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薇甘菊叶枯病的研究



全 文 :薇甘菊叶枯病的研究
程伟文1  叶新峰2  李桂荣3  梁远楠2
(1.广东省林业局 广州 510173;2.肇庆市林科所;3.华南农业大学科研处)
摘要 薇甘菊是一种广泛危害各种植物的攀援植物 ,调查发现薇甘菊受一种较为严重的叶枯病危害。
经分离培养研究 ,初步认定其病原是豆荚大茎点菌(Macrophoma mame Hara.)。文章对该病的病原及其发
生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以探索以菌治草的生物防治途径 。
关键词 薇甘菊 叶枯病 大茎点菌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是一种生长与蔓延极其迅速且危害十分大的恶性攀援植物 ,近年
来在我国南方地区蔓延扩散成灾。深圳地区的果树如荔枝 、龙眼 、柚树等植物受到极大的危害 ,如伶仃岛的
大片荔枝 、龙眼等植物几乎全被破坏[ 1] 。梧桐山上的乔灌木及果树亦深受其害 ,甚至处于半死状态 。我们
在调查过程中 ,发现薇甘菊受一种较为严重的叶枯病危害 ,致使薇甘菊的生长和扩散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为
此 ,作者自 2000 ~ 2002年对该病的病原及其发生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以期利用生物防治途径 ,对薇甘菊
进行有效的防治 。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害及病情消长规律调查
以深圳梧桐山为基地 ,在薇甘菊叶枯病的发生期采用分级计数方法进行病情调查 ,调查面积约为 100
hm2 。病情分级标准:0级—无病;1级—个别病斑占叶面积的 1/3以下;2级—病斑占叶面积的 1/3 ~ 2/3;3
级—病斑占叶面积的 2/3以上 。由当地气象站提供气象条件 ,于 2000年 12月开始结合气温 、湿度气象资料
在梧桐山苗圃场定点观察薇甘菊叶枯病的发生 、发展规律 ,每 20 d调查一次病叶的增长率。
1.2 病原菌的鉴定
1.2.1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在 PDA 培养基上用常规方法[ 2]分离受害薇甘菊的病叶组织 ,并在 25 ~ 28℃下
培养 ,观察其培养性状。
1.2.2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经纯培养的菌株配成孢子悬浮液分别接种于健康的薇甘菊 。接种分刺伤和
无伤两种方式进行 ,清水作对照 ,接种后置于室温 25 ~ 28℃下。将接种后发病的薇甘菊病叶再进行病原菌
分离 ,置于平板培养基上 ,在 26℃下恒温培养 ,记载其形态大小 ,确定其致病性。
1.3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
将病原菌菌丝块(直径 2 mm)移植在 PDA平板培养基中央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 3 d ,然后测量菌落
直径 ,重复 3次 。
图 1 病害发病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危害及病害症状
调查发现薇甘菊叶枯病的发病率为 85%,病情指
数为 72 。该病主要危害叶部 ,藤蔓亦有感染 。叶部的
主要症状为:开始发病时 ,病斑多为不规则形 ,亦有圆
形或半圆形 ,病斑呈褐色至黑褐色。病斑与健康组织
交界处不大明显。病斑直径多在 1 ~ 2 cm ,后迅速扩
展 ,乃至整块叶片。随即叶片枯焦 ,病斑上有不大明显
的小黑点 ,此为病原的分生孢子器 。藤蔓发病时 ,病斑
为圆形至长条形 ,随后藤蔓迅速枯死。
2.2 病害消长规律
薇甘菊叶枯病在 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高温 、多雨 、高湿的天气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较为适宜的温度为
26 ~ 30℃,发病高峰期在 5 ~ 8月 ,而后在 10 ~ 11 月仍有一个小发病期(见图 1)。此病发生期较长 ,断断续
64 广 东 林 业 科 技 2004 年第 20卷第 3期
续时有发生 ,直至 12月间亦见有新的感染病叶。病菌在病叶或藤蔓越冬。
2.3 病原菌鉴定
经过多次重复分离 ,病菌在 PDA 平板培养基上产生的菌落为圆形 ,边缘较为整齐 ,菌丝初为灰白色 ,后
期为灰褐色 ,中央隆起 ,菌落平铺如绒毛 ,数天后 ,菌落背面呈褐色 。20 d后 ,菌落长出较多的孢子粘液 ,并
伴有褐色的分生孢子器。自然发病病叶与回接发病病叶切片观察结果为:载孢体为分生孢子器 ,球形或扁球
