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魔芋多糖仿生食品工艺的研究



全 文 :第 30卷第 1期         西 南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 1 月
Vol.30 No.1 Journal of Southw est Unive rsity (N atural Science Edi tion) Jan. 2008
文章编号:1673 9868(2008)01 0119 07
魔芋多糖仿生食品工艺的研究*
李崇高1 ,  黄建初1 ,  黄泳梅2
1.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 广州 510405;2.福建农林大学 食品科学学院 , 福州 350002
摘要:以天然可食性魔芋多糖为主要原料制作仿生食品 , 探讨了魔芋多糖仿生食品的上色 、增香和塑形效果问题 , 并
研究了仿生效果及赋味等内容,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 , 得出了魔芋多糖仿生食品最佳配方和工艺参数:以 5%
可食性多糖为主料 , 辅以 2.0%β-CD、 0.5%黄原胶 、 0.4%卡拉胶 、 1.0%天然色素 、 0.1%蔗糖酯 , 在 pH 11 ~ 12 ,
蒸煮温度 93 ~ 97 ℃, 按照一定的加料顺序进行混合 , 注模脱模 , 所制得的魔芋仿生食品塑形效果好 、香气丰富 、有
光泽 、口感韧脆适度 、 咀嚼性好 、质地均匀 、 香甜可口 、弹性强 , 较好地解决了仿生食品的品质问题.
关 键 词:魔芋多糖仿生食品;可食性多糖;最佳配方;工艺参数
中图分类号:TS205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 , 世界各国为满足消费者需要 , 开发出许多营养丰富 、食用方便 、物美价廉的仿生食品 , 它从营
养 、风味 、色泽及塑性等模仿天然食品.这类食品风味独特 、食用方便 、有利于健康 , 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
睐[ 1] .在国外 , 自从日本成功制成人造海蛰皮以后 , 仿生食品就开始快速发展 , 如仿生鱼翅 、仿生鲍鱼 、仿
生虾仁等;我国 80年代才开始研究仿生食品 ,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 , 但与国外一样还多局限于仿生海洋食
品的研究[ 2 , 3] , 对多糖仿生食品的研究报道不多.
仿生食品因价格低廉 、食用方便 、营养价值不亚于天然食品 , 已成为理想的保健食品[ 3] ;但存在韧性
和脆度不够;且色泽 、香气及仿生材料的选择也是仿生食品工艺技术难点[ 3] .近年来 , 有关仿生食品原材
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豆蛋白和海藻酸钠 , 而对天然可食性多糖的研究不多见.本文研究了以天然可食性
多糖为主料 , 利用食品工程手段 , 从营养 、风味 、色泽及塑性等模仿天然食品制成仿生食品 , 并对其色泽 、
香气 、塑性等工艺问题进行研究 , 旨在为仿生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和可操作性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可食性魔芋多糖(广西多环公司), β 环状糊精 、卡拉胶 、黄原胶 、乳化剂等(中国上海试剂总厂), 色
素(河北省曲周县辣椒红色素厂), 香精香料(上海孔雀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均为食品级;芹菜 、白砂糖 、食
盐(市售).
1.2 仪  器
85-2型恒温磁力搅拌器(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H H-4型数显恒温水浴锅(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
司);UV 751GD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总厂).
1.3 方  法
1.3.1 制作工艺
* 收稿日期:2007 11 20
作者简介:李崇高(1962 ), 男 , 副教授 ,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食品加工和食品营养的教学和科研.
DOI :10.13718/j.cnki.xdzk.2008.01.013
1.3.2 色素测定
色素测定参考高群玉等的方法[ 4] , 用分光光度计在最大λ=465nm 处测定其吸光值 , 色素保留率计算
公式[ 5] 如下:
色素保留率(%)= 成品中色素最大吸光值 A对照组中色素最大吸光值 A ×100%
1.3.3 香精保留率[ 6]
香精保留率测定参考关丽等方法 , 计算公式如下:
香精保留率(%)=成品中香精的残留量香精加入量 ×100%
1.3.4 仿生食品品质评价方法
产品品质评定采用感官评价法 , 随机选择 20 人对产品品质进行评定 , 采用风味描述法[ 8] 评价产品色
泽 、香气 、口感 、风味 、可塑性等[ 7] .采用 10分制 , 评分标准如表 1.
