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36 卷 第 1 期 西 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Vol. 36 No. 1
2016 年 2 月 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Feb. 2016
收稿日期:2015 - 06 - 23
基金项目:云南省德宏州 4 个油茶优良无性系应用推广示范项目( [2014]50 号)资助;国家林业局推广项目资助。
第 1 作者:叶红莲(1988—) ,女,硕士生。研究方向:林木遗传育种。Email:yehonglian2011@ gmail. com。
通信作者:王连春(1973—) ,男,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林栽培。Email:kaixianlc@ 126. com。
doi:10. 11929 / j. issn. 2095 - 1914. 2016. 01. 017
野生怒江红山茶果实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
叶红莲 王连春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摘要:在云南怒江红山茶主产区初选的 188 株野生怒江红山茶中,复选出 43 株单株作为试验样本,
对其 7 个果实产量性状进行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间果实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大
小顺序为:冠幅单位面积鲜果产量 >鲜果质量 >种仁含油率 >鲜果含油率 >干出籽率 >鲜出籽
率 >干出仁率。除干出仁率和鲜果质量在各分布点间呈现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果实产量性状均呈
现显著性差异;在 7 个果实产量性状中,干出籽率与鲜果质量、鲜果含油率与鲜果质量、鲜果含油率
与干出籽率、鲜果含油率与干出仁率、鲜果含油率与种仁含油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他果实产
量性状间相关不显著。各果实产量性状与鲜果含油率的相关程度为:干出仁率(0. 444)>种仁含
油率(0. 318)>冠幅单位面积鲜果产量(- 0. 018)>鲜出籽率(- 0. 218)>鲜果质量(- 0. 556)>
干出籽率(- 0. 697)。冠幅单位面积产量达到 1 kg /m2 的有 5 株,冠幅单位面积产油量达 0. 06
kg /m2 的 5 株,分别为 BLT48、FYC32、FYC33、FYC81、LCY75,其中 FYC33单株产油量达 0. 45 kg /m
2,以
上均为高产油单株,是良好的育种材料。
关键词:怒江红山茶;优树;果实产量性状;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S727.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 - 1914(2016)01 - 0100 - 06
Study on Correlation of Fruits Yield Traits of Wild
Camellia saluenensis in Yunnan Nujiang River
Ye Honglian,Wang Lianchun
(College of Forestry,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224,China)
Abstract:The study was on difference and correlation of 7 yield characters for 43 seeding plus trees fruits of Ca-
mellia which the main producing areas Camellia saluenensis primaries 188 wild Camellia saluenensis of Yuan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der of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yield characters among single plus trees was :crown fruit
yield per unit area > skin is heavy > oil content ratio in dry kernel > oil content ratio in fresh fruit > dry seed con-
tent ratio in fresh fruit > fresh seed content ratio in fresh fruit > kernel content ratio in dry seed. There are to a cer-
tain degree correlation between seven yield characters each other. Except for dry seed content ratio in fresh fruit tend
skin weight、oil content ratio in fresh fruit and skin weight、oil content ratio in fresh fruit and dry seed content ratio in
fresh fruit、oil content ratio in fresh fruit and kernel content ratio in dry seed、oil content ratio in fresh fruit and oil
content ratio in dry kernel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other yield characters showed un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
tween each other. The fruit yield character and the relevance of the fresh fruit oil content is:dry kernel (0. 444)>
the seeds oil content (0. 318)> crown fruit yield per unit area (-0. 018) > fresh out of the seed rate (-0. 218)
> peel weight -(0. 556) > dry seed yield (-0. 697). Crown yield per unit area reaches 1 kg /m2 are five,crown
unit area oil production amounted to 0. 06 kg /m2 of 5,respectively BLT48,FYC32,FYC33,FYC81,LCY75,which
FYC33 plant up to 0. 45 kg /m
2,are yielding more oil per plant,it is a good breeding material.
