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国华箬竹属的分类研究



全 文 :第 2卷 , 第 1 期
1 9 8 3 年 l 月
冷于
JO U RN A L
子 研 究 汇
O F BAM B O O

R E SE A R CH
V o l
.
2 , N o
.
l
J
a 且 . 1 9 8 3
中国华答竹属的分类研究
胡 成 华
(南京大学生物学系 )
一 、 概 况
华筹竹属 S a s a m o r p h a N a k a i 为日本中井猛之进博士于 1 9 3 1年由赤竹属
sa
s a
M ak in
o e t hS ib
a at 分割出来独立成属的 , 同时将该属分别与赤竹属 、 茶
竿竹属 sP eu do s as a M ak ion 作了比较。 他 认为赤竹属植物竿斜升 , 竿基常于
合轴型地下茎 s y m p od fu m 向地面反曲 , 节膨大 , 叶不很光亮 , 筹鞘鞘 口缝毛
发达 , 此绩毛硬且粗糙 , 颖 (实际指其外移 )上有小横脉等与华署竹属植物的
竿直立 、 地下茎单轴型 m o n o p od iu m 节不膨大 , 叶片 光亮 , 鞘 口缝毛缺失 ,
颖 (外移 )脉间无小横脉等不同 。 到了1 9 3 4年 , 他又发现华著竹属植物也具有
小横脉 。 1 9 7 5年铃木贞雄 ( S a d a o Suz ku i) 博士也观察到其外移具有小横脉 ,
故予以订正 , 并补充 以下特点作为该属植物与赤竹属植物的鉴别点〔“ 1: ①华
著竹属植物的竿粹长于节间 , 竿自下到上全部为竿挥所覆盖 , 赤竹属植物竿
筹短于节 间 , ②华答竹属植物竿筹厚而且硬 , 所以当竿捧被分枝推离主竿时 ,
捧便张开并较易于脱落 , 或者分枝竟穿破筹背基部而伸出 (鞘外生长 ) , ③华
著竹属植物的分枝与主竿的角度常小于 10 度 , 赤竹属植物则在 20 到 30 度之间 ,
④华碧竹属植物在主竿和各分枝上的叶数较少 , 常 2 至 3片 , 很少 4 到 5片
且叶质硬 、 光亮 , 较狭 , 呈披针形 , 顶端渐尖 ; 赤竹属植物叶数较多 , 一般
7 到 9片 , 叶质硬或软 , 有光亮或无光亮 , 较宽 , 呈矩圆形或矩圆披针形 ,
顶端突尖或突较尖等有所区另lJ。 这里应该说 明的是 日本学者中井猛之进 、 铃
木贞雄 、 小泉源一等所理解的地下茎合轴型系指赤竹属植物的地下茎顶芽每
年冬季萎缩而不再向前延伸 , 由后方之侧芽代替并延伸为主轴的一段 , 与我
国学者所理解的合轴型涵义不同 。 我国学者认为合轴型地下茎无 真 正 的 竹
鞭 , 其竿柄不延伸 , 地上竿为丛生状态 , 或因竿柄延伸而为散生状 , 这时竿
本文承耿伯介老师审阅 , 特致附忱 。
柄延伸的一段称为假鞭 , 假鞭的各节仅具鳞片叶而无侧芽和侧根发生 。 耿以
礼教授所主编的《禾木科图说》 [ ’ ]一书对赤竹属的描述也采用了日本 学 者 的
“ 合轴型 ” 因此发生错误 , 现应予以改正 。
目前华著竹属应否从赤竹属中划分出来独立成属的问题国内外仍有不同
意见 。 日本学者中井猛之进 、 小泉源一 、 铃木贞雄等认为应该独立成属 , 因为
其竿节不膨大 、 筹鞘短于节间 、 无筹耳及鞘 口缝毛 , 以及其它特征与赤竹属
植物有明显的差别 。 牧野富太郎 、 大井次三郎等认为华碧竹属与赤竹属虽有
差别 , 但这些差别都是营养器官形态的差别 , 一般地说是种间的差另lJ , 因而
建立属是勉强的 。 我国学者也有不同意见 , 有人更用电子计算机来处理竹类
