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1 7 卷第 3 期
19 9 4 年 8 月
浙江师大学 报 ( 自然科学版 )
J ( ) L IR N A L 〔 ) F Z H E J IA N G N ( ) R M A L U N IV E R S I T Y ( N “ t
. 凡 1. )
V o l
.
1 7
.
N o
A
u
.g
天 目山竹资源优势与地理环境分析
张雪林
(地理 来 )
摘 要
本 文通 过夭 目山 山区地 貌形态 、 气候 条件 、 土峨环 境等地 理环境 要素对竹类 资像 的影响的分析研究 , 概要
地说 明了在竹类适 生的地带性气候 条件下 . 地域性 因素具有 相 付重要 的 愈义 。 天目山丰富的竹 资源 , 除了先 人
辛勤的培 植 ,与地 悦组 合形态形成 理想的地形气候 ; 靠近海 洋 , 季风气候带来的 丰富雨 水 ; 火山岩发 育的 良好土
峨墓础有 育密切相关的联 系 。
关键词 :地 貌组合形态 ; 地形气候 ; 土壤环境
O 引 言
天 目山山区是我国南方竹资源集中分布的 区域之一 。 该区竹类品种多 , 竹资源面积连 片 ,
群体密集 , 竹资源优势突出 。 竹子具有较高的实 用和经济价值 . 竹子生长量大 ,成材快 ,构成竹
林群体周期短 , 因此它又具有较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 。 由龄大面积竹子纯林复盖 ,夭 目山
山区的生态环境一直保持稳定状态 。 水土流失现象 明显减轻 , 该区侵蚀模数 < 1 5 0 T / K M “ (浙
江省最高侵蚀模数> 5 0 T / K M Z ) 。 丰富的竹资源优势的形成 ,除了先人的辛勤培植 ,也与天 目
山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 。
1 天 日山竹资源概况
本文以天 目山北坡的浙江省安吉县为例 。 该县是我国著名的 “ 竹乡 ” , 地处东径 1 1 9 0 23 ,一
1 1 90 14
` ,北纬 30 0 23 , ~ 30 0 52 ` 。 该区域属中纬度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 . 是散生型 、 混生型竹
种分布区域 。 按国内竹区地理分布划归长江一南岭竹区`OJ
夭 目山竹资源中优势竹种有散生型的刚竹属的
黄枯竹 、 刚竹 、 石竹 、 毛竹 、 淡竹等竹种 ;混 生型有薯
竹属的阔叶答竹和夭 目答竹 、 苦竹属的苦竹 、 华薯竹
属 的 华答 竹 等 。 其 中毛竹 资 源面 积 最 大 (8 . 6 义
10
,
ha ) 数量 多 、 密度 高 . 蓄积量 1 1 , 8 87 万株 . 密度
2 5 2 0 株 / h a 。 小竹 资源中以石竹为最 . 5 . 6 又 10 3 h a ,
占小竹总量的 51 . 2% ,其次是刚竹 、 淡竹和黄枯竹 ,
合计 3 . 52 又 1 0」h a , 占 3 3 . 6% .
2 对竹资源有利的地理环境
乙 l 避风 、 多湿的地形环境
( l) 地貌组合形态与竹资源分布 : 天 目山山区地
犷焦夕穿 ~
1 : 4 0 0 0 0 0
七 _ _ 2。。 以下
盯二 } 2 0 ~ 2 5 0 功
乙挤翎 2 5 0一 1 0 00 功
貌形态总貌是个马蹄形盆地 . ( 图 l ) . 东 、 南 、 西三面 图 1 安吉县地貌 图
环 山 , 东 南部是天 目山主体 . 在 8 0 。一 1 0 O m 以上 . 由此 回 东西两侧延展 , 东部盆缘 山体 6 0 0 m
以下 . 西部盆缘 山体 80 o m 以下 。 中部 5 。。m 以下的丘陵起伏并逐级向东北部递降 。
浙江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 , 9 4 年
( 2) 夭 目山山地气候与竹资源优势 : 天 目山区马蹄形盆地构造 , 形成 了水湿和热量空间分
布的马蹄形配置特征 ,尤其是水湿条件的配置特征 。 在盆缘— 即中 、 低山区 “ 二, 是地形雨集中分布带 ,南部依托高大 山体 . 相对湿度高 , 多云雾 ,是该区暴雨中心 ,常年降水量在 1 8 0 0 m m 以
上 ; 随着地形 向东北向递降 , 降水量逐级减 少 。 2 5 o m 以上超过 1 4 0 0 m m ; 2 0一 Z s o m 在 1 2 0 0一
1 4 0 0m m 左右 ; 2 0 m 以下在 1 0 5 0一 1 2 0 0 m m 左右 (图 2 ) .
