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红豆杉和长梗润楠扦插生根试验初报



全 文 :湖 北 农 业 科 学 2013 年
收稿日期:2012-08-09
基金项目:西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云南省重点学科项目(XKZ200906);西南林业大学校级科研专项(111167)
作者简介:段 旭(1983-),女,河南洛阳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森林培育方面的研究工作,(电话)15887268073(电子信箱)
feixue20012360@163.com。
第 52卷第 11期
2013年 6 月
湖北农业科学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Vol. 52 No.11
Jun.,2013
云南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别名土榧子、西
南红豆杉, 现亦称须弥红豆杉或喜马拉雅红豆杉,
为第三纪孑遗植物, 属珍稀濒危树种, 也是我国
有分布的红豆杉科 (Taxaceae )红豆杉属 (Taxus
Linn.)植物中紫杉醇含量最高的树种[1-3]。 近年来随
着紫杉醇高效抗癌药物原料市场的开拓, 云南红
豆杉林木受到严重破坏, 天然资源锐减。 为更好地
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的云南红豆杉林木资源, 有
效保持云南红豆杉高含量紫杉醇物质的优良特性,
通常以扦插繁殖的方式培育幼苗[4-9]。
长梗润楠 (Machilus longipedicellata)为樟科
(Lauraceae)润楠属 (Machilus Nees)植物, 是云南
特有的乡土树种,天然分布于海拔 2 100~2 800 m的
常绿阔叶林中。 该树种为常绿乔木, 叶片革质, 树
形美观, 花果不含有害物质;云南昆明、武定等地
区有少量引种栽培, 具有较好的城市和庭园绿化
效果。
选取播种和生长环境一致的三年生红豆杉和
长梗润楠,以测定的生长特性为基础,通过对不同
激素处理和插穗部位下云南红豆杉和长梗润楠扦
插生根的比较试验, 寻找云南红豆杉和长梗润楠
扦插育苗的最佳条件, 为今后开展规模化的云南
红豆杉和长梗润楠扦插育苗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
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插穗制备和扦插
试验在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苗圃地内进行。 试
红豆杉和长梗润楠扦插生根试验初报
段 旭 a,赵洋毅 b,李莲芳 a,李根前 a
(西南林业大学,a.林学院;b.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昆明 650224)
摘要:以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和长梗润楠(Machilus longipedicellata)三年生幼树的当年生枝条为试
验材料, 研究不同激素处理和枝条的不同部位做插穗对红豆杉和长梗润楠扦插生根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激素和穗条部位处理组合下红豆杉扦插生根率较长梗润楠高, 红豆杉和长梗润楠各处理下生根率
的最优组合为梢部+0.75 g / L ABT2+0.50 g / L ABT3,分别达 65.6%和 48.9%。
关键词: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长梗润楠(Machilus longipedicellata);穗条部位;激素; 生根率
中图分类号:S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1-2582-02
Study on Rooting Development of Cuttings from Taxus wallichiana and
Machilus longipedicellata
DUAN Xua,ZHAO Yang-yib,LI Lian-fanga,LI Gen-qiana
(a. College of Forestry; b. College of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650224,China)
Abstract: Taken current year growing branches from 3 years old Taxus wallichiana and Machilus longipedicellata samplings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hormone treatments and different cutting parts of T. wallichiana and M.
longipedicellata on the rooting capacity were studi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T. wallichiana seedlings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M. longipedicellata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Under different hormone and part treatments
conditions, the cuttings rooting rate of T. wallichiana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M. longipedicellata.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T. wallichiana and M. longipedicellata samplings was the Tip +0.75 g/L ABT2 +0.50 g/L ABT3, the rooting rate was up to
65.6% and 48.9% respectively under different hormone treatments.