分属的问题 。 这当然要看所输入的 “ 语句 ” 是否全面准确 , 观点不同可以因输
入 “语句 ”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果 。 为了便于比较 , 现将两属的不同点表列如
下 :
赤竹属 Sa s a M a k in o e t S h i b a t a 华著钓. 属 S a s a m o rp h a N a k a i
一立一直① 斜 升
② 竿节膨大
③ 分枝与主竿角度大 , 在 20 至 30 度间
不膨大
分枝角度小 , 不大 于 10 度
① 短于节 间
② 具莽耳和鞘口 毛 , 鞘口 毛 粗硬
③ 捧薄而软 , 有分枝时被分枝推离主 竿或竟
穿破 葬鞘基部而外长 ( 捧外生长 )
长于 节间
无释耳 , 无鞘口维 毛
算厚硬 , 有分枝时被分枝 排离主 竿而紧紧 包
裹着分枝
① 薄软 , 较宽 , 矩圆形到矩圆披针形
② 主竿及每分枝具叶多于 5 片
叶片狭长 , 呈披针形
每分枝具叶 2 至 3 片
此外 , 根据我 国竹类植物文献记载及我国竹类标本的观察 , 可以补充以
下特点作为我国华碧竹属的特点并与赤竹属相区别 : ①华著竹属植物的花序
轴具毛和白粉 , 赤竹属植物无毛和白粉或少数种类有毛但绝无 白粉 [ ` l 。 ②华
著竹属植物分枝处之节间常有节间不等长现象 。 ③华碧竹属植物体 (竿 、 筹 )
常具白粉 。
二 、 华著竹属分类问题讨论
华著竹属 、 赤竹属和碧竹属的花序都为圆锥花序 (真花序 ) , 竿每节具一
枚粗壮的分枝 , 植株体型常较小 , 属于灌木状竹类 , 而且地下茎也都为复轴
型 , 所以他们是竹类植物中较为进化的类群之一 。 华磐竹属与赤竹属的圆锥
花序含小穗较少 , 雄蕊 6 枚 、 柱头三个 , 且分布于东亚之高海拔和高纬度地
区而与碧竹属不 同 。 华磐竹属与赤竹属亲缘关系较密切 , 有人主张合并 。 两
属的分 、 合之争的焦点在于对建立属的标准有不同的理解 。 作者认为竹子的
分类原则上应以生殖器官的形态为主要依据 , 但鉴于竹子分类上的特殊困难
(竹类植物一般长期不开花 , 开花之后又大多死亡 , 人们至今也还没有认 识
竹类植物的开花规律 )在根据其生殖器官划分属的原则下还允许根据营 养 体
的重要而稳定的显著特点划分属 。 实际上也正是如此 , 现在竹子的分类大多
是根据生殖器官分属 (包括属以上各分类单位 ) , 但是主要根据营养体的重要
的稳定差另lJ划分属也是屡见不鲜的 , 并且在不少情况下主要是根 据 营 养 器
官来划分属的 , 例如 , 刚竹属 p h y l l o s t a e h y s 5 . e t 2 . 与 楼 竹 属 s h i b a t a e a
M a k i n o 以 及 短 穗 竹 属 B r a e h y s t a e h y u m K e n g . 业平竹 属 S e m i a r u n d i n a r i a
M ak in 。 的花序 , 小花的构造都是基本上相同的 , 刚竹属每节具二分枝 , 楼竹
属具 3 一 5 个单纯 ( 即无次级分枝 ) 的分枝则是非常稳定 的性质 , 而且在整个
竹亚科 中也是特殊的 。 再如悬竹属 A m p e l o e a l a m u s C h e n g e t a l . [3 ] 与苦竹属
lP ie 曲 la s ut s N ak a i 花序及小花构造无多大差别 , 但前者地下茎为合轴丛生而