这种前 (北向 )有丘陵波面屏障 , 背二南向 )有高大山体的马蹄形构造 , 形成相对湿度高 、避
风 、 温暖的 “ 内陆良港 ” 。 对竹子生长得天独厚 。 特别是毛竹 、 苦竹 、 著竹 、 石竹等生长量大耗水
高的竹种尤其适生 。经过长期适应与发展 , 竹资源的分布规律也基本上顺应地貌形态形成马蹄
形的分布特征 ( 图 3 ) 。
一 、 ~ ~
. ·一厂
厂
/
·
~
愧 . 〔
竹区 尽口
图 2 降水童分布图 图 3 天 目 山区竹 资源分布特征
在山体垂直分布规律上 , 由于海拔高度的上升 ,气候条件变差 。在夭 目山海拔每升高 10 m
平 均 气 温 下降 0 . 5 ℃ . ) 10 ` C 活动积 温减 少 13 7 度 · 日 , 相对 湿度 增 大 。 7 0 o m 以 上 可达
180 o m m 以上 ! 2子 ,但是由焚 7 0 m 以上山坡失去裤止的屏障作用 , 寒潮和大风危害较重 . 因而竹
资源生长势减弱 (见表 1 ) , 到 80 m 一般没有毛竹资源的分布 ,仅有低矮或甸旬生长的杂竹丛
生 。
表 1 山体垂直 高与竹林生长关来 表 2 天 目山 20 0 ~ 70 o m 冬季气温特征
脚扭 ( . ) 地点 扦离 (呱 ) 月 . (~ ) 密度株 Z石. 产址 伍 g八 . )
8 0 0 赵家鸽 一5 0 1 4 . 8 5 2`咭0 2 6 丢0 0
` 5。 大俄 7伪 2 6 . 7 5 3 5 2 5 5 8 1` 2
2吕。 半山凉子 6 8 0 2 5 . 7名 29 70 4 , 0 0 5
脚搜 ( . ) 一 2 月低 于一 o C 饥率 一 月份 日。 %年份 气已平均
4 0 0~ 5 00
2 0 0~ 4 0 0
8 0%
4 0%
20 妈
《 0 1 ,
咨 0 . 0℃
在 1 50 一 4 0 米或 50 。 米坡体上 ,有屏障避开寒潮与大风侵袭 。 而且该层次逆温层现象明
显 , 一般秋冬至早春 . 50 0 m 以下各叹次温度差异不十分明显 ( 见表 2 ) 。 逆温层的形成为笋芽安
全越冬和竹林生长发展极有利 。 因此夭目山竹资源主要分布于这一高度 。
2
.
2 季风气候与竹资源
竹子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是孕笋期和发笋期 ’ z , 该时期决 定着竹子的林分结构
和生长量 。 夭 目山毛竹的孕笋始期是 8 月初 ,发笋始期翌年 3 月下旬 , 这两个竹子生长的关键
时期 ,正是江 南梅雨季和 8 月的台风雨季 , 又加地形雨效应 , 因而水湿条件十分优越 ,对孕笋和
发笋非常有利 。
( 1 )竹子发笋期气候条件 : 春笋发 笋期 3 月下旬到 5 月中旬停止 。 夭 目山春雨常年平均有
30 0 一 4。。m m 。 且春天多连阴雨天气 ,雨 日占 60 %左右 。 3 . 4 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达 80 % , 因而
发笋速度快 . 产量高 。 少数春旱年份 (如 1 9 70 、 1 9 7 4 年 ) 出笋期雨量也有 Z o o m m 左右 ` ’ 。
( 2 )竹子孕笋期气候 条件 : 逢严重干旱年份 , 会大大影响竹鞭孕笋 , 甚至造成竹子萎蔫枯
第 3 期 夭 目山竹 资源 优势与地 理环境分析 张雪林
死 。 但在夭 目山这种严重干旱年份极少 ,约 20 年一遇 。 如 1 9 7 8 年是历 史罕 见的干旱年 , 6 ~ 9
月总雨量仅 25 0 m m ,不足常年的 13/ , 尤其是 7 、 8 月不下透雨 , 2 个月雨量不足 10 Om m ,而 蒸发
量超过 4 0 m m , 竹子正处孕笋始期 , 因而大批笋芽枯萎死亡 。 当年生幼竹也因失水而枯萎 . 在
土层浅薄的山坡则有成片老竹枯死 . 次年 (即 1 9 7 9 年 )发笋量是近十年中最低的一年 。
( 3) 竹林小气候的自我调节 : 竹林具有茂密的林冠和连片密集的群体结构 ,对 生态环境有
着良好的反馈作用 。 可减少径流量 , 减少地表水分蒸发 ,提高林间湿度 。 还可调节近地面大气
温度 ,从而保证了竹子本身的生长优势 。
竹林群体形成后 ,对通常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有较强的抗逆性 。 例如一般的干旱 、 水涝或高
温 、 低温或热带风暴所产生的影响比较小 。 竹林群体庞大的竹冠抗雪压强度较低 ,尤其是幼年
竹 . 如 19 8 4 年该区降雪 30 c m ,造成 3 0 多万杆竹子雪压折断损失 . 所以当地山农都用钩梢来提
高竹子的杭雪压能 力 。
2
.
