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平贝母栽培技术(7)



全 文 :平 贝 母 栽 培 技 术 ( 7)
● 刘兴权 常维春 刘鹏举 (中国农科院特产所 吉林市左家镇  132109)
   12 病害防治
平贝母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菌核病、 锈病和灰霉病。
12. 1 菌核病 又叫 “黑腐病” ,是在土壤中发生的
病害 , 危害鳞茎比较严重。
发病时期 据田间调查和接种试验表明 , 4~ 9月均可
发生此病。一般从土壤解冻到展叶期、枯萎后 7~ 9月为发
病盛期。
发病条件 病原菌的发育温度为 4~ 30℃ , 最适宜的
温度为 15℃。一般在低温多湿 , 地势低洼 , 排水不良的情
况下易得此病。采用 “老园子”栽培 , 在一块地连作十几年
乃至几十年 , 易造成菌核病大量积累、 繁殖和无限制的蔓
延。 小根蒜是贝母菌核病的野生寄主。
发病症状 罹病植株地上部叶片边缘变紫色或黄色 ,
逐渐整个叶片变黄变紫 , 叶缘向下卷曲 , 下部叶片卷曲严
重 ,顶部叶片、叶卷须及叶尖失水萎蔫 ,最后全株枯萎而死 ;
地下鳞茎患病初期呈水泡状 , 逐渐变黑 , 产生黑色坏死病
斑 ,病斑逐渐扩展蔓延到其它鳞片 ,最后使整个鳞茎变黑腐
烂 ,外部皱缩干腐 ,内部组织瓦解 ,在鳞茎表皮下面形成大
量类似小米粒大的黑色菌核。
传染途径 贝母菌核病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
残鳞茎上越冬。第二年春当土壤温湿度适宜时 ,开始萌发侵
染植株 ,逐渐向四周蔓延。特别是坡地 ,病菌随着土壤的水
分顺坡下移 , 传播比较迅速。此外 , 还可通过除草、 松土、
种栽携带及患病的小根蒜等途径进行传播 .
防治方法 对平贝母菌核病要采取以预防为主 , 综合
防治的措施。通过有性繁殖 ,建立无病种子田 ,供应无病种
栽 ,是防止贝母菌核病的根本措施 ;选择地势略高 ,排水良
好 ,透水性强的地块种植平贝母 ;实行轮作 ,更换老园子栽
培方法 ; 发现零星病区 , 立即把病株、病土挖出 ,周围撒生
石灰进行封闭 ,然后换上新土 ,再补栽上无病鳞茎 ;引种时
要严格检疫 ,栽前要剔除带病鳞茎 ,筛出和种栽混在一起的
泥土 ; 一旦发病可用 50%的多菌灵 500倍液浇灌病区 , 或
用速克灵、菌核利 10~ 15g /m2拌入土壤内 ,有一定的防治
作用。
12. 2 锈病 又叫 “黄疸” 病。 是危害平贝母地上
茎叶较重的病害之一。
发病时期及条件 吉林省 5月上旬当气温达 15~
18℃时 , 久旱后骤降一、 二次雨 , 贝母锈病随即陆续发生。
贝母锈病的发生与温湿度、雨量、土壤质地、种植密度及栽
种年限均有一定的关系。天气干旱 ,温度高 ,空气湿度小容
易发病 ,而 5月上旬气温持续在 15℃以下 ,且降雨频繁 ,湿
度大则发病较少 ;沙质壤土地发病率高于粘壤土 ;密度大高
于密度小的 ; 老园子高于新栽地。
发病症状 当病菌侵染植株后 , 首先在叶背和茎基部
出现金黄色长圆形病斑 ,有时亦可看到病原菌的锈孢子腔。
孢子群成熟后有金黄色粉末出现 ,随风飘扬 ,传播迅速 ,以
后病斑部位出现组织穿孔 ,切断输导组织 ,使基叶枯黄 ,造
成早期死苗。 严重时全田植株呈黄褐色 , 早期枯萎。
侵染途径 锈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株残体上或土壤中越
冬 ,其传染途径: 一是罹病残株茎叶清理不净 ,造成翌年重
新侵染 ; 二是孢子落入土中 ,待翌年条件适合时萌发侵染 ;
三是杂草较多的贝母田发病较重 , 杂草是传染源之一。
防治方法 地上植株枯萎后 ,及时彻底清理田园 ,将杂
草和贝母残株集中深埋或烧掉 ;更新老园子 ,合理选地 ,适
