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云和雪梨种质资源和栽培技术



全 文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2015年 第44卷 第4期
櫨櫨櫨櫨櫨櫨
櫨櫨櫨櫨櫨櫨

毦毦

技术交流 ·落叶果树·
云 和 雪 梨 种 质 资 源 和 栽 培 技 术
李 梅,郑小艳
(丽水学院生态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收稿日期:2014-09-29;修回日期:2014-11-10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13C020001)资助。
作者简介:李梅(1992—),本科,主要从事雪梨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E-mail:1406718621@qq.com
通信作者:郑小艳。E-mail:zxy419@zju.edu.cn
DOI:10.13938/j.issn.1007-1431.20140500
摘 要 云和雪梨是浙江丽水传统名果,是一系列的沙梨地方品种,具有果大、晚熟和质优等特
点。云和雪梨种质资源丰富,初选的优良单株较多,然而由于栽培品种混杂、配套栽培技术和贮藏
技术不成熟等原因,云和雪梨品种选育进程和产业发展滞缓,每年的产量不能满足本地消费需求。
本文结合文献和实地调查,综述了云和雪梨种质资源评价和研究、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的
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云和雪梨品种选育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云和雪梨;种质资源;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云和雪梨是原产浙江省丽水的一系列沙
梨地方品种,具有大果(平均单果质量800g
左右)和晚熟(9月中下旬)的特性。云和雪
梨种质资源丰富,其中不乏优良单株,但至今
尚未进行系统的品种选育。不同农民果园中
的云和雪梨品种混杂,品质和成熟期都不一
致。此外,云和雪梨配套栽培技术不完善,尤
其是授粉树种不明确、病虫为害和风害明显,
套袋技术不完善,导致每年产量和品质不稳
定,甚至造成较大的损失。本文通过文献资
料及对果园、果农及技术人员的调查,对当地
云和雪梨种质资源、栽培技术和品种选育进
程等情况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为云和雪梨品种选育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云和雪梨种质资源及研究进展
据调查,云和县有树龄100年以上的云
和雪梨实生古树580株,其中一些树龄达到
200年甚至300年以上,分布于海拔525~
1 075m的偏远农村,树体现状堪忧[1],但尚
未有人对其进行种质资源的研究,相应的选
优工作也很少。梅显才等[2]于上世纪80年
代开始云和雪梨的优良单株选择工作,并选
出了4个优良单株(“89-01”“89-02”“89-19”
“89-28”),自然栽培条件下其平均单果质量
300~500g,可食率均在85%左右,可溶性固
形物含量在11%~13%之间,成熟期从8月
上旬到9月下旬不等,果实常温下可贮藏30
~50d,目前这4个单株“下落不明”。戴美
松等[3]对15个云和雪梨优良单株进行了成
熟果实的内外品质评价,结果表明,多数单株
自然条件下成熟果实外观较好,果面锈斑也
不明显,其中有6个样本的果锈面积很大;可
溶性固形物含量11.8%~15.2%,除个别品
种外,各种糖组分含量最高的为果糖,最低的
蔗糖,葡萄糖和山梨糖醇居中,不同品种果实
风味因糖酸比及单宁和石细胞含量不同而差
异较大。可见云和雪梨种质资源以实生群体
和单株为主,非常丰富,品质性状差异也较
大。根据上述仅有的研究表明,云和雪梨存
在不少大果优质的单株。笔者对部分云和雪
梨种质进行初步调查表明,云和雪梨在花形、
果形、单果质量、香型、成熟期和抗性等方面
都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应尽快搜集种质资
源进行全面的评价和鉴定。
221
 2015年 第44卷 第4期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关于抗病能力,调查发现一些云和雪梨
容易感染梨黑斑病、梨锈病、梨轮纹病、白纹
羽病、吸果夜蛾、梨木虱、梨小食心虫等病虫
害,有些年份由于病虫害严重、花果管理技术
不成熟,导致果园不能取得正常的效益,是雪
梨推广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尽管已有相关
病虫害防治技术 [4-6],但仍然有必要对各单
株抗病虫能力进行评价,筛选出果实品质和
抗性均强的单株,为进一步的良种选育推广
做好基础工作。
云和雪梨种质资源丰富,相应的种质资
源多样性、亲缘关系研究及良种鉴定工作尚
未开展。目前,仅蔡丹英等在对浙江省南部
梨地方品种进行SSR和 AFLP的遗传多样
性研究时,包含了5个云和梨种质,多样性分
析显示,其中3个云和梨聚合成一支,而另2