Key words: Taxus wallichiana; Machilus longipedicellata; cutting site; hormone; rooting rate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3.11.064
第 11 期
验用的红豆杉和长梗润楠穗条采自该苗圃内三年
生红豆杉和长梗润楠幼树的当年生枝条,插床基质
为袋装,所用基质为 1 / 3 腐殖土+2 / 3 红土; 扦插前
7 d 用 0.5%的高锰酸钾浇透基质, 扦插前 1 d 再用
0.5%的多菌灵浇透基质。
扦插前对穗条进行消毒和激素处理, 先把整
个穗条浸入 0.5%的多菌灵 3 s, 取出轻轻甩掉水
分, 然后将穗条基部浸入 0.1%的高锰酸钾中 3 s。
试验用的 ABT 生根粉 2、3 号激素配成需要的浓度,
按照低浓度浸泡高浓度速蘸的原则扦插前用穗条
蘸取即可;用玻璃棒于袋装基质上引洞扦插, 插后
对基质稍加压实并浇透水。
扦插后及时给预先搭建的苗床小拱棚架盖上
塑料薄膜,并搭盖 90%的遮阳网。 每隔半个月给苗
床喷施 0.2%的多菌灵和高锰酸钾溶液各一次, 防
止穗条霉变。 3 个月后逐步揭开薄膜透气, 并揭开
遮阳网增加苗床光照度, 4 个月后过渡到不盖薄膜
仅遮阴炼苗。
用游标卡尺测量红豆杉和长梗润楠幼苗地径,
用钢卷尺测量植株苗高和冠幅。 采用 Excel和 SPSS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 2012 年 4 月进行, 采用 3 因素 3 水平
正交设计。 红豆杉和长梗润楠穗条剪取的部位取梢
部、中部、基部 3 个不同部位,每种激素设 3 个浓度
水平,3 次重复, 每种处理组合各扦插 45 条云南红
豆杉穗条和 45 条长梗润楠穗条,9 个处理组合一共
扦插了 810根穗条。 红豆杉和长梗润楠扦插生根试
验因素与水平见表 1。
2 结果与分析
对不同处理组合的红豆杉和长梗润楠穗条扦
插后的生根状况作统计,结果(表 2)表明,红豆杉的
生根率比长梗润楠高,且采自梢部的插条生根率大
于基部和中部的, 基部比中部的插条生根率高些;
可能是云南红豆杉的梢部带顶芽的成活率比较高,
且云南红豆杉的抗性比较强,故从总的方面看红豆
杉的生根率要高。 长梗润楠的成活率偏低,原因是
长梗润楠的侧枝节间比较大,基部没有芽或是芽比
较少,有芽的地方多集中在梢部。
红豆杉和长梗润楠各激素处理生根率最优组
合均为梢部+0.75 g / L ABT2+0.50 g / L ABT3,分别达
65.6%和 48.9%; 其次是基部+0.75 g / L ABT2+0.20
g / L ABT3处理, 分别达到 65%和 39%; 再次是梢
部+1.00 g / L ABT2+1.00 g / L ABT3,分别达 57.8%和
35.6%;由表 2 可知,红豆杉和长梗润楠均是生根粉
ABT2比 ABT3对生根率影响大, 同时穗条采集的不
同部位对扦插生根成活影响较大,梢部扦插效果最
好。
3 小结
由红豆杉和长梗润楠各激素处理下生根状况
可知, 红豆杉的生根率比长梗润楠的高,且采自梢
部的插条生根率大于基部和中部的,基部比中部的
插条生根率高些;且各激素处理生根率最优组合为
梢部+0.75 g / L ABT2+0.50 g / L ABT3, 分别达 65.6%
和 48.9%;且红豆杉和长梗润楠均是生根粉 ABT2比
ABT3对生根率影响大。
研究揭示了在红豆杉和长梗润楠的扦插育苗
过程中, 两者穗条各自扦插生根率的差异, 表明
生长激素是影响穗条扦插生根的关键因子之一。 然
而, 必须指出的是试验采用的红豆杉和长梗润楠
的梢部带顶芽的穗条成活率比较高,长梗润楠的侧
枝节间比较大,基部没有芽或是芽比较少,且红豆
杉和长梗润楠穗条仅为三年生幼树的当年生中下
部枝条,穗条长度和粗度、枝条的部位等均需进一
步研究。 为此有必要针对不同林龄不同基质下红豆
杉和长梗润楠不同长度和粗度的插穗做进一步的
表 2 红豆杉、长梗润楠插条各激素处理生根情况
试验号
1
2
3
4
5
6
7
8
9
x1a
x2a
x3a
Ra
x1b
x2b
x3b
Rb
A
1
1
1
2
2
2
3
3
3
55.8
39.3
52.8
16.5
36.8
24.2
29.7
12.6
B
1
2
3
1
2
3
1
2
3
39.1
59.1
49.6
20.0
19.3
41.6
29.8
22.3
C
1
2
3
2
3
1
3
1
2
48.9
50.7
48.2
2.5
29.6
30.3
30.9
1.3
红豆杉(a)
44.0
65.6
57.8
33.3
46.7
37.8
40.0
65.0
53.3
长梗润楠(b)
26.0
48.9
35.6
12.0
37.0
23.7
20.0
39.0
30.0
生根率//%
表 1 因素与水平
水平
1
2
3
穗条(A)
梢部
中部
基部
ABT2(B)//g/L
0.50
0.75
1.00
ABT3(C)//g/L
0.20
0.50
1.00
因素
段 旭等:红豆杉和长梗润楠扦插生根试验初报 2583
湖 北 农 业 科 学 2013 年
!!!!!!!!!!!!!!!!!!!!!!!!!!!!!!!!!!!!!!!!!!!!!
