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旋花天蛾初步研究



全 文 :农村科技 2007(12)
旋花天蛾初步研究
旋花天蛾又名甘薯天蛾、白薯天蛾。属鳞翅目天
蛾科面形天蛾亚科白薯天蛾属。
旋花天蛾是甘薯的主要害虫,发生严重时,能将
薯叶食光,严重影响产量。但旋花天蛾卵又是广赤眼
蜂的重要寄主,对广赤眼蜂的繁殖、种群扩大和延续
起着重要作用。
一、形态特征
1.成虫
雌性成虫体长46~50毫米,翅展98~114毫米,
雄性成虫略小于雌蛾,体长 43~48毫米,翅展 90毫
米左右,头胸背面灰褐色,胸背有两丛鳞毛,构成黑
褐色八字纹;中胸有灰白色斑纹;腹背中央有暗灰色
宽纵带,各节两侧有白、粉红、黑三色横带三条,腹部
第三、四节腹面中央各有一黑色圆点。前翅翅面上有
斑状云纹,后翅淡灰色,有四条灰褐色斜带。雄蛾触
角栉齿状,长约19毫米,中部宽1毫米,背面有白色
鳞片,每节的腹侧有一排黄色纤毛;雌蛾触角小于雄
蛾触角,棍棒状,长约 13.5毫米,中部宽 0.5毫米,端
部膨大,顶端尖细,背面被有白色鳞毛,腹面黑灰色。
2.卵
初产的卵为翠绿色,1~2天后呈淡绿色或白绿
色,略呈长圆形,长径1.2毫米,短径1毫米。
3.幼虫
接近化蛹时,体长近 10厘米,腹部第八节背面
有一尾角。初孵之幼虫淡绿色,微黄,尾角黑色,当脱
完第4次皮后,进入第5次才出现各色型的个体,大
体上有三类色型:
①黄绿型 体草绿色,头部无黑斑,尾角橙黄
色,端部黑色,气孔橙黄色,体侧各节有不明显的黄
白色斜纹。
②黑色型 体黑色,肛上片为黄白色,在各节
背线处有橘黄色小斑,在胸各斑联成线,气门黑色至
赤褐色,气门下线为宽的白色纵带,体躯腹面全黑
色,尾角橙色。端部黑色。
③黑绿色花斑型 体躯基色为绿色或黑色,体
上有黑色或绿色或橙色的斑纹,气孔黑色,尾角橙黄
色,端部黑色。
4.蛹
体红褐色,体长 45~57毫米,粗 10~15毫米,喙
在体外呈一长圆圈,长 10~12毫米,宽 5毫米,雄蛹
小于雌蛹。
二、生物学特征
1.成虫
白天潜伏在隐蔽处,黄昏飞出活动,取食和交尾
产卵,成虫取食花蜜,地蕾花对成虫具有强烈的吸引
力,可以利用这一点在花丛间捕捉,减少成虫数量。
成虫雌雄性比较高,2005年 9月上旬黑光灯诱集雌
蛾占70.3%,雄蛾只有29.7%。2006年9月中下旬羽
化的成虫,雌蛾占76.9%,雄蛾仅23.1%。
成虫产卵一般是散产,一叶1~2粒,极少见有多
粒在一起的。卵产在叶的正面或反面。在气候凉爽
时,叶背面的卵的比例增高,如2005年9月10日前
后,天气阴冷下雨,叶正面的卵占 24%,叶背面着卵
占76%,到9月20日调查,89粒卵全在叶的背面。
雌成虫的产卵量很高,可达近千粒。产卵后遗腹卵多
少不一,有的雌蛾腹中无遗留,有的雌蛾未产卵就死
亡。成虫在小的空间如瓶中不见产卵,在大的空间才
产出,有雌蛾一晚能产出400多粒。卵期4~5天,在
室内产的卵孵化率可达100%,而在田间采的卵,因
赤眼蜂寄生率高低不同,其孵化率也不同。
2.幼虫
幼虫 5龄 ,初孵之幼虫,啃食叶片的表皮和叶
肉,呈现被害的痕迹,1~2天后即吃成圆孔,2龄后吃
成缺刻状。1~3龄食量小,4龄后食量增加,5龄食
量大增,一天能食9~10片大叶。幼虫食性较窄,主要
食旋花科植物,据资料记载,取食旋花、红薯、牵牛
花、月光花,尚能危害芋艿、葡萄、楸树等,在奎屯仅
见取食旋花和红薯,其他寄主未见到有虫危害。
幼虫期在室内饲养,7月中旬~8月初,幼虫期
14.5~15.5天,8月中旬~9月上旬,各龄期幼虫:1龄
2.9天,2龄 3.2天,3龄 2.9天,4龄 3.4天,5龄 5.6天,
全幼虫期为18.1天。
幼虫老熟后,并不就地化蛹,而是四处爬行寻找
较松软的土壤入土作蛹室化蛹,土室较大,长 57~63
毫米,宽径 27~30毫米,预蛹期 3~6天,蛹期 10~12
天。
用黑光灯诱测,2005年6月10日见蛾,2006年
5月 22日见蛾,7月 10日在红薯地见有大片被害
状,并见大颗粒虫粪,显然此虫已入土化蛹。2005年
和2006年,定地定期(5天 1次)调查旋花天蛾虫卵
NongCunKeJi ZhiWuBaohu
植物保护
31
2007(12) 农村科技
秋冬季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一、深翻果园
利用冬季低温和冬灌的自然条件,通过翻园,将在土壤中
越冬的害虫,如:食心虫、红蜘蛛、棉铃虫等的蛹及成虫,翻于
土壤表面冻死,也可被有益动物取食消灭,也可将地面枯枝、
