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2 卷第 2 期
V
o l
.
22 N o
.
2
丽 水 师 范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L ls H U I T E A C H E R S C O L L E G E
2 00 0 年 4 月
A p
r
.
2 00 0
凤阳山旅类植物的生态特点
朱圣潮
( 丽水师范专料学校化学水, 渐江 丽水 , 323 0〕 】)
摘要 : 风阳 山是浙仁省最大的 自然保护区 , 旋类植物资源丰富 , 种类较 多 , 陆生获类植物 、 附
生和石生旋类植物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 水平和垂直分布有明显的群落依核性 。
关往词 : 陆生获类植物 ;附生和石生 ;群落 ; 生态分析
中田分类号 : Q i 5 1 . 9 3 ; Q i 4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一 6 7 4 9 ( 2 0 00 ) 0 2 一 0 0 5 2 一 ( 0 3 )
凤阳山自然保护 区是一个森林生态系统 自然
保护 区 。 地势高峻 , 峡谷众多 , 中山广布 , 森林茂
密 ,且由于受海洋性和季风的影响 , 形成了多种小
气候 , 动植物资撅相当丰富。 本文作者通过多年来
对凤阳山旅类植物的调查 , 现对该保护区内旅类植
物的生态特点分析如下 :
1 资派率 , ,种类较多
风阳山自然保护区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森林
植被类型 , 全区面积 4 667 公顷 , 其中绝对保护区
80 0 公顷 , 相对保护 区 3 867 公顷。 保护 区生长着
旅类植物 3互科 , 占中国科数 52 科的 69 . 2 % ;属 72
个 , 占中国属数 2 04 属的 35 . 3 % 八8 种 , 占中国种
数 2 60 0 种的 .7 2 % , 比欧洲旅类植物 143 种还多。
风阳山 丽水地区 浙江 中国 世界
科 36 41 49 52 “
月 72 8 1 6 2 04
种 1绍 3 25 54 2 2 60
po le p记 ac e a e) 、 铁线旅科 ( dA ian at c ea ) 、 球子联科
(O ocn
l e a e e ae )
、 柄盖孩科 ( Pearn em
a e ea e )
、 舌旅科
( E l a p h o g losa
e ea e )
、 骨碎补科 ( D a v a l li a cea )
、 榭旅
科 ( o r y an ir a ce a e ) 、 苹科 ( aM sr i lea ce ae )等 1 3 科 。 每
科有 5 种以下分布的小科有 15 科 , 它们是 : 石衫
科 、 石松科 、 阴地获科 、 紫其科 、 瘤足获科 、 里白科 、
碗旅科 、 旅科 、 中国族科 、裸子联科 、 书带旅科 、乌毛
旅科 、 三叉旅科 、 禾叶戴科和剑旅科等 。 每科有 10
种以下分布的中等科 4 科 , 它们是卷柏 科 ( eS -
18g i
n e ll a e e a e )
、 膜旅科 ( H卿e on p y l a cea ) , 铁角旅科
( sA p l
e n i a ce ae )
、凤尾旅科 ( P t“ d a eC a e )等 。 每科有
10 种以上分布大科 4 个 , 它们是蹄盖旅科 ( A ht y ir -
ac ea )
、 金 星旅 科 ( T he lyP et ir da ~ )
、 鳞毛 族科
(D
r
yo p et ir da cea e) 和水龙骨科 ( olP y p o s iac ea )等 。从属的分布看 , 每属仅一种的极小属 31 个 , 每属 5
种以下的小属 34 个 , 每属 10 种以下的中等属 5
个 , 每属 10 种以上的大属 2 个 。
1久82 0
在凤阳山旅类植物中 , 每科仅有一种分布的极小科
有 : 木贼科 ( E如谏 . 。 , 吧 )、 瓶尔小草科 (伽 hiog ols -
as
~ )
、 海金沙科 ( L路目 i
~
)
、 稀子玻科 ( M O n a -
c h咖 r a cae )、 旗始旅科 ( U n山妞七a~ ) 、 姬旅科 ( H y -
收 . 日期 : 19 9 一 12 一 14
作右蔺介 :朱圣湘 (l 964 一 ) , 男 ,浙江浦江人 ,讲师 ,学士。
丽 水 师 范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2 0 0 0 年
科 属
数目 占总数 %数目 占总数 %
大 4 11 . 1 % 2 2 . 8 %
15
13
11
.
