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剑兰的栽培及养护



全 文 :剑兰,又名唐菖蒲、菖兰、十样
锦、苍兰。为鸢尾科,唐菖蒲属。原产
非洲热带和地中海沿岸,以南非好
望角种类最多,北美、西欧各国、日
本及中国各地都有广泛栽培。属喜
光植物,栽培地要求阳光充足,冬季
促成栽培或早春延期栽培中,对光
照条件要求严格。喜凉爽不耐寒、畏
酷热,要求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
好的沙质土壤。剑兰一般于早春种
植,夏季开花,冬季休眠。
1、繁殖方法
以分球繁殖为主,方法是 4~5
月将发育充实的大球 (直径约 5厘
米左右)点植于苗床,株距 15厘米,
覆土6~10厘米,压实浇水培育,7~8
月即能开花,约需l00~120天。也可
自 4月中旬至 7月末每隔 10天栽
植1批,则自7~10月不断有花。开
花后地下种球干缩,母球上方形成
1~3个新球茎和数个小球。将直径2
厘米的球茎(子球)继续于春季植于
苗床培育2~3年发育成大球才为种
球。
为加快繁殖速度,还可采用切
球、播种、组培等方法。切球法即将
球茎切开栽植的方法,纵切种球,分
割成2块或4块使每块带有 1个以
上的芽和部分茎盘,切口用草木厌
或木炭粉涂抹,以防止腐烂,待干枯
后种植,不宜久放。
播种法一般在培育新品种时采
用。夏秋季采下播种,随采随播,发
芽率较高,移入温室越冬,翌春移栽
到露地培养,夏季就有部分植株开
花。也可采种后将种子晾晒贮藏至
第2年春天再播种培育,秋季掘起
小苗贮藏,翌年春季栽植,夏季有部
分开花。
剑兰种球繁殖中存在严重的品
种混杂和品质退化问题。为了提高
种球品质,防止品种退化,可定期采
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用以脱毒、复
壮,高质量繁殖剑兰。方法是取花茎
或球茎的侧芽,剥去绿色叶鞘,摘除
花蕾,消毒后作外植体接种存培养
基上进行组织培养,60天左右开始
结球,4~6个月可收获到种球。
2、栽培管理
(1)选地施肥。栽培地应选择
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结
构性能良好的砂壤土。施足基肥,适
量补充氮、磷、钾肥,节制氮肥的施
用,避免氮肥过多增加植株患病率。
深翻土地,清理排水沟。
(2)球茎消毒。种植前应进行
球茎消毒。方法是将贮藏的种球去
除皮膜,放入清水中浸泡 15分钟,
再用 50%多茵灵 500倍液浸泡 30
分钟,50%福美双粉 500倍液浸泡
10分钟,取出堆积并用塑料薄膜覆
盖1小时,摊开晾干。
(3)适时栽种。夏季供花可于
春季露地栽植,冬春季供花则于温
室栽培,生长期比夏季长 20~30天。
栽植时为防止倒伏和子球生长,应
适当深栽,并于栽植畦周围插立杆
围绳索。栽植畦面高 5~10厘米,宽
1米,干燥地区可做平畦。植株密度
要疏密合适,一般每亩栽 1.3万
~2.7万株。
(4)栽后管理。栽后若土壤干
燥,要进行灌溉,促使球茎迅速生
根。第3片叶到第7片叶生长期间,
是小花原基形成期(三叶期),也是母
球茎根系开始死亡,新球茎长出新
根的关键时期,要特别注意水分的
供应,同时结合松土,除草,追肥等。
剑兰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一般不超
过 27℃,因此在夏季高温时要注意
通风和遮荫,避免温度过高引起植
株生长的衰老与退化。
(5)采收贮藏。夏季开花后应
及时剪除残花,加强水肥管理,使地
上部分的营养向地下转移,促进地
下球茎膨大。秋季球茎成熟后应及
时采收贮藏,掘起球茎,去除土块杂
物,剪去干枯的茎叶,将球茎晾干后
置于阴凉通风的室内贮藏。若需凋
整花期,则要冷藏干燥,避免萌芽腐
烂。一般充分干燥的球茎于 1~3℃
冷藏可贮存1年,仍能正常发芽。
3、病虫防治
(1)球茎腐烂病。该病是贮藏
期经常容易发生的一种由青霉素菌
侵染引起的病害。受害部位呈黄褐
色稍凹陷,周围出现黑色溃疡病斑。
空气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上面产
生青绿色的霉层,球茎萎缩干硬。挖
球茎时尽量减少创伤。将收获的球
茎先放在冷水中浸泡,然后再放入
53℃含有 5%酒精中浸 30分钟,取
出后迅速使其干燥,再进行贮藏。贮
藏室要注意通风、干燥和保持低温
(4~5℃)。
(2)蛞蝓。俗名鼻涕虫,主要食
害种芽、幼嫩叶片。被害叶片呈孔洞
或缺刻。可于傍晚用 3%石灰水或
100倍氨水喷杀。
(3)蓟马。该虫食害叶、花、嫩
茎及球茎。成、若虫白天大都匿藏于
叶腋间为害,阴天或夜间爬到叶面
为害。当花受害后,叶片变色,花穗
及球茎失去常态。可用2.5%溴氰菊
酯乳剂3000~3500倍液喷雾防治。
剑 兰 的 栽 培 及 养 护
●韩学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科院 712100
元胡益母草枣蛋:元胡10克、益母草30克、大枣10枚、鸡蛋3个。将元胡、益母草、大枣、鸡蛋加清水适量煮至鸡蛋熟后,将鸡
蛋去壳再煮片刻,去渣取汁,饮汤食蛋,每次1个,每日3次。可活血理气、化瘀止痛,适用于经行量少、血瘀作痛、舌质紫暗有瘀点或
瘀斑者。
47
花卉园
NONGCUNSHIYONGJISHU
农 民 致 富 手 册
农村实用技术 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