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栽培和野生玉竹的形态学比较鉴别



全 文 :图 4 三叶爬山虎粉末显微特征
1.淀粉粒 2.粘液细胞及针晶束 3.簇晶 4.导管 
5.韧皮纤维 6.木栓细胞
图 5 爬山虎粉末显微特征
1.淀粉粒 2.粘液细胞及针晶束 3.导管 4.韧皮纤维
与腹部组织无明显区别。皮层乃可见含针晶的粘液
细胞 。木质部构造与腹面相同 。(图 3-C ,D)
3  粉末显微特征
3.1  三叶爬山虎 粉末呈棕色或灰褐色 ,气微 ,味
淡 。(1)淀粉粒较多 ,均为单粒 ,呈球形 ,类球形 、类
椭圆形或不规则圆形 ,直径 3 ~ 17μm , 长可达 26
μm ,层纹及脐点均不明显。(2)含草酸钙针晶的粘
液细胞 ,针晶长 50108 微米 ,多成束;粘液细胞内有
时可见云朵状半透明的粘液质。(3)草酸钙簇晶易
见 ,直径 12 ~ 26 μm ,晶瓣排列成 2 ~ 3轮 ,不甚规
则 。(4)具缘纹孔导管直径 40 ~ 120(156)μm ,纹孔
大 ,近圆形 ,壁木化 。(5)韧皮纤维众多 ,直径 8 ~ 10
μm ,边缘微波状弯曲 ,壁薄 。此外 ,尚可见木栓组织
碎块。(图 4)
3.2  爬山虎 粉末呈红棕色 ,气微 ,味淡。(1)淀
粉粒甚多 ,单粒 ,长圆形 、元宝型 、类三角形 、船形 ,短
径 4 ~ 20 μm ,长径 10 ~ 49 μm ,层纹 、脐点均不明
显 。(2)针晶存在于椭圆形的粘液细胞中 ,长 80 μm
左右 。(3)具缘纹孔导管直径 75 ~ 190μm ,纹孔口
呈长狭缝状。(4)韧皮纤维直径 15 ~ 40μm ,边缘略
呈波浪形 ,壁木化 。此外 ,尚可见管胞及木栓组织碎
块 ,偶见簇晶 。(图 5)
参 考 文 献
1  陈俊华.中药粉末显微鉴别手册.第三卷.四川省中药
研究所 , 1989∶26
2  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 , 1984∶259
3  贵州省中医研究所.贵州民间药物.一辑.贵阳:贵州
人民出版社 , 1965∶135 , 336
(2004-06-16收稿)
栽培和野生玉竹的形态学比较鉴别
刘塔斯1 郑雪花1 杨先国1 林丽美1 李 钟2
(1.湖南中医学院药学院 ,长沙 410007;2.广东药学院 ,广州 510224)
  摘要 本文报道栽培玉竹和野生玉竹的性状与显微特征 , 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玉竹多糖进行了含量测定。
结果表明 ,栽培和野生玉竹在性状 、显微上区别明显 ,多糖的含量野生玉竹为 9.67%, 栽培玉竹为 8.05%。野生玉
竹多糖含量明显高于栽培玉竹。
关键词 栽培玉竹;野生玉竹;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含量测定
  玉竹为百合科(Liliaceae)黄精属(Polygonatum)
植物玉竹 Polygonatum odoratum (M ill.)Druce 的
根茎 ,为常用中药 ,应用历史悠久。最早以葳蕤之名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上品。玉竹主要含多糖 、
低聚糖 、氨基酸等成分 ,味甘 ,性平。据现代药理研
究 ,玉竹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 ,强心 ,降血脂与血糖 ,
延长动物寿命等作用〔1〕。且药食两用 ,有着广泛的
开发 、利用前景。玉竹主产于湖南省新邵 、邵东等
县 ,为地道药材 ,药材条粗色白 ,肉质肥厚 ,产区以栽
培为主 ,野生玉竹条细 ,色淡黄 ,市场上两者兼有。
·14· 中药材第 28 卷第 1期 2005 年 1 月
本文对栽培玉竹和野生玉竹的性状 、显微 、玉竹多糖
含量测定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UV-1200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对照
