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我省近期种植二棱大麦新品种的表现和今后选育品种的要求



全 文 :我省近期种植二棱大麦新品种的表现
和今后选育品种的要求
赵 理 清
(浙江省农业科学 院作物研究所 )
大麦是我省冬季主要谷类作物之一 。 发
展大麦生产 , 对于发展畜牧业 , 尤其是发展
啤洒工业 , 是十分必要的 。 据统计 , 全省大
麦每亩产量四十年代末 ( 1 9 4 9年 ) 为 80 斤 ,
五十年代为 129 斤 , 六十年代为 1 79 斤 , 七十
年代为 24 5斤 , 八十年代前半期约 3 65 斤 。 从
1 9 7 8年起 , 我省大麦平均亩产年年超 过 3 0
斤 , 1 9 7 9年曾达 38 7斤 。大麦产量的不断提高 ,
是与选育和推广良种分不开的。 其中最明显
地是从七十年代中期以来 , 二棱大麦良种早
熟 3 号在我省大麦生产上占据主要地位 , 从
而对我省大麦生产的发展和单位面积产量的
提高 , 以及对巩固和发展水田三熟制都起了
重要的作用 。 从现有的趋势看来 , 随着优良
二棱大麦新品种的出现与推广 , 大麦产量将
会进一步提高。 现仅就本省近期种植的二棱
大麦新品种的表现和今后选育品种的要求作
一初步分析 。
( 一 ) 品种演变过程
对于大麦品种工作 , 我省农业部门历来
十分重视 , 经常根据农业生产发展形势 , 及
时推广优良品种来替换原有品种 , 而且 良种
配合良法 , 使大麦产量随品种更换而稳步上
升 。 回顾解放以来我省大麦品种演变过程 ,
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 五十年代 : 前半期以
乡 、 县为单位 , 就地评选 、 就地推广优良农
家品种 ; 后半期在各地评选农家 品种 基 础
上 , 着重推广了萧山立夏黄 、 高 脚二 棱 裸
麦 、 矮脚二棱裸麦 、 丽水裸麦 、 玉环裸麦等
裸大麦和东阳三月黄 、 乐清洋大麦 、 浦江六
棱大麦 、 萧山刺芒二棱 大 麦 、 半 迟 早 、 永
康早六棱 、 嵘县无芒六棱 、 二棱大麦 、 桐乡
二棱大麦等皮大麦共 4] J个优 良农家品种 。 六
十年代 : 以种植农家品种为主 , 引进品种和
改良品种为辅。 主要优良农家品种为萧山立
夏黄 、 嵘县无芒六棱 、 矮白洋 、 二棱大麦 、
东阳三月黄 、 半迟早以及慈溪一夜齐等 , 主
要引进品种为浙农光芒二棱 , 主要改良品种
为裸麦 7 57 。 七十年代 : 前半期为农家品 种
和改良品种并重时期 , 主要农家 品 种 为矮
白洋 、 啄县无芒六棱 , 主要改良品种 为浙
农 12 、 裸麦 7 57 。 后半期以引进品种为主时
期 , 主要引进品种为早熟 3号 、 早熟 7 号 。
其中早熟 3号品种因具有早熟 、 高产 、 适应
性广等优点 , 从 19 7 5年起就迅速替换了原有
许多品种而成为我省大麦当家品种 。 八十年
代前半期: 以引进品种为主 , 辅以省内外改
良品种。 引进品种早熟 3号仍为我省大麦当
家品种 , 但比重开始下降。 主要改良品种护
麦 4 号 、 浙皮 1号 、 沪麦 6 号正 在 生 产上
扩大种植 , 1 9 8 3一 1 9 8 4 年度种植面 积 依次
为 39 . 6 7 、 19 . 56 、 18 . 35 万亩 , 比上年度分别
扩大了 4 . 6倍 、 8 . 5倍和 4 3肠 。
关于我省大麦品种棱型的演变 , 可以说
是从以多棱类型为主向以二棱类型为主方向
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 , 我省二棱大麦种植面
·
2 3 0
· 浙江农业科学
