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香糯竹个体及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



全 文 :第 8卷 第 4期
1 9 8 9年 1 0月
竹 子 研 究 汇 刊
JOU RN A L O F BA M B 0 0 R E SE A R CH
V o l
.
s, N o
.
4
9 8 9
香糯竹个体及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
杨宇明 薛纪如
(西南林学院森林植物研究室 )
摘 要
香糯竹 ( C e Ph a l o s t a e h y u m p e r g r a e i le M u n r o ) 是具有多种用途
和经济价值较高的热带丛生中型竹种 。 本文抓要论述 了香糯竹林的分布 、
自然条件和群落特征 , 揭示 了香糯竹的杆形 、 杆重 、 含水量的变化规律
和林分结构特点 , 并分析 了地 形条件衬竹林生长的影响等。 根据这些规
律选择 了适宜的数学模型 , 用实刚材料拟合了各结构因子之间相 关关 系
的 回归方程 , 编制 了调查规划和生产经 营用表多 提出 了时现有林分年龄
结构的改造途径 , 为林业调查规划及生产经营部门提供 了计量标准和科
学经营的依据 。
关键词 香糯竹林 , 计量数表
前 气兰 .曰
西双版纳天然香糯竹林资源较为丰富 , 分布面积仅次于黄竹 ( D e n d r o c -
a l a m u s m e m b r a an e e u s M u n r o ) 林 , 约达一万公顷 。 该竹种秆形中等 、 通
直 、 秆壁偏薄 , 材质细致 , 韧性较强 , 是优良的材用 、 编织和造纸的原料 。其
竹笋品质较好 , 供食用 , 其幼秆节间常用于装糯米加水封口烧煮竹筒饭 , ` 是
节日或旅游野餐的佳肴 , 同时竹姿优美 , 秆筹桔红色 , 光亮宿存 , 亦是观赏
价值较高的庭园竹种 。
近年来结合全省森林资源清查工作 , 先后在思茅地区的竹林公社、 大中
何 、 、 小橄榄坝 , 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县 、 大橄榄坝 、 小动养、 动腊县等地进行
了调查 , 收集香儒竹林标准地材料2 块 , 砍伐了 2 52 株标准竹 ,对香糯竹个体
及群落的结构规律做了一些研究和分析 。
本大子 198 9年 2 月收到
竹4 2 子 研 究 汇 刊 8 卷
一 、 调 查 方 法
(一 ) 标准地设里 。 根据不同地形 、 地势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未经破坏的
自然林分为标准地 , 其面积取决于株数达到2 0 株以上而定 , 一 般 在 0 . 02 一
0
.
04 公顷之 间 , 用 1 01 型森林罗盘仪测定边界 , 测绳量距 , 闭合差 < 1 / 2 0 。
共设置标准地 2 块 , 进行每竹检尺 , 起测直径 2 c m , 径级 1 c m , 按年龄分
别记载 , 沿标准地对角线测高 , 每块测 15 株左右。
(二 ) 竹秆解析 。 每块标准地按径级分布选伐标准竹 10 株左右 , 伐倒后按
2米区分切断 , 分段称量秆重 、 枝叶重 , 测量各段直径 、 壁厚等项 目。
(三 ) 标准地综合调查 。 根据标准地情况调查记载各立地因子 、 生境特点
和林地概况 , 并进行伴生植物 、 更新情况 、 土壤 、 火灾及病虫害等项目的调
查。
二 、 香糯竹的分布
香糯竹是热带性较强的中型丛生竹类 , 主要分布于印度、 缅甸、 老挝等
国的湿润或半湿润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 在我国为新记录竹种 , 天然分布于云
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州和思茅地区 , 在澜沧江下游沿江两岸和海拔 1 0 0。米以下
的低山地带尚有大面积天然纯林分布。 它们要求的水湿条件稍高于黄竹 , 但
在半干旱生境下亦能正常生长 , 分布范围大致与黄竹林相当 , 并常作为 五林
层与黄竹林混交。 该属 (即空竹属 C e p h a l o s t a e h y u m M u n r o )约十余种 , 分
布中心在喜马拉雅山脉 , 亦即集中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缅甸各地 , 在向东南
方向扩散中种类急剧减少 , 仅本种在印度越过孟加拉湾分布到南部地区 。 在
我国本属约五种 , 集中分布在云南西部德宏州 , 也只有本种向东南分布至西
双版纳并止于本区。 本种因用途广 , 在西双版纳各县及德宏 、 临沧 、 澜沧 、
孟连等地均有栽培。
三 、 个体结构规律及计量数表的编制
(一 ) 杆形变化特点
我们以 2 52 株标准竹分别按不同径级和秆高计算其胸 高形 数 “ ,二3 =
V 、 。 * ` 二、 I : _ V 、 、 , 士。 。 、 * , , 、 , _小 * , * 。丫尸活 ,和实验形数 《 f . = 万万事一二了 ),并按直径组 、 竹高组统计成表 1 , 表 2 ,G · H , ` , ” 力 ~ ` “ ~ 、 ` ’ 一 G ( H + 3 ) / ” ’ “ ” “ ` 、 , ` ,田 ` 习 “ “ ` 从“ 孟 , “ 。 ,
并绘成图 1 , 图 2 。
4期 杨宇明等 :香糯竹个体及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 4 3
表 1
T a b l e
脚高形教 ( f, .。 )与实验形数 ( f 。 ) 随直径 ( D )变化表
1
.
T h e e h a n g e o f a r t i if e a l fo r m fa e t o r a n d
e x P e r im e n t f o r m fa e t o r w i t h b r ae s t d i a m t e r
D 总
T o t a l
平 均
( e m ) a V e r a g e
1 0
0
.
5 6 2
0
.
4 3 2
5 4
0
.
5 7 9
0

