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青洋参的无性繁殖



全 文 :    
热而往往收不到满意的疗效 , 且多于熬夜伤阴或月经前阴血
溢于胞宫 ,虚火上越而反复发作 , 故治宜从清热养阴论治。养
阴清肺汤是《重楼玉钥》治白喉常用方 , 笔者采用养阴清肺汤
加减治疗寻常性痤疮 , 因其具有良好的养阴清肺 、清热解毒 、
兼辛凉而散的功效。方中生地 、玄参 、麦冬养阴清热;黄芩 、金
银花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佐以丹皮 、丹参 、玄参凉血祛瘀消
肿;山楂散瘀养胃;浙贝 、夏枯草清热散结;少量薄荷引药上
行 ,辛凉而散面部蕴热;生甘草泻火解毒 , 调和诸药。诸药合
用 ,共奏清热养阴 、解毒 、宣肺之功效。
观察表明 , Ⅰ级痤疮疗效优于Ⅱ 、Ⅲ级痤疮 ,因此应在疾
病的早期阶段开始治疗 ,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本方对肺
经风热型疗效优于湿热蕴结型及痰瘀互结型痤疮。提示湿与
热结 、痰瘀互结致病情缠绵难愈。
参考文献:
[ 1] 杨磊.痤疮严重度分级及其治疗研究进展[ J] .滨州医学院学报 ,
2005 ,(2):41.
[ 2] ZY/ T 001.1~ 001.9-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S] .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 ] .第 3
辑.北京:中国中医科技出版社 , 1997:89~ 90.
(收稿日期:2008-06-16。)
 作者简介:薛润光(1961~ ),男 ,云南丽江市古城区人 ,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经济植物研究。
*通讯作者:杨少华 , yih ua8808@yahoo.com.cn , TEL:13908881269
·中药方剂·
青洋参的无性繁殖
薛润光1 , 芮 文2 , 杨少华1* , 赵 菊1 , 郭承刚1 , 罗 洁1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 云南 丽江 674100;2.云南省丽江市农业推广技术中心 , 云南 丽江 674100)
  摘  要:试验研究不同根茎切段方式及不同生根粉
(ABT1)浓度对青洋参根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洋参根不
同切段的出苗率和平均单重差异明显, 其中以带顶芽的切段最
高, 达 87%和 134g , 无顶芽横切段次之 ,无顶芽纵切段最小;不
同 ABT1 处理中低浓度对青洋参根萌发率及增重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青洋参;生根粉;切段;萌发率
中图分类号:R28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9-0019-02
青洋参(Cynanchum o tophy llum Schneid)又名白首乌 、闹
狗药 ,为萝藦科牛皮消属多年生草质藤本[ 1] , 其根茎民间用于
补肾 、镇痛 、祛风湿 ,主治腰痛 、头晕 、耳鸣 、癫痫 、风湿骨痛 , 有
明显抗惊厥作用 ,对抗癫痫和迁延性肝炎有较好的疗效[1 ~ 2] 。
是云南重要的药用植物 ,“青洋参片” 、“排毒养颜胶囊”等中成
药的重要原料。近年来 , 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 , 野生青洋参
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 人工驯化栽培已成为青洋参
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 3] 。
本文通过青洋参无性繁殖试验研究 , 为人工大面积种植
青洋参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试验用青洋参根于 2003 年 1 月采自云南丽江市
玉龙 县白 沙乡 开文 村 , 经鉴 定为 青洋 参(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id)。
供试用生根粉(ABT1)为北京艾比蒂(ABT)研究开发中
心生产 ,市场购买。
1.2 方法 选直径 1.5 ~ 2cm 的青洋参根 , 按有 、无顶芽切成