DOI : 10. 16178 /j . i ssn. 0528 -9017. 1984. 05. 004
积占大麦的总面积 , 六十年代及以前一段时
期约占20 一 35 % , 七十年代占42 一 94 肠 ( 其
中1 9 70一 1 9 7 3年占4 2一 5 3肠 , 19 7 4年占7 4肠 ,
1 9 7 5一 1 9 7 9年占8 一94 肠 ) , 八十年代前半
期占96 一 98 肠 。 由此可见 , 进入七十年代前
期以来 , 二棱大麦发展很快 , 尤其从 19 7 4年
至今 , 二棱大麦棱型成为我省大麦主要栽培
类型 , 预计今后趋势仍然如此 , 这乃是我省
特殊气候条件所决定的。
( 二 ) 二棱大麦新品种的主要特性
我省现在生产上种植的二棱 大 麦 品种
( 系 ) 较多 , 计有 20 多个 。 现仅将其中省内
外有关单位近期育成的 5 个新品种的主要特
性作一分析。
1
. 早熟性 。 我省是一个多熟制地区 , 因
此要使大麦品种适应麦稻稻一年三熟制的要
求 , 必须考虑其早熟性。 1 9 6 6年浙江省农科
院作物所收到轻工业部发酵工业研究所寄来
的国外品种 (系 ) 10多个 , 后经观察鉴定比较 ,
从中选拔出早熟 3 号 , 比矮白洋早熟 5 天左
右 , 且稳产、 高产、 适应性广 , 因而很快取代
了中熟品种矮白洋等 , 成为我省大麦当家品
种。 新育成品种的生育期与早熟 3 号相仿 ,
因此 , 与早熟 3号一样 , 它们的熟期均适应
于三熟制的要求。 此外 , 这些新品种也属春
性类型 , 所以各地都应掌握适期播种 , 因为
过早播种 , 往往年内拔节 、 早春受冻 , 严重
影响产量 ; 过迟播种 , 既达不到高产 , 又不
能早熟 , 将影响早稻早插 ( 以上见表 1 ) 。
2
. 丰产性 。 多年生产实践表明 , 早熟 3
表 1 几个二校大 麦品种若干性状汇总表
百一不丁一刃飞青而味 一高 }有效训。 长 …每司千粒二} 类 型 { } } ! { }里一竺件只三型卫竺类玉冥黔些俨恕里一浙皮 1号 {春性良麦 {` 5-6 ` 7 5} 7”一 8。 {3 6一 3 9{5 · ”一 6 , 2{2 1一 2 5{3卜3 8沪麦 4 号 }春性皮麦 }` 56一 ’ 75! 9 0一 97 …3圣一3 5{ ” · 7 …2 0一2 4{3 7一4 `沪麦 6 号 …春性皮麦 1`56一 , 7 5190一 ` 00…, `一 3 3{ “一 6 ·魂…2 0一 2 5…3 7一 4`舟麦 1号 {春性皮麦 }157一 17 6} 95一 10 6}30一 3 3 } 6· 4 {2 0一 2 4!3 8一 4 2盐辐 ” 早 `
{
春性皮麦
1
, 5` 一 , , 5}
8 ,一” 8 {
3 5一 3 ,卜· 5一 5· 8…2卜 2` {3 4一 3 8早熟 “ 号 !春性皮麦 }`’卜` 7 5{ 90一` 0。 }3 3一 3 5{5· “一 6· 2{2 0一 2 4{3 6一 4 0矮 “ 洋
}
春性皮麦
1
,“ 一 , 82 { ” 5 …3。 { 6’ 8 …,。一 2` )3 6一` {
产量 (斤 /亩 )
一 般 }最 高
育 成 单 位
4 4 0一 5理0
4 20一 5 20
4 0 0一 4 8 0
4 00一 5 0 0
4 00一 50 0
4 0 0一 5 0 0
3 50一 4 00
浙江省农科 院
“ “ “ 以上…上海市农科 院
6 50以上 {上海市农科院
浙江省舟山地 区农科 所
江苏省沿海地 区农科所
浙江省农科院 ( 引入 )
0一nǎ1O0U0
60 0以上 }浙江省农家品种
注 : 裹中资料是分别根据浙江省大麦区域试验和有 关单位的资料汇总而 成 , 并 经省种子公 司繁育科有关 同志审阅 .
