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的城市设计缺的不是硬件,而是灵性的富足。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城市特色由其特色文化而来,由其历
史延续,文化内涵,建设风格等多种形式和内容而来。如纽约的自由女
神像,法国的凯旋门、中国的长城等。反之则城市记忆机理被打破,变
成一个由太阳高度决定的城市。
在设计每个独一无二的城市风景的道路上,需要正确解读场地精
神,还原“城市特色”,塑造城市本源形象。需要正确解读厚重的城市历
史和人文资源,理顺和谐人本主义城市的生存艺术。尤其在中西文化
碰撞交流日趋频繁的近年,梳理和探究中西方城市文明的根源及脉络,
已经成为我们理解并提升自身要义的借境;整理和传承中国文明的传
统,更是我们实现并弘扬自身价值的根本。过程中结合中外独具风格
的典例,阐幽发微,意趣兼得,避免“点子取代思想,产品取代作品”情况
的出现。
风景文化是塑造现代中国城市精神品格的必由之路,我们任重而
道远。
参考文献
[1]俞孔坚.回到土地[J].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4.
[2]淮南子[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6.
[3]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9.
[4]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译林出版社,2006. 2.
谈旧社区改造—以广州“穗花新村”社区改造为例
■李太欣 ■广州智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510200
摘 要:旧社区改造应该从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出发,以人为本,以改善社区的
生活环境达到满足居民对新的生活方式的要求。
关键词:社区改造 以人为本 生活方式
旧社区改造工程一度被称为“穿衣戴帽”工程,“穿衣”“带帽”分
别指建筑墙身及屋顶的改造,墙身重新翻身,平屋顶改坡屋顶。本人有
幸接触了一个旧社区改造项目,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如果社区的改造
仅停留在穿衣戴帽的层次上那只是做一个形象工程,我认为在旧社区
改造中对社区环境的升级改造,以满足新时代的生活方式对环境的需
求才是核心的关键所在。
“社区整治规划应以解决好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
和落脚点,以改善社区居民生活居住环境为基本内容,规划设计须重视
人的尺度、体现人的基本需求。”———引自《广州市社区人居环境综合
整治规划指引》
下面结合具体的项目设计内容来详细论述一下社区改造我们应该
关注的核心。
此次接触的改造项目名称叫“穗花新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
大道,总占地面积约 7. 4 公顷,有近 3600 户住户,约 15000 人,区内有
54 栋居民楼,有市政道路及多条小区道路,小区建筑多为八十年代中
建设,下面可以通过几组图片了解的基本面貌及我们改造的关注点:
通过实地考察,如图片所示我们社区主要存在如下几个关键问题:
(1)车位不足,车辆乱停乱放。由于小区建设年代私家车仍是罕
见物,所以当时的设计并没有考虑私家车的停放,更不用说地下车库的
开挖。而近十几年私家车存有辆爆炸式的增长已导致该小区车位严重
紧缺,同时由于没有路面停车的规划,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比较严重。
(2)人车混行。同样由于没有考虑机动车的因素,原道路的设计
只考虑非机动车行驶及人行,由于没有划分专门的人行道,所以经常导
致人车混行,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由于该小区内有一省一级小学———
海珠区实验小学,前来接送学生的家长车辆出现人车抢道甚至引起塞
车的现象。
(3)活动场地匮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原
有的场地缺乏可供活动的场地,不是杂草丛生就是砂石外露,既不适合
居民的活动也激发不起活动的欲望。
(4)绿化荒芜。由于社区建设年代并没有物业管理存在,直至今
天整个社区还是处于无物业管理状态,自家自户自扫门前雪,所以导致
社区的花草绿化荒芜无人打理,大大影响了社区的形象和档次。据与
当地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了解,想在这里引进物业管理非常困难,因为每
个业主都有不同的意见,这也是目前很多旧社区的通病。所以在对该
社区的改造中这也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如果仅为形象美观
好看种植了很多花花草草而不考虑日后的养护管理是不切实际的,很
快就会花枯草衰。
针对以上几点,我们分别作了相应整改措施,下面分别论述我们改
造的方法及改造后的效果。
(1)针对车位不足,首先第一点要做就是重新梳理可供停车的空
间。由于社区没有停车的规划设计,所以导致居民车辆乱停乱放,可停
两辆的位置由于停放的随意经常只能停下一辆,重新按照停车的尺寸
划分车位,规范化停车。第二点就是拓宽部分路面,使部分道路在不影
响正常行车的前提下增加路边停车。第三点改造靠近道路的部分绿化