4 3 6
8 8
0

5 4 4
0
.
4 2 9
6 1
0
.
53 3
0
.
43 0
3 1
0 52 3
0
.
4 3 1
0

4 9 4
0

4 2 4
0

5 4 5
0
.
4 3 1
一九b行l一
考一LAō月甘0一,上之一
Nfl几
表 2 胸高形数 (f , . 3 )与实验形数 ( f 。 )随秆高变化表
T a b l e 2
.
T h e e h a n g e o f a r t i f i e a l f o r m af e t o r a n d e x P e r im e n t
f o r m f a e t o r w i t h e u lm h e ig h t尹似一洲令
于、 3
于。
子` 。
于。
O 了口口
O
·了 0 0
0
.
6 0 0
/
.
,
.` 。 ,
}~ ~
·
~ _
、 ,
、 、 气 、 .口 口~ 户一 . ~ 、~ .
O 了 0 0 、
\ O
·日D O
、 、 、
~ ~
. .— ·一 、~ ~ .一 . 、 、 、 洲z 沪 ·—— ·洲产尸 .一 40 · 4 06 O , 4 口 O
之 3 碑 5 ` 了 5 ` 吕 t o l之 `4 1` 丈B
几勺于圣。 心。二 、 舒高日( 。 )
困 i f : . 3 、 f . 随脚径变化图
F论. 1 T h e e h a n g e o f F l ; : 、
图 Z f : ` 。 、 f 。 随秆高变化图
F

w i t h D
-
F ig
.
2 T h e e ha n g e o f F
l 、 3 、
F

w i t h D
-
4 4竹 子 研 究 汇 刊 8卷
从图 1、 2看出香糯竹胸高形数是随秆高和胸径的增大而减小 , 整个曲
线为下降趋势。 但实验形数随胸径和秆高变化比较平稳 , 其值接近一个常量 ,
为进一步检验 f . 的可靠性 , 我们将 2一 8 c m 胸径组的 f 。 值和 6一 18 m竹高
组的 f . 值与其总平均值进行比较 ,检验其离差 ; 并以 f , . 。 作为对照列成表 3 、
表 4 。
表 3 2一 cB ln 胸径组 f , . 3、 f . 值与总平均值误差分配表
T a b le 3
.
T h e e r r o r d i s t r ib u t i o n i n v a l u e o f F
:
. 。 、 F . o f
2一台e m D . e o m P a r a w i t h i t s t o t a l a v e r a g e v a l u e
、赢龚哭 误 差 %E r r o r % < 1 . 0 1 1一 3 . 0 3 . 1一 5 。 0 5 . 1一 1 0 。 0 1 0 . 1一 16
: :
表 4 6一 1 8m秤高组 f , . 3 、 f 。 值与总平均值误差分配表
T a b l e 4
.
T h e e r r o r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in v a l u e o f F
,
.
3 、
F

o f 6一 1 8m
H

e o m P a r a w i th i t s t o t a l a v e r a g e v a l u e
赢要 、 误 差 %E r r o r % < 1 . 0 1 . 1一 3 . 0 3 . 1一 5 . 0 5 . 1一 1 0 . 0 1 0 . 1一 1 5 . 幻
f 1
.
3
E r r o
r 丁 2 4 二
f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2 1
误差分配表明 , 不同径级 、 秆高下的实验形数与其总平均值的误差大多
小于 3 % , 最大也不超过 5 % , 这进一步证明香糯竹总平均实验形数可以脱
离胸径 、 秆高单独而较准确地反映秆形而比总平均胸高形数具有 更 高 的 精
度 , 因而对不同竹高不同直径无须采用不同的 f . 值 , 而 可 用 总 平 均 f . 值
( 。 . 4 3 1 )来测算竹林蓄积量 , 这比胸高形数既简便 , 又能保证精度。
(二 ) 脚径与杆商的关系
用 2 52 株实测材料拟合得经验方程式为 :
H = 3

5 0 6 0 5 + 1

8 4 3 3 1 D
经验方程式的精度检验 :
1
. 回归方程精度 : 回归标准差 ( S二户二 0 . 4 7 701 , 回 归 标 准误 ( S劝 二
0
.
18 0 2 9 ;相关系数 ( 丫 ) = 0 . 9 93。
2
. 理论值检验 : 用实测值与回归经验式求算得的理论值进行比较 , 其结
果为: 系统误差 ( S ) = 一 0 . 5了7 3 9% , 均方差 ( 6 ) = 士 0 . 4 3 4 6 6 , 均方误 ( m )
4 期 杨宇明等: 香糯竹个体及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
二 土 0 。 1 6 4 2 9 0
(三 ) 胸径与杆壁厚度的关系
并绘成图 4 。
。 钩忆 尽 .叻
图 3 香辐竹胸径与秆壁厚度关系图
F ig

3 T h e r e l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n b r ae s t d ia m e t e r a n d
w a 11 t h i e k n e s s o f C e Ph a l o s t a e h y u m P e r g r a e i l e
从图 3 看出 , 秆壁厚度 ( T )是随胸径 ( D )的增大而增厚 , 并呈直线关系 。
用实测材料拟合得经验方程式为 :
T
:
,
: = 一 l 。 8 6 3 7 5 + 2 . 6 0 1 0 6 D
S
二 , = o

