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长药野稻利用初报



全 文 :广西农业科学 199刁年 第 2期
长药野稻利用初报
李容柏 秦学毅
(广西农科院品资所 南宁 53 007 0)
摘 要 用有性杂交并进行幼胚培养营救获得一批栽培稻与长药野稻的杂交后代 .再通过回交和选
育 , 获得 3 个具有长药野稻叶直立、 抗白叶枯病和对野败不育具有强恢复能力等优良性状的品系 ,
表明长药野稻的杂交利用是可行的 .
关键词 长药野生稻 野栽杂交 选育方法 稻白叶枯病 抗性 恢复能力
长药野稻 (介 , az 如即 is ot 。£、 勿 )原产于非
洲 , 具有抗虫 、 叶直立 、 根系发达 、大花药 、 长
柱头 、地上部茎直立等优点 , 已经引起水稻
育种家的重视 . 我们于 1 9 8 8 年开始进行长药
野稻杂交利用研究 , 本文系研究初步结果 。
1 育种过程
基本按照有性杂交育种程序进行 , 如下
图示 。
遐 B , F . 反.而不万选择可育株 氏凡履豪百支延育. 稳定品系近栽型 F ,』竺丝竺鱼 稳定品系
长药野稻短日照处理
{
- j
中间型
栽培稻品种
短日照处理 , x 90 1一 i : IF . 乏丝竺生 氏凡丝些鱼宝夔宣稳定品系
短日照处理 , X 9 0 1一 1 、 9 0 1一 2
B 一F -
偏野型
连续自交筛选 近栽型
一 中间材料
自交 连续自文筛选 中间材料
1
.
1 亲本处理和杂交
杂交在早造进行 。长药野稻感光性极强 ,
在杂交前给予每天 10 小时的短 日照 , 处理
20 天 , 促进抽穗 , 与栽培稻亲本珍汕 9 7 A 、
901 一 l 、 9 0 1一 2 进行有性杂交 。 为了获得更
多的杂交后代 , 进行了幼胚保护培养 。 杂交
后 1峨天 , 收取幼嫩杂种种子 , 除去颖壳 , 以
0
.
1%升汞消毒 10 分钟 , 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后接种于 1 / ZM S + 0 . 1%活性炭固体培养基
上培养产生绿苗 。
1
.
2 杂种后代的处理和选育
野稻亲本为杂合体 , 杂种 F : 可分为三
种类型 : 第一种类型为偏野生型 , 数盆最
多 , 性状基本与野生稻亲本相同 ; 第二种类
型为中间型 , 性状多数与野生稻亲本相似 ,
少数与栽培稻亲本相似 ; 第三种类型为近栽
型 , 性状近似栽培稻 , 但与母本珍汕 97 A 仍
有很大的差别 。
1
.
2
.
1 对 F : 近栽类型的选育 F , 近栽类型
具有能正常抽穗 、 结实率高等特点 , 为选育
提供了有利 的条件 。 其后代分离范围广 , 分
离世代长 , 一方面可以为选择提供丰富的类
型 , 另一方面却难以稳定 。 把 “ 珍汕 9 7A /长
药 1 的 F , 中的近栽类型所获得的种子种成
3 0 0 株的 F : 小 区 , 除约 1/ 4 的不育株和 约
1 2/ 的迟熟株外 , 可选择的范 围仍然较小 。 从
中选择 20 个单株种 F : 代 , 其中有 8 个没有
育性分离 , 结实正常 , 但其他性状仍然分离
较大 。 从这 8 个 F : 株系 中选出 30 个单株种
植 F ` 株系 , 多数株系仍然分离较大 , 仅有 3
个株系分离较少 . 从 F ; 选出 10 个单株种植
F 。 代 , 获得 3个性状基本稳定的株系 。
用 90 1一 1 为亲本对 “ 珍汕 9 7A /长药 1 ”
的 F : 近栽型进行连续两代回交 。 由于 回交
亲 本 90 1一 1 没含有野败恢 复基因 , 因而
BI F
, 和 B Z F , 代多数植株不育 , 但育性正常的
植株后代分离范 围显著减少 , 群体出现的优
良单株较多 , 从中选育出一些性状优良的稳
定株系 。
1
.
2
.
2 对 F l 偏野类型和中间类型的选育
由于 F 、的偏野类型植株感光性和野生性强 ,
世代进展慢 , 因而利用的困难较多 。 通过对
“ 珍汕 9 7 A /长药 1” 的 F , 中的偏野型植株遮
光处理获得少量的 F : 种子 , 种成 30 株的小
区 。 其分离与 F : 相似 , 但分离范 围更广 , 形
态各异 , 多数在晚季仍不抽穗 . 抽 穗的植株
多数结实率很低 , 有两株结实较正常 , 结实
率分别为 74 . 2 %和 81 . 5 % , 但不 良性状较
多 , 主要是叶生长过茂 、 过长 , 分萦期叶长
可达 80 一 90 c m . 这类植株还待进一步改良 。
对 “ 珍汕 9 7 A /长药 1’ 的 F 、 偏野型植株
遮光处理 , 抽穗后用 9 01 一 1 回交 , 所得 BI IF
的表现与 F : 相似 , 但近栽型 植株较多 , 在
3 0 株的小区中 , 约一半 (1 3 株 ) 在晚季 能抽
穗 , 结实率超过 70 % 的有 5 株 .
“ 珍汕 97 A /长药 l ” 的 F 、 中间类型 植株
产生的 F : 能抽穗 , 但分离范 围极广 : 抽穗期
从 6 月 中至 8 月底 , 结实率从不育至可育 ,
芒性从无芒至长芒 , 分萦从弱至强 , 落粒性
从不落粒至极易落粒等 . 优良植株极少 , 对
其回交的后代正在进一步选育 。
从 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 对 F l 的偏 野类
型和 中间类型后代进行直接选育效果差 , 适
当回交可能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
2 选育的优良品系
经过几代的选育 , 已获得 3个稳定优良
品系 , 如附表 . 这 3 个品系的特点相似 , 下部
叶厚 、直立 、微卷 , 株型集散适中 , 剑叶较长
直立 , 矮秆抗倒 , 穗下垂 , 粒重较大 , 米质
较好 , 抗白叶枯病 , 对野败不育具较强恢复
能力 。 缺点是下部叶较长 , 略包颈 , 品系 1 的
营养生长过于茂盛 。
用 品系 1 作恢复系与珍汕 9 7 A 和 “ A Z ”
不育系配制的杂交水稻表现 出较明显的优
势 , 进一步的试验正在进行中 。
3 讨论
3
.
1 长药野稻与栽培稻同属 A A 染 色体组 ,
但长药野稻染 色体组已分化为 IA IA , 它们之
间的杂交为远缘杂交 。 用常规杂交方法可获
得杂种种子 , 但能发育成熟的种子较少 , 多
为半途夭折 。 要获得较多的杂种种子 , 采取
对杂种种子幼胚培养营救乃是有效的方法 。
3
.
2 长药野 稻是异花授粉植物 , 柱头长且
外露率极高 , 自交往往不育 , 具有很大的异
质性 。 本研究采用的长药野稻亲本长药 1 , 在
F , 代就有很大的分离 , 说明其杂合性是很大
附表 3个野栽杂文品系的性状
品 系
性 状 珍汕 9 7^ /长药 l
近栽型
珍汕 9 7^ /长药 l
(中间型 ) / / 9 0 1一 1之
9 0 1一 l /长药 l
9 0 1一 12