苦竹则为复轴型 , 又如井岗寒竹属 G e li d o e a l a m u s W e n [` ] 的 花和花序 与 著
竹属基本一致 , 但前者分枝多数而后者分枝 一 个 (粗壮 ) , 再 如 茶 秆 竹 属
P s e u d o s a s a N a k a i 与青篱竹属 A r u n d i n a r i a M i e h a u x 的 生殖器官相似 , 只是
分布区域不同 , 表皮细胞的形态 、 分枝情况有某些差另.lJ · … 等等 , 反之 , 完
全根据生殖器官来划分属也会有许 多 困 难 , 例 如 酸竹属 A c i d os as a Z h u e t
z h a o 龙2 1 与赤竹属花 、 花序不易区分 , 井岗寒竹属与著竹属等等花序 、 花的构
造相近 , 但其营养体却有明显差别 。 尤其是有些竹种不易采得有花标本 , 其
花虽有差别而营养体却极相近 , 例如 赤竹属和碧竹属 , 唐竹属 is n ob a m b u sa
M al( in 。 与大节竹属等等 , 其 中有些种的隶属只有待它们开花并采得标本时才
能确定 。 基于上述原因有的学者认为生殖器官差别不大 的属应当合并 , 也有
的学者认为有些属虽然生殖器官相近 , 但营养器官有明确 差别的 (指重要的
器官如地下茎 、 分枝… … ) 仍应分别成立各自独立的属 。 在我国所产之竹类
植物中大约有 10 个属左右的分 与合的问题正在争论 , 必须进一步研究才能得
到解决 。
华磐竹属与赤竹属的分与合的问题 , 作者认为这两属的竹种极大多数产
于 日本 ,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真正的赤竹属植物 * , 我们对这两属植物
带 作者 注意到 日本的赤竹属的种类极多 , 已发表的双名计有 50 个 以上 ( 主产 口本 ) , 经 19 7 8年铃
木贞雄博士整理归并后尚有 35 种 16] , 该属有些 种类可以 分布到朝鲜与苏联乌苏里 、 萨哈林 岛
等地 , 我国至今却没有发现一 个典型的赤竹属植物 , 已发表的几种都是无花标本 , 其中可能有
奢竹 属的成员 , 反 之 , 我国磐竹属的种类较多 (约 20 种 ) , 有 的种类可分布到山东 、 河 北 、 辽宁
等省 , 而 日木朝鲜却没有著竹属的成员 。 从 自然条件看 , 我国东北地 区 可能有赤竹属的种类而
1 本 、 朝鲜则 可能分 布着薯竹属的成员 。 次均有待于今后 的发现来证实
的感性认识还很不够 , 在这种情况下 日本学者 , 尤其是从事竹子分类工作的
日本学者 的意见应予以尊重 。 两属的分与合可待将来深入研究之后 , 甚至它
们的叶表皮细胞的形态 、 茎解剖特征 、 胚的解剖特点 、 染色体的数 目 、 大小
和行为等微观上以及幼苗形态 , 根部形态 , 颖果对 IP C 处理的反应等生理方
面的特征都全面地研究 , 若两属确无分开的必要 自应合并 。 扩大而言之 , 若
从形态学的观点来看并从实践的角度出发 , 作者认为 甚 至 可 以 将 碧 竹 属
(玩 d oc al a m u s N ak a i) 也合并到赤竹属中去 , 因为著竹属除花的构造 (雄蕊 3 ,
柱头 2 )不同外 , 其营养体 比较相似 , 从事实践工作的同志往往感到不便 ,有
些种类甚至专门从事竹类研究的同志也不容易鉴别 。
三 、 华著竹属植物形态及国产种之记、载
华碧竹属 ( 日名荐属 )
s a s a m o r p h a N a k a i i n M i y a b e e t K u d o
,
J o u r n
.
A g r
.