品无水葡萄糖 ,AR级(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
所);硫酸 , AR 级;苯酚试剂:取苯酚 1000g , 铝片
0.1 g ,碳酸氢钠 0.05 g ,混合 ,油浴蒸馏 ,收集 180 ~
182℃的馏分 ,精密称取馏分 10.0 g ,置 250 ml量瓶
中 ,加蒸馏水至刻度 ,摇匀 ,避光冷藏。
玉竹药材由湖南省新邵县潭溪镇玉竹 GAP 药
材基地提供 ,经湖南省中医学院刘塔斯教授鉴定。
2  生药性状
2.1  栽培玉竹 根茎圆柱形 ,有分支 ,直径 1 ~ 2.6
cm ,环状节明显 ,节间距 4 ~ 15 mm ;根茎中间或终
端(三年生)有 3 ~ 9个圆盘状茎痕 ,直径5 ~ 12 mm 。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 ,半透明 ,有皱纹及须根痕 ,
须根痕直径 1 ~ 1.5 mm;质柔 ,干时硬而脆 ,易折
断 ,断面黄白色 ,颗粒状 ,可见散在的维管束小点 。
气微 ,味甘 ,有粘性。
图 1 栽培玉竹根茎横切面详图(×200)
1.表皮 2.粘液细胞及针晶束 3.基本薄壁组织 4.韧
皮部 5.木质部
2.2  野生玉竹 与栽培玉竹的主要区别点:直径 4
~ 7 mm ,节间距 3 ~ 7 mm 。表面黄白色 ,须根细小 ,
须根痕直径约 0.2 mm;余同栽培玉竹。
3  根茎横切面显微特征〔2 、3〕
3.1  栽培玉竹 表皮细胞 1例 ,外被角质层。皮
层约占根茎的 1/5 ,由薄壁细胞组成 , 内皮层不明
显 。中柱维管束散列 ,有限外韧型 ,近外侧排列成环
状;维管束中韧皮部大部分被包于木质部中 ,木质部
呈 U 型 ,导管长 54 ~ 125 μm ,直径 32 ~ 39 μm 。薄
壁组织中有粘液细胞 ,长径 90 ~ 122 μm ,短径 74 ~
107μm 。粘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 ,针晶束长 36
~ 50μm ,直径 18 ~ 36 μm 。(图 1)
3.2  野生玉竹 与栽培玉竹不同点:导管较细 ,长
36 ~ 107μm ,直径 14 ~ 36 μm 。粘液细胞较大 ,长径
109 ~ 191μm ,短径 96 ~ 164 μm ;每一视野粘液细胞
平均数为 20个。(图 2)
4  粉末显微特征
4.1  栽培玉竹 粉末淡黄色。表皮细胞壁连珠状
增厚 ,气孔不定式;粘液细胞长 98 ~ 320μm ,内含草
酸钙针晶束 ,长36 ~ 50μm ,直径16 ~ 36μm ;导管
图 2 野生玉竹根茎横切面详图(×200)
1.表皮 2.基本薄壁组织 3.粘液细胞及针晶束 4.韧
皮部 5.木质部
·15·中药材第 28 卷第 1 期 2005 年 1 月
主为网纹导管;薄壁细胞有散在的针晶及针晶束 。
(图 3)
图 3 栽培玉竹粉末图(×290)
1.粘液细胞及针晶束 2.表皮及气孔 3.导管 4.针晶
5.表皮细胞
4.2  野生玉竹 粘液细胞长 110 ~ 500μm;针晶束
长 11 ~ 32μm ,宽 7 ~ 25μm 。
5  显微常数测定
栽培玉竹及野生玉竹的气孔数 、气孔指数 、粘液
细胞数见表。
 表  栽培玉竹及野生玉竹显微常数测定
气孔数/mm2 气孔指数(%) 粘液细胞数/视野
栽培玉竹 10 1.64 10
野生玉竹 8 1.32 20
6  玉竹多糖含量测定
按文献〔5〕方法测定栽培玉竹和野生玉竹中多
糖的含量。结果栽培玉竹含多糖为 8.05%,RSD为
1.62%;野生玉竹为 9.67%, RSD为 1.42%。
7  小结与讨论
7.1  栽培玉竹和野生玉竹的不同点主要有:栽培
品较野生品粗 ,直径为 1 ~ 2.6 cm ,节间距较长 , 4 ~
15 mm ,茎痕较大 ,5 ~ 12 mm ,颜色较深。显微鉴别
特征方面 ,栽培玉竹导管较长 ,长 54 ~ 125 μm ,直径
为 32 ~ 39μm;野生玉竹粘液细胞较多而大 ,长 109
~ 191 μm ,直径 96 ~ 164 μm 。栽培品气孔较多;针
晶较长 ,较粗 。
