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布渣叶药材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
卢鹏1,陈伟韬1,陈浩桉2,隆颖2,杨立伟2,叶文才3,江仁望3
(1.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 广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广东 广州
510180;3.暨南大学 中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摘要:目的 建立布渣叶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 TLC法对布渣叶药材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布渣
叶中牡荆苷和水仙苷的含量。结果 建立了布渣叶的薄层鉴别方法。牡荆苷在 0. 1 ~ 4 μg 范围内线性
关系良好(r = 0. 999 6)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6. 44%,RSD为 1. 68%;水仙苷在 0. 1 ~ 4 μg范围内线性关
系良好(r = 0. 999 6)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7. 16%,RSD为 1. 85%。结论 建立的布渣叶薄层鉴别和有效
成分含量控制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布渣叶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布渣叶;TLC法;HPLC法;牡荆苷;水仙苷;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志码:A doi:10. 3969 / j. issn. 1006-8783. 2012. 04. 016
文章编号:1006-8783(2012)04-0419-04
Study on the initial quality standard of Microcos Paniculata L.
LU Peng1,CHEN Wei-tao1,CHEN Hao-an2,LONG Ying2,YANG Li-wei2,YE Wen-cai3,JIANG Ren-wang3
(1. School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006,China;
2. Guangdong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Guangzhou 510180,China;3.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Microcos Paniculata L. .Methods M. Paniculata was
identified with TLC,and the contents of vitexin and narcissin were determined by HPLC. Results TLC
identification for M. Paniculata was established. The calibration curve was linear in the range of 0. 1 - 4 μg (r
= 0. 999 6)for vitexin and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6. 44% with RSD of 1. 68%;The calibration curve was
linear in the range of 0. 1 - 4 μg (r = 0. 999 6)for narcissin and the average recovery of narcissin was 97. 16%
with RSD of 1. 85% . Conclustion The method of TLC and assay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from M. Paniculata
were convenient and accurate,which may be used in its quality control.
Key words:Microcos Paniculata L.;TLC;HPLC;vitexin;narcissin;quality standard
收稿日期:2011-12-29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35106320100O003)
作者简介:卢鹏(1986 -) ,女,硕士研究生,从事药物分析研究,Email:472082438@ qq. com;通信作者:陈浩桉(1958 -) ,男,主
任药师,从事中药分析研究,电话:020-81863100,Email:haoanchen@ 126. com。
网络出版时间:2012-07-07 15:43 网络出版地址:http:/ /www. cnki. net /kcms /detail /44. 1413. R. 20120707. 1543. 006. html
布渣叶(Microcos Paniculata L.)为椴树科
(Tiliaceae)布渣叶属(Microcos L.)破布树的干燥
叶,主要产于我国岭南地区,亦称为破布叶。布渣叶
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导滞、解渴开胃的功效,用于感
冒发热、黄疸、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痛、泄泻
等[1],是“王老吉”、“甘和茶”、“广东凉茶”等多种
凉茶类保健食品的主要原料[2]。布渣叶中的主要
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
肝毒素、抗炎、抗病毒、解痉挛等作用[3]。随着凉茶
保健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布渣叶的需求量不断
增大,但有关布渣叶的质量控制研究尚处于初级阶
段。本研究建立布渣叶的薄层鉴别和有效成分含量
测定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灵敏度、准确度均较好,可
为布渣叶药材及其提取物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1 仪器与试药
1. 1 仪器
Camag ATS-4 型薄层自动点样仪(瑞士) ;
广东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Aug. 2012,28(4)
Camag Reprostar 3 型薄层色谱自动成像系统(瑞
士) ;Waters 2695 Separations Module 系列高效液相
色谱仪(Waters 2487 紫外检测器,Waters 2996 二极
管光阵列检测器) ;YB-Z 真空恒温干燥箱(天津药
典标准仪器厂) ;KQ-300DA 超声仪(功率 300 W,频
率 50 kHz,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Sartorius 电
子分析天平 (德国) ;Millipore 纯水机 (Merck
Millipore) ;硅胶 G薄层板(德国 Merck公司)。
1. 2 试药
甲醇为色谱纯(德国 Merck) ;水为超纯水;其他
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仙苷(质量分数 > 98%)、异牡
荆苷、山柰酚 3-O-D-(6-O-反式对羟基桂皮酰)葡萄
糖苷对照品均由暨南大学提供;牡荆苷(中国药品
生物制品检定所,供含量测定用,批号为 111687-
200602) ;布渣叶对照药材(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
所,批号:121218-200402) ;14 批布渣叶药材样品经
广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陈浩桉主任药师鉴定为椴树
科布渣叶属破布树的干燥叶,详见表 1。
表 1 14 批布渣叶药材信息表
Table 1 Source of 14 batches of M. Paniculata L.
