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新疆青藓科和柳叶藓科新记录种



全 文 :文章编号: 1001-4675(2007)02-0204-03
新疆青藓科和柳叶藓科新记录种
买买提明·苏来曼1 , 2 ,  刘 丽3 ,  王幼芳3
(1 新疆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2 日本广岛大学理学研究科 生物科学
植物分类生态学研究室;3 华东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 200062)
摘 要:通过对新疆阿尔泰山苔藓植物的调查研究 ,发现新疆新纪录种 3 种 , 分别为:亚灰白青藓 Brachy thecium
pseudo-subalbicans Y.F.Wang et R.L.Hu , 羽状青藓 Brachy thecium propinnatum Redf., 细肋镰刀藓 Drepanocladus
tenuinervis T.Kop.。其中 ,亚灰白青藓在该地区的发现成为该种在中国分布的最北边缘。这些新纪录的发现 , 丰
富了新疆苔藓植物研究资料。同时提出新改名:亚灰白青藓 Brachythecium pseudo-subalbicans Y.F.Wang e t R.L.
Hu。
关键词:亚灰白青藓;羽状青藓;细肋镰刀藓;新纪录;阿尔泰山;新疆
中图分类号:Q949.35+2  文献标识码:A
  阿尔泰山东起蒙古巴彦温都尔 ,经新疆北部向
西延至俄罗斯的鲁布佐夫斯克 ,横亘蒙古 、中国 、哈
萨克斯坦 、俄罗斯 4 国。在中国境内主要是阿尔泰
山中段的西南坡以及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北部 ,均
为欧洲-西伯利亚泰加林带向南延伸区 ,分布于山
地亚寒带针叶林区 ,是我国十分罕见的自然景观类
型区之一。地理位置在 46 ~ 50°N , 85 ~ 92°E 之
间〔1〕 。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由南西向北东逐渐升
高的阶梯状山地组成 ,一般海拔在 1 000 ~ 3 500 m ,
由平原 、低山 、中山及高山 4部分组成〔2〕 。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 ,远距海洋 ,成为我国唯
一不受东南季风影响只受西风带影响的地区 ,气候
干旱 ,降水甚少 ,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阿尔泰山大
陆性寒温带气候特征显著 ,降水相对较多 ,是全疆较
湿润的区域之一。气候四季特点是:春季升温快而
多风;夏季凉爽而短;秋季降温迅速而晴朗;冬季严
寒而漫长。冬半年常有西伯利亚冷气团暴发南下 ,
出现烈风暴雪 ,寒潮霜冻〔1〕 。阿尔泰山已知分布有
藓类植物 33科 120属 262种〔3 ~ 6〕 。本地区藓类植
物区系以温带成分占优势 ,区内藓类区系组成十分
独特 ,生存有大量我国仅此分布的珍稀物种 ,苔藓资
源富集 ,在我国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利用中
具有重要的价值 。Tan B C 等分别于 1996 年〔7〕和
2000年〔8〕将该地区指定为东亚及东南亚苔藓植物
多样性保护和苔藓植物区系调查的 8个热点地区之
一 。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藓类植物的
调查 ,发现新疆新纪录种 3种 ,分别属于青藓科和柳
叶藓科 ,现报道如下:
1 青藓科新纪录种
1.1 亚灰白青藓
Brachythecium pseudo-subalbicans Y.F .Wang
et R.L .Hu nom.nov.
Brachythecium subalbicans Broth.Symb.Sin.
4:106.1929 hom.illeg.
该种 先 前 命 名 Brachythecium subalbicans
Broth.为非法命名 。Broth 1929年命名时 ,该学名
已经存在 ,根据植物命名法规的优先原则 ,此命名为
非法命名 , 故作 者在此 对该 种提 出新 改名
Brachythecium pseudo-subalbicans Y.F.Wang et R.
