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适宜酸性黄壤土栽培的高产牧草——扁穗牛鞭草



全 文 :适 宜 酸 性 黄 壤 土 栽 培 的 高 产 牧 草
扁穗牛鞭草
四川省畜牧兽 医研究所 王德华
扁穗牛鞭 草H e阴r at 人, ` a e o 协 P r e s s a又 名 牛
仔草 、 牛草 、 鞭草 、 牛鞭草 、 铁马鞭 、 马鞭稍 、 扁
担草 。 系禾本科牛鞭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 我国长
江 以南诸省均有野生 。 主要分布于酸性黄壤和红壤
地区的低湿地和多雨山区 , 是一种高产优质牧草。
重庆市种牛场和奶牛场早在六十年代初就从两广引
种栽培 , 但未能得到推广 。 1 9 8 0年阳平西门塔尔种
牛场从重庆引种栽培2 . 9平方米 , 83 年发展到 40 0余
亩 , 8 2年青草产量占全场青草需 要 量的 32 . 17 % ,
超过了燕麦 、 玉米 、 象草等的产量 。
一 。 植物学特征
具根状茎 , 须根粗壮 , 直径 0 . 1毫 米 , 弯 曲 ,
黄褐色 , 根量的60 %分布在75 厘米土层中 , 最深可
达 10 0厘米以上 。 茎叶有薄蜡 质 , 具光泽 , 植株因
种植密度不同而发生明显的形态变化 , 稀植时 (每
平方米 25 株以下 ) , 分孽株葡甸向四周延伸 , 茎节
着地生不定根 , 表现为甸旬型 , 密植时 (每平方米
7 5一 10 株 ) , 分孽株与地面呈75 一 90 。 向上伸长 ,
表现为根茎一疏丛型 。 茎椭园或近 园 形 , 节 间 长
1
.
5 (基部 ) 一 9 厘米 (中部 ) , 通 常 15 节 以上 ,
株高可达 1 . 5一 3米以上 。 茎中空 , 壁厚 0 . 1一 0 . 2毫
米 , 茎节骨节状膨大 , 与节间形如鸡腿状 , 中部节
伺茎椭园形而稍弯 , 故称扁担草 。 叶鞘抱茎到节间
的 2 / 3 以上 , 紫红色 , 叶舌短有 纤 毛 , 叶 耳 膜
质 , 叶长 2 厘米 , 宽0 . 7厘米 。 叶脉 平 行 , 中叶脉
面凹背凸 , 背凸面 白色 。 叶长披针形 , 上部 2 / 3
.处有皱折 。 总状花序 , 开花时穗轴上部 2 / 3 处呈
钧鱼竿状弯 曲 , 花 期 6 一 9 月 , 穗 轴 韧 , 不易断
落 , 小穗成对生于各节 , 有柄小穗不孕 , 无柄穗结
实 , 嵌生于穗节间与小穗柄愈合而成的凹穴中 , 卵
形 。 种子 成熟后易落地 。
二 . 生物学特性
1
. 对气候的要求 扁穗牛鞭草适于在亚热带和
温带地 区生长 , 要求通风 , 光照 充足的环境 , 喜温
援湿润的气候 , 3 一 n 月为生长期 , 夏季为生长盛
期 , 每昼夜最多能长 3 . 5厘米 ; 冬 季 处 于 休 眠状
态 , 霜打后植株 顶 部 枯 萎 。 五月份 平 均 气 温在
7 C
。以上时 , 开始萌发生 长 , 新 枝 形成及生长速
度随气温的升高而加快 。 温暖多雨 , 肥料充足时生
长发育特别快 , 属夏茂草。 干旱和痔薄土壤对其生
长发育不利 , 但抗早抗瘩能力强于黑麦草属牧草 。
2
. 对土城的要求 适于在孔隙度 大 , 通 透 性
好 , 保墒力强 , 富含腐殖质 ,土层深厚的酸性 ( P H S . 5
一 6 . 8) 黄壤土上种植 , 生荒地 , 撩荒地和熟地皆可
种 。 在排水后的烂泥田 ( P H 4一 5 , 含水 95 % ) 上
掏厢种植也能良好生长 , 低湿地和溃水地采取排水
措施后种植也能获得高产 。 在中性和微碱性 土上种
植时 , 其成活 、 分孽 , 长势 、 产量和再生都不如酸
性黄壤土 。
3
. 对水肥的要求 扁穗牛鞭草喜氮肥 , 大面积
生产表明 , 每施 1 斤纯氮能增产 鲜 草 40 斤 。 将牛
粪尿返回草地 , 可 以维持其生产力 。 扁穗牛鞭草喜
多雨潮湿 的生境 , 需水量较多 , 其产草量可因水肥
的多少而出现较大的伸缩性。
三 。 经 济性状
扁穗牛鞭草栽培简单易行 , 用地上茎压栽成活
率达 95 %以上 , 春季栽培的植株 每 株当 年 可分粟
3 0一 40 个 , 可刘割利用两次以上 , 第二年每株分孽
10 0个左右 , 年分孽四次以上 , 第二次 分 孽 (立夏
后 ) 占年总分孽数的 4 8 . 6 1% , 其余分别为一 次 分
孽 占1 0 . 1 2 % , 三次分孽占 2 4 . 3 4% , 四 次分 集 占
16
.
