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邵长荣治疗肺疾病喜配柴胡前胡验案举隅



全 文 :邵长荣治疗肺疾病喜配柴胡前胡验案举隅
张 颖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上海 200540)
施 红 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 200071)
邵长荣先生行医四十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尤擅气机的
调治。尝谓肺系疾病,临床所见无非咳、痰、喘,虽病因各异,
兼证有别,但都与气机失调,影响肺的宣肃,津液的输布有关。
喜用柴胡配前胡,以柴胡疏畅肝气,以前胡宣达肺气。此一疏
一宣,使气机调达, 治肺疾屡见成效。兹录验案三则以飨同
道。
1 支气管哮喘案
乔某,男, 38岁。支气管哮喘二十余年,半年来呈持续性
发作,曾予多种平喘解痉西药,初用有效,再用无显效。刻诊:
哮喘发作,胸闷喉痒,干咳烦躁,唇色紫暗,舌干紫少津, 苔薄
黄腻,脉弦细。两肺闻及干罗音。证属肺失宣肃, 气滞血瘀。
治宜宣肺解郁, 行气活血。药用: 柴胡、前胡、黄荆子、炙麻黄
各 9g,赤芍、白芍各 18g,川芎、石菖蒲、藿香、地龙各 9g,蝉衣、
细辛、杜仲各 4. 5g,嫩射干、胡颓子叶各 12g,炙款冬 9g, 玉蝴
蝶 4对。7剂后诸证减轻, 14剂哮喘缓解,随访 3个月,诸恙均
安。
按 邵师认为,本案病情缠绵,久治不愈,情志郁结,肺气
不宣,气滞则血行缓, 必然导致血流不畅而成瘀。方中以柴
胡、白芍、藿香、石菖蒲、细辛、杜仲疏肝解郁, 芳香开窍; 黄荆
子、炙麻黄、前胡、嫩射干、蝉衣宣肺利咽; 川芎、赤芍、地龙、款
冬花行气活血, 宽胸解痉。诸药相配则气血流畅, 呼吸自然,
哮喘平息也。
2 支气管扩张案
陈某,男, 52岁。 1994年 9月初诊。反复咳嗽、痰黄、咯
血近三十年,伴慢性副鼻窦炎,胸片示:两肺支气管扩张,近年
来症情逐年加重,咳嗽、咯黄痰连续不断, 每年大发作 2次,伴
咯血, 平时鼻塞流脓涕, 西医诊断: 支气管扩张合并慢性副鼻
窦炎。刻诊:咳嗽痰黄,气急胸闷,头昏面红,鼻塞流脓涕。听
诊:胸部左下呼吸音低。舌苔薄脉弦。证属肝疏不畅, 肺热痰
壅。治宜疏肝清肺,通窍化痰。药用:柴、前胡各 9g, 鹿含草
18g,连翘 12g,黄芩 18g,辛夷 4. 5g,路路通 9g,平地木 30g,赤、
白芍各 18g,茅芦根各 30g, 桃仁 12g,冬瓜仁 30g, 青、陈皮、半
夏各 9g,佛耳草 18g,半边莲 30g。7剂药后,咳嗽减少,痰色转
白,鼻塞流脓涕明显减轻,后以此方为主,感冒加荆防风;喘甚
加细辛、杜仲;畏寒加桂枝;痰黄加野荞麦根、六月雪;痰稠粘
加浮海石、海蛤壳、海藻;缓解期加用玉屏风散及健脾补肾药。
守法治疗 2年,症情稳定,今年支气管扩张未大发作,未咯血。
按 支气管扩张病人常见胸闷、面潮红、咳吐黄脓痰、咯
血等症,邵师认为, 属久病肝气失调,肝郁化火, 木火刑金所
致。故用柴胡、青陈皮、白芍、前胡、辛夷疏肝解郁,宣肺通窍;
鹿含草、连翘、黄芩、平地木、茅芦根、冬瓜仁、半夏、佛耳草、半
边莲清肺化痰;赤芍、桃仁、路路通行瘀止血。全方合用可控
制气管扩张病人的反复感染, 且可逐渐清除潜伏的感染灶。
配合益气健脾补肾之品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终使支气管扩张
病人得到长期的缓解。
3 支气管炎案
林某,女, 53岁。反复咳嗽 1年 6个月。于 1996年 5 月
感冒后断续咳嗽, 咯白色泡沫痰近半年, 痰量增加至每天
200ml,伴喉痒,胸闷,纳差,易出汗,寐差等症状。诊为支气管
感染。反复使用抗生素加对症治疗, 症状未见好转。1997 年
8月摄胸片:无异常所见。9 月痰培养查到白色念珠菌、支原
体抗体阳性。刻诊:怕冷,易感冒,胸闷心烦,易汗,便畅,口干
欲温饮。舌红苔薄,脉小弦。证属表寒未解,肝失条达,治宜
散寒解表,疏肝调气。药用:川桂枝 6g,赤、白芍各 18g,平地木
30g,细辛 4. 5g,柴、前胡各 9g,青、陈皮各 6g,蚤休 9g,半边莲、
江剪刀草各 30g,款冬花、紫菀、川芎、石菖蒲、防己各 9g,车前
草 12g。7剂药后,咳嗽已好十之七八, 再拟前方去江剪刀草、
半边莲加猪、茯苓各 12g,苍、白术、藿香各 9g, 7剂获愈。
按 感冒后迁延性咳嗽,医家往往以肺论治为多,但收效
甚微。邵师则认为感冒后久咳不愈, 常与气机失调有关。本
案有怕冷、欲温饮之症, 属表寒未解,故用桂枝、细辛解表散
寒;胸闷, 舌红, 属肝气失调, 气郁有化热之趋,故用柴胡、前
胡、青、陈皮、赤、白芍、蚤休、江剪刀草、紫菀等疏肝清热,化痰
止咳。全方合力,使表寒得解,气调热平,久咳获愈。
修回日期: 1998- 12- 25 编辑:孙圣麟
温中祛寒, 健脾和胃法治之。方选附子理中汤加味, 药
用:附子 12g, 茯苓、党参、白术各 15g , 干姜 10g, 甘草
6g, 肉桂 10g, 白芍 12g, 陈皮、竹茹、木香各 10g。3 剂,
每日 1剂。同时考虑到病人腹泻数日, 故注意补液补
钾,以 5% 葡萄糖氯化纳注射液 500ml加 10% 氯化钾
1. 5g缓慢静滴 3 日 ,并鼓励病人多饮苏打糖盐水。服
中药 1 剂后, 恶心呕吐症状减轻, 能进食, 腹泻次数减
少, 3 剂毕,腹泻止, 诸证除。
按 中医认为, 泄泻其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
肠,致病因素不外乎外邪内侵, 饮食所伤, 脏腑虚衰及
其功能失调。
本案显而易见的原因乃冷肥皂水灌肠, 寒邪侵入,
使胃肠运化水湿功能受损。故投附子理中汤加味, 温
中祛寒,健脾和胃, 同时注意到补充水、电解质, 调节体
内平衡,以加速病情好转。
从病因分析来看, 可以吸取的教训是灌肠液以接
近人的体温为佳, 这样, 可以免于寒邪入侵, 影响病人
的胃肠功能。
收稿日期: 1999 - 01 - 13 编辑:孙圣麟
#60#
第 1卷 第 1期
1999年 3月
辽 宁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LIAONING COLLEGE OF TCM
Vol. 1 No. 1
Mar. , 1999
DOI:10.13194/j.jlunivtcm.1999.01.60.zhangy.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