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2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 49
中国柱隔抱属的分类研究
V I
. 石竹科上一新记录种及蕃科上的已知种
Ta xon om y St ud y of R am u la ri ain Chin a
V I
.
AN ewR o c e rd on C a ry oPhy l la a c e en ad
Kn o wn S P c ei o e sf R am u a lri aon P o ly g on a a c e e
王英祥 张中义 曾千春
(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 、 云南农业大学植病研究所 )
本文为 《中国袍子植物志 》 第 巧 卷册编研内容之一 , 报道石竹科上一新记录种 ,
蚤缀柱隔抱 R a m u al ir a ar en ar ia e 和萝科上的已知种供参考 , 标本存于云南农业 大学真
菌标本室 (M H Y A U ) .
1 蚤缀柱隔抱 R a m u al r ia a r e n a r ia e A . L . Sm i t h e t J . R a m s b o t t o n , T r a n s . B r i t . M y c .
S o e
.
N
.
P t
.
I I
,
19 1 3
,
P
.
3 2 7 ( 19 14 )
. ,
S a e e
. ,
S y l l
.
F u n g
.
2 5 : 7 2 6
,
1 9 3 1
.
为害繁缕引致白斑病 . 叶斑黄白色 , 近圆形或不规则形 , 1 . 0一 3 . o m m , 叶背生白
粉状薄霉层 . 分生抱子梗从气孔伸 出 , 簇生或单生 , 无色 , 抱痕不明显 , 不规则弯曲 ,
9
·
2一 3 2 · l # m X Z· 5一 3 . 1 拜m (平均 1 6 . 8 X 2 . 8 ) 拼m , 分生抱子短圆柱形 , 椭圆形 , 偶有
l 隔 , 单生或链生 , 7 . 1一 2 2 . 4 拼m X 2 . 5一 4 3 # m (平均 1 3 . 8 X 3 . 1) # m .
寄主 : 牛繁缕 S t e al r ia 心 u a z i e u m ( L . ) F r i e s . 产地 : 云南江川 , 2 7 Xl 19 9 3 , 王
英祥 、 蔡红 , M H Y A U 0 6 18 3 ; 昆阳 , 1 5 1 1 9 9 0 , 王英祥 M H Y A U 0 62 17 .
2 异形柱 隔 抱 R a m u al r ia a n o m a al P e c k , N . Y . S t a t e s M u s . B u l l . 16 7 : 4 7 , 19 13 . ,
M y c o P a t h
.
9 5 : 5 5
,
19 8 6
. ,
T a i F
.
L
,
S y ll
.
F u n g
.
S i n i c
.
P
.
10 5 5
,
19 7 9
.
引致荞麦 白霉病 . 叶斑近圆形 、 不规则形 , 黄绿至黄褐色 , 病健交界不 明显 , 1 . 0
一 4 一Om m , 叶背生 白色粉状霉层 . 分生袍子细 圆柱形 , 两端稍尖 , 链生或单生 , 单胞 ,
无色 , 抱脐明显色深 , 7 . 0一 2 2 . 0 # m X 2 . 1一 3 . 0 料m (平均 18 . 9 X 2 . 4 ) 拼m .
寄主 : 苦荞 凡珍口了沙 r u m r a z a r i c u m ( L . ) G a e r t n . 产地 : 昆明 , X 19 6 2 , 王英祥 ,
M H Y A U 0 6 0 6 2 : 云南寻甸 , 4 X 19 8 7 , 王英祥 , M H Y A U 0 6 0 0 2 : 贵州威宁 , 12 珊
19 8 9
, 曾个春 、 张立新 , M H Y A U 0 6 0 0 2 . 甜荞 八心 口八F r u m e s e u le n t u m M o e n c h , 山西
应县 , Vl l 9 8 8 , 贺运春 ,M H Y A U 0 6 2 0 3 .