9 3 %
。 竞争力强 , 不需除 杂 草 , 一年能割四到
六次 , 多割不衰 , 再生力强 , 耐践踏 , 单种和 混种
都能达到高产 。 在弃荒地种植第二年平均亩产鲜草
1
.
2万斤 , 鲜干 比为 4 : 1 , 光能利用率为 1 . 79 % 。
扁穗牛鞭草养分含量高 (表 l ) , 牛特别喜食 。 根系
发达 , 能充分利用地力 , 栽后植株迅速覆盖地表 ,
有利水土保持 , 一次种植多年受益 。 扁穗牛鞭草草
她板结后 , 平地用园盘耙切断草 根 , 坡 地 用 锄松
土 , 然后灌水与施肥 , 即可恢复产量 。 目前 , 除少
衰 1 扁 稼 牛 彼 草 的 营 养 成 分 (% )
样 品 名 称 生育期 样品类 干 物质 粗蛋白质 粗脂肪 无抓 浸出物 粗纤维 粗灰分 Ca
扁秘牛鞭草 , 拔节中期 鲜 1 5 。 5 7 1 。 6 8 0 。 3 1 7 。 6 3 4 。 8 7 1 。 0 8 0 。 0 6 6
千 8 7 。 6 1 9 。 4 8 1 。 7 6 4 2 。 8 1 2 7 。 4 1 6 。 1 0 0 。 3 3
量植株有三化螟 (钻心虫 ) 危害外 , 尚未发现其它
病虫害 , 对三化螟危害的植株 , 及时刘割便可达到
防治其危害的目的 。
四 。 栽培及管理
1
. 裁培技术 在四川内地一年四季都可栽培 ,
以 3 一 9 月为佳 。方法 : 割取孕穗前的地上茎 ,按每
平方米 75 株 , 行距 20 一 30 厘米 , 株距 3 一 5厘米 ,
边翻地边压茎栽培 。 种茎规格 : 具 4 节 以 上 , 长
表 2 扁 德 牛 鞭 草
30 一 40 厘米 , 以粗壮者为佳 。 压条要求 : 入土两节
以上 , 留 1一 2 节在外 。 春 、 夏 、 秋季种后 7一 1 0`
月成活 , 冬季一般要半个月后才能成活 。 成活率与
栽种质量有关 , 压茎两节 以上且紧实者成活率可达 _
10 0 %
; 压茎不紧实且土块粗大者 , 成活 率 约在 50
%左右 。 雨季可将种茎切成 1一 2 厘米的节段 , 以
20 厘米宽的行距条播 , 盖土 3 一 5 厘米 , 播后 20 天
左右即可出苗 。 此法适于混播 。
的 群 丛 结 构
密度
(株 /
m Z )
草 层 高
地夹 {形态 层高
LC l l l )
草高(旧à株/m2分集数面积(亩à
6 0
6 0
1 7
15
6 9
9 0
6 0
7 0
样品一213
1 98 3

4

2 2 } 6 0
7 5
7 5



拔节后
拔节后
拔节 后
54 0
8 1 0
8 5 5
倾斜
微斜
直立
.兰 止型~ }单 !单株叶仁- ~竺 遂一芝 吐 一生一餐…州叠…贸…矍阳鱼阵鱼
2 。“…紧凑 } 8 },。 5 · 58{ 5 · 。} ` · 。 …`。 ·。…’ · 。 }“ 。 · 。’ 5 ’
}
紧凑
{
` 2
}
2。。 · 69
{
` · 5
1
3
·
7
}
8 2
· “
}
。 ’ “ …` 7 · “ ’
2。。
{紧凑 }

}
` 6。 · 65
1
` · 5
{
3
· ` …8` · ` 1 。 · 7 1, 5 · 卜
2
. 管理 扁穗牛鞭草栽植成活后 , 无需中耕除
草 , 但应适时刘割 , 以防老化 。 割后施肥 , 天早时
灌水 , 涝时疏通水渠 , 以保证高产和稳产 。
五 . 生产应用及其效果
目前 , 阳平种牛场已建立扁穗牛鞭草单一人工
草地 4 0 余亩 , 生长整齐 , 植被景观 美 丽 。 每年四
月中旬即可大量刘割 , 产草量主 要 集 中 在 4 一 n
月 , 生长期到 1 月 底 。 耐践 踏 , 耐频刘割 (年割
4 一 6 次 ) 的优点 。种后第三年平均亩产鲜草 1 . 5万
斤左右 。收割方便 , 很受群众欢迎 。此外 , 还具有群丛
结构稳定 ,草群发育良好 , 配置合理等特点 (表 2 ) 。