Key words:Camellia saluenensis;plus tree;fruits of yield character;correlation;
果实产量性状对于木本油料树种的良种选育
十分重要 [1 - 2],目前,利用果实产量性状研究栽培
条件和措施大多集中在农产品方面,如:黄瓜
(Cucumis sativus)[3]、猕 猴 桃 (Actinidia chinensis
)[4]、苹果(Malus pumila )[5]、桃(Amygdalus persica
)[6]、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7]等,针对油茶
一类木本油料树种,黄开顺等[8]在普通油茶品种上
作过相关研究。怒江红山茶(Camellia saluenensis) ,
又名怒江山茶,属山茶科山茶属滇山茶系植物,小
乔木或灌木,分布于云南腾冲县和四川南部[9];植
株高 1 ~ 5 m,嫩枝被柔毛,老枝无;叶呈椭圆至长椭
圆形,长 3. 0 ~ 3. 5 cm,宽 1. 0 ~ 2. 3 cm,先端渐尖,
无毛,叶背短柔毛;花小,顶生、单生或对生,花直径
4 ~ 5 cm,花色鲜艳,花期为每年的 12 月至翌年 2
月[10];蒴果圆球形。云南省红河州后存有大量野生
怒江红山茶,据文献记载该种暂无人工栽培,但该
植物根系较发达,除耐旱耐瘠薄、花朵密集、四季常
绿,除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以外,其种
子所含油脂还可食用[11],根据实验测得种仁含油率
最高可达 65. 99%。为了提高油茶的产油率,我国
的农、林业研究者从果实产量性状优、单位面积产
油量高等方面入手,选育出了具有优良性质的无性
系[12 - 13]。怒江红山茶具有高含油率、单位面积高产
量和利用价值,对其果实产量性状进行监测,作对
比分析,以期从野生怒江红山茶中筛选出具有优良
性状的单株进行人工驯化,因此研究其果实产量性
状对其良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是从云南省怒江红山茶主产区经过初
选出 188 株怒江红山茶并结合其果实产量性状指标
复选出 43 株候选单株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果实主
要产量性状,及其性状之间的差异性及相关性,以
此为怒江红山茶的良种选育以及生产实践提供理
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材料
试材为红河州油茶主产区实生林中通过初选
188 株,结合其各项指标筛选出 43 株野生怒江红山
茶优良单株的成熟果实,优树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州
怒江红山茶主产区的 4 个分布点,分别为温塘、放羊
冲、白露头、里长营(均为小地名)。
1. 2 研究方法
1. 2. 1 调查方法 优良单株的确定是参照普通油
茶的典型样株确定法,即通过现场实地观测[15 - 17]。
按照生长良好,结实多,果实大小均匀,且无病虫害
等初选指标进行优良单株的选择[18],并用防水挂牌
标注日期和编号悬挂于树体上,作为 2014 年候选的
优良单株。其中调查的指标包括:树高、地径、冠
幅、土层厚度、经纬度以及海拔、叶面积[19]等 26 个
指标,海拔、经纬度采用 GPS 测定,小地名等信息来
自当地群众;通过 1 m 深的土壤剖面来确定土壤质
地、土层厚度;树高、冠幅用皮尺测定[20],怒江红山
茶属小灌木,其地径采用自动读数精确度在 0. 02
mm的游标卡尺测定。之后将采取全株果实收集
到塑料袋中,带回实验室称取鲜果质量,统计单株
产量。用电子天平(精确度 0. 001 g)称取单株产
量,风干以后称取干果质量、干籽质量等相关指
标,种仁含油率采用索式提取法测定。
1. 2. 2 果实主要产量性状的测定 选择果实主要
产量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其主要产量性状指标及性
状分析采用的计算方法[8]如下所示:
种仁含油率 =干仁油脂质量 /干仁总质量 × 100%
鲜果含油率 =干出籽率 ×干出仁率 ×种仁含油
率 × 100%
鲜出籽率 =鲜籽质量 /鲜果总质量 × 100%
干出籽率 =干籽质量 /鲜果总质量 × 100%
干出仁率 =干仁质量 /干籽总质量 × 100%
对每株优树样品的所有单果性状指标进行科学
的测定后,记录试验数据,取相应试验数据的平均值,
其中每株果实最少的为 5 个,最多的 145 个,每株果
实产量性状均以全株单果总和计,种仁含油率均是混
合全株单果将其研磨至细粉状进行抽提所得。
1. 2. 3 种仁含油量的测定 种子经过干燥处理后
进行种仁含油量的测定,对不同优树的干种子剥去
内壳,将种仁磨碎后,称取样品 5. 000 g,分别按索氏
抽提法提取干仁油脂,并称取油脂质量。
1. 3 数据处理
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通过 SPSS 17. 0