3 淡红柱隔抱 R a m u al r i a r u b e lal ( B o n . ) N a n n f . , i n L u n d e l l & N a n n i e ld i , F u n g .
E x s
.
S u e e
.
af
s e
.
3 9一 4 0 , S e h e d a e P . 3 3 , 1 9 5 0 . , = C e r cy sP o r i u m r u b e l u m B o n . , B o t .
Z e i t
.
19 : 2 0 1
,
18 6 1
. ,
= R a m u la r ia de e iP ie n s E l l
.
& E v
. ,
J
.
M y e
.
P
.
7 0
,
18 8 5
,
G u o
,
Y
.
L
.
F u n g L ic h
.
S h e n n o n自i a P . 3 7 0 , 1 9 8 9一 R a m u la r ia r um i e is 一 e r isP i S a w a d a ,
F o mr
o s a A g r
.
R e s
.
I n s t
.
R e P t
.
8 5 : 8 9
,
19 4 3
. ,
T a i F
.
L
. ,
S y l l
.
F u n g
.
S in i c
.
P
.
10 5 7
,
19 7 9
.
DOI : 10. 16211 /j . i ssn. 1004 -390x ( n) . 1995. 02. 040
巧 O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第 1 0卷
引致酸模红斑病 , 褐斑病 , 叶斑病 .
.3 1 酸模褐斑病 . 叶斑 近圆形 , 黄褐色 , 边缘 不明显 , .2 0 一 12 m m , 叶背具 3 色圈 ,
中部黄白色 , 有紫褐色细线圈 , 外部淡褐色 . 分生抱子倒卵形 , 上端钝 圆下端较窄 , 单
胞 , 无色 , 胞脐明显 , 17 . 9 一 3 0 . 6 群n l X 5 . 2一 10 . 7 拜m (平均 2 4 . 9 x 8 . 8 ) 料m .
寄主与产地 : (国内新寄主 , 下同 . )
R u m e x m a r i r l’m u : L .吉林巧家 , 10 XI 1 9 9 2 , M H Y A U 0 6 130 , 吉林净月潭 12 Xl
1 9 9 2
,
M H Y A U 0 6 1 3 2
, 云南昆阳 , 13 1 19 9 0 , M H Y A U 0 6 0 4 5 .
R u m e x n印 a le n s l’s S p r e n g . 尼泊尔酸模 , 昆阳 15 1 19 9 0 , M H Y A U 0 6 0 3 8 , 昆明
2 8 1 19 9 0
,
M H Y A U 0 6 0 4 0
,
0 6 0 7 9
,
8 Xl 19 8 9
,
M H Y A U 0 60 4 1 1 1 1 19 9 3
,
M H Y A U 0 6 1 2 9
, 云 南 玉 溪 14 1 19 8 2 , M H Y A U 0 6 1 84 : 黑 龙 江 哈 尔滨 Z XI
1 9 9 2
,
M H Y A U 0 6 1 3 6 : 吉林农大 , 1 2 玖 19 9 2 , M H Y A U 0 6 1 2 5 .
1 2 酸模红斑病 . 叶斑圆形 , 1 . 0一 1 . 0 m m , 常具同心轮纹 , 中部紫红色 , 边界不 明
显 , 偶有愈合 , 病部生 白色粉状霉层 , 叶背多 . 分生抱子 圆柱形 , 单生或链生 , O一 3
隔膜 , 抱脐明显 , 14 . 3一 3 5 . 9 拜m X 3 . 4 一 5 . 1 # m (平均 2 4 . 9 X 4 . 5 ) 拜m .