H o k k a i d o U n i v
.
2 6 ( P a r t Z )
, 1 8 0 ( 1 9 3 1 )
T y p u s : 5
.
b o r e a l i s ( H a e k
.
) N a k a i 一 B a m乙u s a b o犷 e a l i s H a e k . i n
B u l l
.
H e r b
.
B o i x s 7
: 7 2 0 ( 1 8 9 9 )
。 一 S a s a b o 了 e a l i s M a k i n o e t Sh ib a t a i n
B o t
.
M a g
.
T o k y o 1 5
: 2 4 ( 1 9 0 1 )
.
地下茎为复轴型 。 灌木状竹类 , 植株高度大多在 2 米以下 , 通常 1 米左
右 。 竿直立 、 散生或为多丛 。 节间圆筒形 , 上部诸节 间常有不 等长现象 。 竿
光滑或具毛 , 常具白粉 。 竿环不隆起 。 每节 1 分枝 , 分枝粗壮 , 可与主竿相
近 , 分枝多发生在主竿之上部 。 分枝与主竿所成角度较小 , 通常 在 10 度 以
内。 竿粹厚而硬 、 革质 , 宿存或迟落 , 常具毛和 白粉 , 较节间为长并紧紧包
裹着主竿 , 当分枝长出并向外生长时则被分枝推离主竿而紧紧地 包 裹 着 分
枝 。 筹耳及鞘 口缝毛均极不发达或完全缺如 。 叶 2 至 3 ( 5 )枚集生于枝顶 ,
披针形 , 两面光滑或下面有少量毛 , 正面亮绿色 , 叶鞘革质 , 无叶耳及鞘口
缝毛 。
圆锥花序疏散排列 , 所具小穗数较少 , 通常 10 枚上下 , 不超过 20 枚 。 小
穗紫色 , 具长柄 , 花序轴及小穗轴均具毛和白粉 。 每小穗具颖片 2 枚 , 紫色
近革质 , 同型或否 , 通常具毛 , 边缘具长睫毛 ; 每小穗具 4一 8朵小花 , 外程
革质 , 数脉 , 内程具二脊 ; 鳞被 3 、 卵形 、 膜质透明 ; 雄蕊 6 枚 , 花丝细丝
状 , 花药线状黄色 、 二室 、 背裂 ; 花柱 1 , 柱头 3 、 羽状 。 颖果深褐色 。
模式种 : 北方华署竹 5 . b o r e a l i s ( H a e k . ) N a k a i .
本属计有 7 种 6 变种和 2 个变型 ,产 日本和朝鲜 ! ” l( 我国一种未计在内 ) ,
1 9 7 5年经铃木贞雄博士整理归并后为 2 种和 3 变种 ! “ , “ 1 , 我国 9] 36 年发 表一
种〔7 〕 , 产浙江天目山 。 本文记载 2 新种 1 新变型 。 故本属现在已知有 4 种 3
变种和 1 变型 。 我国有 3 种 1 变型 。
国产华碧竹属 3 个种的检索表 :
1
. 竿筹具密而长之宿存庞基毛 , 枝鞘基部毛长且呈放射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庆元华著竹
1
. 竿筹无毛或具早落之稀庞基毛 , 或仅竿莽顶部具宿存之稀庞毛
2
. 竿筹及枝鞘顶部稍薄而皱缩 , 叶鞘具密而长的白色伏贴毛 , 节 下 方
无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湖北华碧竹
2
. 竿捧及枝鞘顶部不皱缩 , 节下方具稀短毛 · · · · · · · · · · · · · · · · · · … … 华碧竹
1
. 湖北华薯竹 ( 自拟 ) 新种 图版 1
S a s a m o r p h a h u b e i e n s i s C
.
H
.
H u s p
. n o v .
C u l m i l a x i
, 0
.