3 土壤墓础与竹资源
( l) 土壤物理性状对竹资源优势影响 : 竹子是 以无性 系子代增加其 个性的 ; 即依靠地下茎
(竹鞭 )蔓延发笋繁殖 。 一个竹林群体的形成 ,竹连鞭 ,鞭生笋 , 笋成竹 ,竹 又养鞭 ,循环增殖 , 相
互影响 。 与有机营养物质的合成 、 积累 、 分配 、 消耗等生长活动形成了毛竹林群体特有的 自我调
节系统 。 因此竹鞭在土体能否通畅无阻地伸展 、 孕笋 ,对竹子繁衍和林相群体优势的扩大关系
极大 。
竹子特有的繁育特性决定了它对土壤的选择性 。 首先要求土壤具有 良好的物理性 . 即要
求土体疏松 、 多孔隙 、通透性 良好 。 如淡竹 、 刚竹 、 水竹等小竹资源在天 目山山区集中分布在西
曹溪中游新河漫滩上 。 表 3 表明 ,新河漫滩相沉积物以粗 、 细沙为主 ,土壤质地轻松 、 通透性良
好 。 而且与河床近 . 水源充足 。 但土壤基本养分条件较差 。 小竹林依赖群体筑起 “ 自然堤 ” 截留
洪水泛溢中的悬浮物获取养分 。 60 年代后上游大批 山塘水库建起 . 洪水得到控制 ,这种机遇减
少 。 大批竹林因此而衰败 。 竹林形成的生态环境也随之消失 。 而在苔游下游土壤枯重板结 , 内
排性差 ,因此大面积竹林分布难以形成 。
表 3 新滩地土 壤+.l 面理化性状
砂校 l ~ 0 . 0 5 4 9 . 4 0 5 5 . 1 5 7 1 . 9 0
祖粉 0 . 0 5~ 0 . 0 1 1 6 . 4 6 1 2 . 8 6 7 . 2 8
中粉 0 . 0 1~ 0 . 0 0 5 6 . 9 1 6 . 8 8 3 . 8 4
细粉 0 . 0此一 0 . e o l 9 . 1 4 8 . 1 0 5 . 0 5
机械组成
枯粒 < 0 . 0 0 1 18 . 0 9 1 7 . 0 1 1 1 . 9 3
石砾 > l m m 2 . 5 6 4 . 0 2 4 . 7 1
毛竹 、 石竹 、 苦竹等分布在山地土壤上的竹种也是如此 。 本区中低山第四纪泥石流堆积体
上 , 竹林个体和群体生长量都有 良好表现 。 这种 堆积体以大小砾石混 杂堆积为主 .表层仅有几
公分砾质土层 。 虽土层薄但砾石层孔隙多 ,通透性好 . 鞭根伸展通畅 , 孕笋和发笋有利 。 而在基
岩残积体上发育的土壤 ,特别是侵蚀严重的地区 ,浅土层下即是坚实的基岩 , 竹鞭难于穿透 , 甚
至出现鞭根外露现象 , 竹林生长势以至群体优势越来越弱 。 有的土壤虽然土层深厚 , 但由于土
壤枯重 、 紧实 , 竹林优势发展不大 。 如泥质页岩 、泥质灰岩和紫砂岩发育的土壤 . 土体粘闭或紧
浙江师大学报 ( 自然 科学 版 ) 1 9 9 4 年
实 , 不利鞭根发育穿透 。 最理想的是花岗斑岩或粗晶的片麻岩 、 闪长岩上发育的土壤 , 含有较多
石英砂粒 ,砂枯适中 , 土壤疏 松 . 风化层深厚 , 良好的物理性 为竹子生 长繁育提供了有利的基
础 ,竹子生长优势最强 ( 见后文说明 ) 。
( 2) 不同母质类型土壤的影响 : 不同母岩上发育的土壤理化性状与竹林生长关系极大 。 花
岗斑岩具深厚的风化层 . 可达 J毛术到十几米 ,土层疏松 ,伴有大量钾长石 、云母 、钾 、磷等矿质元
素丰富 。 竹林群体优势强 , 个体土长量大 。 渔用大毛竹多产于此类土壤上 。 由于土层从山顶到
山脚均一 , 毛竹林一般不 “ 秃孙 ” 不少 “ 裙带 ” , 竹林群体密度高 ,枝叶茂盛 。花岗斑岩发育的土壤
由于疏松易遭侵蚀 、 崩塌 。 如这个县的上堡村 . 由于大片竹林被毁 , 土层 、风化层遭到严重侵蚀 ,
形成大 片沟谷和 “ 白砂滩 ” (石英砂 ) 。 因此竹林优势形成对保持水土是有功效的 。
在基性岩安山岩发育的土壤 ,土层深厚 ,土壤盐基饱和度较高 ,基础养分好 ,土体中含有一
定量的碎石屑 ,土壤粘而不紧实 ,也是理想的毛竹 七壤之一 。
熔接凝灰岩发育的土壤 ,土体中含砂 . 通透性好 , 矿质养分较好 . 因而也是竹类资源生长良
好 的土壤 。 但由于该地层多形成中山 , 山势高 、 陡峭 , 因而仅在 山谷缓坡有较好生长的竹林 。 苦