和 Excel 2003 软件完成对数据的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43 株怒江红山茶样本株生境调查结果见表 1。
101第 1 期 叶红莲等:野生怒江红山茶果实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
表 1 43 株怒江红山茶样本株生境状况
Tab. 1 Habitat conditions of 43 Camellia saluenensis samples
树号 土壤类型 土层厚度 / cm 海拔 /m 北纬 东经 生境状况
WT2 沙土 72 1 631 23°5139″ 102°4958″ 草本、云南松
WT4 沙土 50 1 620 23°5204″ 102°4956″ 草本、蕨类
WT6 沙土 71 1 619 23°5200″ 102°4952″ 草本、紫荆泽兰
WT12 沙土 60 1 594 23°5150″ 102°4932″ 草本、紫荆泽兰
FYC18 沙土 60 1 746 23°5351″ 102°4621″ 草丛、松林
FYC23 沙土 60 1 754 23°5351″ 102°4620″ 草本、枸
FYC25 沙土 60 1 747 23°5352″ 102°4618″ 松林
FYC28 沙土 60 1 739 23°5354″ 102°4617″ 松树下
FYC29 沙土 60 1 750 23°5354″ 102°4619″ 松树下、丛生
FYC32 沙土 60 1 752 23°5349″ 102°4627″ 独株
FYC33 沙土 20 1 747 23°5351″ 102°4628″ 独株
BLT39 沙土 80 1 839 23°4930″ 102°4845″ 丛生、松树下
BLT40 沙土 80 1 841 23°4947″ 102°4837″ 松林
BLT45 沙土 20 1 840 23°4950″ 102°4827″ 丛生、山坡上
BLT48 沙土 20 1 838 23°4952″ 102°4828″ 草丛中
BLT51 沙土 18 1 841 23°4956″ 102°4834″ 单株、山坡
FYC76 沙土 20 1 603 23°5201″ 102°4935″ 松林
FYC81 沙土 15 1 603 23°5201″ 102°4935″ 丛生
WT83 沙土 105 1 582 23°5203″ 102°4934″ 丛生
WT84 沙土 105 1 582 23°5203″ 102°4934″ 丛生
FYC86 沙土 70 1 594 23°5206″ 102°4939″ 水池边
WT79 沙土 20 1 604 23°5201″ 102°4935″ 草丛中
WT99 沙土 50 1 645 23°5122″ 102°4927″ 松林
FYC100 沙土 40 1 650 23°5121″ 102°4927″ 松林
FYC102 沙土 23 1 648 23°5121″ 102°4926″ 松林
FYC103 沙土 25 1 649 23°5121″ 102°4926″ 松林、独株
WT106 沙土 10 1 644 23°5121″ 102°4927″ 独株
FYC108 沙土 16 1 644 23°5121″ 102°4927″ 独株
FYC116 沙土 50 1 673 23°5336″ 102°4650″ 松树下
FYC118 沙土 50 1 683 23°5336″ 102°4649″ 松树下
FYC119 沙土 50 1 684 23°5336″ 102°4649″ 松树下
FYC121 沙土 50 1 680 23°5336″ 102°4649″ 丛生
FYC123 沙土 50 1 689 23°5336″ 102°4649″ 草丛中
FYC125 沙土 50 1 689 23°5336″ 102°4649″ 草丛中
FYC132 沙土 70 1 649 23°5343″ 102°4644″ 草丛中
FYC134 沙土 70 1 645 23°5343″ 102°4644″ 丛生
FYC137 沙土 70 1 653 23°5349″ 102°4647″ 丛生
FYC140 沙土 40 1 722 23°5346″ 102°4631″ 丛生
LCY174 沙土 20 1 754 23°5028″ 102°4933″ 丛生
LCY175 沙土 20 1 754 23°5028″ 102°4933″ 丛生
LCY177 沙石 50 1 755 23°5029″ 102°4932″ 丛生
LCY180 沙石 30 1 761 23°5030″ 102°4932″ 丛生
LCY186 沙石 15 1 764 23°5030″ 102°4931″ 丛生
注:编号为筛选优树时根据区域自行命名,即区域名称加数字。其中: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紫荆泽兰(Eupatorium edenophora)。
由表 1 可知:在研究点野生怒江红山茶分布海