5一 1 m . a l ti , 0 . 3一 0 . s c m . d i a m e t r o . e r e e t i e i r e u l i ;
i n t e r n o d i a a d a p i e e m e u lm i e o s p i e u e b r e v i u m e t i n a e q u a l i t e r l o n g i ; s u b t e r
n o d o g r o s s e p u l v e r e i
.
V a g i n a e p e r s i s t e n t e e o r i a e e a e
,
i n t e r n o d o r u m s u p e r a o -
t a e , a p e x v a g i n a e t e n u i s d e l u t e e a p e r a t u s
, v a g i n a e l o n g a e v e r r u e i f o r m e s
p i l a e i n a P e x o
,
l i g u l a t r u e a ta b r e v i Pi l a a d d o r s u m
,
l a m i n a v a g i n a e la n e e o l a t a
a t e o s t a p e r s p i e u a
.
R a m u s 1 i n q u o q u e n o d o ; v a g i n a r a m i p i li s v e r r u e i f o r一
m ib u s e a d u e i s e t p i li s e o n f e r t i s b r e v ib tj s a lb i s e t p a u e i s l o n g i s i n b a s i
.
F o l i o r u m
v a g i n a e p u l v i a lb o e t p i l i s e o n f e r ti s l o n g is a d n a ti s ; l a m i n a l a n e e o l a t a
s u b e o r i a e e a t e s s e l l a t a v e n a e i r e a 16

T u r i o i n M a j o a d J u n e g e r m i n a n s
.
H a b i t a t i n In o n t i u m a d a l t i t u d o 1 3 0 0 m
. s u p r a m a r e
.
S p e e i e s a f f i n i s 5
. s i n i e a e , s e d a p i e e v a g i n a e t e n u i d e l u t e e a p e r a t o
,
v a g i n a e f o li i e o n f e r ti nt 一 l o n g e p i l i f e r a , s u b t e r n o d o n o n p i l o d i f f e r t .
H u b e i S h e n g : T o n g s h a n X i a n
, J i u g o n g s h a n m o n s
.
1 9 8 0

5
.
1 0 W a n g
S i t一n n o . 7 0 4 ( T y p u s ) . T y p u s i n H e r b . N a n j i n g U n i v
.
竿直立 , 散生 , 高 0 . 5一 1米 , 直径 0 . 3一 0 . 5厘米 , 竿圆形 、 黄色或淡黄
色 , 光亮 , 节下具一圈厚白粉 , 上部分枝处之节间常有明显缩短且不 等长 。
挥宿存 , 较节间为长 , 稍光亮 , 薄革质 , 纵脉十数对 , 但无小横脉 , 筹先端
稍宽 , 质较薄 , 干后略皱缩 , 筹边缘具长庞毛且 以上部者较密较长 , 撑背仅
上部具长庞毛 。 捧舌截平 , 背部具小毛 , 筹片披针形 , 基部统缩 , 中脉 明显 ,
侧脉 5一 7对 , 小横脉清晰可见 。 竿上部分枝 , 每节分枝一枚 , 枝粗壮 , 分枝
角度甚小 (在 10 度以内 ) , 分枝成长后将竿筹推离主竿而紧紧包住分枝 , 分枝
具枝鞘 , 枝鞘具脱落性庞毛 , 基部具白色密短毛 , 并夹有棕 色稀长毛 , 枝鞘
常可因菌类寄生形成圆形黑色细小斑点。 叶集生于各分枝顶端 , 每分枝约 3
·
5 ]
.
枚 , 叶鞘略具 白粉并具较密之伏贴向上的长毛 , 叶鞘裸露部分毛 可 为 脱 落
性 ; 叶片披针形 (下方一枚椭圆形 ) , 基部渐狭最后形成长约 0 . 5 厘米长之叶
柄 (下方叶基部近平截 ) , 叶片近革质 , 两面无毛 。 侧脉 7一 9 对 , 次 脉 5一 7
条 , 小横格脉近正方形 , 清晰 。 笋期 5一 6月 。
分布于海拔 1 3 0 0米之山坡上 。
本种近于华著竹 5 . 5加正a ( K e n g ) K io d : . , 但择上部稍薄而略皱缩 , 叶
鞘具密伏毛和竿之节下无毛等与之不同 。
湖北省 , 通山县 , 九宫山 。 19 8 0年 5 月 1 0 日王诗云7 0 4号 (模式标本 )
模式标本藏于南京大学生物系腊叶标本室 。
2
. 庆元华薯竹 自拟 新种 图版 亚
S a s a m o r P h a q i n g y u a n e n s i s C
.