竹 、 石竹 、 著竹等特产竹种均产于此类土壤上 。
沉积岩类发育的土壤 , 立地条件都要比火成岩发育的土壤差 。 页岩风化层深厚但粘性强通
透性差 ,物理性差 , 基础养分又低 , 呈酸性反应 , 毛竹生长密度大但个体生长量小 , 是沉积岩中
竹类最适生的土壤 。 砂岩土壤土层浅薄 ,贫痔 、 粗骨性强 ,竹类生长差 , 仅在坡麓与缓坡地带有
局部面积的竹林分布 。 泥质灰岩与硅质岩土壤 , 土被景观裸头多 ,土壤深浅不一 , 竹子个体生长
势不强 , 群体分布呈块状 , 连续性差 。
参考文选
l 陈嵘 . 竹的 种类及栽培利 用 . 北京 : 中国林业 出版性 . * J 8 2 , l ~ 3
2 汪锋 . 夭目山气候与 毛竹 生产 . 气 象 , 19 8 3 : 2 1一咒
3 汪锋 . 试论 天 目山气候生态与 毛竹茶叶优势 . 农业气象 , 19 84 , 5 ( 2) : 26 一 30
T h e D o m i n a n t G r o w t h o f B a m b o o s a n d i t s G e o g r a p h ie E v i r o n m e n t
a t T ia n M u M o u n t
a in s
2 11 a n g X t
一e li n
`抉介 J z , t u资 , , r o f C 砂。, g r 止` P h夕 )
A B S T R A C
`
f
T h i s p
o F) e r a n a l y
s e s t h e g r o w t h o f b a m b o o f a m i ly a t t h e T ia n M u M o u n t a i l l s in f lu e n e e d by a
s e t o f g e o g
r a p h ie a l f a e t o
r s s t 一e h a s 5 0 11
.
e lim a t e
, a n d g e o m o r p h i e s h a p e s
.
I t i ll t一s t r a t e s t h a t
,
in a d
-
d i t l o n t o t h e i
一z f lt一e 一: e e o f t h e e l一m a t e b e丈t . t h e r e g i o n a l fa e t o r s a t t a e h t h e i r e o n 1 P a r a t iv e im p or t a n e e
t o t h e i r g r o 二 t h . T h e p r e s e n t r ie h ba a m b o p la n t a t io 一1 o w e a g r e a t d e a l t o t h e e t一l t iv a t io n o f o u r
d l! 19 。 ,飞 t f o r e f a :卜飞。 r s . M o r e o v e r · t h e r e e x i s t s a e l o s e r e la : j (: 一: s h i p b e t w e e 一i t h e i r g r o w t h a n d t he c li-
rn a t e
.
r 一e ll w o t e e f a l l f r o n l t h e w e t n飞。 一飞 5 0 0 , 1
.
a 一l d t h e s o i l e ,飞 v ir o : l m e x、 t d e v o lo p e d f r o m v o le a n ie
.
K e y w o r d s : g e o n l o r p h ie s h a p e ; g e o g
r a ph i e e lim a t e ; , o i l e 一飞v i r o n m e o t
(责任编辑 肖慧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