个在其他支中,这表明云和雪梨具有一定的
遗传多样性和独特性[7]。因此十分有必要收
集云和雪梨资源进行多样性研究,并对嫁接
繁殖、品种混杂的优良种质进行分子鉴定。
目前,已经针对梨属植物种质资源开发了大
量的 ETS-SSR、SSR 标记[8-10],此外还有
DNA 片 段 如 叶 绿 体 片 段 accD-psaI[11]、
LEAFY基因第二内含子序列 (LFYint2-
N)[12]可以用于亲缘关系较近的种质资源研
究,这些标记和片段可以很好地用于云和雪
梨种质资源研究。
2 云和雪梨栽培技术及采后贮藏问题
尽管云和雪梨已经有几百年的栽培历
史,但相对“翠冠”和“清香”等主栽品种,其栽
培技术较落后。云和雪梨主要在分散的农户
山地果园中,分散经营,栽植品种杂乱,管理
水平也不一致,如只有少量果园在农技员的
指导下进行修剪、花果管理(包括二次套袋技
术)及病虫害防治等,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品
种的发展[13]。目前有一些共性的优质梨栽
培技术在云和雪梨栽培上得到了应用[5,14],
但制约云和雪梨稳定、优质、高产的技术瓶颈
一直存在,尚未攻克。
2.1 授粉 梨是典型的配子体自交不亲和
植物,需要鉴定S基因型,并选择S基因型不
一致的品种作为初选授粉品种,生产上必须
配置授粉树或进行人工授粉才能获得理想的
产量。云和雪梨花期普遍较早,不同品种间
有差异,能够作为其授粉树的品种少。目前
农民主要以清香为其授粉树进行自然授粉,
少量果园以市售的贮藏混合花粉进行人工授
粉,但着果率每年都不同,无法稳定丰产。梨
的花粉直感现象明显,授粉品种和人工授粉
的方式会直接影响梨树着果率及果实的外观
和内在品质[15-16]。目前尚未对初选的云和
雪梨优良单株进行S基因型鉴定,也尚未进
行人工授粉田间试验。因此,应尽快进行相
关的研究和试验,明确云和雪梨优良单株最
适的授粉品种和人工授粉方式。
2.2 高接更新 由于市场对云和雪梨的需
求一直较高,价格也逐年上涨,部分果农在技
术人员指导下开始将翠冠和清香更新为传统
的云和雪梨。梨高接换种技术很成熟,然而,
调查发现云和雪梨高接于翠冠的生长势和抗
病性较清香品种弱,原因并不明确。因此,需
要进行云和雪梨在其他主栽品种上高接的亲
和力和适应性试验,及云和雪梨和常用作南
方沙梨砧木的野生种如豆梨和沙梨的嫁接亲
和力试验,为老果园更新和新果园建立提供
技术支持,为云和雪梨的科学推广提供依据。
2.3 专用果袋及风害防治 云和雪梨果个
大,笔者对精细管理下的多个云和雪梨单株
品种进行果实测定,结果表明其平均单果质
量均在800g以上;且因其果实生长期很长,
相比其他沙梨更易遭受蜂和鸟的为害。目
前,都进行果实套袋,在绿皮沙梨中成功应用
的二次套袋技术可以显著提高云和雪梨外观
品质,但仍不能十分有效地防止鸟害,给果园
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损失。因云和雪梨大多种
植在海拔500m及以上的山区,传统的防鸟
网应用起来较为困难。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参
考枇杷的编织袋[17],或通过鸟类行为学分
析,研发适合云和雪梨的专用防鸟装置。此
外,云和雪梨成熟前,通常会遭受其他早熟梨
321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2015年 第44卷 第4期
品种不会经历的台风灾害,因其果大,台风期
间容易遭受风害导致采前落果,因此非常必
要进行与山地相适宜的保护地栽培或架式栽
培。通过上述技术试验研究,在保证云和雪
梨的外观品质的基础上提高其商品果率,减
少损失,保证丰产丰收。
2.4 采后贮藏 如上所述,云和雪梨一般在
8—9月成熟,属于南方晚熟的沙梨品种,其
果实常温能贮藏30~50d。目前尚未有云和
雪梨的贮藏保鲜试验报道,有果农尝试将采
收后的果实通风散热后,立即放入冷藏库,经
过一段时间发现几乎所有果实都呈现了显著
的生理冷害表现,失去了商品价值,造成了巨
大损失。不同沙梨果实采后生理生化变化可
能存在不同,如“丰水梨”采后具有呼吸跃变
期,采后果肉因软化产生“褐化”现象,使得风
味劣变,可以通过气调和保鲜剂减少呼吸和
乙烯的释放[18]。黄花梨果实冷藏中也容易
发生软化和病害,研究表明,冷藏前对其果实
进行热处理可以显著抑制果实可溶性蛋白酶
和其他与果实软化病害相关的酶活性,提高
冷藏期的品质[19]。因此,需要对云和雪梨进
行系统的贮藏试验,为果农提供技术指导,满
足消费者冬季对云和雪梨的需求。
3 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云和雪梨种质资源丰富,品质
优良的单株较多,其市场影响力也较大,具有
发展前景。由于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和研究
工作严重滞后,栽培管理技术不完善,制约了
品种选育进程和推广。为此我们提出以下综
合对策:一是应用DNA序列和分子标记对
云和雪梨古树群落、初选的优良单株及混杂
的嫁接品种进行多样性研究,建立云和雪梨
核心种质资源圃。二是继续进行优良单株选
择工作,根据《梨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
准》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建立优良品种资源