拔最高处为 1 841 m,最低海拔为 1 582 m;土层厚度
范围为 18 ~ 105 cm,其中大多分布在云南松林中,
但不同分布点生境存在一定差异,通过计算得出土
层厚度变异系数达到 49. 31%,海拔变异系数为
4. 6%,说明怒江红山茶生长的海拔相对固定在一定
范围,而土层厚度数值变化较大。
2. 1 野生怒江红山茶果实主要产量性状分析
43 株怒江红山茶果实产量性状及变异程度分
析结果见表 2。
201 西 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6 卷
表 2 怒江红山茶果实产量性状及变异程度
Tab. 2 Camellia saluenensis fruit yield character and degree of variation
编号
冠幅单位面积鲜果
产量 /(kg·m -2)
鲜果质量 /kg 鲜出籽率 /% 干出籽率 /% 干出仁率 /% 种仁含油率 /% 鲜果含油率 /%
BLT39 0. 22 0. 27 72. 30 13. 09 55. 42 65. 99 4. 79
BLT40 0. 64 0. 35 69. 71 10. 65 57. 98 55. 78 3. 44
BLT45 0. 10 0. 10 76. 94 16. 58 54. 89 51. 37 4. 67
BLT48 1. 51 0. 15 46. 75 20. 76 56. 48 51. 61 6. 05
BLT51 0. 46 0. 15 93. 53 14. 45 62. 48 49. 32 4. 45
FYC18 0. 77 0. 27 60. 75 15. 59 70. 71 42. 77 4. 71
FYC23 0. 67 0. 15 63. 14 21. 25 57. 91 54. 38 6. 69
FYC25 0. 86 0. 06 62. 68 17. 96 68. 54 50. 18 6. 18
FYC28 0. 54 0. 08 86. 45 18. 36 67. 71 34. 73 4. 32
FYC29 0. 80 0. 08 74. 07 21. 43 56. 05 48. 70 5. 85
FYC32 0. 94 0. 10 47. 90 21. 73 60. 06 65. 73 8. 58
FYC33 6. 35 0. 12 59. 62 18. 89 66. 75 56. 86 7. 17
FYC76 0. 75 0. 15 54. 32 17. 86 58. 47 54. 20 5. 66
FYC81 2. 36 0. 08 57. 48 18. 1 52. 61 59. 80 5. 7
FYC86 0. 21 0. 14 58. 35 22. 99 64. 69 56. 91 8. 46
FYC100 0. 17 0. 11 55. 64 20. 24 63. 74 58. 87 7. 59
FYC102 0. 60 0. 07 61. 71 25. 93 67. 95 55. 56 9. 79
FYC103 0. 18 0. 07 67. 57 23. 34 61. 98 50. 96 7. 37
FYC108 0. 37 0. 26 62. 47 15. 15 57. 11 57. 97 5. 02
FYC116 0. 24 0. 08 67. 19 23. 24 70. 25 60. 58 9. 89
FYC118 0. 30 0. 20 65. 17 15. 46 67. 90 54. 23 5. 69
FYC119 0. 09 0. 07 67. 55 27. 38 56. 53 41. 39 6. 41
FYC121 0. 13 0. 07 58. 78 27. 22 65. 88 47. 05 8. 44
FYC123 0. 47 0. 21 74. 24 16. 02 69. 37 55. 55 6. 17
FYC125 0. 24 0. 18 66. 97 15. 54 65. 78 54. 23 5. 54
FYC132 0. 78 0. 50 56. 31 13. 70 63. 43 54. 18 4. 71
FYC134 0. 36 0. 25 53. 38 17. 74 62. 52 55. 93 6. 20
FYC137 1. 56 0. 66 49. 63 19. 93 33. 09 43. 53 2. 87
FYC140 0. 65 0. 09 70. 30 21. 72 66. 61 58. 87 8. 52
LCY174 0. 19 0. 07 86. 44 24. 69 65. 74 60. 64 9. 84
LCY175 0. 74 0. 08 64. 80 27. 93 67. 19 51. 99 9. 76
LCY177 0. 06 0. 16 52. 95 13. 47 67. 84 58. 12 5. 31
LCY180 0. 46 0. 06 55. 41 21. 33 58. 02 53. 63 6. 64
LCY186 0. 15 0. 06 52. 86 20. 46 59. 29 50. 35 6. 11
