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瓷玫瑰——火炬姜



全 文 :瓷玫 瑰 ( Nie oa l她 e la t动 ) r,
又名火炬姜 、 菲律宾蜡花 , 为姜
科火炬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
物 , 原产于非洲及亚洲热带地
区 , 我国广东 、 福建 、 台湾 、 云
南等地有引种栽培 。 该种在原产
地株高可达 10 米 以上 , 因气候
条件限制 , 在我国栽培者一般株
高仅 2一 5 米 。 茎被叶鞘所包 ,
叶互生 , 2 行排列 , 叶片绿色 ,
线形至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 , 长
30一60 厘米 , 光滑 , 有光译 。
花为基生的头状花序 , 圆锥形球
果状 , 似熊熊燃烧的火炬 , 故名
火炬姜 ; 花在春夏秋三季从地下
茎抽出 , 高可达 1一 2 米 , 直径
约为 巧一 20 厘米 , 花柄粗壮 ,
苞 片粉红 色 , 肥厚 , 瓷质或蜡
质 , 有光泽 , 层层叠嶂 , 花上部
唇瓣金黄色 , 十分妖烧艳丽 , 又
似含苞待放的玫瑰 , 故又名瓷玫
瑰 。 瓷玫瑰的盛花期为 5一 10
月 。 另外 , 瓷玫瑰还有一 个变
种 , 其茎 、 叶片均为紫红色 , 花
朵为深红色 , 较为稀有 。
瓷 玫瑰 花型独特 , 花色艳
丽 , 由于它的苞片革质肥厚 , 保
水能力强 , 不易失水 , 因而保鲜
时间长 , 在常规下可保持半月之
久 , 是一种新颖的高档切花 , 近
年来一经推出就十分流行 。 同
时 , 瓷玫瑰还可做成大型盆栽供
室内观赏。
瓷玫瑰分粟力较强 , 常规繁
殖可采用分块茎繁殖。 对欲分株
的母株 , 先加强肥水管理 , 使其
生长健壮并促使其多发芽 , 发壮
芽 。 分株在 4一10 月均可进行 ,
操作时 , 挖 出块茎 , 用利刀 切
割 , 使之以 3一4 芽为一丛进行
分株移栽。 瓷玫瑰较粗生 , 在阴
凉的条件下 , 一般一个月即可长
出新的植株 , 第二年就能抽萃开
花 , 三年后便能蔚然成荫 , 进人
花的丰产期 。
要想短期内获得大量瓷玫瑰
的种苗 , 可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
进行种苗的规模化生产 。 其外植
体一般采用地下刚萌动或刚出土
的嫩芽 , 但去污较难 。 因而一般
采用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获得的
催生芽做外植体 。 即在操作时先
将母 株 的地 下 茎 洗 干 净 后 用
5 0% 的多菌灵 100 0 倍液浸泡 1
天后 放 人 黑 色 的塑 料袋中在
25 ℃左右的温度下催芽 , 当芽长
至 2 厘米左右时剥取里面的生长
点作外植体 , 污染相对较低 。 瓷
玫瑰外植体组培时也易褐变 , 可
在培养基中加人维生素 C 或活
性炭等方法解决 。 组培时 , 初代
培养培养基为 M S + 10 m g / L 6 -
B A + 0
.
s m g / L N AA + 0
.
s m g / L
N A A + 0
.
5% 活性炭 ; 继代培养
基 为 M S + s m g / L 6 一 BA +
0
.
s m g / L N A A + 15o m g / L 维 生
素 C ; 诱导生根培养基为 M S 十
0
.
s m g / L N A A + 0
.
5% 活性炭 。
瓷玫瑰性喜高温高湿 , 生长
适温 25 一 30 ℃ , 低于 巧℃时生
长停滞 , 越冬温度一般应不低于
5℃ , 低于此温度时地上部分会
受到冻害。 南方部分省市可露地
栽植 , 在有不严重霜冻时 , 地上
部分的茎叶尽管会干枯死亡 , 但
第二年剪除枯枝枯叶后 , 仍能发
芽生长并当年开花 。
瓷玫瑰喜欢 阳光充足 的环
境 , 阳光充足 , 花色艳丽 。 但其
营养生长时对光照的要求并不苛
刻 , 在半荫环境下 , 植株仍能正
常生长并长势高大 , 但光照太弱
时 , 植株脆弱易倒伏 。 瓷玫瑰生
性极强健 、 栽培容易 、 管理粗
放 , 对基质选择不严 , 一般疏松
壤土都适宜其生长 , 但要生长 良
好 , 以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最
好 。 刚定植的植株 , 如果施足底
肥 , 二年内足够其生长 , 可以不
施肥 , 今后视花朵的大小来决定
施肥的多少 。 由于瓷玫瑰是地下
块茎 , 疏松半湿润的土壤有利根
茎萌发 。 在夏秋季高温干燥季
节 , 每天最好浇一次水 。
瓷玫瑰的病虫害主要有介壳
虫及叶枯病和根腐病 , 是由于通
风不 良而引起 , 因此要使瓷玫瑰
花大色艳 , 植株健壮无病虫害 ,
在加强肥水管理的同时 , 要进行
修剪 , 以保证通风与透光 , 减少
病虫害 。 发生病虫害时 , 介壳虫
可 用 4 0% 的氧化 乐果乳油或
25 % 的亚胺硫磷乳油 10 0 倍液
喷杀 , 叶枯病和根腐病 , 可用
50 % 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 0 0 倍
或 7 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 0一
10 0 0 倍液喷杀 。
…火炬姜咄餐玫瑰
曾宋君
作者单位
园 , 广州 5 10 5 2 0
资任编辑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
杨 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