当密植 ,及时除草 ; 在平贝母展叶后喷洒粉锈宁 100倍液 ,
每隔 7~ 10天喷药 1次 ,连喷 2~ 3次 ,防治效果可达 90%
以上 ; 还可用敌锈钠 300~ 500倍液 , 萎锈灵 400~ 600倍
液 , 每隔 7~ 10天喷 1次 , 连喷 2~ 3次。
12. 3 灰霉病 贝母灰霉病系地上主要病害之一。
发病时间及条件 灰霉病一般于 5月中下旬开始发
生 , 在适宜条件下蔓延较快 , 成片发生 , 特别是连续阴雨 ,
雨后天晴高温多湿的情况下 3~ 5天即可感染全田 ,密度过
大或杂草过多也易发生此病。
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 , 平贝母叶片出现大小不等的水
浸状病斑 ,继而扩展到全叶或整个植株 ,使整个叶片或植株
变成黄褐色 , 枯萎而死。
侵染途径 贝母灰霉病的病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
冬 ,翌春当土壤条件适宜时 ,病原孢子随降水水滴溅到叶片
上萌发侵染 ,特别是雨后天晴的骤然高温多湿天气 ,蔓延迅
速。
防治方法 当地上植株枯萎后 , 应及时彻底清除病株
残体 ,尽量减少带病残体遗留在贝母园内 ;做到合理密植 ,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保持田间卫生 ;在平贝母展叶后喷速克
灵 300~ 500倍液 ,或多菌灵 500倍液 , 每隔 7~ 10天喷药
1次 , 喷药 2~ 3次 , 可收到显著的防治效果。
13 虫害防治
危害平贝母的害虫有金针虫、蛴螬、蝼蛄、地老虎 (又
叫截虫 )。
金针虫在平贝母展叶至开花期危害严重 , 危害症状是
将平贝母鳞茎咬成缺口 ,钻入鳞茎内残食鳞茎 ;蛴螬在 6月
·24·
·药源植物·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0年第 3期
西 洋 参 栽 培 技 术 ( 3)
● 许世泉  (中国农科院特产所 吉林市左家镇  132109)
   3 栽培技术
3. 1 选地 西洋参喜气候温和 ,寒暑变化小 ,夏季
凉爽 ,而且昼夜温差不超过 12℃ ,空气湿润的自然环境。吉
林、辽宁、黑龙江等省栽培西洋参多选用新林土 ;河北等省
栽培西洋参多选用农田土。在已开垦过的林区或伐林地 ,应
选择原来是阔叶杂木林或林缘坡地 ,土壤为微酸性 ,湿润而
有光泽 ,落叶腐殖层较厚 ,易于排水的地块。一般以东北坡
为好 , 在土坡或农田地上 , 则须增施农家肥或改土。
3. 1. 1 新林土参地的选择
植被的选择 选择新林土栽参 ,首先看植被 。一般以
柞树、椴树为主的阔叶林或混交林 ,间生胡枝子 ,榛柴等小
灌木的林地为好。有这种植被的地方 ,土壤肥沃 ,土质疏松 ,
排水良好 ,保水性强 ,透气性好 , 适宜西洋参生长。生有杨
树、柳树的地方 ,土壤瘠薄且排水不良 ,土壤粘重 ,透气性
差 , 不适合西洋参生育要求。
土壤的选择 西洋参为宿根性植物 , 在土壤中连续生
长几年 ,对土壤肥力消耗很大 ,所以应选择肥沃的机质丰富
的腐殖土壤栽培。一般多选黄沙腐殖土 ,黑沙腐殖土 ,壤土
或沙质壤土。 PH5. 5~ 6. 5, 腐殖土层深厚 , 排水透气性能
好的土壤为宜。 沙粒土、 重粘土、 盐碱土不宜选用。
山坡地种植宜选择腐殖土层深厚的黑黄土、腐殖土、壤
土或沙质壤土为好 ; 移栽地宜选择腐殖土层厚 10cm左右 ,
中层为活黄土的沙质壤土为宜。在山坡地移植栽培 ,底层应
以保水性强的黄土为好。
坡度和坡向选择 山地栽培西洋参 , 对坡向的要求不
太严格 , 各种坡向均可利用 , 但要禁用受西北风影响的地
块。坡度一般以 20~ 40°为宜 , 坡度过大作业不方便 ,并易
造成水土流失。
阳坡地保苗率高 ,但易干旱 ,致使西洋参浆气不足 ,所