WT2 0. 36 0. 34 55. 05 19. 18 60. 20 60. 46 6. 98
WT4 0. 29 0. 14 74. 82 21. 67 60. 58 60. 88 7. 99
WT6 0. 33 0. 19 58. 02 17. 49 45. 34 56. 58 4. 49
WT12 0. 18 0. 07 57. 62 17. 81 42. 76 50. 43 3. 84
WT79 0. 47 0. 19 63. 24 18. 87 55. 92 45. 49 4. 80
WT83 1. 01 0. 25 63. 45 13. 43 88. 49 46. 58 5. 54
WT84 0. 25 0. 08 70. 49 26. 18 64. 64 33. 56 5. 68
WT99 0. 57 0. 08 61. 13 27. 63 70. 88 43. 51 8. 52
WT106 0. 34 0. 09 57. 90 25. 88 64. 38 35. 85 5. 97
平均值 0. 67 0. 16 62. 93 19. 73 61. 73 55. 92 6. 34
最大 6. 35 0. 66 89. 02 27. 93 88. 49 69. 99 9. 89
最小 0. 06 0. 06 46. 75 10. 65 33. 09 33. 56 2. 87
极差 6. 29 0. 60 42. 27 17. 28 55. 4 36. 43 7. 02
变异系 59. 54 77. 23 15. 14 22. 62 14. 13 44. 83 28. 24
注:编号为筛选优树时根据区域自行命名,即区域名称加数字。
从表 2知,43株怒江红山茶单株优树的种仁含油
率分布范围为 33. 56% ~65. 99%,WT84单株含油率最
低,为 33. 56%;BLT39单株含油率最高,不同地点不同
单株之间差异较大。从考察的 7个果实主要产量性状
看,其变异程度较大。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冠幅单位
面积鲜果产量 >鲜果质量 >种仁含油率 >鲜果含油
率 >干出籽率 >鲜出籽率 >干出仁率。其中干出仁率
变异幅度最小,鲜果质量变异幅度最大,冠幅单位面积
鲜果产量的最大值为 6. 35 kg /m2,最小值为 0. 06 kg /
m2,说明怒江红山茶冠幅单位面积产量变异十分丰富,
301第 1 期 叶红莲等:野生怒江红山茶果实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
有比较大的变异选择空间,因此,在选择性状表现时一
定要让各性状有充分表现的环境条件。而鲜果质量、
种仁含油率、鲜果含油率的变异系数居中,说明在提高
产量性状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亲本选配和改善栽培等
方法。鲜出籽率、干出仁率、干出籽率的变异较小,相
对含油率(种仁、鲜果)和鲜果质量,表明这 3个性状在
性状改良上的潜力较小。
冠幅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冠幅单位面积产量与
鲜果含油率的乘积,冠幅单位面积产油量达 0. 06 kg
的植株有 BLT48、FYC32、FYC33、FYC81、LCY75,其中
FYC33冠幅单位面积产油量最高,达 0. 45 kg /m
2。目
前,把鲜果含油率和干籽(种仁)含油率作为油茶含
油率最常用的评价指标[8],由于鲜果含油率较为直
观和易于应用,因此,成为实际生产和科研中主要
使用的指标,此结论与本研究中得出的结果相符
合,但鲜果含油率是由众多指标综合计算获得,并
不是一个直接测量的指标。
从方差分析(表 3)可知,不同分布点间,除果皮
质量、干出仁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之外,冠幅单位面积
鲜果产量、鲜出籽率、干出籽率、种仁含油率、鲜果含
油率等 5个产量性状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
分布地点的生长环境对果实的产量性状具有显著影
响[21]。进一步对分布点间单株进行多重比较(表 4)
发现,鲜果含油率只在 BLT 和 WT 之间差异显著,鲜
出籽率在 BLT和 FYC、BLT和 LCY之间有显著差异,
对于干出籽率,各分布点间均有显著差异。
表 3 分布点间优树果实主要性状方差分析
Tab. 3 Variance analysis of plus treesfruit
main characters in different sites
果实产量性状 变异来源 自由度 均方 F值
冠幅单位面积
鲜果产量
分布点间 3 0. 080 2. 960*
分布点内 39 0. 027
鲜果质量 分布点间 3 0. 010 0. 201
分布点内 39 0. 049
鲜出籽率 分布点间 3 0. 021 2. 860*
分布点内 39 0. 007
干出籽率 分布点间 3 0. 050 2. 870*
分布点内 39 0. 017
