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技术应用 现代园艺 2016年第3期
湖泊定植克鲁兹王莲的种子采收和成熟时期鉴别
窦 剑,陈迎晖,陈玉林
(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 210014)
摘 要:针对前湖(南京中山植物园园区内的自然湖泊)王莲专类园区对景观效果的更高要求以及湖泊套袋保种工作存在的一定
操作难度,改良了湖泊定植克鲁兹王莲(Victoria cruziana)的果期分批套袋、集中采收的种子采收方法,并摸索出通过对种子袋内果
实组织残留物以及种子膜状假种皮的形态鉴别初步判断种子成熟时期的方法。
关键词:克鲁兹王莲;套袋保种;种子采收;成熟时期;鉴别
定植王莲小苗。(2)定植后的王莲通常于7月上旬~
中旬进入初花期,7月中下旬~8月中旬进入盛花期,
我们于8月中下旬进行第1批果实套袋,并在袋内放
置相关信息记录标签。依据气候条件、植株状态等因素
的差异,王莲的果实在花后1~3个月内成熟并散种[3]。
首批套袋的果实尤其是初花期产生的结实在此间高温
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发育较为迅速,需要密切关注以备
提前套袋。8月中下旬,王莲持续抽叶开花,随着生长
温度(水温、气温)的下降,果实发育速度往往不及前
者,可于9月中下旬进行第2批果实套袋。9月中下旬
之后温度持续下降,王莲的叶片以及花蕾抽生频率较
7~8月间明显放缓,果实内种子往往因低温而发育迟
缓、不易成熟。因此,9月中下旬之后的花后结实通常
不予套袋保种。(3)11月上中旬王莲植株处于生长末
期,湖区集中采种。
在2009~2014年间开展的前湖专类园区定植王莲
的采种工作中,我们采用以上果期分批套袋、集中采收
的方法,通过2批次套袋和1次集中采收的协同作业,
可完成专类园区20余株王莲的果实套袋及种子采收
工作。此外,需要关注的是受气候条件以及王莲植株生
长发育状态的影响,每个年份王莲套袋、采收的时间有
所差异,可在密切关注果实生长发育状态的基础上灵
活调节套袋及采收的具体时间。
3 湖泊采收种子的初步鉴别及清理
在种子的采后清理工作中,我们观察到湖泊区集
中采收上来的种子袋内残留物有所差异。结合种子袋
内的相关物候记录信息,我们探索出了通过对种子袋
内果实组织残留物以及种子膜状假种皮的形态鉴别而
初步判断种子成熟时期的方法,具体如下:
(1)部分种子袋内残留物较少,仅残留部分皮刺和
种子,果实组织以及种子膜状假种皮均已充分水解,种
子呈深黄褐色,颗粒均匀,袋内洁净无异味。结合物候
观察,此类种子通常为7~8月高温期间开花结实产生,
通常只产生于第1批套袋果实中。我们称此类采收后
已充分水解的种子为早期成熟种子。
(2)部分种子袋内的果实成熟后已与花梗分离,果
克鲁兹王莲(Victoriacruziana)(下文简称王莲)原
产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1],是营造夏日特色植物景观的
水生种类之一。王莲多年生,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作
一年生栽培[2],因此其保种工作尤为重要。2007年南京
中山植物园在前湖(南京中山植物园园区内的自然湖
泊)浅水水域建成王莲特色水生专类园。基于王莲专类
园区对景观效果的更高要求以及湖泊套袋保种工作存
在的一定操作难度,我们在之前的工作基础[3]上进一步
改良了湖泊定植克鲁兹王莲的种子采收方法,同时摸
索出了采后种子成熟时期的鉴别方法,与大家共同探
讨。
1 王莲的果实套袋
王莲的浆果成熟后自然开裂,并在水中散发出数
量不等的包裹着膜状假种皮的种子。套袋处理即指将
花后萼片闭合后2~3天之内的花朵[3]或发育中的果实
套入尼龙收口种子袋(规格为25cm×30cm或30cm×
30cm)中,并用尼龙绳牵引、固定至种植槽边缘的竹竿
上,以备收集果实开裂后散发出的种子。
2 湖泊定植王莲的种子采收
湖泊定植王莲和人造景观池定植王莲在套袋和种
子采收处理等方面有所差异。通常人造景观池内地势
平坦、水位较浅,穿防水衣即可下水操作,较为安全便
捷,可作为王莲重点保种池使用,详细记录定植王莲的
物候信息,并在花后逐一标号套袋、及时采收。湖泊定
植王莲的水环境较为复杂,通常因水位较高无法穿防
水衣下水操作。以南京中山植物园王莲专类园为例,该
专类园建于自然湖泊——前湖中,王莲定植区水深
2.5~3.5m,其日常养护以及套袋、采收工作均需要使用
竹伐或小船进行多人协助作业,花后逐一标号套袋工
作更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配合。此外,7~8月间正值王
莲盛花期,在此期间进行花后套袋对专类园景观也有
一定影响。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在王莲常规套袋采种方
法[3]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结合王莲的催芽、育苗工作,
主要操作如下:(1)在气候正常的年份中,于2月下旬
进行王莲的种子催芽、育苗,并在6月中旬于专类园区
輪輲訛
DOI:10.14051/j.cnki.xdyy.2016.05.039
2016年第3期 现代园艺 生态绿化
皮已水解或有部分残留,除皮刺残留之外,种子袋内未
完全水解的柱头杯部分残留物较多,种子膜状假种皮