表 1 产品品质的评价标准
产品品质的评价标准 分值
色泽鲜艳 , 香气宜人 , 口感很好 , 有咬劲 , 风味很好 , 可塑性很强 9.49±0.5
色泽较鲜艳 , 有一定的香气 , 口感良好 , 风味较好 , 可塑性强 8.49±0.5
色泽一般 , 略有清香 , 口感一般 、 风味一般 , 可塑性一般 7.49±0.5
色泽较差 , 无清香 , 口感较差 , 风味较差 , 可塑性差 6.49±0.5
色泽很差 , 无清香 , 口感很差 , 风味很差 , 可塑性很差 5.49±0.5
  注:色泽由色素保留率按百分比换算成感官品质.
2 结果与分析
2.1 仿生食品主要原材料的选择
制作仿生食品的主要原材料有大豆蛋白 、海藻酸钠 、可食性多糖 , 通过对上述原材料的溶解性 、耐热
性 、溶胀效果 、氧化性的比较.从表 2可看出 , 以可食性多糖最优.
表 2 原材料的品质比较
原材料 溶解性 耐热性 溶胀效果* 氧化性 色泽 综合评分
可食性多糖 好 较耐热 全部溶胀与分散 不易被氧化 白色 9.3
大豆蛋白 差 不耐热 未完全溶胀与分散 易被氧化 黄绿色 7.8
海藻酸钠 差 较耐热 全部溶胀 、未完全分散 易被氧化 黄绿色 8.5
  注:30 min 冷水溶胀与分散效果.
2.2 仿生食品色泽香气材料的选择
要使仿生食品具有良好的色泽 , 应进行赋色 , 根据仿生食品品质要求 , 应选用食用天然色素.表 3
比较了天然红色素的主要性能 , 结果表明:辣椒红色素色泽鲜艳 、浓厚 , 色泽稳定 、耐酸碱 、耐高温 , 有
利于产品贮存;因此选用辣椒红色素作为仿生食品红色素.绿色素的选择 , 经研究[ 8] 芹菜叶柄榨成渣加
入效果最佳.
表 3 各种色素品质的比较
色素种类 来源 色调 pH 值 耐光性 耐热性 品质效果
辣椒红色素 红辣椒 红 橙红 3.0 ~ 12.0 稳定 稳定 9.5
玫瑰红色素 玫瑰花 红 2.5~ 6.5 稳定 稳定 8.7
甜菜红色素 红叶甜菜 红 4.0~ 7.0 敏感 敏感 7.1
胡萝卜色素 胡萝卜 黄 橙红 3.5~ 9.0 较稳定 稳定 8.0
120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30卷
  仿生食品中香精形态的选择 , 表 4比较了玫瑰花香精固液态的香气 、保留率等 , 结果表明:固体玫瑰
花香精的挥发性低 、保留率高且香气清香 , 效果明显优于液体玫瑰花香精.
表 4 固液香精的对比效果
香精形态 香气 挥发性 保留率/ %
固体香精 清香 低 85
液体香精 浓香 高 70
2.3 仿生食品色泽香气保留材料的选择
以色素保留率为指标 , 对可食性多糖 、β 环状糊精 、卡拉胶和黄原胶进行比较 , 从图 1 得知 , β
环状糊精 、可食性多糖对色素保留效果较好 , 对热处理较稳定 , 因此选用最优的 β 环状糊精作为色
泽保留材料.
以香气保留率为指标 , 对可食性多糖 、 β 环状糊精 、卡拉胶和黄原胶进行比较 , 从图 2 得知 , 卡拉胶 、
黄原胶的香气保留效果较好 , 而可食性多糖保留效果较差.
图 1 加热及后处理对色素的影响 图 2 加热及后处理对香气的影响
2.4 仿生食品最佳配方的确定
2.4.1 复配胶对仿生食品色泽香气保留的影响
将制作过程中色泽香气保留效果好的材料进行交互配比试验 , 并与单一材料效果进行比较(表 5).