号一般大 田 亩 产 40 一 5 0 斤 , 比 矮 白洋
增产明显 ( 10 一20 帕 ) 。 而 5 个新品种的一
般产量 , 与早熟 3 号相比 , 2 个超过 、 2 个
相仿 、 z 个 稍 低。 据 1 9 8 1一 1 9 8 2 、 1 9 8 2一
19 8 3年度两年省区试和一年生产试验结果 ,
浙皮 i号亩产依次为 4 9 5 . 3 、 4 3 1和 4 1 5 , 7斤 , 比
早熟 3 号分别增产 8肠、 1 1 . 5肠和 27 . 8 肠 ,
沪麦 4号亩产依次为 4 5 8 . 5 、 3 9 7 . 4和 3 5 3斤 ,
比早熟 3号分别增产 6 . 6肠 、 2 . 8肠和 8 . 5肠 。
这说明也有新品种的丰产性能比早熟 3 号有
所提高 、 有所突破 。 换言之 , 高产育种也有
成效 。 从产量构成三因素看 , 在有效穗数方
面 , 早熟 3 号一般比矮白洋增多 12 一 17 肠 ,
而 5 个新品种与早熟 3号相比 , 2 个偏低 、
l 个稍多 、 2 个较多 , 尤其浙皮 1 号 , 可比
早熟 3 号增多 8 . 1一拐 . 7% , 这也是多穗型品
种的特点 , 是我省大麦获得稳产 、 高产的重
要基础 。 关于千粒重 , 早熟 3 号一般比矮白
洋稍低 , 而 5 个新品种中有 2 个比早熟 3号
偏低 、 2 个稍高 、 i 个较高。 实践证明 , 千
粒重较高的舟麦 i 号的产量也较高 , 这就是
说大穗型品种也可获得高产。 至 于 每穗 粒
数 , 品种间虽有差别 ,但不大 (以上见表 1 ) 。
3
. 抗逆性 。 抗逆性的强弱 , 直接关系到
1 9 8 4 年 第 巧期
品种的丰产性 、 稳产性和适应性。 在我省条
件下 , 二棱大麦抗倒性 、 抗病性和耐湿性等
抗性是很重要的。
( 1 ) 抗倒性 。 在我省条件下 , 春季往
往雨水过多或大风雨频繁出现 , 易使大麦发
生倒伏 , 严重影响产量 。 根据试验与调查 , 早
熟 3号株高一般比矮白洋矮 15 一20 厘米 , 且茎
秆又较坚韧 , 因而抗倒性显著优于矮白洋 。
除沪麦 6 号外 , 其余 4 个新品种的抗倒性比
早熟 3号又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 其中浙皮 1
号株高比早熟 3号降低 1 7一20 厘米 , 抗倒性
甚为突出 。 看来抗倒性育种工作的进展是较
快的。
( 2 ) 抗 (耐 )病性 。 当前我省为害大麦
的主要病害是赤霉病和黄花叶病 。 自从二棱
大麦类型品种取代多棱大麦类型品种之后 ,
一般赤霉病为害明显减轻 。 据调查 , 早熟 3
号较耐赤霉病 , 而上述新品种的 耐 赤霉 病
能力 , 与早熟 3号接近或稍弱。 因此 , 耐赤
霉病能力优于早熟 3 号的品种 , 有待进一步
选育。 在抗 ( 耐 ) 黄花叶病上 , 早熟 3号较
易感染 , 而这些新品种中的一些品种 , 耐黄
花叶病程度比早熟 3号稍有提高 , 其中以沪