1 %
41
.
7 %
9 %
2 %
小中
极小
合计
36
.
1 % 43
.
1 %
5341
3 6 10 0 % 7 2 100 %
从物种的分布情况看 ,大多数是亚热带植物区系的
成分 , 但一些在本省其他相同纬度山地中分布的种
类如温州市的乐清 、 泰顺 、 平阳等地有生长的金毛
狗 ( iC bot 扭m ba or 、 tz ) 、 粗 齿 抄 锣 ( lA s oP h i la
de nt 如认at ) 在凤 阳 山没有发现 。 而象柄盖旅科
( eP ar en arn ce ae ) 的红线旅 ( D边 ca 伽 a sP 故勿边“ ) 、
禾 叶旅 科 (G ar m m i it ds c e a e ) 的锯 旅 ( G ar m o it :
诫“械 ) 、叉毛禾叶旅 ( G . cor n 龙召爹ar ) 、 膜旅科的波纹
落 旅 (俐阮心扭。 c ir SaP 扭m ) 、 凤尾联科的龙泉凤
尾旅 (尸比戒` 坛 n ir isl 树 c o么 ) 、 铁角旅科的凤阳山铁
角旅 ( A sP l e n iu . fen 脚 ” g功口 n en se ) 、 续毛旅科的凤阳山鳞毛联 (肠加户ietr ,加脚” g汰。 n en 五: )等在
全省其它地区尚未有发现 。
2 生态类型多样化 `
生长在凤阳山的旅类植物按其生态类型可分
为陆生族类植物 、 附生和石生旅类植物 、水生旅类
植物 。其中水生旅类植物仅发现一种苹 (入亿 sr i如
q u a d r iof l ia )
。 陆生旅类植物在本文中指的是生根
于土壤的地生旅类植物 。 它们分布于 山野间或林
下 , 共 13 2 种 , 占凤阳山旅类植物总数的 70 . 2 % , 这
也同时反映了凤阳山森林植被具有温暖 、 湿润 、 肥
沃的环境条件 。在陆生旅类植物中又以生长环境为
林下或林缘的鳞毛旅科 、 金星旅科 、 蹄盖旅科和卷
柏科 为 主 , 尤 其 是 鳞 毛 旅 科 的 复 叶耳 戴 属
( A ar ht
n £“ 众 S n 种 ) 和鳞毛 旅属 ( D月沁P t e ir s 18
种 ) 成为凤阳山旅类植物中唯有的两个大属 。 此
外 , 一些生长于林下郁闭度较高的阴湿环境中的阴
性种类也得到 了充分 的发展 。 如 华东 阴地旅
(& 矽“ idr i。 , ja加 n£u m )
、 阴地旅 ( s . t eanr t o m )
、
华东瘤足旅 (尸勿梦四加口 aj 和 n ica ) 、 华 中瘤足旅
(尸 .翻户人肠从口 ) 、 倒叶瘤足旅 (尸 .血 , n “ ) 、 凤尾旅
( tP ier
: 。
er it ca )
、 龙 泉 凤 尾 旅 、 华 东 安 旅
( A n `~
n户i o m s h ae er 诬)
、 凤 Y旅 ( Cb n iof 笋 m nz e
aj 加瓜 ca ) 等 。 一些生长于向阳裸地或林缘的阳性
旅类植物虽然种类不多 , 但个体数量却往往很多 ,
有时成为 向阳裸地上的优势草本植物 , 如芒其
(及 c ar n oP et isr 户以d at ) 、 乌 旅 ( S et n of 二
e zu sa
n u m )
、 野鸡尾 ( O ” , 汤 i“ , 匆加 ” 女 u m ) 、 石松
(毛笋叻心 iu m扣和 n如 m )等。在沟谷澳边比较常见
的是一些耐 阴湿生性旅类 植物 , 如 细毛 碗截
( eD n
s aL ed iat 声之。“ £勿 ) 、 溪 洞 碗 旅 ( D .
iW lfo dr
“ ) 、 姬旅 (坟吵众户郎 郊 , cat at ) 、 井栏边草
印忿曰吐 , m o lt 城介面 ) 、 凤 丫 旅 、 尾 尖 凤 丫 旅
( 6
n Zq g ar m me ca du if 汾m 。 ) 等 。 在陆生旅类植物
中有的植株形态高大 , 可达 1 一 Zm 或更高 , 如胎生
狗 脊 ( w 沈过二 dr 必 户阳£诉m ) 、 狗 脊 ( w .