R u m e x n印 a le n s 云、 S p r e n g . 尼泊尔酸模 , 云南中甸 , 1 1 姐 19 90 , M H Y A U 0 6 0 0 7 ,
丽江 3 Vl l 9 9 0 , M H Y A U 0 6 0 0 9 : 四川南川 , 2 7 X 19 9 1 , M H Y A U 0 6 1 6 5 : 湖北神农
架 , 3姗 19 8 4 , M H Y A U 0 6 0 10 ; 沈阳 , 1 6 XI 19 9 2 , M H Y A U 0 6 1 3 3 : 吉林农大 , 7 Xl
19 9 2
,
M H Y A U 0 6 2 1 3
.
R u m e x z即 o n i e u s H o u t t .羊蹄 , 峨眉山 2 4 V 19 7 9 , M H Y A U 0 6 0 6 8 , 0 6 15 7 .
.3 3 酸模叶斑病 . 斑点圆形或近圆形 , .3 0 一 10 .0 m m , 初期呈淡黄色 , 后呈暗红色 , 边
缘浅褐色 , 有时现同心轮纹 , 有时愈合 , 病部生白色粉状霉层 . 分生抱子 圆柱形 , 链生
或单生 , 无色平滑 , 袍脐明显 , o 一 l 隔 、 偶有 2 隔 , 1 0 . 6一 3 9 . 9 拜m X 1 . 9一 2 . 8 # m (平
均 2 8 . 4 x 2 . 5 ) 拜m .
R u m e x de n z a r u 、 L
.齿果 酸模 , 湖南吉首 , 2 3 Xl 19 9 0 , M H Y A U 0 6 0 4 7 : 四川重
庆 , 3 0 X 19 9 1 , M H Y A U 0 6 17 0 , 南川 2 5 X 19 9 1 , M H Y A U 0 6 17 1 , 0 6 1 7 2 : 云南通
海 1 6 议 19 8 9 , M H Y A U 0 6 0 4 4 , 勋 仑 2 7刊 19 9 0 , M H Y A U 0 6 0 4 5 , 大理 1 2姗 19 9 0 ,
M H Y A U 0 6 17 3: 昆明 SVl l 9 9 0 , M H Y A U 0 6 17 4 .
R u m e x z即 e n i c u `、 H o u t t . 羊蹄 , 成都 , 12通 19 9 2 , M H Y A U 0 6 0 8 8 : 云南路南 2 8Vl
19 9 3
,
M H Y A U 0 6 17 6
, 永胜 2 2 姗 19 9 3 , M H Y A U 0 6 2 0 7 : 湖北 6 姐 19 84 ; M H Y A U
0 6 19 9
.
R u m e x n印 a 扮 , , 5 15 S p r e n g . 尼泊尔酸模 , 哈尔滨 l 仪 19 9 2 , M H Y A U 0 6 12 7 ; 吉林
农大 8一 9 狱 19 9 2 , M H Y A U 0 6 12 8 , 0 6 12 6 : 武汉 12 1 19 9 0 , M H Y A U 0 60 7 4 : 湖南怀
化 3 0 Vl 19 9 0 , M H Y A U 0 6 0 4 8 , 冷 水滩 13 V I 19 9 0 , M H Y A U 0 60 4 9 ; 兰 州 3 0 妞
19 8 9
,
M H Y A U 0 6 0 6 5 ; 西 宁 3 1 . Vl 19 8 9 , M H Y A U 0 6 0 6 6 : 云 南宜 良 12 Vl 19 9 1 ,
M H Y A U 0 6 0 8 6
, 开 远 3 1 Vl 19 7 9 , M H Y A U 0 6 0 50 , 永 胜 2 2 珊 1 9 9 3 , M H Y A U
0 6 2 0 9
.
4 红斑柱隔抱 R a m u al r ia rufo m a e u l a n s p e e k 3 4 R e p
.
S t
.
M u s
.
4 6
,
18 8 1
.
S a e e
. ,
S y l l
.
F u n g
,
4 : 2 1 6
,
1 8 8 6
,
M y e o P a t h
.
9 5 : 5 1
,
1 9 8 6
.
T a i F
.
L
.
S y l l
.
F u n g
.
S i n i e
,
P
.