扁穗牛鞭草除单布外 , 还可与多种禾草混播 ,
以及与复叶和小椭园叶型的豆科牧草棍播。 混播的
主要形式有 :
1
. 扁穗牛鞭草 + 紫云英 : 这种组合类型能充
分利用季节 , 9 月下旬或 10 月初扁穗牛鞭草收割后
或其生长速度下降时 , 按每亩两斤将紫云英种子均
匀撒播于扁穗牛鞭草草地 。 紫云英能充分利用扁穗
牛鞭草越冬而行营养生长 , 次年立春后扁穗牛鞭草
开始返青 , 与紫云英共生到四月上中旬 ,紫云英进入
花期 , 扁穗牛鞭草已长到 50 一 70 厘米高 , 这时刘草
能得到 2 : 1 的禾豆混合草 , 这种混合草鲜嫩 , 适
口性好 , 营养丰富 , 能明显提高乳牛的产奶量和利·
于耕牛复壮 。 这种混播方式经济 , 简单易行 , 已被
生产上广为采用 。 同时 , 紫云英根瘤菌固定的大量
氮素又有利于扁穗牛鞭草的再生长 。
2
. 扁穗牛鞭草 + 白三叶草 + 多花黑麦草 : 这
种组合类型属于 四季青人工 草 地 , 产 草量主要在
冬 、 春和夏初 , 但四季比较均衡 。 而且群落具有明
显的外貌特征 , 结构和配置都较合理 。 冬春性草与
夏茂草搭配 , 生长旺盛期能较好地错开 , 能有效地
利用肥 、 水 、 光 、 气等条件 。 该组合年 产 鲜草1 . 导
万斤 , 其中粗蛋 白质 30 0斤 。
3
. 扁穗牛鞭草 + 白三叶草 + 多花黑麦草 + 多
年生黑麦草 + 坚尼算 + 红三叶草 : 这种组合类型属
于 四季均衡供应青草的人工草地 。 草层层次特别分
明 , 结构和配置较为合理 , 冬春与夏秋产草量几乎
相等 , 有利四季均衡供青 。 年亩产鲜草 1 . 5万斤 ,其
(下转第80 页 )
志学习 , 要联系一个种草墓点 ,编撰种草种树的科普
材料和专业论文 , 为种草种树和草地科技事业的发
展作贡献 。 代表们围绕这一中心议题展开了热烈地
讨论 , 提出了许多建议 , 并发出了积极响应中央号
召 , 大力种草种树的倡议书。
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一百二十余篇 , 分别在大
会和小组会上进行了宣读 。 这些论文反映了我国草
地资源调查和草场管理的丰硕成果 , 标志着我国草
地资源科学正在向着纵深发展 。
草地资源调查方面的论文 , 主要反映了在南 、
非方草场资源调查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下 , 开展草地
资源普查的成果和经验 。 据初步统 计 , 全 国 已 有
1 8 7 9个县 (旗 ) 基本完成了普查任务 , 为开展农业区
划和指导畜牧业生产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草地资源
调查也促进了调查方法和手段的革新 , 遥感技术在
草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已取得 了一定的进展 。 草地
类型学的研究为草地资源调查提供了理论基础 。
草地资源管理的研究 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 许多
论文介绍了合理利用 , 开发建设草场的经验 , 从理
论上论证了因地制宜 、 科学管理草地资源的生态效
益和经济效益 。 有的论文还报导了草原管理 、 立法
方面的成果 。
此外 , 有的同志还介绍 了国外草地资源研究草
地营养 、 草地施肥等方面的动态和研究进展 。
会议认为 ,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草地资源研究
的深入开展 , 今后应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1
。 在继续查清草地资源的基础上 , 研究不同
类型草地的合理利用 、 改良及建设的方法 。