未完全水解,不同种子袋内可见不同水解程度的假种
皮。此类种子呈黄褐色,颗粒均匀,为浆果成熟后自然
散发出的成熟种子,因散种时间的不同而水解程度有
所差异。它们在首批套袋的种子袋中较为常见,也存在
于部分第2批套袋的种子袋内。我们称此类果实成熟
后散发出的膜状假种皮未完全水解的种子为中期成熟
种子。
(3)部分种子袋内花梗与果实仍相连,王莲果实已
成熟,果皮不同程度开裂,果实内组织结构较为清晰可
辨,种子多集中于果实中,未完全散发。种子的假种皮
呈现乳白色。种子色泽黄绿色至黄褐色,颗粒均匀。此
类果实通常新近成熟开裂,果实组织以及假种皮均处
于水解初期,我们称此类种子为晚期成熟种子。
(4)此外,至采收时第2批套袋的种子袋内仍有部
分果实在发育中。针对此类果实,我们建议密切观察、
适时采收或不予采收。
在采后王莲种子的清理方面,早期成熟的种子去
除残留皮刺、柱头杯残片后冲洗多次即可,易于清理;
中晚期成熟的种子,则需要逐一剥去种子外包裹的膜
状假种皮,较为花费人工。相关科学研究[2,4]表明不同成
熟时期以及成熟度的种子其种子萌发率有所差异,故
将清理干净的种子按早期、中期和晚期的不同成熟时
期分类保存并附相关记录信息以备用。3种种子和种
子袋内果实残留物的形貌如图1所示。
总之,湖泊定植王莲果期分批套袋、集中采收的种
子采收方法集约便捷、可操作性强,可集中采收大量种
子;也可避免7~8月间花繁叶茂的王莲最佳景观受到
套袋的影响。同时,通过对种子袋内果实组织和假种皮
水解程度的鉴别可以初步判断种子的成熟时期。
(收稿:2015-11-09)
参考文献:
[1]吴应祥.王莲的引种栽培[C].植物引种驯化文集,1965
[2]钱大复.克鲁兹王莲引种驯化及栽培技术[C].南京中山植物园集
刊,1989
[3]窦剑,赵春霈,曹仁洪.克鲁兹王莲种子采收与保存技术[J].林业实
用技术,2007(09):40~41.
[4]钟文勇,陈建丽.王莲种子萌发相关因素的研究[J].种子,2006(12):
38-40.
作者简介:窦剑(1978-),女,硕士,江苏宝应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
事草本花卉及水生植物的科研与管理工作。
图 1清理干净不同成熟时期的种子以及种子袋内果实残留物的形貌
论国内外城市湿地保护规划研究进展
吴 芳
(房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北京市海淀区 100000)
摘 要:城市湿地保护是当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热点,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意识到城市湿地保护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保护、规
划等方面的研究项目和研究机构已接踵出现,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着重分析国内外关于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的研究进
展,对比分析国内外目前关于城市湿地保护规划研究的侧重点,从而寻求有效和合理的城市湿地保护措施。
关键词:城市湿地;保护规划;研究
1 城市湿地的概念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
丰富物种的同时拥有高效的生产力和其他生态系统不
可代替的生态服务功能。对城市湿地的定义,孙广友[2]
认为城市湿地是人工湿地与半人工湿地及自然湿地的
复合体,是分布于城市的湿地。吴丰林[3]等又指出,在城
市中,因为受城市建设等因素的影响,与自然湿地、半
人工湿地以及因为城市建设而残留的湿地,在生态特
性和功能服务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这些湿地就叫城
市湿地。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湿地作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不同于森
林和海洋的生态功能与效益,同时湿地又是自然界中
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1]。其在城市水土保
持、气候调节、防洪防旱、促进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起
到了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特色作用。由于我国城市
湿地在城市化加速、城市人口猛增的大背景下,城市湿
地的面积正在被一点点的蚕食缩减,出于各种利益的
驱使,越来越多的湿地被改建为商业、民居等用地,导
致城市湿地出现了严重的支离破碎现象,呈斑点状分
散分布于城市中。在此背景下,城市湿地的保护规划开
发也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来。
!!!!!!!!!!!!!!!!!!!!!!!!!!!!!!!!!!!!!!!!!!!!!
輪輳訛
DOI:10.14051/j.cnki.xdyy.2016.0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