落叶、病果等带菌物翻于土中消灭。翻园的深度以25~30厘米
为宜。
二、清园区肥
苹果早期落叶病、褐斑病、轮纹病、斑点病,苹果食心虫、
红蜘蛛、金龟子等病虫冬季藏身于树身上、老树皮下、树枝夹
角处、树周围杂草和落叶、枯枝、病僵果及地下土石缝中越冬。
因此,入冬后结合刮树皮、修剪进行一次彻底清园,将落叶、枯
枝、杂草、树皮、落果集中移出果园或沤肥或烧掉;冬剪前要注
意去病枝,带虫卵枝、死芽、僵果等,清除越冬病虫的越冬藏身
场所,降低病虫的越冬基数,减轻来年病虫的发生和危害。
三、刮皮除害
据调查,在果树的粗皮、裂缝中有许多病菌和害虫越冬,
如:食心虫、红蜘蛛、蚜虫、腐烂病、轮纹病、干腐病等 20余种
害虫和病菌。刮树皮后将其收集起来烧毁或深埋,可将病菌和
害虫消灭。刮树皮可在整个休眠季节进行,但从保护天敌和防
寒的角度考虑,本地区应在早春天敌已出蛰而害虫尚未活动
时进行为宜,同时可防止树体受冻。刮皮后树干涂保护剂。刮
皮的程度应掌握小树和弱树宜轻、大树宜重的原则,刮皮要彻
底,深度要适宜,刮树皮不仅能消灭在果树粗皮裂缝中越冬的
病虫,而且还具有复壮树势的作用。
四、剪除病虫枝
结合冬季修剪,将果树上的病枝、枯枝剪掉,集中烧毁,可
消灭在枝干上越冬的病菌和害虫。如:苹果腐烂病、白粉病、葡
萄炭疽病、轮纹病、食心虫、葡萄虎天蛾、大青叶蝉、顶梢卷叶
蛾等。
五、树干涂白
果树主干主枝进行涂白,既可以杀死隐藏在树缝中越冬
的多种害虫虫卵及病菌,又可预防冻害,延迟果树的萌芽和开
花,使果树免遭春季晚霜的危害。涂白剂的配制:生石灰 10
份,石硫合剂原液2份,水40份,粘土2份,食盐 1~2份,加入
适量杀虫剂,将以上物质溶化混匀后,倒入石硫合剂和粘土,
搅拌均匀涂抹树干,涂白次数以两次为宜。第1次在落叶后到
土壤封冻前,第2次在早春。涂白部位以主干基部为主直到主
侧枝的分杈处,树干南面及树杈向阳处重点涂,涂抹时要由上
而下,力求均匀,勿烧伤芽体。
六、药剂防治
有的病菌害虫除在枯枝、落叶和杂草中越冬外,也可在树
体的其他部位越冬,如病芽等处。因此,果树落叶后休眠期要
对全园进行喷药,此时喷药不仅应对树体进行全面周到均匀
的喷洒,还应对果园内所有物体进行喷洒,如:落叶、杂草、围
墙、顶枝棍等。用药包括杀虫剂、杀螨剂和杀菌剂。秋末冬初和
开春果树发芽前,普遍喷洒1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辅以
杀虫剂,对防治在树体上越冬的病菌和虫卵都有较好的效果,
对轮纹病、腐烂病、炭疽病发生严重的果园可喷洒 1次 40%福
美砷可湿性粉剂100倍液防治。以上两次用药十分关键,对防
治果园病虫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石河子一五二团 陈 涛)
消长情况,结果说明,从 7月 10日至 9月底近 3个
月的时间,甘薯地内天蛾卵未中断过,并出现2次高
峰,第 1次为 7月 25日~8月 15日,峰值在 8月 5~
10日,第2次为8月25日~9月15日,峰值8月底~
9月10日。
7月10日后,田间卵量逐渐增多,此时孵出的幼
虫可于 8月 10日前后羽化,8月中下旬孵出的幼虫
可于9月上中旬羽化,9月初入土的幼虫当年能羽化
72.2%。据此资料推断,自5月下旬至7月上旬50多
天的时间里,超过了旋花天蛾的全生育期32.5~41.1
天,7月上旬前可发生一代,但数极小,不引起注意。这
说明旋花天蛾在本地可能发生3代而不是2代。
三、天敌
旋花天蛾幼虫和蛹,尚未发现寄生性天敌,而卵
受广赤眼蜂寄生,寄生率很高。2003年9月17日调
查,卵的寄生率 9.1%,2005年 9月 20日卵寄生率
95.5%,2006年 8月 20日调查卵的寄生率 77.5%,寄
生率高,对旋花天蛾种群数量有很大的控制作用。
四、防治建议
1.旋花天蛾在7月上旬前极其轻微,不需要进行
防治,7月中旬后虫口数量增加,但广赤眼蜂在田内
已有一定数量,并逐渐增多,切不可乱施农药,若提
早补充释放广赤眼蜂,增加寄生卵量,既可达到该虫
不造成经济损失的要求,又能成为广赤眼蜂扩散的
来源地。
2.在农田四周要保留旋花,不必铲除,以增加田
间赤眼蜂数量。
3.在秋季开花集中的地方,黄昏捕捉取食的成
虫,以压低越冬的种群数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方红联)
NongCunKeJiZhiWuBaoHu
植物保护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