扣介切 ica ) 、 里白 (及户肠中钾勺召诬。二 脚~ , )、 光里
白 ( D . aI喇 5 1柳 ) 、 东 方 英 果 `旅 (加伍 t如“ 必一 t a zis ) 、凤 Y旅 、 毛截 (户幼` 己泣cu m er 佣 l , t o m ) 、姬旅等。 有 的种类 则 株形接小 , 如 四 川石杉
豁霖纂篡边an ) 、 蛇足石杉 ( H . &彻 at )sP . ) 等 。有的种类叶子呈簇生
状如瘤足旅属归白 g诬四 , 。 sP · ) .等 。有的种类植株
蔓出如藤本状 , 如海金沙 ( 无招州她。 为加 n 交 , m ) 、
翠 云 草 (& 2“ g£n以级 二二 ic an 匆 ) 、 灯 笼 草
(hP 认` n人ae ~
“ a ) 、 石 松 (灼却户过`, 。
aj 加 n i c。二 ) 等 。
附生和石生旅类植物在风阳山旅类植物中成
为一个重要组成成分 。 附生的种类附着生长于树
木枝干上 , 石生的则附生于岩石或石隙中 。 由于凤
阳山沟谷众多 , 森林植被保存完好 , 所以附生和石
生种类相对较多 , 其 中附生的计有膜联科 ( H y -
m e on h
y l la ce ae ) 7 种 , 拼旅科 (D yr 钟ir
ace
) 1 种 , 禾
叶旅科 ( G r a m m i it d
~
) 2 种 , 骨碎补科 ( D a 叭目h -
a ce ae )1 种 , 书带旅科 ( vi t iatr a~ ) 3 种
, 铁角截料
( sA p le
n ia
~ )
2 种 , 水龙骨科 ( P d即阂 i
~
) 1 1
种 。 石生的计有石杉科 ( H u ep `
~
)2 种 , 剑旅科
(助 x 鲍 r am ma c ea e ) 3 种 , 禾叶联科 1 种 , 舌获科 ( E -
la p o g l
~ cea e)
1 种 , 铁角族科 8 种 , 水龙骨科 12
种 。 所有这些种类株型都不甚高大 , 且都生长在森
林下较湿润处 。 由于长期适应于所生存的环境 , 所
以 ,有的附生种类体型很细小 , 叶片为半透明的薄
第 2 期 朱圣潮 :凤阳山旅类植物的生态特点
膜质 , 通常只由一层或几层细胞组成 , 质地柔软 , 除
了靠不定根吸收水分外 , 整个叶片表面也可以吸收
水分 。 在遭遇干早情况下 , 或者叶片卷缩以减少蒸
腾量 ,或者利用晚上的露水以维持水分的供应 , 这
些种 类 如 落 旅 属 ( 加肠`心 iu m sP . ) 、 膜 旅 属
(场娜胡仲入, 22“ 二 功 . ) 、 团扇旅属 ( `七” cor m
u s
sP
.