2 1 7 5 9 , S ; “ 0 . 0 8 2 3 5 ; 丫 = 0 . 9 9 9。
用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 S = + 0 . 0 7 4 5 1% ; 6 = 士 0 . 0 1? 9 2 .
m = 士 0。 0 0 6 7 7。
根据经验方程式 , 编制出胸径与壁厚关系表 (表 5 ) 。
表 s 香摇竹胸径与杆壁厚度 (1 . 3m处 )关系表
T a b l e 5
.
T h e r e l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D
.
a n d T 卜 :
o f C e Ph a lo s t a e h y u m P e r g r a e i le
D (
e m ) 2 } 3 { 4 } 5 } 6 { 7
8
}
9
}
! 。
T 卜 , (m m ) 】 3 . 3 】 5 . 9 1 a . 5 1 1 1 . 1 】 1 3 . 7 】 1 6 . 3 】 1 5 , , } 2 1 , 5 1 2 ` , i
46竹 子 研 究 汇 刊 8卷 、
(四 )胸径与秆重的关系
用实测材料拟合得经验方程式为 :
W = 0

3 7 0 8 8D I
· 。 8 8“`
S
x, = 0
.
0 5 1 1 5 ; S : = 0

0 1 9 3 3 ; 丫二 0 . 9 9 8。
根据经验式编制了香糯竹一元重量表 (表 6 一 A ) 。
表 6一 A 香糯竹一元重量表
T a b l e 6一 A 。 S i n g l e e n t r y w e i g h t t a b l e o f
C e p h a l o s t a e h y u m p e r g r a e i l e
D (
e
m ) 4 4 4
.
5 1 5
.vls10一LIW ( k g ) 1 0 . 9 9份Oì一,ó内才ù一,ó
D ( e m )
W ( k g ) 1 5

33 1 7

75 2 0

7 3 2 3
.
16 2 6

1 3 3 2
.
5 9 3 6
.
09
制表精度检查 : 用实测值与查表值进行比较 , 结果为 : 系统误差 ( S ) =
一 0 . 0 9 1 1 5% ;均方差 ( 。 ) = 士 0。 4 4 0 5 9 ; 均方误 ( m ) 二 土 0 . 1 6 6 5 3。
(五 ) 秆高与杆重的关系
将标准竹实测材料的秆高按 2 米分组 , 计算其秆高、 秆重的平均值。
进行回归分析 , 拟合得回归经验式 :
W = 0
.
3 8 7 5 3 e o
· “ 3 6 0 3H 或 W = ( 0 . 3 5 7 8 3 ) ( i . Ze 6 s s ) H
S
x , = 0
.
0 9 8 6 0 ; S : = 0
.
0 3 7 2 7 ; 丫 = 0 . 9 9 4。
用实测值与理论 值 比 较 : S = + 。 . 6 5 4 43 % ; 6 = 土 0 . 6 1 6 4 5 , m =
土 0 . 2 3 3 0 0。
根据经验式可编制香糯竹一元 (秆高 )重量表 (表 6一 B ) 。
表 6 一 B 香辐竹一元 (杆高 )重量表
T a b le 6一 B . S i n g l e e n t r y ( e u lm h e ig h t ) w e ig h t t a b le
o f C e p h a lo s t a e h y u m P e r g r a e i le
H ( m ) 6 } 7 8 { 9 1 0 } 1 1 1 12
W ( k g )
H ( m )
W ( k g )
1
.
0 0
1 3
8
.
3 9 1 0
.
6 3 1 3
.
4 7 1 7
,
0 7 2 1
.
6 2 2 7
.
3 9 3 4

7 0 4 3

9 6
4期 杨宇明等 :香糯竹个体及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
(六 )胸径 、 秆高与秆重的关系
胸径与秆重和秆高与秆重是呈幂函数式和指数函数式上升的。 因此我们
选用了 W二 a (D· H )“ 和 W二 a砂口 · H,两个二元重量式进行了计 算 , 其 结果
如下 :
l

W = ( D
.
H )
b
( 1 )
用实测材料按最小二乘法原理配合得经验式为 :
W
= 0
.
0 7 5 4 8 5 0 5 3
.
( D
.
H ) 1
·
14 9 6 3 1 , , 6
S
二 , = o

0 8 5 6 9 7 4 6 2 ; S : = 0
.
0 335 2 4 4 8 9 , 丫= 0 . 9 9 5 5 5。
2
.
W = a e
b ( D
·
H ) ( 2 )
In w = In a + b ( D

H )
用实测材料计算结果为 :
W = 1
.
9 9 6 8 0 6 3 7 e o
·
0 1 0 . 8 . 0` 1 ( D · H )
或 W = ( l 。 9 9 6 8 0 6 3 7 ) ( 1。 0 1 9 8 8 3 1 2 9 )哎D · H )
S
x , = 0
.
2 3 7 5 9 9 1 2 3 , S : = 0
.
0 8 9 9 17 4 1 6 , 丫 = 0 . 9 6 7 5 1。
从两式计算结果看 , ( 1) 式的回归标准差 ( sx , )和回 归 标 准 误 ( S约都比
(2 )式小 , 而相关系数 ( )Y 较大 , 因此 ( D 式比 ( 2) 式精度高 , 在编 制二 元 重
量表时应按 ( 1) 式计算 。 根据 ( 1) 式我们编制了香糯竹胸径 、 秆高与秆重的二
元重量表 (表 7 ) 。
用实测值与查表值比较 , 其结果为 : 系统差 ( S ) 为 一 。 . 1 5 64 8% ; 均 方
差 ( 6 )为土 0 . 4 6 3 ; 均方误 (m )为土 0 . 1 7 5。 说明用 W = a ( D 一 H ) “ 式来表达香
糯竹直径 、 秆高与秆重的关系是合适的。
(七 ) 材积与重量的关系
立竹材积系指竹秆的空心体积 。 在竹林经营和竹材经销尤其在运输和生
产加工中除了用重量计量之外 , 也常采用材积计量 , 故需了解竹秆的材积与
重量之间的关系。 为此 , 我们将标准竹按 2 米 (或 1米 )区分 , 用中央断面复
合公式计算出竹秆材积 , 并 L将标准竹分段称重 。
然后选用了直线方程 V = a + b w 进行拟合 , 式中V 为材积 , W为重量 ,