7.2  曾比较了野生玉竹和栽培玉竹的水 、乙醇 、氯
仿和石油醚提取液的紫外光谱特征 。结果表明 ,两
者谱线峰位相差 12 mm;峰形相似;吸收强度方面 ,
以水 、氯仿为溶剂时 ,野生玉竹的最大吸收峰吸收值
比栽培玉竹要大;以乙醇为溶剂时 ,野生和栽培的相
差不大 ,以石油醚为溶剂时 ,野生的吸收值较小 。由
此推测 ,野生玉竹的水溶性成分含量较高 ,而脂溶性
成分则较低 。
7.3  栽培玉竹实施 GAP 后 ,产量高 ,测得玉竹多
糖含量为 8.05%,远远高出药典所规定的含量 。玉
竹在湖南新邵县栽培历史悠久 ,以根茎粗壮 、色白 、
质优而远销各省。而野生玉竹多糖含量比栽培玉竹
虽然较高 ,但其根茎较细 ,生长时间较长 ,产量低 ,资
源少。有关玉竹野生与栽培品种的种质问题以及其
他成分的比较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参 考 文 献
1  刘塔斯.玉竹.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1∶77
2 刘琦 , 等.中药显微鉴定原理与技术.长春:吉林科学出
版社 , 1989∶5356
3  王志伟 ,等.中药玉竹及其混淆品的性状和显微鉴别.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 1993 , 20(4)∶294
4  袁久荣.中药鉴别紫外谱线组法及应用.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 , 1999∶32832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0∶64
(2004-05-25收稿)
Quantity Study of Cultivated and Wild Rhizoma Polygonati Odorati
Liu Tasi1 , Zheng Xuehua1 , Yang Xianguo1 , Lin Limei1 , Li Zhong2
(1.Department of Pharmacy , Hunan College of T 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Changsha 410007;2.Guangdong College of Pharmacy ,
Guang zhou 510224)
Abstract Methods:In this ar ticle , cultivated and wild Rhizoma Polygonati Odorati have been compared in macroscopical identifi-
caation , microscopical identification , contents o f odoratan of Rhizoma Poly gona ti Odo rati.Results:Cultivated and wild Rhizoma Poly go-
nati Odo rati are different in macroscopical identifica tion , microscopical identification.Contents of odo ratan of Rhizoma Poly gonati
Odorati:wild Rhizoma Poly gonati Odorati 9.67%, cultivated Rhizoma Polygonati Odo rait 8.05%, wild>cultivated.
Key words Cultivated Rhizoma Poly gonati Odorati;Wild Rhizoma Polygonati Odo rati;Macroscopical identification;Microscopi-
cal identification;Contents determination
·16· 中药材第 28 卷第 1期 2005 年 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