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生脉成骨片中木豆叶提取工艺研究



全 文 :表 4冷藏不同时间下沉淀物重 t
时 l旬 (d )
沉淀物重 X 1 0一 2 (g )
每毫升沉淀物重 x 10一 ` (妇 :
`
:: :
.
:; :
`
:: :
3
.
3 9
3
.
3 5 : :: :

:: :
.
:: :{ :: :
.
;: :
`
;:
.
6一 413
6光稳定性实脸
实验方法 将原包装样品暴露于 日光下
直接照射 d 7后 , 用 H P L C 法和分光光度法
分别测定阿魏酸和人参皂贰 R 、 ; 含量 , 结 果
见表 5 表 6 。
表 5 光照前后产品阿魏酸含量和光照后相对含量
批号 光照前
(又士 S D m g / 1 o rn l)
光照后
(又土 5 1、 n g / z o m l )
相对含量
n 一 s n = 5
0
.
9 9 9士 0 . 0 2 7
1
.
0 1 7士 0 . 0 3 3
1
.
0 3 1士 0 . 0 3 8
1
.
0 0 2士 0 . 0 3 1
1
.
0 0 8士 0 . 0 4 0
1
.
0 2 3士 0 . 0 3 5
1 0 0
.
3
9 9
.
1 2
9 9
.
2 2
7 计论
用恒温加速实验预测坤元通乳 口服液的
稳定性 ,有效期可达 2 . s a 。
加热时间越 长 , p H 值越低 ,外观颜色变
深 。 温度越高 ,其不稳定性增加 。 阿魏酸光照
下含量变化不大 , 而人参皂贰 R b , 在光照下
存在不稳定性 , 建议该产品要密封避光 , 阴凉
处存放 。 冷冻时间越长 , 沉淀物越多 ,且逐渐
趋于恒定 。 室 温保存一年半 , 口 服液 的 p H
值 、 相对密度无明显变化 , 乳酸菌活菌数基本
不变 ,说明此 口服液稳定性较好 。
表 6 光照前后产品人参皂试 R 、 ;含量和光照后
相对含 l
参 考 文 献
批号 光 照前
(又士 S D m g / l om l )
光照后
(又士 5 1加 g / z o nr l )
相对含量 中药药剂 学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 8 9 ,
n = s n = 5
1 5 3
.
6士 0 . 8 2
1 5 4
.
5士 0 . 7 8
1 5 0
.
8士 0 . 8 5
1 4 7
.
2士 0 . 6 9
1 5 0
.
7士 0 . 7 2
1 4 8
.
0士 0 . 8 1
9 5
.
8 3
9 7
.
5
9 8 16
曹春林 ,等 .
4 9 2
初东君 ,等 .
杨华元 ,等 .
中成药 , 1 9 9 0 , 1 2 ( 1 2 ) : 3 3
中成药 , 1 9 9 2 , 1 2 ( 1 1 ) : 1 0
(收 稿 日期 : 1 9 9 7 年 3 月 )
生脉成骨片中木豆叶提取工艺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 5 1 0 4 0 7) 刘中秋 周 华 林 励 廖惠芳 周莉玲
提要 木豆叶为生脉成骨片中的主要药味 。 以抗炎作用为药效学指标 ,对木豆叶的醇提 、 提挥
发油 、 水提 3 种工艺进行筛选 ,证明水提取物抗炎作用最佳 。 并进一步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 , 采
用正交试验法对水提条件进行优化研究 ,结果表明 ,木豆叶最佳提取工艺为加 10 倍药材量的
水 ,加热煎煮 3 次 ,每次 1 . h5 。
关键词 生脉成骨片 木豆叶 提取工艺 总黄酮 /分析
生脉成骨片 由木豆叶等药味组成 。 该方
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附一院临床验方 ,应用于
治疗股骨头坏死 , 疗效显著 , 为 国家 中医药
管理局重点攻关课题 。方中木豆叶为主药 。木
豆 ( aC j’a n u s c a aj n ( L . ) M i l l s p ) 为豆科 木豆
属植物 ,我国资源丰富 l[] 。 木豆叶用于治疗外
伤 、烧伤感染 、 疮毒和黄疽等取得较好的疗
1 9 , 8年第 2 0卷第 3 期
效 z[, ’ 〕。 据报道 ,木豆叶抗菌消炎的有效成分
主要为黄酮类 〔`〕。 为此 , 本实验研究根据木豆
叶的主要药理作用 , 以抗炎作用为指标对醇
提 、 提油 、 水提 3 种工艺进行筛选 ,并进一步
采用正交试验法 , 以牡荆贰标示的总黄酮含
量为指标 ,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 。 现将实
验结果报告如下 。
尸 a户合一匕口哎二 Jtǎ日 00COē曰 0ō UCU八é A>
1仪器与试药
72 2型光栅分光光度 计 (上海分析仪
器 厂 ) ;牡荆贰 (自制 ,高效液相法测定 ,纯度
为 96 % ) ;药材 (购 自广东省药材公 司 ) ; S D
系小 白鼠 (购 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 中心 ) ;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 。
2 抗炎作用对三种 工艺的筛选
2
.