编号 来源 产地
1 海王星辰药店 广东广州
2 不详 广东广州
3 通济堂药店 广东广州
4 宝家康药店 广东广州
5 济和堂药店 广东广州
6 二天堂药店 广东广州
7 不详 广东广州
8 汕头市创美药业有限公司 广东梅县
9 天城饮片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10 潮州药材市场 广东潮州
11 湛江宏丰饮片有限公司 广西
12 揭阳药材市场 广东揭阳
13 揭阳药材市场 广西
14 广州市健和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广东惠州
2 方法与结果
2. 1 薄层色谱鉴别
2. 1. 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布渣叶样品粉末
(过 4 号筛)1. 5 g,精密称定,加 50%(体积分数,下
同)甲醇 20 mL超声 45 min,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
溶液。
2. 1. 2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布渣叶对照品药
材 1. 5 g,精密称定,加 50% 甲醇 20 mL,超声 45
min,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 1. 3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牡
荆苷、水仙苷、异牡荆苷、山柰酚 3-O-D-(6-O-反式对
羟基桂皮酰)葡萄糖苷 4 种对照品各适量,加 50%
(体积分数)甲醇制成每 1 mL 含各对照品 2 mg 的
混合对照品溶液。
2. 1. 4 薄层鉴别 分别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对照
药材、各供试品溶液 3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
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体积比 5 ∶ 3 ∶ 1 ∶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再喷以 5%(质量浓
度)AlCl3 乙醇溶液,于 105 ℃烘干,在 365 nm 紫外
光下观察。见图 1。如图所示有 13 批药材在与各
对照品的相应位置显示相同斑点,其中编号为 11 的
布渣叶药材的斑点与其他批次的药材以及对照药材
完全不同,初步推断为伪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1
1.混合对照品[从下至上斑点依次为水仙苷、牡荆苷、异牡荆
苷、山柰酚 3-O-D-(6-O-反式对羟基桂皮酰) ];2. 布渣叶对
照药材;3 ~ 16.表中编号 1 ~ 14 布渣叶药材。
图 1 14 批布渣叶药材的 TLC图谱
Figure 1 The TLC chromatogram of 14 samples of M. Paniculata
2. 2 牡荆苷和水仙苷的含量测定
2. 2. 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各样品粉末(过 4 号
筛)约 2. 5 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精密加 70%(体
积分数,下同)甲醇 50 mL,称定质量,加热回流 60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加 70%甲醇补足质量,摇匀,
滤过,取续滤液,0. 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
2. 2. 2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牡
荆苷、水仙苷对照品 0. 01 g,同置一 50 mL 容量瓶
中,加 7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 1 mL 含
牡荆苷、水仙苷各 0. 2 mg的对照品溶液。
2. 2. 3 色谱条件 色谱柱:Kromasil C18(5μm,4. 6
mm ×200 mm) ;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
mL /min;检测波长:339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梯度洗脱程序见表 2。
024 广东药学院学报 第 28 卷
表 2 梯度洗脱程序表
Table 2 Procedure of the gradient elution
t /min φ(甲醇)/% φ(水)/%
0 35 65
18 35 65
45 38 62
46 35 65
2. 2. 4 方法学考察