场地,使其可供停车。由于没有物业的维护,社区里的绿化草地是很难
存活的,所以将部分已经黄土裸露的绿化用地改作停车位,解决了停车
的需求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价值。通过以上三点措施,改造后增加停
车约一百个,大大减缓了车位的紧张。
(2)针对人车混行,我们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手段。A、重新梳理路网
结构。由于原先路网仅考虑非机动车的行驶,并不区分人行与车行,结
构比较混乱,。这种路网结构导致机动车乱行乱停。经过实地的考察后
我们决定把路网进行简化,重新划分车行区及人行区,如下图所示:
·22·
2014 年第 5 期(总第 134 期) 江西建材 建筑与规则设计
蓝色线条为重新划定的车行道路,其余灰色道路通过用路墩禁止
车辆进入,不仅避免了车辆的乱行也减少了车辆进出对居民的影响。
(3)针对活动场地匮乏,我们主要通过升级改造入口处的小公园
来满足。在进行改造前我们对小区内部及周边居民的活动进行了调查
观察,发现对活动场地最需求最大的是老年人及小孩。老年人有晨运
及晚间跳集体舞的需求,而小孩则有追逐嬉戏及练习滑轮的需求,他们
共同的特点都是希望有更多的可供活动的硬底场地。原入口处公园虽
有一定的硬底场地,但面积过小,而且公园内绿化植物杂乱无章,杂草
横生,所以导致小公园场地使用频率非常低,缺乏人气。知道了需求和
对小公园现状进行分析后,我们做了如下设计 a、铲除小公园内杂乱的
植物,扩大原硬底场地;b、开拓新活动场地,增设更多活动设施。
从上面的改造前后对比图可以看出改造后的公园充满人气,同时
也证明改造是成功的。
(4)针对绿化荒芜,由于该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公司,所以在这里不
适宜大量养花种草,因为缺乏养护的人员与资金,因而在该小区中重新
在裸露泥土上植草种花是不现实的,最终我们决定把所有裸露泥地硬
底化,而且由于小区内树木葱郁,泥地硬底化后为居民提供了更多树底
下的悠闲场地,也改变了下雨天小区内一片泥泞的问题。
本改造工程由于成本、施工、业主意见等方面的影响,虽然并不是
十全十美的达到改造效果,但基本上以达到改造的初衷,改造后小区内
部交通变得更有序,整体环境更优美整洁,最重要的是重新充满了朝气
与活力,改善了生活环境的同时也满足了居民更多的生活需求。
在旧城区,老社区的改造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为城市需要新陈
代谢,需要不断的更新换代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社区改造作为一项
城市更新工程,究竟应该如何去更新如何去改?也许站在不同的立场
会有不同的需求,但作为设计师,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环境的
装饰,而是应该回归到生活,切合居民的生活需求,分析社区的现状特
点,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造方案,升级社区环境的同时升级社区的生
活方式,以达到与时俱进,满足因时代发展而改变的生活需求,这才是
作为设计师所应关心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广州市社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指引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
(上接第 20 页)
图 1 石粉作混合材对不同等级水泥性能的影响
值约为 4%、7%、10%、13%、16%、23%。即每增加 1%的石粉作水泥
混合材,强度值平均下降 1. 1% - 1. 4%。这说明石粉是一种活性相对
低的混合材,加入水泥中主要是改善其工作性及降低温升,掺量比较大
时,会影响水泥胶砂强度。建议 P·S·A32. 5 和 P·O42. 5 水泥在 7%
范围内,P·O52. 5 水泥在 5%范围内比较经济合理,又对强度的影响比
较小。
3 结论
通过石粉作混合材对水泥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石粉对水泥安定性、
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及强度的影响规律:
(1)石粉作混合材对水泥的安定性无不良影响;随石粉取代水泥量
的增加,标准稠度呈增加趋势。
(2)水泥凝结时间与强度等级有关。对于低强度等级 P·S·
A32. 5 水泥,随石粉代水泥量的增加,凝结时间呈提前趋势;对于高强
度等级 P·O52. 5 水泥,凝结时间呈延后趋势;P·O42. 5 强度等级的水
泥则介于两者之间。
(3)随石粉作混合材掺量的增加,强度呈降低趋势。建议石粉作混
合材的掺量在 7%范围内比较经济合理,同时,对强度的影响又比较小。
参考文献
[1]JGJ 52 - 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S].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吴中伟、廉慧珍。高性能混凝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胡晓曼(1979 年生) ,女,河南漯河市,工程师,硕士。从
事建筑材料的检测及混凝土性能研究。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