H
.
H u s p
. n o v .
C u lm u s l 一 1 . 5 m . a l t u s , 4一 6 m m . d i a m e t r o , t e r e s ; s u p e r e u lm i
i n t e r n o d u s a t r a m u m e o n s p i e u e a b b r e a t u s
, f a r i n a o b d u e e n s e t s u b t e r n o d o
a n n u l o e o n f i e t o f a r i n a ; u n u s r a m u s i n q u o q u e n o d o ; r a m o r u m v a g i n a e
f l a v i
一 v i r i d e s
,
h i s p i d a e
,
d i l u t e f a r i n o s a e
,
i n d o s o h i s p i d a e v e r r u e i f o r m e s
,
n o n a u r i e u l a e e t s e t a e
.
C u lm o r u m v a g i n a e p e r s i s t e n t e s
, s t r a m i n a e
, 8一 1 3 . 5
e m
.
l o n g a e
,
h i s p i d i s v e r r u e i s ; b a s i v a g i n a r u m h i r s u t a e b r u n e a e e t p u b e n t e s
a lb a e b r e v e s , n o n a u r i e u l a e e t s e t a e ; l i g u la v a g i n a e b r e v i s t r u n e a t a ; l a m i n a
v a g i n a e l o n g i

l a n e e o l a t a
.
F o l i a 3
, r a r o 2 v e l 4 e t e x t r e m i t a t e s e u lm i e t
q u o t r a m o s ; v a g i n a e f o l i o r u m 1 2 e m
.
l o n g a e
,
f a r i n o s a e
,
b a s i h i s p i da e
,
力 o n f o l i o r u m a u r i e u la e e t s e t a e a u r i e u l a e ; l i g u l a e f o l i o r u m 5 m nt . l o n g a e
v e l l o n g i o r e s
, t r u n e a t a e v e l u n d u l a t a e ; f o l i a g l a b r a l o n g i
一 o b l o n g a v e l
l o n g i
一 o b v a t a
, 1 8一 2 8 e m . l o n g a 4 . 7一 6 e m . l a ta , a p e x l a m i n a e l o n g i 一 a e u m i n a t u s
e t d i l u t e e a u d a t u s ; v e n i s 1 0一 1 3 j u g a t i s e t t e s s e l a t i s
.
H a b i t a t 主n m o ti b u s a l t u rn 1 4 0 0 m 。
S p e e i e s a f f i n i s 5
. s i n i e a e , s e d f o l i i a g r a n d ib u s e t l a t i s
,
i n b a s ib u s
e u lm o r u m v a g i n a r u m h i s p i d i s v e r r u e i s e t h i s p主d i s v e r u e i s r a di a ti f o r m ib u s ,
e u lm i s f a r i n o s i s
, s u b t e r n o d o a n n u l o e o n f i e t o f a r i n a d i f f e r t
.
Z h e j i
a n g
,
Q i n g y u a n
, 1 9 7 8
.
5
.
2 6
.
Z h u a n g M
a o e h a n g n o
.
7 8 0 1 0 4 1
( T y p u s ) i n h e r b
.
S h a n g h a i H o r t u s ; Q i n g y u a n
, 1 9 8 2
.
5
.
5
.