2. 2. 4. 1 线性关系的考察 分别精密量取牡荆苷和
水仙苷(质量浓度均为 0. 2 mg /mL)对照品溶液 5
mL,置 50 mL容量瓶中,加 70%甲醇稀释至刻度,得
牡荆苷和水仙苷的质量浓度均为 0. 02 mg /mL。精密
吸取牡荆苷和水仙苷质量浓度为 0. 2 mg /mL的混合
对照品溶液 5、10、20 μL 和质量浓度为 0. 02 mg /mL
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5、10、20 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
仪,按“2. 2. 3”项下条件分别进样(进样量分别为
0. 1、0. 2、0. 4、1、2、4 μg) ,依法测定峰面积,以进样量
(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得牡荆苷回归方程为:Y =2. 549 ×106X -9. 643 ×104,
r =0. 999 6;水仙苷回归方程为:Y = 1. 386 × 106X -
8. 468 ×104,r = 0. 999 6。牡荆苷和水仙苷的进样量
在 0. 1 ~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2. 2. 4. 2 专属性的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混合对照
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 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
依法测定,结果见图 2。牡荆苷、水仙苷的理论塔板
数分别为 4 014、8 721,分离度分别为 4. 16、17. 09。
0.12
0.08
0.04
0.00
1
2
0.20
0.16
0.12
0.08
0.04
0.00
1
2
0.14
Ab
un
da
nc
e/
AU
Ab
un
da
nc
e/
AU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t/min
A
B
1.牡荆苷;2.水仙苷。
图 2 混合对照品(A)、供试品(B)溶液的 HPLC图
Figure 2 The HPLC chromatogram of mixed references (A)
and sample(B)
2. 2. 4. 3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2. 2. 2”项下对
照品溶液 10 μL,连续进样 5 次,依法测定峰面积。
结果牡荆苷、水仙苷峰面积的 RSD 分别为 0. 99%、
1. 20%,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 2. 4. 4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 9 号布渣叶供试
品溶液,在室温下放置,分别于 0、2、8、12、24、48 h
进样,依法测定峰面积。结果布渣叶中牡荆苷和水
仙苷峰面积的 RSD 分别为 2. 35%、1. 19%,表明供
试品溶液在 48 h内稳定性良好。
2. 2. 4. 5 重复性试验 取 9 号布渣叶粗粉约 2. 5
g,共 6 份,精密称定,按“2. 2. 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
品溶液并依法测定,结果牡荆苷质量分数的 RSD 为
2. 83%,水仙苷质量分数的 RSD 为 2. 71%,表明该
法的重复性良好。
2. 2. 4. 6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牡荆苷和水
仙苷含量的布渣叶(9 号)粉末(过 4 号筛)1 . 25
g,共 6 份,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入质量浓度
0 . 202 mg /mL 的牡荆苷对照品溶液 12 mL;质量
浓度 0 . 206 mg /mL 的水仙苷对照品溶液 13 mL,
加 70%甲醇至 50 mL,按“2 . 2 . 1”项下方法制备
供试品溶液并依法测定,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6 . 44%和 97 . 16%,RSD 值为 1 . 68%和1 . 85%,
结果见表 3。
2. 2. 5 样品含量测定 取 14 批布渣叶药材适量,
每批平行 3 份,按“2. 2. 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
液,分别依法测定牡荆苷、水仙苷质量分数,结果见
表 4。除第 11 批布渣叶药材外,其他 13 批布渣叶
药材中牡荆苷的质量分数均在 0. 35 ~ 1. 82 mg /g 之
间,水仙苷的含量在 1. 44 ~ 3. 73 mg /g 之间,不同地
