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平贝母的秋季管理



全 文 :● 孙秀殿  内蒙古扎兰屯林业学校 扎兰屯市 
1
6
2
6
5
0
















● 孔祥义  中国农业科院特产研究
所 
13
21
09
  芦荟 ( Aloe vera L. ) ,又名龙
角、龙爪菊、草芦荟、油葱、狼牙掌、
奴荟 ,属百合科 ,芦荟属多年生常绿
肉质草本植物。 茎节短直立 ,叶肥
厚、肉质多汁、狭披针形 ,边缘具针
状刺。总状花序 ,小花密集、橙黄色 ,
花期 7~ 8月 ,果期 8~ 9月。原产非
洲南部、地中海地区、印度、我国云
南南部。 现世界各地一般于温室裁
培。
1 利用
芦荟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极
高。 近年来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掀
起一股“芦荟热”。 在日本芦荟是时
髦的保健食品 ,已制成多种美味佳
肴、果汁、药酒 ,如芦荟墨鱼炒番茄、
芦荟炒鸡蛋、芦荟拌凉菜以及芦荟
蜂蜜汁、芦荟桔子汁、芦荟糕点、芦
荟糖果等。 用芦荟加工提炼制成了
系列化妆品 ,如芦荟护发油 ,可美发
亮发 ;芦荟嫩肤油、美容剂 ,对皮肤
粗糙、皱纹、雀斑 ,肿疮以至疤痕都
有医治奇效。据资料报道 ,第二次世
界大战期间 ,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受
原子弹爆炸辐射灼伤的病人 ,经用
芦荟提炼的药物治疗 ,效果良好。所
以对日本人来说 ,芦荟简直成了“不
可一日无此君”的灵物 ,因此普遍盆栽或地栽 ,供观赏和药
用。在香港 ,人们早已不把芦荟看成单纯的观赏花卉 ,一系列
芦荟制成品深受人们欢迎。
芦荟还可作为偏方治疗多种疾病。 ( 1)治湿痒 芦荟液
汁烘干研敷患处。 ( 2)治咳血、吐血、尿血 芦荟花 6~ 10g,
水煎服 ,可加适量白糖。 ( 3)治疗烧烫伤 鲜芦荟叶捣汁涂患
处。 ( 4)治咳嗽痰血 芦荟鲜叶 10~ 24g,去外皮 ,水泡去粘
汁 ,水煎服。 ( 5)去瘀散毒 鲜芦荟叶和盐捣烂 ,敷患处。 ( 6)
治白浊 芦荟花 6~ 10g,草根 20~ 30g ,水煎服。 ( 7)治月内
婴儿眼不开 芦荟花煎水洗。 ( 8)治指甲沟炎 鲜芦荟叶捣
烂绞汁涂患处 ,或将鲜芦荟叶焙软 ,剖开套于患指。 孕妇忌
服。
2 栽培
2. 1 盆栽 各地均可栽培 ,不耐寒 ,以北方为主 ,每年
均需换盆土。
2. 2 露地栽培 南方一般露地栽培 ,选排水良好的沙
质壤土。
2. 3 繁殖 分种或扦插繁殖 ,可于春季 4~ 5月将母株
过密的侧芽分种 ;扦插可于春季 3~ 5月在母株上取插穗 ,长
10~ 15cm ,去除基部 2侧叶放置 1天后插于培养土内 , 4~ 5
天后浇水 , 25天后发根 ,分苗上盆或置于苗地。 芦荟生长较
快 ,在扦插苗成活后的头几年 ,应在每年春季换土 1次 ;夏季
通风要好 ; 10月初移入温室越冬 ,冬季要少浇水 ,使其充分
见光。 全年追肥 4~ 5次。
3 采收加工。
四季均可采收。割取叶片 ,收集流出的液汁 ,蒸发到适当
浓度 ,逐渐冷却硬固 ,也可自然蒸发干燥。 鲜时也可用。
  秋季系平贝母地下鳞茎更
新芽分化生长期 ,为保证更新
芽的顺利分化及形成 ,使翌年
春季苗齐苗壮 ,获得高产 ,必须
做好贝母园的秋季田间管理工
作。
1 及时除草
立秋前后 ,杂草迅速生长。
虽然贝母田种植玉米、大豆等
作物遮荫 ,杂草相对出得少、长
得慢。但是 ,对贝母田的杂草也
要及时早除勤铲 ,否则待杂草
根深叶茂时清除 ,会将地下鳞
茎带出 ,碰断更新芽 ,影响翌年
出苗。除草时不要践踏 ,除后将
畦面搂平。
2 及时排水
夏末秋初正是连雨季节 ,
雨后应及时排水。 贝母田长时
期积水易引起菌核病和腐烂
病 ,土壤通透性不好会影响更
新芽分化、生长 ,造成减产。
3 遮荫作物的管理
大面积种植贝母 ,遮荫作
物应选择玉米、大豆 ;房前屋后
园田种植贝母 ,在畦两旁种植
黄瓜、豆角、豇豆等蔬菜遮荫。种植玉米、大豆 ,应注意
根部培土 ,防止倒伏 ;种植黄瓜、豆角、豇豆等要及时
搭架。
4 清理田园
玉米、大豆成熟后及时收获 ,黄瓜、豆角、豇豆枯
萎时拔除枯萎植株和架材 ,再清除畦面的杂草 ;清理
田园时一定在作业道上操作 ,不许践踏畦面。 收割玉
米、大豆时要留茬贴近地面 ,玉米根茬秋季可不刨出 ,
使其自然腐烂 ,秋季刨根带土多易带走贝母。
5 修整畦面及消毒
畦面杂物清理干净后 ,将冲到作业道上的积土覆
回畦面 ,用耙子搂平。再用 50%可湿性多菌灵及粉锈
宁 500~ 1000倍液进行畦面消毒 ,防止翌年春季发生
锈病。
6 上盖头粪
畦面杂物清理干净消毒后 ,铺盖 3~ 5cm厚腐熟
鹿粪或马、猪粪等有机肥料。上盖头粪的作用:一是防
止翌年春季化冻时畦面开裂 ;二是保持土壤湿润 ,防
止春旱 ;三是通过雨水和雪水浸透力 ,使粪水渗入畦
内贝母根部 ,为贝母追肥 ,以保证连年高产。
·28· 药 源 植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