集散适中
几U
鼓川85.6720./3抓抗强
.
n已
分雍力
株型
叶型
抽秘期 (月 · 日 )
株高 (na )
秘数
秘长
每秘较数
粒长 /宽 ( m )百粒重 (克 )
结实率 ( % )
白叶枯病抗性
对野败雄性不育恢复力

集散适中
直立
1 0
.
5
75
8
.
7
2 6
.
0
1 5 6
9
.
8 / 3
.
0
2
.
7
8 8
.
2



集散适中
直立
10
.
2
8 5
9
.
3
2 6
.
5
18 8
9
.
2 / 3
.
0
2
.
6
9 0
.
3


的 , 而另一亲本长药 2 的 F : 分离小 , 其杂合
性较小 。
3
.
3 长药野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不 良性状
多 , 分离范围广 、世代长 。 对后代的选育采取
增大群体 、 增加选择数量和 回交等办法 , 可
较快地获得较优良的稳定后代 .
3
.
4 长药野稻的抗白叶枯病性 已被认识 ,
本研究用长药 1 育成了抗病品系 , 说明长药
野稻对白叶枯病抗性具有较大的可利用价
值 .
3
.
5 在普通野生稻 中不育胞质和育性恢复
基因是较普遍存在的 . 长药 1 与不育系珍汕
9 7 A 杂交的 F : 部分植株育性正 常 , 利用长
药 1 培育的几个品系也具有使野败育性恢复
的能力 , 因此可初步推测其恢复基因来 自野
生稻 亲本 , 是否也存在与普野 稻相似的情
况 , 有待进一步探讨 .
3
.
6 长药野稻的优良形态性状主要是直立
的茎和 叶 , 在选育出的品系中都得到表达 .
最典型的是品系 1 , 其穗下垂 、顶部三片叶直
立向上 , 整齐一致 , 形成了一个较密较厚的
顶三叶层 。 这种叶型配置与一些高产杂交水
稻相似 , 是高产株型的重要表征 。
参 考 文 献
李勤修等 . 长药野生稻的研究和利用 . 野生稻资
源研究论文选编 , 北京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 0 , 8 8一 9 0
伪 e n J i a l葵旧 n et al . A s t u d y o n rh e a op n l】习 5 i n r i二
G e n e ti e M a n iP吐 a t io n i n C r o SP Ne w s le t t cr , 19 88 . 4
( 2 )
: 3一 10
K ll us h G
.
5
.
e t 目 . A n e w g e n s 加 r r es is ra n c t o b la e -
tcr ial bil hg t f
r o m 0
.
OI n沙 t a n公an r a . R G N , 199 0 ; 7 :
12 1一 1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