干出仁率 分布点间 3 0. 004 0. 500
分布点内 39 0. 008
种仁含油率 分布点间 3 0. 009 3. 000*
分布点内 39 0. 003
鲜果含油率 分布点间 3 7. 080 2. 851*
分布点内 39 2. 480
注:*表示显著水平为 0. 05(显著差异)。
表 4 分布点间优树果实主要性状差异的多重比较
Tab. 4 Multiple comparison differences of main characters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fruit tree
分布点
冠幅单位面积鲜果产量
/(kg. m - 2)
鲜果质量
/kg
鲜出籽率
/%
干出籽率
/%
干出仁率
/%
种仁含油率
/%
鲜果含油率
/%
BLT
FYC
LCY
FYC - 0. 069 0. 035 9. 276* - 4. 759* - 4. 868 2. 566 - 1. 826
LCY 0. 162 0. 118 15. 632* - 6. 470* - 6. 166 0. 668 - 2. 794
WT 0. 026 0. 045 8. 682 - 5. 798* - 4. 016 7. 465 - 1. 241*
LCY 0. 231 0. 083 6. 356 - 1. 711* - 1. 298 - 1. 898 - 0. 968
WT 0. 097 0. 010 - 0. 595 - 1. 039* 0. 853 4. 899 0. 585
WT - 1. 356 - 0. 073 - 6. 950 0. 672* 2. 150 6. 797 1. 553
注:*表示显著水平为 0. 05(显著差异)。
2. 3 野生怒江红山茶果实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
由表 5 可知,7 个果实产量性状中干出籽率
与鲜果质量、鲜果含油率与鲜果质量,鲜果含油
率与干出籽率,鲜果含油率与干出仁率有极显著
相关性,鲜果含油率与种仁含油率显著相关,其
余果实性状间相关不显著。各果实产量性状与
鲜果 含 油 率 的 相 关 程 度 顺 序 为:干 出 仁 率
(0. 444) >种仁含油率(0. 318)> 冠幅单位面
积鲜果产量(- 0. 018)> 鲜出籽率(- 0. 218)>
果皮质量(- 0. 556)>干出籽率(- 0. 697)。通
过相关分析知,鲜果含油率与干出仁率及种仁含
油率呈正相关关系,且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在
一定范围内,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单一性状的
增加或降低均会促使鲜果含油率同方向的大幅
度提高或减少。鲜果含油率和干出籽率与果皮
质量的负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改变其中
任一个性状会促使与之对应性状的反方向显著
改变。
401 西 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6 卷
表 5 怒江红山茶优树果实产量性状间的相关系数
Tab. 5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fruit yield traits between select treee of Camellia saluenensis
性状 冠幅单位面积鲜果产量 鲜果重 鲜出籽率 干出籽率 干出仁率 种仁含油率 鲜果含油率
鲜果质量 0. 098
鲜出籽率 - 0. 131 0. 126
干出籽率 - 0. 107 - 0. 619** - 0. 227
干出仁率 0. 071 - 0. 225 0. 207 0. 046
种仁含油率 0. 061 0. 115 - 0. 148 - 0. 289 - 0. 072 1
鲜果含油率 - 0. 018 - 0. 556** - 0. 218 - 0. 697** 0. 444** 0. 318* 1
3 讨 论
研究中涉及到的 7 个果实产量性状之间存在一
定程度的相关性,其中种仁含油率和鲜果含油率、
干出仁率这 3 个与含油量相关的性状中,鲜果含油
率变异系数最大,说明在怒江红山茶林分中存在着
大量鲜果含油率差异显著的单株,这就为开展选择
育种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但在分布点间进行多重
比较发现,鲜果含油率仅有 BLT 和 WT 差异显著,
这也表明怒江红山茶油的茶鲜果含油率主要受品
系的遗传基因控制,这一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一
致。本研究通过初选并复选出 43 株候选单株,最终
通过冠幅单位面积产油量作为核心标准,选择出冠
幅单位面积产油量达 1 kg /m2 的单株 5 株。选择优
良单株受多项指标的制约,但果实产量性状作为优