形 ,埋生于基物内顶部开口处 ,直径 100μm×175μm;分生孢子梗短 ,圆柱形 、棒形 ,有时似颈瓶状 ,自分生孢
子器底层细胞生长;分生孢子长椭圆或圆柱形 ,内含油球 ,无色 、透明 ,大小为 15 ~ 25μm ×5 ~ 10 μm 。将分
离获得的病原菌接种于豆荚植物 ,其发病症状相似 ,发病率达 75%。根据该病菌的形态特征 ,符合魏景超[ 3]
《真菌鉴定手册》中对豆荚大茎点菌 Macrophoma mame Hara.的描述 ,故初步确定为 Macrophoma mame
Hara.。
2.4 病原菌的致病性
将分离培养的病原菌回接到健康的微甘菊叶片 ,结果发现:刺伤接种在 4 ~ 5 d后有明显症状 ,发病率达
85%;无伤接种表现症状较慢 ,7 ~ 8 d才显症状 ,发病率 15%;以清水作对照不发病。再从回接种发病的组
织中分离病原菌 ,经 PDA培养及显微镜观察 ,均与前述病菌的形态特征一致 。
2.5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病原菌在 10℃下不能生长 ,最适生长温度在 25 ~ 30℃。当温度高于 35℃时 ,菌丝生长极其缓慢 ,在
40℃时停止生长 。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与自然界发病高峰期的温度基本一致。
3 讨论
薇甘菊在深圳地区已对某些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如龙眼 、荔枝 、芒果等 ,带来严重的损失 。目前世界上
尚无防治薇甘菊的有效方法 ,一般采用人工清除 、化学药剂处理和生态环境改造结合等措施[ 4] 。但人工清
除费时费力 ,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化学处理成本比较高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不过 ,若与生态环境改造相
结合 ,亦不失为防治薇甘菊危害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措施。巴西曾用真菌防治薇甘菊 ,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
值得我们借鉴。通过研究薇甘菊叶枯病 ,对其病原菌进行人工培养 ,提高其致病力 ,作为一种生物防治薇甘
菊的手段是值得期待的。另外 ,在回接试验中 ,无伤接种也发病的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 。在调查过程中 ,我
们还发现有另一种病害 ,其症状表现为:多数病斑为圆形至椭圆形 ,但扩展较慢 ,是否为同一病原 ,值得今后
继续探讨 。
参考文献
1 康林 , 黄佩卿 ,王颖等.深圳发现有害杂草———微甘菊.植物检疫 , 2000 , 14(2):215 ~ 216
2 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北京:农业出版社 , 1996.122 ~ 136
3 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79.420
4 邵婷婷 , 韩诗畴 ,黄寿山等.控制外来杂草微甘菊的研究进展.广东农业科技 , 2002(1):43 ~ 45
A Study on Leaf Blight of Mikania micrantha
(Cheng Weiwen1  Ye Xinfeng2 Li Guirong3  Liang Yuannan2)
Abstract Leaf blight is a severe disease on Mikania micrantha.After follow ing Koch s postulate and
comparative inoculation test , the pathogen w as identified as Macrophoma mame Mara.Detailed descriptions of
the pathogen and the symptom of the disease are given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Mikania micrantha , leaf blight , Macrophoma mame
1.Guangdong Forestry Bureau , Guangzhou , 510173;2.Zhaoqing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3.South China Ag ricultural U-
niversity.
65程伟文等: 薇甘菊叶枯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