2
. 研究草地在物质循坏和实现农 、 林 、 牧结
合中的作用及草地的生态效益 。
3
. 进一步开展草地类型学研究 , 确立完善符
合我国实际而应用方便的分类系统 。 净
4
. 研究新技术 , 特别是遥感技术在草地资源
勘测与监测中的应用 , 建立草原遥感监测体系 , 开
展定位观测研究 。
5
. 开展草地营养的研究 , 探索 我国 各 地 土
壤 、 植物和家畜营养的关系 , 找出解决草地营养元
素缺乏的途径 。
6
. 加强草地植物资源的研究 , 对优 良牧草进
行引种驯化 、 栽培试验 , 因地制宜地推广。
7
. 开展草地资源管理立法和生产责任制的研
究 。
会议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草地资
源研究的领导 , 在人力 、 物力 、 财力上给予支持 ,增加
智力投资 , 在有条件的农林院校增办草地专业 ,或开
设 “ 草地学 ” 课程 ,加强对草地科技人员的培训 , 改善
草地科技工作者的工作 、 生活条件 、 解决野外工作的
劳动保护间题 , 推动草地资源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 。
根据中国草原学会第一届理事会议决议精神 ,
经过代表们反复地酝酿 、 协商 、 大会民主选举和成
立了中国草原学会草地资源和管理 学 术 委 员会 。
委员会下设草地资源 、 草地管理 、 草地营养三个专
业组和秘书组 。 会议还决定每两年举行一次学术讨
论会 。 (夏景新 )
(上接第 7 页 )
中粗蛋白质 30 斤 。 但是 , 多年生黑麦草 生 长一年
后多数被其它草种挤掉 , 坚尼草越冬困难 , 在一个
生长期中能提供大量鲜草的只有白三叶草 、 多花黑
麦草 、 扁穗牛鞭草和红三叶草 。
其它的组合有 : 扁穗牛鞭草 十 白三叶草 十岸杂
1号的狗牙根 ,扁穗牛鞭草十 白三叶草 + 象草 ,扁穗
牛鞭草十 白三叶草 + 坚 尼草多 扁穗牛鞭草 + 白三叶
草 十岸杂 1号狗牙根 十 白茅 , 扁穗牛鞭草 干 白三叶草 + 牛鞭 草 H e o a r t h r i a a l t£s s f o a 斗一 坚 尼 草 ;
扁穗牛鞭草 十 白三叶草 十岸杂 1号狗牙根 十 象草 。
这六个组合于 19 8 2年 g 月播种 , 其余草种均在越冬
期冻死 , 实则成了扁穗牛鞭草 十 白三叶草的简单组
合了。 这种简单组合草层呈两层的外貌特征 , 结构
与配置非常合理 , 禾草与豆科 草 呈 均 匀 分 布 状
态 ,覆盖度达 1 0 % , 抑制杂草的能力很强 , 禾 : 豆
为 1 . 5 : 1 . 年亩产鲜草 1 . 4万斤 , 其中粗蛋白质 2 50
斤左右 。 这种组合简单易行 , 容易推广 。
六 。 建议
1
。 扁穗牛鞭草单种时产草量很高 , 混种又能
表现出很好的混群性和高产性 , 与白三叶草等豆科
草混种 , 能把混合草的茎叶比调节到较为合适的比
例 , 粗蛋白质含量比单一扁穗牛鞭 草 提高 1 . 5一 2
倍 , 同时 , 提高了适 口性。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 值
得在我国酸性黄壤分布区推广种植 。
2 扁穗牛鞭草耐酸 、 耐痔 、 耐早 、 耐涝等待性
都超过其他草种 , 用无性繁殖方式种植推广容易且
快 , 目前已有数十个单位引种 。 该草品质优良 , 鲜
草香脆 , 牛特别喜食 , 拔节初期 Xl 割的鲜草 , 还可
饲喂猪 、 鹅 、 鱼 、 兔 , 也可青贮和晒制青干草 。 我
省丘陵农区田隙草地约占耕地面积的 1。一 30 % , 若
将这类低产劣质草地改 良为优质的扁穗牛鞭草混播
草地 ,实行农牧结合 , 有可望得到较大的经济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