麦 6号较耐黄花叶病 , 在病田种植比早熟 3
号增产显著 , 但高度耐黄花叶病品种仍应抓
紧选育。
( 3 ) 耐湿性 。 二棱大麦的耐湿性是麦 、
稻 、 稻一年三熟制地区所重视的抗性之一 ,
所以在育种工作中 , 应加强耐湿 品 种 的选
育 。 据观察 , 早熟 3 号耐湿性较好。 在 5 个新
品种中 , 沪麦 4号 、 舟麦 1号等品种的耐湿性
比早熟 3 号有所提高 , 而浙皮 1号则稍弱 。
6 8一 1 4 9 2 x 牛古特 , 7 3一 里4 2 ,
73 一 14 2 x 朝日19 , 浙皮 1号
( 2 )舟麦 1号 :
牛古特 x 早熟 7号 , 舟麦 1号 。
( 3 )沪麦 4号 :
浙杂 12 x 早熟 3号 , 沪麦 4号 。
( 4 )沪麦 6号 :
7 3一浙原 1758 x 南 7 4一 片 、 沪麦 6
号 。
( 5 )盐辐矮早 3 :
早熟 3号经的 C卿射线处理* 盐辐矮
早 3 。
从这 5个二棱大麦新品种 的父 母 本来
源看 , 有来源于浙江 ( 73 一 1 42 、 浙杂 12 、 73 一
浙原 1 7 5 8 ) , 来源于上海 (南 74 一 17 ) , 来源于
国外 ( 早熟 3号 、 早熟 7号 、 朝日 19 、 牛古
特等 ) 。 因此 , 今后为了选育出更稳产 、 高
产 、 优质的二棱大麦新品种 , 除了利用国内遗
传资源外 , 必须扩大征集国外不同地理来源
的遗传资源 , 作为杂交亲本利用 。
( 四 ) 对今后选育品种的要 求
( 三 ) 二棱大麦新品种的亲缘关系
据查考 , 在本省近期种植的 5 个二棱大
麦新品种中 , 通过品种间杂交选育的品种有
4 个 ; 辐射选育的为 1个。 它们的亲缘状况
如下 :
( 1 )浙皮 1号 :
1
. 选育早熟品种 。 为了适应 我 省 水 田
三熟制的需要 , 选育早熟品种一 直 是 我 省
二棱大麦育种的 主 要 目标 之 一 。 我 省 引
进或选育的一 些 二棱大麦 品种 , 已 在生
产上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 目前我省种植的早
熟二棱大麦品种 , 基本上属于春性类型 , 缺
少半冬性类型 。 而我省气候条件是年内持续
较高温度 、 早春低温的现象常有出现 , 易使
早播的早熟春性品种提早拔节 , 幼穗受冻 ,
影响产量。 因此 , 在选育早熟春性品种的同
时 , 注意选育早熟半冬性品种 ( 包括半冬性
偏春性品种 ) , 力求做到春性 、 半冬性品种
配套 。 在早熟性育种上 , 也应做到早熟 、 特
早熟品种配套。 这样 , 才能适应耕作制度需
要 , 有利于大面积生产 。
2
. 增强品种的抗逆性 。 抗倒伏是我省大
麦稳产 、 高产的重要性状之一 。 选育矮秆 、 强
·
2 3 2
· 浙江农业科学
稻田 复种轮作试验报告 `
谢仁兴 王九松 倪瑜娟 裘传友 徐晓明
(绍兴市农业科学 研究所
绍兴市郊区地处宁绍平 原 , 现 有 稻 田
6
.