a 为常数 , b 为系数 , 得经验方程式为 :
V = 一 0。 0 0 1 6 2 6 3 4 7 3 2 + 0。 0 0 1 6 9 9 4 3 2 4 6 W
S
x , = 0
.
0 0 0 3 6 3 1 2 2 5 ; S刃 = 0 . 0 0 0 1 3 72 47 5 9 3 3 , 丫 = 0 . 9 9 9 6。
精度检查 : 用实测值 与 经验 式计 算 的理 论 值 比 较 , 系统差 : S =
+ 1
.
3 4 3%多 均方差 : 己= 土 0 . 0 0 0 3 2 ; 均方误 : m = 土 0 . 0 0 0 13 。
根据经验式编制了材积与重量换算表 (表 8 )。
(八 ) 鲜竹秆含水率的规律性
在12 块标准地内按不同年龄 、 不同径级选取了30 根样竹 , 在现地伐倒后
4 8竹 子 研 究 汇 刊 8卷
表 7香 藕 竹 二 元 重 量 表
T a b le 7 D u a l i t y e lt r y w e i g h t t a b le o f
C e p h a lo s t a e h y u m P e r g r a e i l e
W ( k g ) D ( e m )
H ( m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
八Ul一几j工目ó勺,曰J`认的了月`八.口J脚hoù介O叮`dll卜kIQé咭一吕
.…,O甘八“,上口力住一勺冉自凡才土`,山J峨舀,占.1i,边胜Jl,盖二自翻,`峥山
咋山,匀月,口U丹Jn.o曰O心Jt了J工冲才自七7UQO“,上口U盆qóDOé`1tj丹bù廿..…舟0780。1占,目而J`,尸月口`no6曰月“
JI`1,二孟.工dl人么臼
7654031283
J,.怂6798八
,上2九工吵峨户a
.土,人`工悦一,孟
ōó门才八UJ场甘吕几h几b丹l匕Un卜月J口勺,山八U了一bOJ`iQ曰ó石
.…`口U比J`吸ō合6冉b耳`ùHO曰Onù
d山
1es
.几r
3肉Di`月`几勺.合月性ó毖QUnl曰OJ已今n..D20八
.…1ǔ几`,曰叹口月组4工b
0

9 4
1
.
3 1
1
.
7 0
2
.
0 9
2

5 0
2

9 1
3
.
3 4
3

7 7
3759a06Z18
6
.
U八甘.上且,人,口2,曰45自b丹碑O
几U目``甘J,玉八ōO九b由O廿弓d
叫刘训引州司川习.上nJ`,月hóOU内,人心`通匕ō了OJ.1曰, 1,4111峥勺自`,曰自O92 。 09
4
.
2 0 } 5
:::;
.
3 3
.
81
9
八”ùd上。自九J465月碑。ùO`ō
,占.上`,`l.ù月止孟.工
表 8 香招竹材积与重量换算表
T a b le 8 T h e e o n v e r s i o n t a b l e o f v o lu m e a n d
w e ig h t o f C
.
P e r g r a e i l e
W ( k g ) 1 0 1 5 2 0 2 5 3 0 3 5 4 5 5 0
.
0 4 0 85 0
.
05 7 8 5 0
.
0 7 4 8
.
04 9 3 6
5
{0 . 08 3 34耐V ( m 3 ) 0 . 0 06 87 0 . 02 3 8 70 . 0 1 53 7
W ( k g ) 55 6 0 6 5 7 0 7 5 8 0 8 5 9 5 1 0 0
…一;旧尸|
V ( m
, ) 0
.
09 1 8 4 0
.
1 0 8 8 4 0
.
1 2 5 8 3 0
.
1 4 2 82
0
.
1 0 0 3 4 0
.
1 1 73 3 0

1 34 3 3
…4。 ……。 . 。。。3 5…
…9 。 …
。 . 1。 1 3 2
}
0
.
1 5 9 82
0
.
1 6 83 2
取中段 1 . 5米作为样本即称量鲜重 , 然后带回待充分气干后再称干 重。 按 公
式 : “ 水率` ” , =塑漪箫些 · ,。。写计算样本“ 水率。
4 期 杨宇明等 : 香糯竹个体及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
活立竹含水量与竹子年龄的大小关系十分密切而与直径的变 化 关 系 不
大 , 故在分析其含水率变化规律时必须分别年龄而进行。 鉴于天然竹子的准
确年龄难于确定 , 我们把年龄划分为三个龄组进行统计。 划分标准 : 1一 2
年生为 I 龄组 ; 3一 4 年生为 丑龄组 , 5年生以上为 l 龄组 。 我们按龄组汇
总 , 算出龄组平均含水率 : 工龄组为 5 3 . 4% : 卫龄组 46 . 2 % , 班龄组 4 3 . 6% 。
(图 4 )
c . 柱沈 可诚 ,
奋水率p幻自
: 兀 班 鹅扭 乍 种甲
图 4 香栩竹杆龄与含水率关系图
F ig
.
4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e u lm