10 5 7
,
19 79
.
第 2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巧1
荞麦叶斑病 , 斑点近 圆形或不规则形 , .0 5一 .5 om m , 深红色 , 稍凹陷 , 叶背生白
色粉状薄霉层 . 分生抱子 圆柱形 或纺锤形 , 抱脐 明显 , 0一 1 隔 , 链生或单生 , .9 0一
19
.
3 m m
X l
.
7 m m 一 3 . o m m (平均 14 . s x Z . l )
P o ly g
o n u m e s c u le n t u m M
o e n e h 甜荞 ,
m m
.
昆 明 云 南 农 大 25 XI 19 90 , M H Y A U
0 6 0 0 4
, 宁菠 6 娜 1 9 9 0 , M H Y A U 060 4 3 ; 贵州威宁 12 Vl 19 89 , M H Y A U 0 6 0 7 6 .
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杀菌剂对木霉桔抗整齐小菌
核菌株的毒力及协生作用研究
S t u d ie s o n t h e P o i s o n a n d C o o P e r a t e fo r A n it a c t i o n o f
rT i e h o de r m a t o S e le r o t iu m r o 价11 b y U s i n g G e r m ie i d e
燕嗣皇 陆德清 杨雨环
(贵州省农科院植保所 )
白绢病贵州省蔬菜 、 瓜类及花生等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 , 木霉 150 菌株是用病原菌
整齐小菌核菌丝作诱饵 , 自烤烟根区土壤分离 , 并经由竟争 、 抗生 、 重寄生三方面筛选
获得 , 高度桔抗整齐小菌核 . 众所周知 , 在实施生物防治时必须考虑上的两大因素一是
病原菌的生态学 , 另一是拮抗菌的生态学 , 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化学农药对拮抗
菌的影响 . 因为田间施用某些农药及其残留可使生物防治功毁一旦 , 而某些农药对微生
物制剂则有协生作用 . 为了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有机地结合到白绢病的生物防治中
去 , 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防治效果 , 我们研究了几种常用杀菌剂对整齐小菌核及其木霉
1 50 菌株的毒力 , 有关杀菌剂对该木霉菌株的增效作用 , 以及对土壤中该生防因子及其
主要土壤微生物类群 的影响 . 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
1 杀菌剂对整齐小菌核及木霉 150 菌株的毒力
平板测定 的结果显示 l 一 15 m g / k g 的多菌灵不影响整齐小菌核的菌丝生长和菌核
萌发 , 但 sm g / k g 以上对菌核形成有一定影响 ; 多菌灵是木霉 150 菌株的毒力极强 ,
l m g / k g 处理 2 天的菌丝生长为零 , 7 天的产抱量为对照的 l八 3 . 但该菌株对多菌灵
的毒力有一定缓解作用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菌丝缓慢生长 . 多菌灵对木霉抱子萌发也有
一定影响 , 但远较对菌丝生长和产抱的影响轻 . 甲霜铜对整齐小菌核和木霉的毒力均随
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 但对木霉的影响较整齐小菌核重 . 50 % 甲霜铜稀释到 1 0 0 倍时整
齐小 菌 核的 菌落直径 、 产 菌核 量及 菌核萌发率分别为对照的 70 .0 3% , 71 . 53 % 和
43 .5 1% ; 木霉 15 0 菌株 的菌落直径 、 产抱 量和抱 子萌发率分别为对 照的 30 .9 7% ,
1
.
29 % 和 O% . 粉锈宁在较低浓度下就显示对整齐小菌核的毒力较强 , 但对木霉 1 50 菌
株的毒力较弱 . 在 s m g / k g 作用下整齐小菌核的菌落直径 , 产菌核量及菌核萌发率分
别为对照的 48 . 13 % , 3 . 6% 和 3 . 58 % , 7m g / k g 以上的菌核不萌发 ; 但在 s m g / k g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