L .Hu。
植物体粗壮 ,紧密交织生长 ,呈黄绿色 ,略具光
泽 。茎匍匐 ,羽状分枝 ,枝长短不一;叶在茎上 ,紧密
排列 ,呈圆条形。茎叶宽卵状披针形 ,先端渐尖呈长
毛尖 ,具 2至多条深皱褶;叶基宽阔略下延;中肋纤
细 ,超过叶长度的 3/4或近于叶尖 。枝叶比茎叶狭
窄 ,长卵状披针形;叶基收缩;中肋几达叶尖 。叶中
第 24卷 第 2期
2007年 3月                 
干 旱 区 研 究
ARID ZONE RESEARCH                
Vol.24 No.2
Mar. 2007
收稿日期:2006-03-22; 修订日期:2006-11-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0113)
作者简介:买买提明·苏来曼(1964-),男(维吾尔族), 副教授 ,从事植物系统分类及苔藓植物的研究.E-mail:mamtiminsulayman@
yahoo.com.cn
通讯作者:王幼芳.E-mail:yfw ang@bio.ecnu.edu.cn
DOI :10.13866/j.azr.2007.02.012
部细胞狭长线形 ,基部细胞排列疏松 ,角部细胞分化
至深皱褶处 ,方形或矩形。蒴柄纤细 ,红色 ,平滑无
疣。孢蒴长圆柱形 ,蒴齿双层〔9〕。
本种植物叶具 2至多条深皱褶 ,中肋几达叶尖 ,
茎叶和枝叶先端渐尖 ,枝叶基本收缩易与其它种
区分 。
生境:海拔1 600 ~ 1 700 m ,土生或石上土生 。
鉴定标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哈纳斯
国家自然保护区(阿尔泰山), 买买提明·苏来曼
5859 ,6208;阿尔泰山大河林场 , 买买提明·苏来曼
6368(XJU)。
分布:中国特有 。见于我国陕西 、四川 、云南 。
以前多见于我国南部 ,此次在新疆阿尔泰山发现的
新纪录 ,也是此种在我国分布的最北记录。
1.2 羽状青藓
Brachythecium propinnatum Redf., B.C.Tan
et S.He , J.Hattori Bot.Lab.79:184.1996.
Brachythecium pinnatum Takaki , J.Hattori
Bot.Lab.15:6.1955.hom.illeg .
植物体中等大小 ,丛集成片生长 ,深绿色或黄绿
色 ,具光泽 。茎匍匐 ,规则分枝 ,呈圆条形 。叶干燥
时紧贴 ,潮湿时直立伸展 。茎叶卵状三角形 ,具有多
条纵长深皱褶 ,基部宽阔略平 , 先端渐尖呈长毛尖
状 ,中肋达叶长度的 4/5或消失于叶尖 。叶中部细
胞狭长线形 ,角区细胞分化不达中肋 ,矩形或方形 。
本种茎叶卵状三角形 ,具多条纵长深皱褶 ,基部
较平 ,具长毛尖 ,细胞长 ,角区分化不达中肋等特征
易与其它种区分 。
生境:海拔 1 400 ~ 1 950 m ,湿土生。
鉴定标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巴河县(阿尔泰
山),买买提明·苏来曼 6313;青河县(阿尔泰山)买
买提明·苏来曼 6377(XJU)。
分布:中国和日本。中国的分布地区有吉林 、陕
西 、安徽 、四川 、云南〔10〕 。在新疆为首次发现。
2 柳叶藓科新记录种
细肋 镰刀 藓 Drepanocladus tenuinerv is T .
Kop., Memoranda Soc.Fauna Flora Fennica 53:9.
1977.
植物体型较大 ,茎不规则 ,羽状分枝 ,密布叶 。
茎叶从基部向上渐尖成一长毛尖 ,常镰刀状弯曲 ,叶
缘平滑 ,叶常扭曲 。中肋细弱 ,叶中部细胞狭长虫
形 ,基部细胞较短 ,厚壁具壁孔 ,角细胞分化明显 ,薄
壁 。
本种叶片镰刀状弯曲 ,中肋细弱 ,基部细胞厚
壁 ,角细胞壁薄等特征易与其它种区分。
生境:海拔 1 620 ~ 2 000 m ,湿土或腐木生。
鉴定标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额尔齐
斯河边(阿尔泰山),买买提明·苏来曼 6248;富蕴县
大桥林场(阿尔泰山), 买买提明·苏来曼 5959
(XJU)。
分布:中国和欧洲 。中国的分布地区有黑龙江 、
内蒙古 、西藏 、云南〔10〕。在新疆的分布为首次报道。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常直海 , 李心.新疆山地森林土壤〔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
生出版社 , 1995.67- 133.〔C han Zhihai , Li Xin.Xinjiang
Moun tain Forest and Soil〔M〕.Urumqi:Xinjiang Science Tech-
nology and Sanitat ion Press , 1995.67-133.〕
〔2〕 陈文俐 , 杨昌友.中国阿尔泰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云南
植物研究 , 2000 , 22(4):371-378.〔Chen Wenli , Yang C hangy-
ou.A floristic study on the seed plantin Mts.Altay of China〔J〕.
Acta Botanica Yunnanica , 2000 , 22(4):371-378.〕
〔3〕 赵建成 , 皮锡铭 ,李建军.喀纳斯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调查
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 , 1989 , 6(4):78-83.〔Zhao Jiancheng ,
Pi Ximing , Li Jianjun.An investigat ion on the bryophytes in
Kanasi Natural Reserve , Xinjiang〔J〕.Jou rnal of Xinjiang Univer-
si ty , 1989 , 6(4):78-83.〕
〔4〕 Tan B C , Zhao J C , Hu R L.An updated checklist of mosses of
Xinjiang , China〔J〕.Arctoa , 1995 , 4:1-14.