表 5 各种制备材料的对比效果
制备材料 品质评定色泽 香气 口感 综合评分
黄原胶 7.30 7.20 8.60 7.75
卡拉胶 8.10 8.50 8.30 8.30
β-CD 8.80 8.50 9.00 8.76
黄原胶+卡拉胶 8.70 8.70 8.60 8.67
β-CD+黄原胶 8.90 8.40 8.50 8.60
β-CD+卡拉胶 8.50 8.70 8.70 8.63
β-CD+黄原胶+卡拉胶 9.10 8.90 8.65 8.89
CK 5.5 6.00 8.50 6.67
  结果表明:多种材料复配使用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一种材料或 CK 的保留效果.β 环状糊精对色
素保留效果较好 , 黄原胶 、卡拉胶对香精保留效果较好 , 黄原胶与卡拉胶互配后对香精保留效果优于它们
单独使用时的效果.将 β 环状糊精 、黄原胶 、卡拉胶三种材料复配作为色素香精的保留的复配材料 , 可制
作最佳色泽和香气的仿生食品.
2.4.2 复配胶最佳配比的确定
色泽香气保留的复配材料选定后 , 需要对各个组分的用量选择 , 根据以上实验确定 β 环状糊精+黄原
胶+卡拉胶效果较好 , 为此进行 L9(34)正交试验 , 确定最佳配比 , 正交实验见表 6.
121第 1期            李崇高 , 等:魔芋多糖仿生食品工艺的研究
表 6 正交实验结果表
处理号 Aβ 环状糊精/ %
B
黄原胶/ %
C
卡拉胶/ %
D 试验效果
可塑性 色泽 香气 口感
1 1(2.0) 1(1.5) 3 2 9.0 8.3 9.3 9.1
2 1 2(1.0) 1 3 8.8 8.6 8.4 8.8
3 1 3(0.5) 2 1 9.1 9.2 8.4 9.1
4 2(1.5) 1 2 3 8.5 8.6 9.2 8.5
5 2 2 3 1 9.1 9.2 9.0 8.3
6 2 3 1 2 8.2 7.5 8.9 9.0
7 3(1.0) 1 1(0.6) 1 7.5 8.1 7.3 8.0
8 3 2 2(0.5) 2 7.7 8.1 8.2 7.3
9 3 3 3(0.4) 3 8.3 8.8 8.3 8.5
  采用直观分析法对表 6的结果进行分析 , 结果如图 3所示.
根据表6及图3的直观分析得出A 1 B3C3D3 的配比组合 , 得到最佳效果.以A 1 B3C3D3 配比进行验证实
验 , 结果表明:β 环状糊精(2.0%)+黄原胶(0.5%)+卡拉胶(0.4%)的组合所制成的仿生产品组织致密 、
色泽鲜艳 、香气清香 , 感官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
2.4.2 仿生食品色素 、香精 、蔗糖酯最佳用量的确定
仿生食品的色泽 、香气及乳化剂(蔗糖酯)之间的配比选择经单因素试验确定后 , 进行 L9(33)正交试
验 , 以确定最佳用量(表 7).
表 7 正交实验结果表
处理号 A色素/ %
B
香精/ %
C
蔗糖酯/ % D
试验效果
可塑性 色泽 香气 口感
1 1(1) 1 3 2 9.3 8.5 8.3 8.7
2 1 2 1 3 9.4 8.1 8.1 8.6
3 1 3 2 1 8.9 8.1 8.5 8.0
4 2(2) 1(3) 2 3 8.1 9.3 8.9 8.0
5 2 2(2) 3 1 8.3 8.4 7.7 7.6
6 2 3(1) 1 2 8.2 8.0 8.9 9.3
7 3(3) 1 1(0.3) 1 7.8 8.9 9.0 9.2
8 3 2 2(0.2) 2 8.5 9.3 8.1 7.9
9 3 3 3(0.1) 3 7.9 8.9 8.3 9.0
  采用直观分析法对表 7的结果进行分析 , 结果如图 4.
图 3 正交实验直观分析图 图 4 正交实验直观分析图
  根据表7及图4的直观分析得出A 1 B1C3D3 的配比组合 , 得到最佳效果.以A 1 B1C3D3 配比进行验证实
验 , 以色素(1%)+香精(3%)+乳化剂(0.1%)的配合所制成的产品香气浓郁 、味美及色泽鲜艳 , 感官评定
明显优于对照.
2.5 pH值对仿生食品品质的影响
仿生食品制作过程中 , 将 pH 值分别调节到9 、10 、 11 、 12 、13 , 来确定 pH 值对仿生食品凝胶性 、塑性
122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30卷
的影响 , 根据表 1评价标准对产品进行感官品质评定 , 结果见图 5.