1 3 种工艺的制备
2
.
1
.
1 工艺 A 取同一批木豆叶 , 剪碎 , 加
药材 10 倍量水 , 加热煮煎 3 次 , 每次 h1 , 过
滤 ,合并滤液 , 真空浓缩 、 减压干燥 ,干浸膏粉
碎为 10 0 目粉末 ,备用 。
2
.
1
.
2 工艺 B 取 同一批木豆 叶 , 剪碎 , 加
适量 70 %乙醇充分浸泡 , 按 《中国药典 》 1 9 9 0
年版一部附录 ,渗流法提取 , 收集渗流液减压
回收乙醇 , 真空干燥 ,干 浸膏粉 碎 10 0 目粉
末 ,备用 。
2
.
1
.
3 工 艺 C 取 同一 批木 豆 叶 , 剪 碎 , 按
《中国药典 》1 9 9。 年 版一部附录水蒸气蒸馏
法 , 提取挥发油 ,残渣再按工艺 A 提取 , 制成
1 0 目浸膏粉 ,挥发 油溶解于适量 的无水 乙
醇中 ,喷入 ,混匀 ,备用 。
2
.
2 不同工艺对醋酸致小 鼠腹腔炎症伊之
思蓝渗出量的影响
取小 鼠 7 只 , 雌雄各半 , 分成 7 组 ,对照
组灌服蒸馏水 ,其余组别分别 灌服 3 种工艺
的高剂量 (为 6 个等效剂量即 48 倍量 ) 和低
剂量 (为 3 个等效剂量即 24 倍 ) , 每天 1 次 ,
连续 d3 。 按文献川方法操作并测定 , 结果见
表 1 。
表 1 不同工艺对醋酸致小鼠腹腔炎症伊之思蓝渗
出量的影响
应的影响
取 84 只小鼠 , 雌雄各半 , 随机分组 ,对照
组和样品组给药方法同 2 . 2 , 按文献川方 法
操作并测定 ,结果见表 2 。
表 2 不同工艺对二甲苯致小鼠耳朵炎症
反应的影响
组别 例数 剂量 耳朵肿胀度 m g pg / k g ) (又士 S D ) 下降百分数(% )
蒸馏水 12
工艺 A 高 12
工艺 A 低 12
工艺 B 高 12
工艺 B 低 12
工艺 C 高 12
工艺 C 低 12
2 0m l
4 8
2 4
4 8
2 4
4 8
2 4
2
.
0 4士 1 . 0 0
1
.
6 8土 0 . 7 2
1
.
6 0士 0 . 8 3
1
.
5 8士 0 . 7 9
2
.
0 0士 0 . 7 2
1
.
7 4土 1 . 2 0
1 9 5士 0 7 6
令1 7 . 5
令2 1 . 6
告2 2 . 4
十2 . 0
告1 4 . 6
今4 . 4 0
组别 例数 剂量 伊文思蓝渗出量 O D 值( g / k g ) (又土 S D ) ( % )
蒸馏水 1
工艺 A 高 n
工艺 A 低 n
工艺 B 高 n
工艺 B 低 n
工艺 C 高 1
工艺 C 低 n
ZOnlT 0
.
1 6 0士 0 . 0 60
0
.