a g e a n d w a t e r
e o n t e n t o f C

P e r邵 e i le
由图 4可看出 , 含水率与竹龄之间的关系呈负相关 , 含水率随竹龄的增
大而减少 。
由于幼秆与老秆之间的含水率相差较大 , 故不能采用总平均含水率来计
算干重 。 为保证计算精度同时又便于应用 , 在生产上可采用两个平均含水率
来分别计算幼秆和老秆的干重 。 即 : 4 年生以上的成熟秆其含水率已大致稳
定 , 因而可采用 五 、 皿龄组的含水率中值 4 4 . 9% , 1一 3年生的竹秆可采用
工、 1 龄组的中值 49 . 8%来计算其干重 。 若计算精度要求较高时则必须用三
个龄组的含水率值分别计算。
四 、 林分结构特征
(一 ) 林分秆数按直径分配的规律性
由于林分平均直径与林分密度有密切关系 , 因而选用了林分平均秆数在
7 0 0 0一 8 0 00/ 公顷左右 , 林分平均直径为 3 . 5一 4 . 5厘米 , 未受人为破坏的 12 块
标准地材料进行分析 , 以研究香糯竹天然林分直径结构的规律性。 各径级占
总秆数百分数列于表 9 。
竹 子 研 究 汇 刊 8卷、
表 9各径级秆数 占总秆数百分数表
T a b l e 9 T h e P e r e e nt a罗 o f e u lm n u m b e r o f e a e h d i a m e t e r
e l a s s a c e o u址 f o r t o t a l e u lm n u m b e r
D l
a篡 t。 r概 a s s l一 … 3… 4… 5 1 6 } 7… 8 1、 。 t a犷、
二孺二“ 二 }
4 9 86… 2 6 6 7 6… 34 2 1 9 11 82 7。 … 4 4 5 5… 11 07 1 2 8 8 1 9。。。 1
一魏 t一 { 5一 … 2 9一… 3 8一… 2。一 14一 } 1一 …。一 … 1。。
以平均直径 ( 4 c m )的秆数为 1时 , 各径级所占比例列为表 1 0
表 10 各径级秆数同 c4 m 径级秆数的比例
T a b le 1 0 T h e P r o P o r t i o n o f e u lm n u m b e r o f e a e h d i a m e t e r
e Ia s s t o t h e o n e o f 4 e m
,
d i a m e t e r e l a s s
一“ t一溉… …2 ’ …3 1 4 …5 …6 …7 …8
P
;
p 。 r
:
n …0一 { 。一 …1 1。一 l 。一 …。一 1 0
表 9 、 10 表明 , 在未受人为破坏的香糯竹天然林中 , 林分秆数按直径分
配的比例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
(二 ) 林分年龄结构的规律性及改造途径的探讨
1
. 年龄结构的规律性
竹子的年龄是竹林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 , 它对竹子的发笋 、 成竹和生长
都有很大影响 。 在无外界较大干扰的情况下 , 年龄组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
我们按不同龄组 、 不同径级分别统计其林分总秆数的百分比列表 1 1。
从表 1 可以看出 : 在同一径级内 , 立竹数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多 , l 龄组
成熟秆均占到 50 %以上 。 而在同一龄组内 , 在平均直径附近的秆数和蓄积量
最大 , 向两端逐渐减少 。 从而得出香糯竹天然竹年龄结构的一般规律性是 :
在未受外界较大干扰的情况下 , 成熟立竹约占林分总秆数和总蓄积量的一半
左右 , 工 , 亚 , l 龄组的秆数及蓄积量的比例约为 1 : 1 . 1 : 2 . 30
2
. 改造途径探讨和主伐年龄及年采伐量的确定
由于天然竹林的生长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 , 其成熟秆的比例往往过大 ,
这显然不利于林分的更新和立竹的生长发育 , 从而影响竹林的生产力。 从表
2 可见 , 各龄组的平均直径是随龄组的减小而减小 , 这是由于老秆比重过大 ,
不仅影响到下一年发笋成竹 , 而且还直接影响新秆的质量 。 从图 5 还可看出 ,
在各径级中 工、 亚龄组的秆数和蓄积都远低于 皿龄组 , 尤以中央径级为甚 ,
反映了西双版纳现有香糯竹天然林分的生产力水平的下降趋势。
4期 杨宇明等 :香糯竹个体及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
表 1香糯竹林分各龄组 、 径级占总秆数 、 总蓄积量百分数表
T a bl e 1 1h T e P e re el tag eo f e a eh a罗 g o r uP
an d di am e te r el a sao e e un tfo r
to tal e ulm n um bn e ra d to tal S to ek
1秆 数 },
;。 * 。 } , 。 }各龄组 占总秆 } 径 级 }
一叮一厂一… {飞 u l产 …1 . 。。…。 7。 { q 。 : } , 。 7…。 ` : , !n Z飞}。 _ 。。 {2 1 . 。 ;
{ ) … } 全狱 )” ’ “ ” } 3 ’ “ ` ) “ ” ` { 5 ` 5” }” ` 2 }。 ’ ” ` }” ’ “ ` )` ” ’ ` ”
1
1
1 7 9 1 …4一 …1 1 1 75…牛井.…燕1蕉…催…器…誉…黑…器…黑
l …4 3 6 4 …4一…2 6 7 6。….牛井~眯…黑…蕉…蕉…嘿…羚…筹…黑之二l…7 8 2 6 1 】吞7 4 8 5件井…骡睬…嚣…摆1蕉…戴…黑险
据分析 , 合理的林分年龄结构一般 l 龄组老秆数不应超过 20 % ; I 龄新
秆和 亚龄壮龄秆可各占40 %左右 。 由此而看出西双版纳天然香糯竹林的年龄
结构处于严重老化 。 同时由于当地傣族主要选伐 1一 2 年生的幼竹作烤菜饭
之用 , 而在用材 、 编制等方面因本区有更丰富的黄竹资源则很少去利用它 ,
以致在一些人为活动过的林分中老化情况更加突出 , 普遍出现 “ 头重脚轻” 的
现象 , 老龄秆因无人问津 , 比例可高达70 % , 枯立秆也显著增多。
鉴于上述情况 , 十分有必要对西双版纳天然香糯竹林进行人工改造 , 其
主要途径是 : ( 1) 香糯竹一般 5 年生达到材性成熟 , 因此 , 今后应其主伐年
龄以 5 年生以上为宜 。 要着重开辟对香糯竹老龄秆的利用途径 , 如 : 材用 、
编织和造纸等方面 。 ( 2) 香糯竹平均每年的发笋量约占林分总 秆 数 的 18 一
20 %
, 但成竹的新秆仅在 10 一 15 之间 , 但考虑到本区老秆比重过大达 5 5 . 8% ,
对发笋成竹构成较大影响 , 故年采伐量可适当大于新秆发生 量 , 一 般 可 伐
20 %
, 在立地条件好的地 区可加大到 30 % , 使老秆比例逐步减少到 2 0%左右 ,
·以建立合理的立竹年龄结构 , 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密度 。 ( 3) 为提高工 、 五龄
李立竹的比例 , 应严格控制打笋和对 1一 3 年生新秆的采伐量 , 逐步调整年
5 2竹 子 研 究 汇 刊 8卷 ·
龄结构 , 改善林分生长条件 , 以提高夭然竹林的生产力 。
( 三 ) 林分密度与竹秆直径的关系
竹秆直径的大小受多方面的影响 , 这主要取决于笋的密度 、 竹觉 、母竹 、
立地条件和养分供应状况等因素 , 而与秆龄无关。 为了解密度对 直 径 的 影
响 , 我们根据标准地资料 , 计算出林分平均直径和相应的密度 , 绘出林分密
度与林分平均直径的散点图 (图 5 ) 。
L了, 。。 。吞 厂 探。讨整
命川直胜6卜
~ ~ 气 _
忿 , 5 」 才 “ 5七朗 J