树选择主要参考标准,通过分析单株果实产量性状
得出改善单株产量性状的方法,将为云南省油茶 2
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但由于选育时间问题,且加
上外部因素的复杂性,在选择优树过程中考虑并不
全面,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若
能在选择优树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其抗逆性和油茶
油品质,并利用 3 ~ 4 a 连续的相关性指标选择,将
当地的立地条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得到
的结果应该会更加科学与合理。
[参 考 文 献]
[1] 彭邵锋,陈永忠,张日清.油茶果形果色分类及经济性
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27(5) :33 - 39.
[2] 王湘南,陈永忠,伍利奇,等.油茶种子含油率和脂肪酸组
成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28(3):11 -17.
[3] 何晓明,陈清华,林毓娥.华南型黄瓜产量与果实性状
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1(1) :17.
[4] 魏斌,李友明,翟广生.氮素营养对猕猴桃营养功能特
征及果实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5(12) :
98 - 101.
[5] 艾立山.注射施肥对红富士苹果叶片营养和果实产量及
品质的影响[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23 -30.
[6] 何凤梨.桃开心形冠层微气候与果实产量品质关系的
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13 - 36.
[7] 郝敏,岳静,张重丽,等. 番茄营养特征对果实产量的
影响[J].草业科学,2011(6) :1030 - 1034.
[8] 黄开顺,陈国臣,李开祥,等. 油茶优树果实产量性状
和品质性状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研究[J]. 广西林业科
学,2010,39(4) :183.
[9] 韩宁林.我国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选育与应用[J].林业
科技开发,2000,14(4) :31 - 33.
[10] 陈永忠,杨小胡,彭邵锋,等.我国油茶良种选育研究现
状及发展策略[J].林业科技开发,2005,19(4):1 -4.
[1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植物志第 8 卷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07 - 308.
[1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 49 卷
第 3 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3] 庄瑞林.中国油茶(第 2 版) [M]. 北京:中国林业出
版社,2008.
[14] 王文杰,陈长庚,黄建琴. 高产优质油茶单株的选择
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0) :136 - 140.
[15] 杨柳平.普通油茶优良品系的选择方法初探[J]. 安
徽农学通报,2010,16(17) :107,110.
[16] 沈立新,梁洛辉,张文,等.腾冲红花油茶主要产果类型
的果实性状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09,38(4):9 -15.
[17] 王黎明,杨勋,王荣刚,等.孟江油茶初选种质的变异分
析与优株的选择[J].经济林研究,2014,32(2):49 -50.
[18] 张应中,李永泉,林 敏,等.高州油茶果实性状变异分
析[J].经济林研究,2014,32(2) :2 - 6.
[19] 刘娇,范志远,和菊,等.广南富宁两地油茶优良单株
的选择初报[J].西部林业科学,2010,39(3) :51 -55.
[20] 刘伟,陈世品,陈 辉,等. 土壤养分与油茶产量与种
仁含油率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
报,2015,35(3) :62.
(责任编辑 赵粉侠)
501第 1 期 叶红莲等:野生怒江红山茶果实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