以应选择底土为黄土保水性强的土壤 , 做床时参床稍斜一
点 ,使雨水经前檐流出。同时采用做低床 ,深层栽植等措施 ,
以调节水分的不足。
背阴坡地有机质层深厚 ,土壤肥沃 ,水分充足 ,但光照
弱 ,病害多 ,要采取加大阳口 ,加高参床 ,严防漏雨等措施。
无论播种地和移栽地 ,均宜选用半阴半阳坡地 ;床向应
尽量调整为接受早晚阳光的向口 ,避免用南阳和西南阳口。
地下水位高的低洼积水地和过陡的山坡地不宜选用。
3. 1. 2农田土参地的选择
土质 农田土和腐殖土相比 ,农田土有机质含量少 ,一
般仅为 2% ~ 3% , 肥力较差 , 理化性状不良 , 易板结 , 蓄
水、蓄肥和通气透水性能不好 ,对土壤温度和旱涝的缓冲能
力低 ,不利于西洋参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农田栽参地要求土
壤肥力高 , 一般 30% ~ 50% , 且土质疏松 , 以壤土或沙质
壤土为宜。
地势 应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高燥地势。 地势较
平坦或低洼的农田栽参时 ,要增施农家肥 ,掺沙改良土壤 ,
高床栽植 ,并加强排水措施。山地要选择背风向阳的地块 ,
不宜选用岗顶风口地 , 以免受干旱和冻害的影响。
前茬 农田栽参地前茬以大豆、 苏子、 苜蓿、紫穗槐、
玉米、小麦、 谷子等作物为好 ; 不用茄子、土豆等茬口 ,蔬
菜及部分经济作物如烟、麻、薯类等茬口不宜栽培西洋参。
农田栽参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 , 栽培技术已基本完善。
实践证明在栽参的前一年 ,实行黑色休闲进行施肥改土 ,多
次耕翻晾晒 ,对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有明显作用 ,不仅能提高
地力 , 还能改善土壤中水、 空气、 固体颗粒的三项容积比 ,
降低容量 ,增加总孔隙度 ,克服土壤板结现象 ,从而创造适
宜西洋参生长发育的良好基础 ,培育出优质高产的西洋参。
3. 2 整地 无论是新林土还是农田土 ,整地都是一
项非常重要的基础作业 ,通过整地 ,创造出适合西洋参生长
的土壤条件。整地疏松了土壤 ,以利种子发芽出土 ,参根生
长 ;促进了微生物活动 ,加快有机质分解 ,使土壤进一步熟
化 ,增加土壤中的有效成分 ;改善了土壤水、肥、气三项比 ,
消灭了杂草和病虫害。因此整地必须细致认真 ,保证质量。
(待续 )
中旬至 7月中旬为活动盛期 ,咬食鳞茎、根和茎基 ,使鳞茎
变成空洞 ; 蝼蛄 5~ 6月份为活动盛期 ,可将鳞茎和根咬成
伤疤 ,还可在土壤表层钻成很多隧道 ,将平贝母幼苗扒断死
亡 ;地老虎常从地表处将茎咬断使植株死亡。被危害的鳞茎
伤口容易感染其它病害而腐烂。
防治金针虫、蛴螬、蝼蛄方法 毒饵诱杀: 用敌百虫粉
1kg,麦麸或其它饵料 50k g,加入等量水拌匀 ,黄昏时撒于
被害田间 ,特别是在雨后 , 效果更好 ;毒土闷杀: 在作床时
每亩用敌百虫粉 2kg, 兑细土或粪肥 25k g均匀拌入土内 ,
以潮湿为度混拌均匀 ;或用 500倍液锌硫磷喷洒床土 ,粪土
消毒: 施肥前将农家肥用 300~ 500倍液锌硫磷喷洒拌匀 ,
闷 24小时后再施入土壤中 , 可将幼虫杀死。
防治地老虎的方法 毒饵诱杀: 用敌百虫粉 1kg,铡碎
的幼嫩多汁的鲜草 (灰菜、 小旋花菜效果最好 ) 或菜叶 25
~ 40kg, 加少许水拌匀 , 每亩用量 15kg。在晚间撒于被害
田间 , 清晨在新被害株周围土内人工捕捉杀死。 (续完 )
·25·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0年第 3期 ·药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