一一一 , ~ . 口 ~ 呻 . . . . . . ,~ ~尚民奋 了勺 口 - 一`叫~ ~ - ~ - ~ 曰曰一- ~ 占- — J — 一沁 。 柳习 心 “ 咋乍分二 又
( 洲 / 入。 、
图 s 林分密度与林分平均直径相关图
F ig
. 「
5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P b e t w e e n t h e s t a n d d e n s i t y
a n d a v e r a g e d ia m e t e r
由图 5 可看出 , 林分平均直径是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由于实测图形类似于曲线 x y口 = 10 刀 ( m 、 n 均为常量 ) , 我们选用了平均
林分密度指数直线的方程 : lo g N = 一 al o g D 十 b ( N一秆数 /公顷 ; D一林分
平均直径 , a 、 b 为常量 ) , 拟合得密度 ( N )与林分平均直径 ( D ) 的经验式 :
l o g N = 4
.
8 9 8 3 4 1 0 1 9 一 1 . 5 1 0 5 8 2 2 5 l o g D
S
二 , = 0
.
0 2旦6 1 3 1 0 8 ; S : = 0 . 0 0 9 4 0 9 1 5 , r = 0 . 9 7 5 ·
根据经验式编制了林分密度与林分平均直径关系表 (表 12 ) 。
表 12 香摇竹林分平均直径与林分密度关系表
T a b l e 12 T h e er al t i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a v e r a g e d i a m e t e r
a n d d e n s i t y o f t h e s t a n d
林 分平均直径
D (
e m )
A v e r a g e d i a m e t e r
o
f
s t a n d
林 分密度
( N / h
a
)
D
e n s i t y o f
s t a n d
1 5 0 52 1 1 92 5
4 期 杨宇明等 : 香糯竹个体及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
(四 ) 林分密度与秆高的关系
为了分析密度与秆高的关系 , 我们整理出同一径级的林分平均高和相应
的密度 , 列于表 13 。
表 13 香糯竹林分密度与林分平均高关系表
T a b l e 13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P b e t w e e n t h e d e n s i t y a n d
a v e r a g e h e ig h t o f t h e s t a n d
\ \ 二 , _ 、 { N zh a
D ( c m ) \ \ \ } “ 。 0 0 1 ` 0 0 0 } “ 0 0 0 ! “ 。 0。 } 1 00 0 0 } 12 00 0
:
1 { } 。
.
5 ) :
。 . 1 ! 。
. 。 ! 。
.
7
4 一 { 1 0 . 5 } 1 0 。 7 { 1 0 . 4 1 1 0 。 7 } 1 1 。 0
5 } 1 1
.
4 } 1 1
.
9 } 1 1
.
6 } 1 2
.
1 { 11
.
8 {
6
1
` 2 · ` I ` 2
·
7 1 1 ! l
从表 13 可看出 , 在同一径级 内林分平均高随着密度的增加有 增 高 的 趋
势 , 但比起密度对直径的影响要小的多。
(五 ) 林分平均直径与林分平均秆重的关系
根据林分平均秆重和相应的林分平均直径 , 绘制了两者相关曲线图 , 并
根据图形分布趋势选用了W = a D “ 幂函数曲线方程 (式中 : W为林分平均秆
重 , D为林分平均直径 ; a 、 b 为参数 ) , 拟合出林分平均直径与林分 平均秆
重的回归关系式 :
W = 0
.
4 2 0 6 3 4 5 i 6 D
;
· 。: 4 2: 。。
S
x , = 0
.
0 6 0 6 3 5 6 , S石= 0 . 0 2 4 7 5 5 6 ; r = 0 . 9 9 8。
根据经验式编制了香糯竹林分平均直径重量表 (表 1 4 )。
使用精度检查 , 用实测每公顷重量与查表求得的每公顷重量作比较 , 其
结果为 : 系统差 一 0 . 1 43 % , 均方差 士。 . 4 3 1 ; 均方误士 0 . 1 7 6。 三项指标均达
到精度要求 。 在精度要求不很高的情况下使用本表比使用一元或二元重量表
要简便。
五 、 地形条件对香糯竹林生长的影响
由于地形条件的差异可引起小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变化 , 进而对竹子生长
产生影响。
(一 ) 坡位的影晌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 , 香糯竹是一种喜热喜湿的热性竹 , 对水热条件要求
较高 , 而对光照要求不严 , 属中性竹类 , 有一定的耐荫性 , 在全光照或半荫
薄的混交林下均能良好生长。 根据调查材料分析香糯竹林的生长优劣与坡向
5 4 竹 子 研 究 汇 刊 8 卷
表 1 4 香糯竹林分平均直径重量表
T a b l e 1 4 T h e s in g le e n t r y w e i g h t t a b l e o f s t a n d a v e r a g e
d i a m e t e r o f C
.
P e r g r a e i l e
1
.
.146|一|尸!l!川es一司州!林 分平均 直径 c( m )A v e r a g e d i a m e t e r
o f s t a n d
…叫 l一 lwe.sol lǐ
八U一”O口O里一、,二月峪ù八6
林 分平均秆重 ( k g )
A v e r a g e e u lm w
e i
-
g h t o f s t a n d
4
.
1
|引||一|
.训l|林分平均直径 c( m )
A v e r a g e d i a m e t e r
o f s t a n d
4
,
7 4
.
8
林分平均秆重 ( k g )
A v e r a g e e u lm w
e i
-
8
.
2 6 } 8
.
6 1
g h t o f s t a n d
6 0
翻训一11当
1 1 2 2 1 5
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 而与坡位的关系较大。 我们选取了分布于同一坡向而位
于不同坡位的六块标准地材料整理得出表 1 5。
表 1 5 香辐竹林不同坡位生长情况表
T a b le 1 5 T h e g r o w t h s t a t e o f C
.
P e r g r a c i l e fo r e s t a t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P o s i t i o n o f a m o u n t a i n
.
e赫徽ù汕盘
.
n
坡 位
S e a t o f
a
m 0 U n t
·
a i n
标准地数
S t a n d a
-
r d
P lo t
丛 /公顷
C l u m P
P e r
活秆 /丛
L i v i n g
e U l m
P e r
e Iu m P
活秆 /公顷
L i v i
n g
e U l m
P e r
平均胸径!平均秆高
n u m b e r }h
a e t a r e h a e t a r e
A v e r a
-
g e
d i a nr
e t
-
e r
A v e r a
-
g e
C u l m
h e i g h t
蓄积量
( k g / h a )
S t o e k
y ie ld
枯立秆 占总
秆数%
D e a d e r e e t
e u l m
a e e o -
u n t f o r t o t a l
e u l m n u m b e r
%