W a n g Z h e n p i n g
e t a l

N o

8 2 5 1 8

竿高 1一 1 . 5米 , 直径 4一 6毫米 , 圆筒形 , 上部分枝处之节间常有不同程
度的缩短 , 节间具白粉 , 节下尤为明显 , 可形成一圈厚的白色粉环 。 撑宿存 ,
长 8一 1 3 . 5厘米 , 上部者较长 , 枯草色 , 具较密的棕色或白色长庞基毛 ,贴生
或近贴生 , 算基部具一圈密集的棕色长刺毛 , 刺毛与莽垂直或成不定角度生
·
5 2
,
图版 I 湖北华著竹 S 。 h u b e aen s i : C . H , H u
1 秆捧 2 .枝叶 3 . 笋
·
5 3
·
图版 亚 庆元华薯竹 s .q i ng y u a ne n、 a,
了 . 枝叶 、 叶舌 2 竿及 分枝 3 秆葬
长 , 骤看呈放射状 , 也有部分毛贴生或为倒生者 , 如用放大镜观察则可见除
长刺毛外还间生有伏贴的短柔毛 ,筹边缘具睫状长庞毛 ; 无捧耳及鞘口缓毛 ,
释舌长可达 5 毫米 , 挥鞘长于节 间 , 常被分枝推离主竿而紧密地 包 裹 着 分
枝 。 分枝于每节上生一个 , 枝鞘黄绿色 , 背部生有直立之长庆基毛 , 略具白
盼。 每分枝具叶 3 枚 , 叶片长矩圆形或长卵形 , 一民18 ~ 28 厘米 , 宽 4 . 7~ 6厘
·
5 4
·
米 , 先端 一长渐尖 , 微呈尾状 , 基部逐渐收缩为 5毫米长的叶柄 , 叶两面无毛 ,
正面绿 色, 背面淡绿色 , 具 10 ~ 1 3对侧脉 , 小横格脉较明显 , 全缘或一侧具
极不明显的微锯齿 ; 叶鞘长约 12 厘米 , 基部具庞基毛并略具 白粉 ; 无叶耳及
鞘口缓毛 ; 叶舌长 5 毫米或过之 , 平截形或微呈波状 , 边缘无纤毛 。 分布于
1 4 0 0米之山地 。
花果未见 。
本种近于华著竹 5 . s in i ca ( K c n g ) K io d z . 但 本 种叶宽大 , 矩圆形或卵
圆形 , 算基部具密集呈放射状 的棕色刺毛 , 竿具白粉 , 节下可形成白色粉环
等与之不同 。
浙江 ( Z h e j i a n g ) , 庆元县 ( Q i n g y u a n ) , 万里林场 , 香菇湾 , 1 9 7 8 . 5 . 2 6 ,
庄茂长等 7 8 0 1 0 4 1号 (模式标本 ) ; 浙江庆元县万里林场后 山 , 1 9 82 . 5 . 5 , 王
正平等 8 2 5 1 8号 。 模式标本藏于上海植物园标木室 。
3
. 华碧竹 (种子植物名称 )
S a s a m o r p h a s i n i e a ( K e n g ) K o i d
Z .
i n A e t a P h y ta x
. e t G e o b o t
.
9 : 2 2 7
( 1 9 4 0 ) 一 S a s a 5 1, , i c a K e n g i n Si n e n s i a 7 ( n o . 6 ) : 7 4 8 , f . 1 ( 1 9 3 6 ) . —耿以礼主编 :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禾本科 〔` 1第 8 页 1 9 5 9 .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编 :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五册第 26 页 , 1 9 7 6 .
模式标本 : 贺贤育 2 4 8 1号 , 浙江天目山 19 3 4年 , 藏于江苏省植物研究所
标本室 。
在查阅和研究华署竹标本时发现贺贤育 2 4 8 1 号标本 的叶背基部具 稀 短
毛 , 不仅幼叶且老熟叶也有毛 。 又复 .旦大学 4 28 号标本系于 1 9 5 4 . 7 . 17 在安
徽黄山所采与贺 2 4 8 1号相同 , 但该种原记载为无毛 , 故应予订正 。 另一部分
标本为光滑无毛且有花 , 确为华著竹属植物 。 故定为华磐竹之变型 。 原变型
f
. S in ic a 竿 、 叶背基部具短毛 。 光叶变型 。
5
. s i n i e a ( K i n g ) K o id
z .
f
.
g l a b r a C
.
