F
,
K r i s t i n s s o n H D
.
J o “ C h r o 仍 a t o g r ,
G u l b e r s o n C F
.
J o u C h r o 邢 a t o g r , a l 9 7 2 , 7 2 : 11 3一 1 2 , 。
1 9 7 0
,
4 6 : 8 5 一 9 3 。
H e y w o o d v H
.
P l a n t T a x o n o m y E d w a r d A r n o l d一 9 76 。
( 中文译本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 7 9 )
516]门SJgj10]2)
A S T U D Y O N D IV E R G E N T C H A R A C T E R S O F P O P U L A
·
T I O N S I N U S N E A M O N T I S
·
F 口 lJ M O T
W e i J i a n g c h u n
l
H u Y u e h e n
Z J i a n g Y u m e i
l C h e n J i a n b i n
l
( 1 5夕s z e仍 a t i c M y c o l o g y & L f c h亡称 o l o g y L a b o r a t o r夕 , t h e
I n : t i t u t e o f M i c r o b i o l o g y
,
A c a d e , i a S i n i c a
,
B 。 i夕f n g 10 0 0 8 0 , C h i n a )
( 2 R e : e a r c h I n s t i z u z o o j S c i e n c e s f o r C 人a n g b a i S h a n
N
a t , r a l S e
: 。 a t i o n A r e a o f J i l i n P r o , i n ` 。 , A o t二 1 3 3 6 1 3 , C 人i n a )
A B S T R A C T A t e r r i e o l o u s p o p u l a t i o n 。 f g s n o a m o n t i ,
一
f u j i M 。 t
.
15 f o u n d i n t h e
a lP i n e e o ld s e m i
一
d e s e r t o f C h a n g b a i m o u n t a i n o f J i l i n P r o v i n e e i n n o r t h
一 e a s t e r n C h i n a
.
T h e P o P u l a t i o n e o v e r s a e o n s i d e r a b l y l a r g e a r e a f r o m a l t
.
2 0 8 0 t o 2 3 8 0m i n s o u t h e r n
s l o p e o f t h e m o u n t a i n
.
T h e s t r o n g p r e v a i l i n g w i n d t r a i n s t h e p r o s t r a t e f i l a m e n t o u s
t h a l l i 。 f u , n e 。 m 口 n t i ,一 f、 j i M o t
.
o v e r t h e e a r t h f r o m w e s t t o w a r d e a s t
.
T h e t e r r i c o
-
l o u s P o P u l a t i o n 15 e h a r a e t e r i
z e d b y i t s d i s e i f o r m o r t i l e
一 s h a P e d s t e m b a s e o f i t s f i l a
-
m e n t o u s t h a l l i i n s t e a d o f e y l i n d r o i d o n e i n e P IP h y t i e P o Pu l a t i o n
, a n d i t s a d v e n t i t i o u s
r h i
z
i n e s
.
A P r e l i m i n a r y a n a l y o i s a n d e o m P a r i s o n i n b i o s y s t e m a t i e s o f t h e P o P u l a t i o n s
f r o m m o r p h o l o g y
, e e o l o g y
, c h e m i s t
r
y
, a n d t a x o n o m y a r e c a r r i e d o u t
.
K E Y W O R D E U
, 。 。 a m o n l i , 一 f u j i M o t
. , t e r r i e o l o u s P o P u l a t i o n
,
U
.
m o , r i s
一
f o ji
s a r m e n 君。 , a , a lp i n e c o u l d s e m i 一 d e s e r t , b i o s y s t e m a t i c s
V a r
.
纽月佛
吞.胜了.月一1.百魏江春等 : 粗皮松萝群体分化性状的研究
We i J i a ng e h u n e t a1
.
: A St u d yo n i Dv e r g
e nt C h ar 。 。 t e :5 o f
图版
P lat e
P o P u lat i o ns 1 n U s ne a mo nt i s
一王u ii M o t .
3
. 上茎变为宽大的屋瓦型扁枝 ( 背面 , 比例尺每格为一毫米 ) 4 . 主茎变为宽大的屋瓦型扁枝 (腹面 ,
比例尺每格为 一 毫米 ) 。 .5 主茎变为近圆形基盘 ( 背而 , 比例 尺每格为一毫米 ) 。 .6 主茎变为近圆形
基盘 (腹 而 , 比例尺每格为 一 毫米 ) _
3
.
T h e s t e m b a s e
o f rh e f
,
l o m e n t o u s t h a l l u s b e c o m
, n g a t l l e
一 s h
a p f d ( d
o r s a l
v
i e w
,
t h
e
5 c a l
e 、 n m m )
.
4
.
T h e s t e m b a s e
n } t l
、 。 f , l a m e n 、 e u s 、 h a l l u s b e e o m i n g a t i l e 一 s h a p e d
(
v e n t r a l
v l e w
,
t l 、。 s c a l e i n m m )
.
5
.
T h e 、 t e m b a s e n f t l l e f i l a , n e n 、 o u 、 t h a l l u s b e e o .
m i n g a d i s e i f o r m ( d
o r s a l
v
i e w
,
t 卜。 s e a l e i n o m ) 6
.
T h e s t e m b a s e
、 J t h o f i l a m e n
-
t o u s t h a l lu s b e c o m i n g a d i s c i f o r m (
v e n t r a l v i e w
, t l l e 、 。 a l e i n m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