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贾鲁——白茅堵口挽河流



全 文 :郭守敬——水利之学世师法
贾 鲁——白茅堵口挽河流
郭守敬(1231-1316 年,字若思,顺
德路邢台)今河北邢台人,著名的水利
专家和天文学家。 郭守敬 21 岁时就设
计了家乡邢台的一项河道疏浚工程,被
誉为“习知水利,巧思绝人”。 1262 年,
担任中书左丞的张文谦把郭守敬推荐
给元廷,郭守敬向忽必烈面陈六项水利
建议,包括修复燕京附近运河,开发磁
州农田水利及豫北沁河、 丹河水利等,
忽必烈对他十分赏识,当即任命他为“提
举诸路河渠”,次年,加授“副河渠使”。
郭守敬在西夏治水时, 针对唐徕、
汉延等渠的改造和恢复工程 “役不逾
时”,提出了“因旧谋新”的治理方针。他
还修复黄河沿岸五洲 10 条干渠,68 条
支渠,灌田 9 万顷,重建了银川平原上
的灌溉网络,为当时的农田水利与水路
交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深受百姓爱
戴,“夏人共为立生祠于渠上” 以表敬
意。 在西夏治水期间郭守敬还“挽舟溯
流”,探寻黄河源头,这是一次以科学考
察为目的的探寻河源的伟大壮举。
1271 年,郭守敬升任都水监,掌管
全国的水利工作。 1276 年,元大都(今
北京)基本建成。在建设的过程中,郭守
敬先后解决了都城供水、水运交通和灌
溉水源等诸多难题,建成了一套多功能
的完整河湖水道系统。他还兴建了白浮
引水工程扩建了瓮山泊, 开辟了新水
源,形成了大都城“两入、两出、两蓄”的
特有水系格局和“前朝、后市”相互呼应
的风格。他不仅使街市建筑与水风水貌
完美结合,独具特色,还利用发达的水
上交通,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
流,保障了元大都在全国军事和政治上
的地位。
元大都的一系列规划中,其中工程
规模最大、收效最突出的,要数开凿通
惠河之举。开凿通惠河是一项十分复杂
而艰巨的工程,它由引水渠道、调蓄水
库和航道 3 部分组成。工程中的技术难
点繁多,但是,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很难
解决的问题, 都被郭守敬以惊人的智
慧、 高超的数理知识和精确的测量、施
工方法成功地解决了。郭守敬在航道上
设闸 24 座,实现“节水行舟”,克服了水
源紧缺的困难。他所规划的白浮瓮山河
的选线,竟然与我国 20 世纪 60 年代修
建的京密引水渠的测量选线走向一致。
在通惠河的设计施工中,坝闸的调节避
免了因落差较大、水流湍急,引水快速
东泄现象的发生,确保了漕运船只的畅
通。 如今,长江三峡的通航及巴拿马运
河的航运都采用了这一原理。在世界水
利发展史上,郭守敬是利用上下坝闸解
决水流落差问题的第一人。
郭守敬一生从事科学事业,以毕生
精力创造了 10 多个当时的 “世界第
一”。据《元朝名臣事略》卷九中《郭守敬
传》 中所记:“公以纯德实学为世师法,
然不可得者有三:一日水利之学,二日
历数之学,三日仪象制度之学。”国际天
文学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行山
和编号为 2012 号的小行星以郭守敬的
名字命名,以此表达全世界人民对他的
崇高敬意。 □
贾鲁 (1297-1353 年 ),字友恒 ,元
代河东高平县(今山西省高平)人,多次
主持治理黄河水患,其中,他主持的“白
茅堵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
黄河堵口活动。
元顺帝至正四年 (1344 年 )五月 ,
黄河在山东白茅堤决口, 水灾遍及豫
东、鲁西南、冀南等地,洪水泛滥长达七
年之久。 不仅危及人民生命财产,而且
冲毁了会通河,切断了南粮北运的运河
航道。 在这种情况下,元顺帝特令工部
尚书贾鲁任水监, 沿黄河巡视水情,考
察地理形势。
贾鲁为了找到水患发生的原因,曾
沿着黄河水道不辞劳苦往返数千里以
勘察地形、水势。 凭借着长期的实地考
察和多年的治河经验,他逐渐积累了一
套 “治黄方略”。 他主张堵塞白茅堤决
口,挽河南流 ,使之回到泗水 、淮水旧
道,东入黄海。当时,工部尚书成遵与大
司农秃鲁也曾实地考察,却得出了与贾
鲁相反的结论,两派争论非常激烈。 成
遵所代表的是当时安于消极应付、害怕
承担治河责任的大多数官员的态度;而
贾鲁作为一个具有真知灼见的治河专
家,则敢于负责,勇于献身。在丞相脱脱
的大力支持下,工程正式开始。 在整个
施工过程中,贾鲁采取了“疏、浚、塞并
举”的方针和先疏旧河 、堵小口 、浚故
道、固堤防,后堵大口的步骤。元顺帝于
至正十一年(1351 年),命贾鲁为总治
河防使,率领汴梁、大名等路民夫 15 万
人,庐州等地戍兵 2 万人,前往工地。工
程于当年 4 月先治理白茅堤决口以下
的黄河旧道。这是因为治理旧道的工程
量很大——要浚深展宽河床,要截弯取
直,要修建堤防等,只有在堵口之前,在
河床干涸的情况下,最便于施工。 8~9
月,贾鲁率众开挖渠道,引导泛滥的洪
水回归黄河故道;9~11 月,贾鲁全力以
赴堵塞白茅决口。 这样,贾鲁仅用了八
个月, 先后疏浚黄河故道 280 余里,修
筑堤防 700 多里, 堵塞治理大小决口
107 处。 治理后的河道流路,经今封丘、
曹县、商丘 、砀山等县市境内 ,徐州以
下,循泗水、淮水河道,注入黄海。
贾鲁善于创新, 当时白茅堤决口
“南北广四百步,中流深三丈”,波涛汹
涌,极难堵塞。 他采用一系列的创造性
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步是在决口上方
穿一直河,以代替原来比较弯曲、其主
流直冲决口的那段河道。第二步是在决
口上方的直河上,修建了刺水堤和石船
斜堤,尽量把河水导向对面。 这两步措
施大大降低了堵口难度,最后才得以顺
利地完成堵口, 实现了挽河南流的任
务。这些新技术,在堵口工程上,具有很
大的意义。
人们感谢贾鲁的恩德,为了永远纪
念这位治黄专家,便把重新疏通的运河
改称“贾鲁河”。 据考证,贾鲁河的前身
就是楚汉相争时的“鸿沟”。 河以人名,
名以河传,贾鲁在中国水利史上的影响
由此可见。 但是,由于他施工过急,“不
恤民力”,强制性地让劳工日夜劳作,也
受到了人们的非议。 后世有诗评价道:
“贾鲁治黄河, 恩多怨亦多。 百年千载
后,恩在怨消磨。 ”□
收稿日期:2016-09-02
水利史话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