T o P
72 1 1 0

8 7 82 5 4

2 9

9 0 5 2 1 1 5 1 0 72 1 2
.
0 5

M i d d le
6 8 2 1 3

0 8 8 7 8 4
.
5 1 0

9 5 6 7 4? 3 8 2 7 8
.
5 2
小一:.vsl146由表 15 可看出 , 生长于不同坡位的林分各项因子都有所不同 , 位于下部
的竹林除枯立竹占的比例较大之外 , 其它各项生长因子都优于上部和中部。
4 期 杨宇明等 : 香糯竹个体及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
这显然是由于山麓地带水湿条件较好和土壤肥厚的缘故 。
( 二 ) 坡度对香辐竹林生长的影响
坡度对香糯竹也有一定的影响 。 我们选取了分布于同一山体下部而位于
不同坡度下的三块标准地进行了对比 (表 1 6 ) 。
表 16 香糯竹林不同坡度生长情况表
T a b le 1 6 T h e g r o w t h s t a t e o f C
.
P e r g r a e i l e a t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s l o P e o f a m o u n t a i n
_ * }丛 / 公顷 }活秆 /丛 }活秆 /公 顷 }平均胸径 }平均秆高 }蓄 积 }枯立秆 /公 顷 }枯立秆 占总秆数
;::…):)…`:`i…:::{…:·:…:i:…::)::…::!: …::·:袋;; :…6 9:…一…7 1 1 9 …_州 5 72 8 7…1 2 5 1 .…: ,一由表 16 可看出 , 坡度对竹子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竹秆高度上 , 坡度愈
陡 , 高度愈矮 , 同时林分密度减小而直径相对有所增粗 。
小 结
1
. 香糯竹实验形数 “ 。 ) 比胸 高形数 f( , . 3 )有更高的可靠性 , 在进 行 竹林
蓄积量调查时或在竹秆材交易中 ,可采用总平均实验形数 ( 0 . 4 3 1 )作为秆形指
标来进行测算。
2
. 胸径与秆高 、 秆重和壁厚等因子之间的关系密切 , 关系式 分 别 为 :
H = a + b D , W
= a D ` , W = a ( D
·
H )
` , 其误差均在 0 . 4% 以下 。 秆高与秆重
和秆重与材积的关系式为 : W = .a e出 和 V = a + b w , 误差分别为 0 . 37 %和
1