图 5 pH值对成品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pH 值在 10 ~ 11 范围内 , 评分随 pH 值
升高而迅速上升;pH 值在 11 ~ 12之间 , 评分比较稳定 ,
为 90分左右 , 且在 11.4时有最高分 94;pH 值在 11 ~
12之间 , 评分急剧下降 , 因为 pH 过高(>12), 产品失
去弹性 , 因而严重影响产品感官品质.实验最终选用 pH
范围为 11 ~ 12 , 此时产品韧性好 , 品质较高.
2.6 蒸煮温度对仿生食品品质的影响
制作过程中 , 将仿生食品置于不同温度恒温水浴锅
中煮制 , 温度分别为 70 ℃、 75 ℃、80 ℃、 85 ℃、90 ℃、
95 ℃、 100 ℃, 根据表 1的评价标准对产品进行感官品
质评定 , 结果见表 8.
表 8 温度对成品品质的影响
温度/ ℃ 70 75 80 85 90 95 100
评分 5.6 6.5 7.3 8.6 9.2 9.81 9.3
  结果表明:在 95 ℃之前 , 成品品质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 但当温度达到 100 ℃沸腾时 , 成品品质反而下
降.为此进一步以 95 ℃为中点来选择蒸煮温度 , 最终确定蒸煮温度范围 93 ~ 97 ℃.
2.7 仿生食品与天然食品比较
对所制作的仿生食品与天然食品在色泽 、香气 、外形 、口感等进行比较.
表 9 仿生食品与天然食品感官特性的比较
感官特性 仿生食品 天然食品
色泽 鲜艳 , 富有光泽 , 且均匀一致 鲜艳 , 富有光泽 , 且均匀一致
香气 清香同时带有天然多糖的香气 清香
外形 完整 , 结构紧密 , 表面平滑 , 少折皱 完整 , 结构紧密 , 表面平滑性差 , 易折皱
口感 口感细腻 , 富有一定的弹性和脆度 口感细腻 , 但无弹性或脆度
煮后情况 色泽及风味的损失较少 色泽及香气的损失严重
  结果表明:多糖仿生食品具有天然食品固有的色泽和香气 , 具有明显逼真效果 , 还具有天然食品无可
比拟的特性 , 多糖仿生食品除具有天然食品清香外还具有天然多糖独特香气 , 且具有一定弹性和脆度 , 另
外多糖仿生食品具有药疗保健功能.
3 讨  论
3.1 仿生食品主要原材料的选择
目前常用的仿生食品原材料有大豆蛋白 、海藻酸钠和海洋副产品等 , 但这些原料制作存在稳定性差 、
色泽效果差等缺陷.本实验所用可食性多糖由于具有特殊网络结构 , 既作为主料和各辅料的填充物 , 又可
作为色泽和香气保留材料[ 9] , 同时可食性多糖具有防癌 、防肥 、防糖尿病 、降低血中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疗
功能[ 3] , 且产品品质稳定性好.
3.2 仿生食品色泽香气
3.2.1 色香原料选择
对仿生食品进行赋色增香 , 使其具有天然食品的色泽和香气.由于合成色素安全性差 , 近年来 , 人们
越来越热衷与天然色素的研制开发.天然色素无毒副作用 , 有些还兼有营养性与药效性[ 10] .红色素中 , 辣
椒红色素色泽鲜艳 、浓厚 , 且耐酸碱 、耐高温 , 有利于产品贮存.因此选用辣椒红色素作为仿生食品红色
素.绿色素则选择芹菜叶柄榨成渣加入.
香精赋予仿生食品香气 , 固体香精优于液体香精 , 其原因可能是固体在胶体溶液中分散速度慢于液
体 、β 环状糊精包埋作用以及颗粒大小受多糖大分子屏蔽作用所致.
3.2.2 色香保留材料选择
就仿生食品色泽而言 , β 环状糊精(β-CD)的色素保留率较好 , 而黄原胶 、卡拉胶对香气保留效果较
123第 1期            李崇高 , 等:魔芋多糖仿生食品工艺的研究
好.针对色素与风味物质所取较好效果的材料不同 , 将 β 环状糊精 、黄原胶和卡拉胶进行互配效果最好 ,
这与前人[ 10 , 20] 的研究结果一致.
β 环状糊精具有疏水的内部与亲水的外部[ 21] , 易溶于水 , 浓度高效果明显.卡拉胶 、黄原胶与可食性
多糖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11 20] , 浓度过高溶胀不均匀 , 过低达不到对色香味保留的效果 , 宜选用中低浓度.