06 万亩 。这部分稻田从六十年代以来 , 推
厂以麦一稻一稻为主的三熟制 , 粮食产量 已达
到了较高的水平 。但由于稻田种植制度单一 ,
生产内容单纯 , 豆类作物种植面积小 , 供应不
足 ; 外加蔬菜生产也不适应商品生产要求 ,
既不利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也影响了稻田
生产的经济效益 。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间题 ,
确保粮食稳产高产 , 增加食物品种 , 提高食
品质量 , 我们自1 9 8 0年起进行了冬春轮作 、
夏秋连作的复种轮作试验 。 现将三年试验结
果总结如下 。
试验设计方法
1 9 8 0年冬季开始 , 将原来连续九年种麦
稻稻的高产试验阪 16 . 4 亩分为 n 个大区 , 每
区面积约 1 . 4亩 , 除中间一区继续连年种麦稻
稻作对照外 ( 简称连作区 ) , 其他 10 区实行
轮作 ( 简称轮作区 ) 。 各季作物布局如下 :
( 1 ) 冬作 : 大小麦占50 外 , 老蚕豆占20 肠 ,
绿肥 ( 或蔬菜 ) 占20 肠 ( 作早稻秧田 ) , 油
菜占1 0肠。 次年大小麦与蚕豆 、 油菜、 绿肥轮
作 , 蚕豆 、 油菜和绿肥 ( 或蔬菜 ) 也隔年互
相轮作。 ( 2 ) 早稻 : 占总面积 90 肠 (其中早
熟品种作晚稻寄秧田占10 肠 , 中熟占20 肠 ) ,
晚稻专用秧田占10 肠 , 秧田前作采用麦田套
种蔬莱 。 ( 3 ) 晚稻 : 占总 面 积 10 肠 。
其中杂交稻占 20 肠 , 早翻早 占 10 肠 , 晚粳
糯 占 20 肠 , 晚 粳 占 50 肠 。 对 照 区 ( 即 连
作区 ) 连年种麦稻稻 , 冬作 为大小 麦 , 早
稻中早 、 中 、 迟熟品种比例及晚稻中常规与
, 孙志祥、 竹建平 、 刘 飞平 、 孙岭洁 同志参加本试验部 分工作 , 在此谨致谢意。
秆 、 多穗品种 , 是解决高产与倒伏矛盾的一个
重要方面 。 研究表明 , 矮秆强秆有助于防止倒
伏 , 提高产量 。 一般秆子放矮后 , 抗倒性随
着提高。 从选育抗倒伏品种看 , 在茎秆坚韧
基础上 , 植株高度要适中。 在我省条件下 ,
应以选育半矮秆品种为主 , 中秆品种为次。
抗病性是我省大麦稳产 、 高产的另一重
要性状 。 一般来说 , 二棱大麦较耐赤霉病 ,
而抗 ( 耐 ) 黄花叶病较弱 , 所以在我省把大
麦抗 (耐 )黄花叶病育种提到首要位置上来是
十分必要的。 从七十年代中后期开始 , 长江下
游大麦产区的育种单位先后着手开展抗 (耐 )
黄花叶病育种工作 。 在育种方法上 , 是以运
用常规育种为主 , 辅以物理诱变 等各 种 手
段 。 目前已选出了一些较早熟 3 号耐黄花叶
病的新品种 ( 系 ) , 并应用于生产 , 效果较
好 。 但从早熟 、 抗病 、 高产、 优质等性状综
合来衡量 , 则仍应加强选育 。 与此同时 , 抗
(耐 )赤霉病 、 网斑病 、 云纹 病 、 白粉 病 及
其它病害的选育 , 不可掉以轻 心 , 也须 加
强 。
3
. 育成品质忧良的新品 种 。 我省 大 麦
籽粒的用途 , 一般以饲料为 主 , 啤洒 用 为
副 。 目前我省广为种植的大麦早熟 3号 , 是
1 9 8 4 年 第 5 期 · 2 3 3 ·
杂交稻的比例 , 通过不同年度之 间 进 行 调
整 , 使比例接近轮作区 。 1 9 8 0年冬种大麦 、
2 9 5 2

2 9 8 2年冬种小麦 。
试验结果分析
轮作能在确保根食稳产 高 产 前 提
下 , 增加农产品品种和提高根食质量 , 经济
效益也能增长。
按耕地面积计 算 , 轮作 区 平 均 亩 产
1 7 6 5
.