)等 。有的附生种类则具有贮水和保水的适应机
制 , 如书带旅属 ( iV t at 成 sP . ) 的单叶厚而肉质 , 具
有贮水组织 。有的种类的叶为二型 , 能育叶为厚革
质 , 不育叶则干膜质 , 被复根状茎及不定根 , 一方面
保持水分 , 另一方面可以积集林冠的掉落物 , 从而
增加 养 分 和 水 分 的 】供 应 , 如 懈 联 ( D勺刀王a iar
卢万£。 , “ )等 。有的种类叶片或根状茎厚而肉质或气
孔凹陷且被有茸毛和星毛 , 借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损
耗 , 如石韦属 (只声m血 sP . ) 、 禾叶旅属 ( uG am m i -
ist sP
·卜瓦 韦属 (钟i so ur s sP · ) 、 骨 碎 补 属
(加二“ 血功 . ) 、 水龙骨属 (岛匀弥过` m sP . ) 、 骨牌旅属 ( 。 , 椒解“ 娜二 护 . )等。一些生长在岩石缝隙
中的种类往往具长而横走或短而直立的根状茎 , 如
线族属 ( 。伽 is sP . ) 、 剑盛属 ( ` 邓咖 m m o sP · )等 。粗壮而发达的根状茎和不定根 , 便于将植物固
定在岩石上或石缝中 , 并充分满足植物体对水分的
浦求。
3 获类植物生态分布的群落依抽性 ’ ` ”
凤阳山植被类型具有中亚热带特征 , 植被的垂
直分布特征明显 , 南坡由于大山阻隔 , 人为活动较
少 , 多陡壁断崖 , 植被保存较完整 , 将军岩和羊步下
的常绿阔叶林也很典型 。 坡积土属山地次生红黄
城和红黄镶的过渡类型 , P H 约 5 . 5 , 死地被物盖度
可达 85 % , 极适宜林下中生性旅类植物的生长 , 鳞
毛玻科 、 铁角获科 、 水龙骨科 、 瘤足联科 、凤尾孩科
和膜获科的种类构成林下草本层的主要成分 。 从
北坡大坑下 、南坡将军岩下及低海拔的大赛乡 (海
拔 30 m )附近向上 ’等处群落结构看 , 海拔 160 m
以下的常绿阔叶林是凤阳山大多数旅类植物的理
想分布区 。 海拔高度在 12 00一 160 0爪的常绿落叶
阔叶混交林中则主要有里白科、 水龙骨科 、 金星旅
科 、 卷柏科 、蹄盖戴科 、裸子联科 、 鳞毛旅科等种类 。
其中里白 、 光里白、 日本金星旅 、 线截属 、瓦韦属 、 石
韦属 、 鳞毛旅属 、 耳旅属 、 蹄盖获属 、 凤 丫旅属等有
大量分布 。 针叶阔叶混交林是凤阳山分布较广的
植物群落 , 其中针叶树以黄山松为代表 , 在这种群
落中主要是狗脊旅 、 华东瘤足孩 、 旅 、 紫其 、 蹄盖获
属和鳞毛旅属种类为主 。 马尾松林大多是分布在
80 0m 以下低海拔处的植物群落 , 内中的优势旅类
以芒其 、 旅 、石松类 、 阔鳞鳞毛获 、对马耳获 、 贯众等
为主 。 山地矮林由于分布于高海拔处 , 树种以杜鹃
花科和山茶科种类为多 , 林下多分布一些中生性或
阳性联类植物 , 如石杉科、 石松科 、 海金沙科 、 金星
旅科 、 中国玻科等种类 , 且大多为散生状分布 , 个体
数量已不是很多 。 山地草丛灌丛群落位于凤阳山
的最高海拔处 , 光照强烈 ,林木低矮稀疏 , 只有石松
类旅类尚能生长 , 黄茅尖下侧也有少量芒其可见 。
从以上群落组成看 , 旅类植物对植被的依赖性十分
明显 , 象附生和石生种类大多分布于常绿阔叶林和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 , 一些耐阴性旅类植物也以
上述两群落中为主 , 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以中生
性旅类植物为主 , 高山矮林和草丛灌丛中仅有少数
阳生性旅类植物分布 , 且其种类分布密度和个体数
量在凤阳山也随着海拔升高而逐渐减少 , 尤其是在
中低海拔的阔叶林下最适合中亚热带截类植物的
生长 。
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 , 凤阳山旅类植物的分布
资源较为丰富 , 种类也较多 ;其生态类型多样化 , 各
种生态类型的分布较为复杂 , 并都各具特色 ; 生态
分布对群落的依赖性较强 , 随植物群落的变化而出
现差异 。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第 1册 . 北京 : 科
学出版社 , 197 2
2 中国植物编辑委员会 . 中国植被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 980
3 郑朝宗 . 浙江植物区系的特点 . 杭州大学学报 , 19的 , 14 (幻 : 348
~ 36 1
4 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 浙江植物志 :第 1卷 . 杭州 , 浙江科学
技术出版社 , 19 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