1 1 9士 0 . 0 1 7 `
0
.
1 3 2土 0 . 0 2 7
0
.
1 20士 0 . 0 4 6
0
.
1 6 1士 0 . 0 7 4
0
.
1 4 9士 0 . 0 4 7
0
.
1 5 3士 0 . 0 4 4
表 1 结果显示 ,工艺 A 高剂量组在显著
降低醋酸致小鼠腹腔炎症时伊文思蓝的渗出
量 (尸 < 0 . 0 1 ) 。 表 2 结果显示 ,工艺 A 高 、 低
剂量组和工 艺 B 高剂量组可减轻炎症的肿
胀度 。 由此说明 , 工艺 A 较理想 。
3 3种工 艺总黄酮含量比较
取 3 种工艺的干浸膏粉 。 . 1 9 , 置索氏提
取器 中 , 先加 乙醚 50 m l 提取至无色 , 过 滤 ,
弃去乙醚液 ,残渣再加 1 0 m l 乙醇索氏回流
至提取液无色 ,过滤 , 将提取液水浴挥干 , 残
渣用乙醇溶解定容至 25 m l , 摇匀 , 精密吸取
2m l 置 l o m l 比色管中 ,用 3 0% 乙醇使成 s m l
后 , 先加 5%亚硝 酸钠液 0 . 3m l , 摇匀 放 置
6m i n
,加 10 %硝酸铝液 0 . 3m l , 摇匀 ,再放置
6m in
, 加 4%氢氧 化钠 4 m l , 用水 稀 释至 刻
度 ,摇匀 ,放置 15 m in , 照 《中国药典 》附录分
光光度法在 s l o n m 波长处测量吸收度 ,计算
总黄酮含量 ,结果见表 3 。
表 3 3 种工艺总黄酮含量 (以牡荆试钎 m g / g )
急黄酮 ( rn g / g ) 测定值 ( X ) 又士 S D R s D %
工艺 A 0 . 8 4 3 0 . 85 6 0 . 8 7 9 0 . 8 5 9士 0 . 1 8 2 2 . 1 2
工艺 B 0 . 8 6 0 0 . 8 7 3 0 . 8 5 4 0 , 8 6 2士 0 . 0 0 97 1 . 13
工艺 C 0 . 8 5 0 0 . 8 7 2 0 . 8 6 1 0 . 8 6 1士 0 . 0 1 1 1 . 28

P < .0
2
.
2
0 1

不同工艺对二 甲苯致小鼠耳朵炎症反
表 3 结果显示 , 3 种工 艺对 总黄酮提取
率无显著性影响 , 从药效学和主要成分提取
率分析 ,工艺 A 为较理想的提取工艺 。 为进
中 成 药
ù勺ó为户3a一01岛n甘八曰àùéO八曰甘门àēV>A7579925174.046
l亨`*.丫 .丫`甲十只é左`nē J任O曰月ù通任八`左`Q浦ù0
一步优化工艺 A的提取条件 , 本实验采用如
下正交试验 。
4 工艺 A 提取条件优化 实验
以总黄酮含量 ( 以牡荆贰计 )为指标 , 采
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 ,选择 L 。 ( 3 ` )正
交试验表 ,对提取条件进行筛选 ,每种提取工
艺均按正交试验表进行 ,并制成干浸膏粉 ,因
素和水平见表 4 ,结果见表 5 。
表 4 提取试验因素 、 水平表
因素
水平 加水量 煎煮时间 ( h) 煎煮次数 (次 )煎煮温度 ( ℃ )
表 5 L , ( 3` )正交试验数据分析表
试验号 今 母 盲 试验结果 (总黄酮 含量 m g / g )X Z X 3 X 4 n = 4又士 S D1人XD4
1
1
2
2
2
3
3
3
1
.
7 4 2
2 2
0
.
8 4 0
0
.
4 8 2
0 4 1 4
0
.
7 4 5
0
.
5 9 3
0
.
9 5 7
0
.
2 7 5
0
.
3 8 4
0
.
6 5 9
0
.
8 3 1
0
.
4 8 9
0
.
4 1 3
0
.
84 9土 0 . 0 13 7
0
.
4 79士 0 . 00 0 8
0
.