1斤 , 比连作区1 6 8 8 . 5斤增收 7 6 . 3斤 ,
增产 4 . 5肠。 特别是轮作制中的豆稻稻制 , 按
粮地计算 , 亩产达 18 74 . 2斤 ( 表 1 ) 。 从本
试验看 , 轮作区之所 以比连作区增产有两个
表 1 1 9 8 1一 1 9 8 3年伦作 区与连作 区三年根食总产量 、 总产值 、 总成本及亩产 比较 。
5 36 1
.
9
6 0 8 0
.
7
28 70

0
5 876
.
0
2 8 6 9

5
5 10 9

0
按粮 “ 播 ” “ 积 …` · 2 8 ’ }.~ 一而可3 8`一…3 4 22一 …7 9 9一}29 58一 {6 , ,一{8 0叫场蔽 {而卜3奋而按 耕地面积 } 4 · 75 7} } 3 3 0· 9 { } 6 8 5· 2 } ! “ 91 :例” 03 3 · 4 { ’ 6 8 8· 8 } 6 2· 63{ 2 1 8· 63连作区
注 : 〔 1 ) 面积 、 总产量为三年之和 。 ( 2 ) 连作区的容粮 、 早稻耕地面积 ” 粮地面积 + 粮地面 积 1/ 6 , 晚稻 粮地
」 面积= 耕地面积 ( 3 ) 轮作与连作中的全年亩成本 , 亩产值均包括了绿肥 、 鲜蚕豆 、 蔬莱等的成本与产值 。
其中亩成本只计种子 、 肥料 、 农药 。
因素 : ( 1 ) 由于冬作隔年轮作 , 改善了土
壤肥力 , 当季作物就能增产 , 轮作区大小麦
( 隔年种麦 ) 按播种面积平均亩产 47 2 ` o斤 ,
比连作区 ( 年年种麦 ) 亩产 38 6 , 1 斤 , 增收
8 5
.
9斤 , 增产 2 2 . 3肠 ; 若按 3 年粮 、 豆 、 油
各种冬作物播种面积计算 , 轮作区冬作亩产
40 4
.
8斤 , 与连作区亩产 3 86 . 1斤相比 , 有所
增产 ; ( 2 ) 有利于后季作物增产 , 轮作区
饲料和啤酒兼用品种。 今后在品质育种中 ,
应分别选育出高蛋自、 高赖氨酸含量的饲料
用二棱大麦品种和粒大 、饱满、 皮薄 、 色淡 、
蛋白含量低 、 浸 出物高 、 适于酿造啤酒用的
二棱大麦品种 。 当前应在统一规划下 , 建立
品 质 分 析 室 , 以解决品质育种中育种材料
的筛选间题 。
4
. 注重综合丰产性状品种的选育。 众所
周知 , 早熟 3 号品种之所以经得起大面积生
产检验 , 成为一个时期的主体品种 , 发挥重
大作用 , 正是由于它具备了比较协调的综合
丰产性状 。 而早熟不高产或高产不早熟 , 丰
产不抗倒或抗倒不丰产 , 高产不抗病或抗病
不高产 , 优质不丰产或丰产品质差的品种在
生产上是站不住脚的 。 因此 , 不 可 顾 此 失
彼 , 必须选育综合丰产性状优 良、 适应性广
的新品种 。 关于获得高产的品种类型 , 归纳
起来有三种 : 多穗型 、 大穗型和中间型 。 在
我省气候条件下 , 从稳产 、 高产角度 出发 ,
笔者认为 , 应以多穗型品种为主 , 着重提高
穗数和粒重 ; 大穗型品种为次 , 在一定穗数
基础上 , 主攻大穗 、 提高粒重 ; 辅以采用中
间类型品种 。 此外 , 还应做到主体品种和搭
配品种相结合 , 以防品种单一化 。
2 3 4 浙江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