3cm 长的横切段 , 一部分无顶芽切段纵切成长 3cm 厚 0.8 ~
1cm 的纵切段 , 各切段以 800 倍甲基托布津液浸泡 20min。
1.2.1 以有顶芽横切段 、无顶芽横切段和无顶芽纵切段 3 种
各 0.5kg 种植 , 重复 3 次。
1.2.2 横切段分别设 ABT1 浓度为 5mg/ L、 15mg/ L、
25mg/ L 、50mg/ L 、75mg/ L 、100mg/ L 的 6 个处理;纵切段设
25mg/ L 、50mg/ L 、75mg/ L 、100mg/ L 的 4 个处理 , 各以清水
为对照 ,处理时间 30min ,每个处理块根 2kg , 各重复 3 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青洋参根切段的萌发比较 青洋参根切段能繁殖
出新植株 , 但不同切段有较大的差异:试验第 1 年有顶芽的青
洋参根切段出苗率最高 , 为 83.3%, 无顶芽横切段次之 , 为
41.6%,无顶芽纵切段最小 , 仅为 15.7%。试验第 2 年有顶芽
切段出苗率达 91.5%, 无顶芽横切段为 67.1%, 无顶芽纵切
段为 45.2%。见表 1。
表1 不同青洋参根切段出苗率比较(%)
出苗时间 有顶芽横切 无顶芽横切 无顶芽纵切
2003.5 83.3 41.6 15.7
2004.5 91.5 67.1 45.2
2.2 不同切断对青洋参根的影响 带顶芽的青洋参根切段
平均单重最高 ,为 134g ,分别是无顶芽横切段和无顶芽纵切段
的 2.1 倍和 4.2 倍。且带顶芽青洋参根切段的地上部分一般
为单丛或少丛 ,而无顶芽切段的地上部分出现较多的多丛现
象。见表 2。
表 2 不同切断生长情况
采挖时间 最大单重(g) 最小单重(g) 平均单重(g)
2003.10 有顶芽横切 189.5 15.6 134
无顶芽横切 121.2 12 69.3
无顶芽纵切 63.5 5.2 31.6
2004.10 有顶芽横切 334.2 33.1 253.3
无顶芽横切 268.2 22.5 187.1
无顶芽纵切 170.5 9.3 93.2
192008 年第 29 卷第 9 期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志DOI :10.16254/j.cnki.53-1120/r.2008.09.001
    
2.3 不同 ABT1浓度对青洋参根切段出苗率的影响 试验
第 1 年青洋参根切段出苗率较第 2 年低 , 其中以 15mg/ L
ABT1 处理的切 段最高 , 为 66.2%, 比 对照增加 25%;
100mg/ L ABT1 处理的切段最低 , 仅为 28.3%。第 2 年出苗
率最高达 93.1%(15mg/ L), 比第 1 年高 27%。见表 3。
表 3 不同 ABT1处理青洋参切段出苗率(%)
浓度(mg/ L) 0 5 15 25 50 75 100
2003.5 41.6 54.4 66.2 51.4 39.8 34.5 28.3
2004.5 67.1 76.9 93.1 81.1 61.8 57.5 52.3
2.4 不同 ABT1浓度对青洋参根切段增重的影响 试验第 1
年青洋参根切段平均增重以 15mg/ L ABT1 处理的切段最高 ,
为 68.9g , 比对照增加 52%;100mg/ L ABT1 处理的切段最
低 ,仅为 42.3g 。第2 年平均增重最大达 137.5g(20mg/ L),比
对照增加 101%, 100 mg/ L ABT1 处理时最小 , 仅为 65.8g 。
而且两年之间的出苗率和增重呈相同的变化趋势 , 即:5 ~ 25
mg/ L ABT1 处理的青洋参根切段出苗率和增重较对照显著
提高 ,而 50~ 100 mg/ L ABT1 处理的切段出苗率和增重偏
低。表明低浓度 ABT1 对青洋参根切段的不定芽萌发有明显
的促进作用。见表 4。
表 4 不同 ABT1处理对青洋参切段平均增重的影响(g)
浓 度
出苗时间 0 5 15 25 50 75 100
2003.5 45.3 61.3 68.9 57.6 50.7 45.5 42.3
2004.5 68.4 76.9 137.5 91.6 89.4 77.1 65.8
2.5 相同 ABT1 浓度对不同青洋参根切段的影响 相同
ABT1 浓度处理的不同切段中 , 横切段中 25 mg/ L ABT1 处理
出苗率和增重最大 , 为51%和 82g , 50 mg/ L ABT1 处理次之 ,
75 mg/ L ABT1 最小;纵切段与横切段基本一致 , 同样表现出
ABT1 低浓度的促进作用 , 但纵切段在第一年中多形成愈伤