可食性多糖与其它食品胶很难完全混匀 , 故制作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酯作为乳化剂促使它们充分混
匀.实验表明:蔗糖酯加入对色泽和香气有一定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可食性多糖与其它食品胶混匀后使得
色素等小分子更加均匀地渗入其间而被保留有关.
3.3 仿生食品的塑形效果
塑形效果是仿生食品重要感官指标 , 天然可食性多糖是高分子聚合物 , 在溶液中添加碱性凝胶剂 , 即
可具有赋形效果 , 呈现强力凝胶性能 , 用挤压或填充方法使其进入模具中 , 便可成型.经实验得出选用碳
酸钠作凝胶剂 , 减缓了凝胶速度 , 使得凝胶均匀 , 有利于成品塑形效果.
3.4 仿生食品的赋味
风味在仿生食品制作中起重要作用 , 赋味效果与黄原胶耐盐性密切相关 , 盐和糖的加入对胶凝胶程度
有一定影响 , 故需对糖和盐的加入量进行研究.实验得出:适当提高黄原胶用量 , 糖和盐的含量分别为
20%和 3%赋味效果较好.
3.5 蒸煮温度 、 pH值对仿生食品的影响
由于黄原胶及卡拉胶经过蒸煮从有序态变为无序 , 与可食性多糖产生更加充分协同增效[ 11 20] , 加速
凝胶过程 , 因而产品品质受蒸煮温度的影响 , 温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产品的品质.蒸煮温度以 93 ~ 97
℃为宜.
pH 值对多糖凝胶有巨大影响.当 pH 值在11 ~ 12之间时 , 葡甘聚糖分子相联结形成立方体网状结构 ,
形成具有弹性的半固体[ 21] , 对产品色泽香气具有保留作用.碱性过低 , 效果不明显 , 碱性过高则产品弹性
立即下降 , 影响产品品质 , 不仅提高成本 , 增加设备腐蚀 , 而且对人体有害.因此 , 为了保证最佳的仿生效
果 , pH 值控制在 11 ~ 12之间.
3.6 多糖仿生食品的最佳生产工艺
仿生食品各种制作材料及用量确定后 , 需要研究它们的加入顺序.实验得出最佳的制备工艺为:①β-
CD溶液加色素混合;②黄原胶加卡拉胶混合后按顺序加入香精 、蔗糖酯;③将①和②的混合液混合后加
入可食性多糖;④注模 、脱模.可食性多糖具有一定的胶凝温度与时间 , 在制作过程中应控制凝胶温度 、
时间为:T >90 ℃, t>55 min.在注模时 , 先涂上一层植物油有助于后期脱模.
4 结  论
1)魔芋多糖仿生食品的最佳配方:可食性多糖 5%、β-CD 2.0%、黄原胶 0.5%、卡拉胶 0.4%、天然
色素 1.0%、蔗糖酯 0.1%、 pH 值 11 ~ 12 , 蒸煮温度 93 ~ 97 ℃, 并按照一定的加料顺序进行混合 , 注模脱
模 , 所制得的仿生食品塑形效果好 、香气丰富 、有光泽 、口感韧脆适度 、咀嚼性好 、质地均匀 、香甜可口 、
弹性强.
2)以天然可食性魔芋多糖为主料 , 以天然色素 、天然香精和天然乳化剂为辅料 , 制成多糖仿生食品 ,
是将天然可食性多糖资源与天然食品有机结合 , 既有天然食品的基本特征 , 又兼有天然多糖的保健功能 ,
是人类饮食文化上的一种创新 , 符合当今仿生食品的发展趋势.
3)成功用食品胶对魔芋多糖仿生食品进行增香 、赋味和上色 , 可将大部分风味剂及香料与外界环境隔
离 , 改善对光和氧的稳定性 , 起到了保护仿生食品色 、香 、味 , 减少损失 , 并控制香料及风味物质缓慢释
放 , 保证香气 、风味和色泽稳定 , 是对仿生食品加工业的一大改进.
参考文献:
[ 1] 李清春 , 张景强.仿生食品的研究概况 [ J] .食品科技 , 2001(1):20 21.
[ 2]  王小波.方兴未艾仿生海洋食品 [ J] .航海 , 2000(2):18 20.
[ 3]  沈悦玉 , 杨湘庆.魔芋胶的特征和魔芋凝胶食品 [ J] .食品科学 , 1995(6):14 19.