3 4%

.
3 . 鲜秆含水量与秆龄成负相关 , 并呈双曲线变化 。 实际应用中三年生以
下可采用 50 % ; 四年生以上用45 %的含水率值估算干重 。
4
. 林分株数按径级分配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 径级组成结构较理想 , 但利
用率较低 , 年龄结构出现老化现象 , 需逐步施以人工措施 。
5
. 林分密度与直径的关系较密切 , 成负相关 , 表达式 : l o g N 二 , a l哈 D
+: b
。 密度对秆高有一定的影响且成正相关 。
5 6竹 子 研 究 汇 刊 8卷
6
.林分平均直径与林分平均秆重的关系较密切 , 并成幂函数式相关 , 表
达式为W = a D “ 。 把这一关系应用到竹林资源的产量调查中有其优越性。
7
. 地形条件对香糯竹的生长有较明显的间接作用 , 而坡位影响较大 , 坡
度次之 。
参 考 文 献
[ 1 〕 薛纪如
〔 2 〕 温太辉
〔 3 〕 周芳纯
〔 4 1 辉朝茂
〔 5 〕 陆洪灿等
究 5 ( 4 )
〔 6 〕 薛纪如
孙吉 良 1 9 83 中国竹亚科两个属的新记录 竹类研究 2 (2 )
1 9 65 《竹类经营》 农业出版社
易世基 1 9“ 滇南竹类资源及利用情况考察报告 竹类研究 5 (4 )
1 9 8了 西双版纳天然竹林的初步调查 竹子研究汇刊 6 ( 1 )
1 9 86 澜沧江黄竹秆形、 秆重和竹林结构规律的研究及计量数表的研制 竹类研
姜汉侨主编 1 9 86 《云南森 林》云 南科技出版社 中国林业 出版社
S T U D Y O N T H E C O M M U N IT Y S T R U C T U R E S
O F C E P H A L O S T A C H Y U M P E R G R A C IL E
Y a n g Y u m i n g H s公e h C h i J u
( 5 0 “ t hw o s七 oF , 。 s玄了 , C o l l e g e , K u n m i n g , Y u 九儿 a n )
A bs t r a e t
C e p ha lo s t a e h y u m P e r g r a e i le 15 a t r o P ie a l
,
t u f t e d
,
m id d l e s i z e d
b a m b o o w h i e h 15 us e d f o r ma
n y P u r P o se s a n d h a s a h i g h ly e e o t l o m
:
ie a l v a lue

I t d ist n ib n t e s a s a n a t u r a l P u r e f o r e s t i n a l a r g e a r ea
a lo n g r i v e r b a n k s a n d o n t h e l o w e r 那 r t s o f m o u n t a in s b e lo w t h e
a l t i t u d e o f 1 0 0 0 m e t e r s in X IhS
u a n g b a n n a o f so u t h e r n Y u n n a n
.
I n
o r d e r t o e s l a b l i s h t h e m a i ℃a g e m e n t o f t h i s v a l u a b l e n a t u r a l r e s o u r e e
o n a r e a s o n a b l e a n d P e r m a n e n t b a s e
,
w e ha v e r e e e n t ly atn d
e so m e
i n v es t i g a t i o n s a n d s t u d ie s o n t h e C e Ph a l o s t a e h y u m P e r g r Z e i l e f o r e s t
.
I n t h i s P a P e r w e h a v e b r i e f ly d i s c u s s e d t h e n a t u r a l e o n d i t i o n s
,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o n a n d t h e e h a r a e t e r s o f t h i s b a m b o o e o m m u n i t y
-
F u r t h e r m o r e
,
w e e a le u la t e t h e v a r ia t io n s o f t h e s i z e
,
w e i g h t a n d
4期 杨宇明等 :香糯竹个体及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 5了
w a te e o r n te n to f t he e u lm s
.
T he to Po g ra Pi hca la fe to rs t ha ta fe fe t
t he ba m bo o g ro w t ha re a ls o a na ly s e d
.
On t he da ta e o l le e te d
,
w e s e l e e t a s u i t a b l e m a t h e m a t i e m o d e l
,
s e t u P t h e r e g e r e s s io n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w e e n v a r i o u s e o n s t r u e t io n
fa e t o r s a n d w o r k o u t a t a b l e o f i n v e s t ig a t i o n

P la n n in g a n d P r o d u e
·
t io n
·
m a n a g e m e n t
.
W e a l s o P r o v i d e t h e w a y t o r e f o r m t h e a罗 :
s t r u e t u r e o f t h e b a m b o o s t a n d 5 0 t h a t t h e b a m b o o s u r v e y a n d m a n
`
a罗m e n t w i t h t h e s t a n d a r d m e a s u r e m e n t w i l l b e P r a e t i s e d o n a m o :
r e r e l ia b le a n d s e i e n t i f ie b a s i s
-
K e v w o r d s : C e Ph a l o s t a e h y u m P e r g r a e i l e fo r e s t ; M e a s u r e m e n t
t a b l 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