圃。三是对核心种质进行S基因型鉴定,明
确优良单株的最佳授粉品种。四是进行云和
雪梨与主栽沙梨品种和野生梨砧木的亲和力
试验。五是研发云和雪梨专用果袋或者装
置,并进行系统的贮藏保鲜研究。通过上述
科学研究、田间试验和技术开发,为云和雪梨
种质资源保存、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推广及
品牌建设提供重要理论技术基础,提高当地
果农的收入,促进丽水市生态农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魏秀章.浙江云和雪梨古树资源现状调查及其保护对
策[J].生产调查,2013(4):40
[2] 梅显才,杜如松,程泽敏.云和雪梨优良单株介绍
[J].果树科学,1996,13(3):201
[3] 戴美松,程泽敏,王月志,等.云和县梨地方资源的调
查与品 质 评 价 [J].浙 江 农 业 科 学,2013(12):
1599-1603
[4] 佘德松,马根深,朱伟清.云和雪梨病虫害无公害防治
年历[J].果农之友,2007(10):31-32
[5] 叶忠德.云和雪梨丰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农
学通报,2009,15(2):82-83
[6] 周传良,华美霞,刘建灵.云和雪梨吸果夜蛾及其防治
技术[J].落叶果树.2007(6):38-39
[7] 蔡丹英,潘芝梅,王 涛,等.浙江省南部地方梨品种
的SSR和 AFLP遗传多样性研究[J].核农学报,
2010,24(2):243-248
[8] Bao L,Chen K,Zhang D,et al.Genetic diversity and
similarity of pear cultivars native to East Asia re-
vealed by 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markers
[J].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2007
(54):959-971
[9] Yao L,Zheng X,Cai D,et al.Exploitation of Malus
EST-SSRs and the utility in evaluation of genetic di-
versity in Malus and Pyrus[J].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2010(57):841-851
[10]Yue X,Liu G,Yu Z,Tet al.Development of genic SSR
markers from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of pear buds
[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B,
2014(15):303-312
[11]胡春云,郑小艳,滕元文.梨属叶绿体非编码区trnL-
trnF 和accD-psaI特征及其在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
用价值[J].园艺学报,2011,38(12):2261-2272
[12]Zheng X,Cai D,Potter D,et al.Phylogeny and evolu-
tionary histories of Pyrus L.revealed by phylogenet-
ic trees and networks based on data from multiple
DNA sequences[J].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
volution,2014(80):54-65
[13]严邦祥,梅振根,陈培春,等.景宁县云和雪梨恢复和
发展初探[J].中国林副特产,2001(2):60
[14]魏秀章,周晓音,程泽敏.浙江云和雪梨栽培技术要
点[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3(6):12-13
[15]王 涛,杨倩倩,黄雪燕,等.不同授粉方式和品种对
大棚翠冠梨着果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南方果树,
2012,41(2):22-24
[16]刘 妮,陶书田,张绍铃,等.授粉品种对库尔勒香梨
果实萼片宿存及品质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1,34(3):43-47
[17]林秀萍.早钟6号枇杷套袋防鸟害试验[J].中国果
树,2006(2):58-59
[18]王志华,王文辉,丁丹丹,等.丰水梨果实采后生理生
化变化的研究.保鲜与加工,2010,10(3):33-36
[19]千春录,何志平,林 菊,等.热处理对黄花冷藏品质
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3,34(2):
303-306
(责任编辑:王新娟)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