〔5〕 买买提明·苏来曼, 赵建成 , 索菲娅.喀纳斯自然保护区苔藓
植物区系〔J〕.干旱区研究 , 1999 , 16(4):19-24.〔Mamtimin
Sulayman , Zhao Jiancheng , Sophia.A study of the bryoflora of
the Kanas Nature Reserve , Xinjiang〔 J〕.Arid Zone Research ,
1999 , 16(4):19-24.〕
〔6〕 Sulayman M , Tsubota H , Yamaguchi T , et al.Mosses of Xinjiang
Altai Mountains , C hina〔J〕.Chenia , 2007(inpress).
〔7〕 Tan B C , Iw atsuki Z.Hot spots of mosses in east asia anales〔J〕.
Inst Biol Univ Nac Auton Mexico Ser Bot , 1996 , 67(1):159-
167.
〔8〕 Tan B C , Pcs T.Bryogeography and Conservat ion of Bryophytes.
Bryophyte Biology〔M〕.American: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0.403-448.
〔9〕 王幼芳 , 胡人亮.中国青藓科研究资料(Ⅰ)〔J〕.植物分类学
报 , 1998 , 36(3):255- 267.〔Wang Youfang , Hu Renliang.
Notes on C hinese Brachytheciaceae(I)〔J〕.Acta Phytotaxonomi-
ca Sinica , 1998 , 36(3):255-267.〕
〔10〕 胡人亮 , 王幼芳.中国苔藓志(第七卷)〔M〕.北京:科学出版
社 , 2005.1-182.〔Hu Renliang , Wang Youfang , Flora Bryophy-
torum Sinicorum(Vol.7)〔M〕.Beijing:Science Press , 2005.1-
182.〕
2052期            买买提明·苏来曼等:新疆青藓科和柳叶藓科新记录种              
New Records of Brachytheciaceae and Amblystegiaceae from Xinjiang
Mamtimin Sulayman1 , 2 ,  LIU Li3 ,  WANG You-fang3
(1.College of Li 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Xinjiang University , Urumqi 830046 , China;
2.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 , Graduate School of Science , Hiroshima University , Hiroshima 739-8526 , Japan;
3.College of L ife Science ,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 Shanghai 200062 ,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study ing the bryophytes in Altay Mountains , Xinjiang , three new records from Xinjiang
are reported , they are Brachythecium pseudo-subalbicans Y.F .Wang et.R.L.Hu , Brachythecium
propinnatum Redf.and Drepanocladus tenuinervis T .Kop.Xinjiang becomes as the northernmost margi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Brachythecium subalbicans Broth in China because of the discovery of this species in this re-
gion.These new records make the materials about bryophytes in Xinjiang be abundant.One new name ,
Brachythecium pseudo-subalbicans Y.F .Wang et.R.L.Hu , is also put forward.
Key words:  Altay Mountains; Brachythecium pseudo-subalbicans; Brachythecium propinnatum ;
Drepanocladus tenuinervis;new record.
《中国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一书 5月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由陈曦研究员主编的《中国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专著 , 2007年 5月将由科学出版
社出版发行 。专著分上下篇 ,共计 15章 ,约 85万字 。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也是人类对各种土地利用活动的
综合反映。中国年降水量小于 200 mm 的干旱区 ,是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域中 ,一个特殊的自然地
理单元 ,也是世界干旱区中别具一格的地理景观 。它深居欧亚大陆腹地 ,山脉与盆地相间的地貌结
构 ,加之优渥的西风气流 ,在山地营造出中国最大的雪冰境域 ,构建成以内陆河流域为主体 ,以河流
为纽带 ,高山流水汇集于内陆干旱盆地平原 ,潴水成为湖泊湿地的完整流域水分循环系统 ,造就出
山地 、绿洲与荒漠共存的独特景观格局。开展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对深刻揭示 50年来
干旱区景观格局的演变过程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意义和科学价值 。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
向性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134)和“西部之光”联合学者(2004)项目的共同支持下 ,通过大
量的实地调查 、研究。并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集成《中国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
覆盖变化》专著。
本书可供水文 、气象 、自然地理 、环境及生物和国土整治等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 ,政府管理部门
有关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生师参考 。
欲购书者 ,请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干旱区研究》编辑部联系 ,电话:0991-
7885364电子信箱:azr@ms.xjb.ac.cn
(王亚俊)
206                    干 旱 区 研 究                    24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