H
.
H u f
. n o v .
F o l i o r u m b a s e : g l a b r e s
, n 。 n p i l i s d o r s a l i t e r b v e v i b u s r a r i s 耿伯介 1 9 5 7 .
5
.
2 4天 目山东茅蓬 27 号 , 5 . 27 天 目山金顶无号 。
主要参考文献
仁1〕 耿以礼主 编 : 中国 主 要植物图说— 禾本科 19 5 9年 科学出版社〔 2〕 朱政德 、 赵奇僧 : 中国竹 亚科一 新属— 酸竹属 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学报 1 9 7 9 . 第 1 、 2 期仁3〕 陈守 良等 : 悬竹属— 中国竹类一新属 植物分类学报 1 9 8 1年第 19 卷第 3 期〔们 温太辉 : 中国竹亚科一 新属与若千新种 竹子研究汇刊 1 9 8 2 . 第一期
〔 5〕 S a d a o S u z u k i : A r e二 i s i o n o f T h e G e n u , S a s a nr o r p卜a N a k a i ( B a m b仁 s a e e a e ) 植物研究
杂志 1 9 7 5 V . 5 0 N o . 5 .
〔 6〕 S a d a oS z o u l i: I n 己e xt oJ a p a n e s e Ba m l〕 t ls a e e a e 1 07 只
仁7〕 K o id z um iG e n i。上 i: “ 浙江省天 目山。 位 ” A 已 a P }: y士。士a 二
〔8〕 Na k a i Ta k e n os h in : G ra m in e a e 一 Ba m b s ue a e in M IY A B E
a n d S a g h a l ie n 1
.
J
.
F a e
.
A g r
.
H ok k a id占 Im p . U n i、
.
a n d G e ob ot
.
e t U D KO
,
F l o
2 6
: 1 8 0一 1 95
.
9
.
2 2 7 , 1 9
一互0 .
r a o f H o k k a i d 6
1 9 3 1
.
A T A X O N O M IC A L S T U D Y O F
T H E G E N U S S A S A M O R P H A F R O M C H IN A
H u C h e n g H u a
( D e p t
. o f B i o l o g y , N a n j i
n g U n i v
.
)
A b s t r a e t
T h r e e s p e e i e s a n d o n e f o r m b e l o n g i n g t o t h e G e n u s S a s a m o r ph a N a k a i
h a d b e e n f o u n d i n C h i n a
.
5
. s i n i e a ( K e n g ) K o i d z
. o r i g i n a t s i n C h i n a
,
5
.
h u b e i e n s i s o n d 5
.
q i n g y u o n e n s i s o r e n e w s p e e i e s o n d 5
. s i n i e a f
.
g l a b r a
15 a n e w f o r m

T h i s p a p e r 15 a f u r t h e r s t u d y o n t h e e h a r a e t e r i s t i e s o f t h e G e n u s
S a s a m o r p h a N a k a i
.
I n t h e p a p e r s o m e e r r o r s m a d e b y s o m e J a p a n e s e
r e s e a r e h e , 5 a r e e o r r e e t e d
.
A m o r e d e t a i l e d d e s e r ip t i o n o f t h e e h a r a e t e r i s t i e e s
o f t h i s g e n t l s 15 a d d e d h e r e
.
r n e o n e l u s i o n s o m e n o w e x i s ti n g p r o b l e m s
e o n e e r n i n g t h e r e s e a r e h w o r k o n t h i s g e n u s a r e d主s e u s s e d , a n d s o m e t e n t a t i v e
i d e a s r e l a t i n g t o i t s t o x o n o m i e p o s i t i o n a r e 0 15 0 g i v e n
.
·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