区的布渣叶药材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3 讨论
牡荆苷为黄酮碳苷,具有明显的抗肿瘤和抑菌
活性[4],对金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具有较强
的抑制作用,有中等的抗 Para3 活性[5];水仙苷为黄
酮氧苷,具有很强的抑制肿瘤 EVB-EA 病毒活性。
二者皆为布渣叶的主要有效成分,且在布渣叶中含
量较高,所以选择这 2 种化合物作为布渣叶含量测
定的指标性成分。本研究建立的牡荆苷和水仙苷的
HPLC测定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布渣
叶的质量控制。
在比较不同波长(254、268、339、354 nm)时,发
现牡荆苷和水仙苷在 339 nm有最大吸收,且干扰峰
较少,牡荆苷和水仙苷含量测定的准确度更高。在
124第 4 期 卢鹏,等.布渣叶药材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
比较不同 pH 值的分离效果时发现,酸性条件下峰
面积虽稍高一些,但会出现较多的杂峰,从而影响整
个色谱图,所以选择甲醇-水作为流动相。
在第 11 批药材中未测出牡荆苷和水仙苷,这与
薄层鉴别的结果相符,因此判定第 11 批药材并不是
布渣叶药材。
表 3 加样回收率试验
Table 3 Results of the recovery test(n = 6)
化合物 样品量 m /g 样品中的量 m /mg 加入量 m /mg 测得量 m /mg 回收率 /% 平均回收率 /% RSD /%
牡荆苷
1. 250 9 2. 386 3 2. 424 4. 728 9 96. 59
1. 251 4 2. 387 3 2. 424 4. 779 3 98. 66
1. 251 7 2. 387 8 2. 424 4. 717 3 96. 04
1. 250 6 2. 385 7 2. 424 4. 758 4 97. 85
1. 250 5 2. 385 5 2. 424 4. 693 9 95. 15
1. 251 2 2. 386 9 2. 424 4. 675 9 94. 34
96. 44 1. 68
水仙苷
1. 250 9 2. 628 6 2. 678 5. 203 2 96. 06
1. 251 4 2. 629 7 2. 678 5. 292 7 99. 43
1. 251 7 2. 630 3 2. 678 5. 215 0 96. 45
1. 250 6 2. 628 0 2. 678 5. 291 2 99. 44
1. 250 5 2. 627 8 2. 678 5. 184 5 95. 38
1. 251 2 2. 629 2 2. 678 5. 207 0 96. 19
97. 16 1. 85
表 4 14 批药材含量测定结果
Table 4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14 samples(n = 3)
编号 w(牡荆苷)/(mg·g -1) RSD /% w(水仙苷)/(mg·g -1) RSD /%
1 1. 06 1. 91 3. 24 1. 70
2 0. 94 3. 33 1. 89 3. 35
3 0. 86 2. 25 3. 10 2. 35
4 0. 56 3. 18 1. 44 3. 68
5 0. 54 4. 85 3. 04 4. 90
6 1. 45 2. 20 3. 65 2. 15
7 1. 02 0. 83 3. 61 1. 43
8 1. 82 2. 38 1. 87 0. 78
9 0. 35 0. 04 3. 73 0. 37
10 0. 41 0. 90 3. 58 0. 20
11 - - - -
12 1. 74 0. 14 2. 39 0. 12
13 0. 53 3. 56 3. 30 0. 17
14 0. 74 0. 63 3. 65 0. 15
对照药材 2. 19 0. 05 3. 04 0. 10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第 5 册[M].上海:上海
科技出版社,1999:324 - 326.
[2]张丽萍,罗集鹏. 布渣叶的药学研究与临床运用概述
[J].中药材,2008,31(6) :271.
[3]冯世秀,刘梅芳,魏孝义,等. 布渣叶中三萜类和黄酮类
化合物成分的研究[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8,16
(1) :51 - 56.
[4]徐任生. 天然产物化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551.
[5]王凌云,周艳辉,李药兰,等. 长瓣金莲花中黄酮苷的抑
菌活性研究及牡荆苷的含量测定[J]. 中药新药与临床
药理,2003,14(4) :252 - 253.
( 责任编辑: 刘晓涵)
224 广东药学院学报 第 28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