组织和不定芽 ,出苗率偏低。见表 5。
表5 ABT1处理下不同切断生长情况
切断方式 横切 纵切
浓度(mg/ L) 0 25 50 75 0 25 50 75
萌发率(%) 41.6 51.4 39.8 34.5 15 27 17 11
平均单重(g) 69.3 81.6 74.7 69.5 30.7 39.5 31.6 20.4
3 讨论
试验中多数青洋参根切段尤其是纵切段当年只形成了愈
伤组织而没有萌发致使萌发率偏低 , 这可能与青洋参根切段
不定芽较少有关。
经 ABT1处理的青洋参根的萌发和增重有明显提高 , 表
明 ABT1对青洋参根不定芽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利用青洋参根切断繁殖不仅操作简易 , 而且生长快 ,成活
率高 ,能快速增加大量的繁殖材料 ,可望从根本上解除对野生
资源的压力。
参考文献:
[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词典[ M].(上册).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97:1238.
[ 2] 王宗玉.中国原料植物药[ 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 2002:226.
(收稿日期:2008-06-16。)
大黄药的生药学研究
张庆芝 , 普春霞 , 孙 娇 , 夏云宝
(云南中医学院 , 云南 昆明 650200)
  摘 要:目的:研究大黄药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应用
来源 、性状 、显微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大黄药为唇形
科香薷属植物大黄药(Elsholtzia penduliflora W.W.Sm.)的
干燥全草 ,详细描述其生药鉴别特征。结论:实验结果为该药
的鉴别 、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 。
关键词:大黄药;生药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9-0020-04
大黄药系云南苗族地区广泛使用的药材 , 苗文名为 M bat
Nchangt dok(板插多)[ 1] 。来源于唇形科香薷属植物大黄药
(Elsholtzia penduliflora W.W.Smith.)的干燥全草。 分布于
云南东南部 、南部至西部[ 2] , 生于海拔 1200 ~ 2400m 的沟谷密
林 、山坡或荒地中。
大黄药药用全草 ,具有祛风散寒 ,清热解毒 , 消炎止痛 、止
咳的作用 ,用于治疗炭疽病 , 流感 , 肺炎 , 支气管炎 , 扁桃体炎 ,
乳腺炎 ,尿路感染 , 外伤感染 , 咽喉炎 , 咳嗽 , 疟疾[ 1 ~ 6] 。大黄
药与其它草药配伍制成黄石感冒片 、复方抗炎片 , 治上感消炎
效果尤佳[7] 。全草含挥发油 , 为芳香油植物 , 新鲜花序出油率
0.5%, 叶 0.55%[3] 。种子可炒食或榨油[ 2~ 3] 。
1977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曾收载大黄药[ 1] , 但仅
记载了药材性状鉴别一项。为了从民族药中寻找和开发新
药 ,为大黄药药材鉴定和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
特进行生药学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实验材料及仪器
1.1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采自于大理漾濞 , 经云南中医学院
普春霞老师鉴定为唇形科(Labia tae)香薷属(Elsho ltzia)植物
大黄药(Elsho ltzia pendulif lo ra W.W.Sm.)的干燥全草。
1.2实验仪器 Nikon ECLIPSX80i型高级研究用正置生物数
码摄影显微镜。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植物形态 亚灌木 ,高 1 ~ 2m , 小枝四棱形 , 干时带紫褐
20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008 年第 29 卷第 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