124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30卷
[ 4]  高群玉 , 黄立新 , 周俊侠 , 等.姜黄色素及其微胶囊化的应用研究 [ J] .食品科技 , 2000(3):35 37.
[ 5]  田 洪 , 罗 玉 , 廖读丽.以阿拉伯胶为主要壁材的九头狮子草红色素微胶囊化色素液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 J] .天然产
物研究与开发 , 2000(3):64 71.
[ 6]  关 丽 , 李国明 , 黄晓燕 , 等.壳聚糖缓释微囊的研制及性能初探 [ 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1):79
83.
[ 7]  王坤范 , 王庆国 , 刘一和.低糖杏酱的研制 [ J]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 1995(2):191 195.
[ 8]  张水华 , 孙群社.食品感官鉴评(第二版)[ 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1.
[ 9]  何家庆 , 葛玉节 , 胡建群.轻糖芹菜脯加工新工艺 [ J] .食品科学 , 1996(3):32 35.
[ 10] 蔡建秀.我国天然食用植物色素的开发利用研究 [ 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0(4):56 59.
[ 11] 何东保 , 杨朝云 , 詹东风.黄原胶与魔芋胶协同相互作用及其凝胶化的研究 [ J]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2):198 200.
[ 12] Ridut M J , Brow nsery G T.Xanthan-Locust Bean Gum Inter actions and Gelation [ J] .Ca rbobydrate Polymer s , 1993 ,
144:53 58.
[ 13] 何东保 , 彭学东 , 詹东风.卡拉胶与魔芋葡甘聚糖协同相互作用及其凝胶化的研究 [ 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01
(2):28 30.
[ 14] Fe rnande s P B , Doublie r J L.Keppa-Car rageenan/ Ga lacuomanan M ixed Gels [ J] .Carhohydrate Polymer s , 1991 , 16:
253 274.
[ 15] 周爱梅 , 刘 欣 , 林日高 , 等.明胶与卡拉胶相互作用特性的研究 [ 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2(1):78 81.
[ 16] Xie Y R , H etiar achchy N S.Xanthan Gum Effects on So lubility and Emulsifiction P roper ties of Soy Pro tein I so lation
[ J] .Food Science , 1997 , 62(6):1101 1104.
[ 17] 伍 胜 , 克纳 ·汉素(Klockner H aensel).卡拉胶与食品中组分的反应特性和机理 [ J] .食品科学 , 2000(12):206
209.
[ 20] Paulo B.Fernande s.Rheo lo gicaldesx ription at M inimum Gelling Conditions ofκ-Carr ageenan/ Locust Bean Gum System
[ J] .Food Hydroco lloide , 1994(8):345 349.
[ 18] Fe rnande r P B , Doublier J L.Kappa-Car rageenan/ Galactomannan M ixed Gels [ J] .Carbobydra te Po lyme rs , 1991 , 16:
253 274.
[ 19] 雍国平 , 李光飞 , 郑 飞 , 等.β 环状糊精包合物的结构研究 [ 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2000(7):1124 1126.
[ 20] 庞 杰 , 刘佩英.魔芋精粉的性质 、 功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 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1(增刊):8.
Studies on the Technology of Konjac Polysaccharide Simulated Food
LI Chong-gao1 ,  HUANG Jian-chu1 ,  HUANG Yong-mei2
1.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 College ,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05 , China;
2.College of Food Science , Fujian Agricul 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 Fuzhou Fujian 350002 , China
Abstract:With the natural edible konjac poly saccharide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 the techno logies of colo-
ring , f lavoring and shaping in konjac-based bionic food production w ere studied w i th single-facto r test and
orthogonal test.The fo llow ing optimum fo rmula and processing parameters w ere obtained:5%edible po l-
y saccharide w as used as the basic raw materials , supplemented wi th 2.0% β-CD , 0.5% xanthan gum ,
0.4%karrageenin , 1.0%natural pigment and 0.1% sucrose esters;they w ere cooked at a pH o f 11-12
and a temperature of 93-97 ℃;the adding , mix ing , mo lding and st ripping w ere performed in a def ini te
sequence.The resul ting bionic fo od w as pleasant-shaped , aroma-rich , g lossy-tex tured , elastic and good-
tasting.
Key words:Konjac poly saccha ride bionic fo od;edible poly saccharide;optimum formula;proce ssing param-
eter
责任编辑 汤振金    
125第 1期            李崇高 , 等:魔芋多糖仿生食品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