扦插试验,以探索最适宜的采条母树年龄、所用基
质及穗条的最佳长度和粗度[10-12]。
参考文献:
[1] 李莲芳,周 云,王达明.云南红豆杉的濒危成因剖析[J].西部林
业科学,2005,34(3):30-34.
[2] 陈振峰,张成文,寇玉锋,等 .我国红豆杉资源及可持续利用对
策[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2,4(1):40-46.
[3] 王卫斌,王达明,周 云,等.云南红豆杉[M].昆明:云南大学出
版社,2006.
[4] 李莲芳,尹嘉庆,王达明,等.云南红豆杉采穗圃营建技术[J]. 云
南林业科技,1998(4):14-20.
[5] 王卫斌,姜远标,王达明,等 .云南红豆杉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
性[J].西部林业科学,2006,35(4):33-39.
[6] 董福美,邵金平,汪福斌,等.云南红豆杉扦插苗质量与其主要性
状相关性的研究[J].云南林业科技,1998(2):18-23.
[7] 李守玉. 云南红豆杉扦插育苗试验结果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
2005,30(1):27-31.
[8] 李莲芳,王达明,杨 军,等.云南红豆杉山地大批量扦插育苗技
术研究[J].西南林学院学报,1999,19(4):201-207.
[9] 李莲芳,王达明,尹嘉庆,等.云南红豆杉扦插繁殖试验[J].云南
林业科技,1995(1):20-27,45.
[10] 施季森,何祯详,叶志宏,等.杉木无性系扦插生根能力遗传变
异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7(4):9-14.
[11] 徐虎智,孟丙南,李 云,等 .影响林木扦插成活率的因素分
析[J].河南林业科技,2006,26(3):26-27.
[12] 朴楚炳,申云孝,刘文和,等.红松插穗的条件与生根能力关系
的研究[J].林业科技,1995,20(3):7-9.
(责任编辑 王晓芳)
收稿日期:2012-03-1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规划项目(11YJA7902301)
作者简介:卓 嘎(1971-),女,西藏日喀则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农学、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工作,(电话)13908941971(电子信箱)1263791885@qq.com。
第 52卷第 11期
2013年 6 月
湖北农业科学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Vol. 52 No.11
Jun.,2013
西藏冬虫夏草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卓 嘎,旺 姆,刘太平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西藏 林芝 860000)
摘要:西藏冬虫夏草产区农牧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冬虫夏草。 然而由于过度放牧等因素造成草场退化,冬
虫夏草的无序采挖也已对西藏冬虫夏草适生地的植被和蝠蛾属昆虫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严重
影响了冬虫夏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针对由于盲目采挖冬虫夏草资源和市场缺乏监管而引发的一系列
社会和环境问题,提出了西藏冬虫夏草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冬虫夏草;西藏;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S56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1-2584-04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the Management of Cordyceps sinensis in Tibet
ZHUO Ga,WANG Mu,LIU Tai-ping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College,Tibet University,Linzhi 860000,Tibet,China)
Abstract: Cordyceps sinensis, a precious resource only originated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one of the most distinctive
biological resources in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Incomplete statistics showed that 80% of the peasants’ incomes in C. sinensis
producing area were from C. sinensis. However, due to grassland degradation caused by over grazing and disordered excava-
tion, serious damages had been made on the vegetation in C. sinensis’s habitats an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for Hepialus,
which had quite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ustainable use of C. sinensis. Based on a series of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
lems caused by over-excavation and lack of market supervision,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C. sinen-
sis in Tibet were raised.
Key words: Cordyceps sinensis; Tibet; resource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