4 14士 0 . 00 50
0
.
7 44士 0 . 0 0 9 1
0
.
5 9 5士 0 . 0 04 0
0
.
9 5 6士 0 . 0 0 5 1
0
.
2 7 1士 0 . 0 0 6 8
0
.
3 8 6士 0 . 0 0 6 1
0
.
6 5 7士 0 . 0 1 1 7
1人八了吐óO口énù勺QJù尸a,`Q目产n,廿匕口OJC`一卜…nCù六Uné
9
K 1
0
.
8 5 2
0
.
4 7 1
0
.
4 2 1
0
.
7 4 8
0 5 9 0
0
.
9 5 1
0
.
2 6 5
0
.
39 3
0
.
64 1
0
.
8 4 3
0
.
4 7 3
0 4 0 9
0
.
7 5 2
0
.
5 9 9
0
.
9 6 3
0
.
2 6 6
0 3 7 9
0
.
6 6 9
2
,
1 91 2
.
1 0 1
K Z 2
.
2 9 5 1
.
4 6 0 1
.
8 80 1
.
7 0 6
K 3 1
.
3 1 4 2
.
0 2 7 1
.
2 08 1
.
5 4 4
R 0
.
3 2 7 0
.
1 8 9 0
.
3 04 0
.
1 8 6
-
. ~ ~ , ~ ~ ~ ~ ~ ~ ~ , ~ ~ .
由表 5 中 R 值可知 , R A , R C 较大 , R 。 , R B
较小 , 以最小的 R 。 作误差估计 , R A , R C 分别
是 R 。 , R B 的 1 倍以上 , 由此可知 A , C 是影响
提取 的重要 因素 , D , B 则处于 次要地位 , 再
结合各 因子 K 值愈大 愈 好分 析 , 用 A Z 比
A ,
,
B 。 比 B : , C , 比 C Z , D : 比 D Z 明显要好 , 因
此 , 提取的最佳条件是 A ZB 3C , D , , 即加 1 0 倍
量水 ,煎者 3 次 ,每次 1 . s h 。
5 讨论
生脉成骨片中主药为木豆叶 , 为确定其
主要活性部位 ,本实验采用抗炎等药效学指
标筛选了水提 、 稀醇提和双提 (水提和提油 )3
个部分 。实验结果表明 , 以水提部分的抗炎作
用最强 。 测定 3种提取方法的总黄酮含量亦
无显著性差异 。 为此 , 确定了水提工艺为最佳
提取工艺 。
木豆 叶含挥发油总量甚少 , 在实验 中测
定其含量约为 0 . 01 % , 药效学试验亦表明对
抗炎作用无显著性影响 ,说明挥发油不是本
方的主要有效成分 。 为简化工艺 ,方便操作 ,
1 9 , 8年第 2 0卷第 3期
建议本制剂在大生产时不对挥发油进行提
取 。
L g ( 3
`
)正交 试验表明 , 不同的提取 因素
和水平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较大 , 经统计分
析表明 ,最佳水提工艺为加 10 倍量水 , 煎煮
三次 , 每次 1 . s h 。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以牡荆贰为对照的
总黄 酮含量 , 其方法可 靠 , 回归方 程为 C 一
9 5
·
I A 一 1 · 1 , r = 0 . 9 9 9 6 , 回收率为 9 8 . 6写 ,
R S D = 1
.
9 3 ( n = 5 )
, 显色后在 4 h 内稳定 。
参 考 文 献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 . 中国高等植物图 鉴 , 第二
册 , 科学出版社 , 1 9 7 9 , 5 0生
E d bo
r d o Q
u i s u m b in g D R
:
M e d i e in a l p la n t o f t h e P h ili p
-
in e s K a t h a P u b li s h i n g C o
,
i n e
·
1 97 8
,
3 7 6
海南人 民医院药剂科 : 海南卫生 , 1 9 8。 , 2 3 : 59
陈迪华 ,等 . 中草药 , 1 9 8 4 : 2
李奇 , 等 . 中药苏理 实 验方法 学 , 人 民卫 生 出版社
1 9 9 3
:
3 04
,
30 6
( 收稿 日期 : 1 9 9 7 年 9 月 )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