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19卷 第 2期
19 9 8年 6月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C HI NES EU O J R N AO L F T RO PIC ALC S O R P
V ol
.
19 N o
.
Ju n
.
19 9 8
香草兰根腐病生防菌筛选及防治试验
曾会才 ’ 张开明 ’ 文衍堂
( 1中 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海南俯州 5 7 7 137 ;
2华南热带农业大 学农学院植保系 海南俯州 5 7 17 3) 7
摘要 室内平板对峙培养测定显示 ,枯草杆菌 (B ac il us s ub ilt i s ) o B s 一 2 和 1 . 93 6 菌株对尖镰抱香
草兰专化型 ( F u s a r i u m o x y s p o r u m f . s p . v a n i l la e )和腐皮镰抱 ( F . : o l a n i )产生明显的拮抗带 。在盆栽
生防试验中 , O B S 一 2 菌株水剂浸根 + o B s 一 2 甘蔗渣制剂或稻秆制剂处理 30 d 的防效分别为 82 . 1 %
和 93 . 7 % , 1 . 936 菌株作同样处理的防效分别是 54 . 1 %和 朽 . 1 % ,蚀脉尖镰抱 (F . ox ys p or u m f . sP .
in v e u m )水剂浸根的防效为 奴 . 3 % 。在田间小区生防试验中 , o B s 一 2 菌株水剂浸根 + o B s 一 2 甘蔗制
剂处理 38 d 的防效为 59 . 7 % , 1 . 93 6 菌株作同样处理的防效为 38 . 8 % ,蚀脉尖镰抱水剂浸根的防效
为 4 1 . 7 % 。
关键词 香草兰根腐病 ; 生防菌筛选 ; 防治
中图法分类号 5 5 7 3 . 9 ; 5 4 3 5 · 7 3
香草兰是一 种名贵 的 热 带香 料作 物 , 经济价值高 。 由尖镰抱 香草 兰 专化 型 (F 哪二。 。
Ox ;
“
p o r
“ 叨 .f “ 补 va “ ` “ “ “ ) 和腐皮镰抱 ( .F 50 1“ £) 引起的香草兰根腐病严重影响海南省香草兰生产
的发展 , 澹州 、 万宁 、 屯昌 、 琼海 、 保亭等市县的一些香草兰种植园投产不久便因严重的根腐病而
丢荒 。 国外一些香草兰主产国也 因根腐病的严重发生 , 每年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一 5] 。 目前国
内外防治香草兰根腐病主要采用化学防治 .z[ 6〕 , 但防治效果不理想 。植病生物防治是植病防治发
展 的一个重要方向 。 关于香草兰病害生物防治方面的报道很少 , 国外只有印度尼西亚 T o m be ,
M
. 针对尖镰抱香草兰专化型引起的香草兰茎腐病进行了一些室 内生防探索 v[] ,但无 田间应用的
报道 。 国内尚未见同类研究工作的报道 。香草兰商品果英要求无残留农药 , 因此化学农药的使用
受到限制 。抗病育种难度大 , 短期 内难 以见效 。 生物防治具无污染 、 易见效等优点 `,因此 ,开展香草
兰根腐病的生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材料与方法
1
.
1 材料
1
.
1
.
1 供试生防菌 O B S 一 2 菌株为笔者自本院试验场早稻鲜稻秆上分离 , 经鉴定为枯草杆菌
( B o e “ 11二 。 s o b t : l `s ) (有关鉴定内容另文发表 ) 。枯草杆菌 1 . 9 3 6 菌株 、 荧光假单抱菌护 s e u 己。 二 o n a s
f l o o , e s e e : s ) 1
.
5 5 菌株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提供 。绿色木霉口 , : e无。 ` e , 二 a v : , ; ` e T w g )菌
株 , 哈茨木霉 ( T . ha , 成“ : 二 )叭。菌株和钩状木霉 ( T . ha ,二 at o m )几 56菌株系四川农业大学森保系提
收稿日期 : 1 99 7一 03一 s
6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19卷
供 。 蚀脉尖镰抱 ( F u sr ai u mo x y s po r u mf . s p. ni ve u m )4 90 30 4 菌株由本所提供 。
1
.
1
.
2 供试病原菌 尖镰抱香草兰专化型菌株 F X 14 4 , 腐皮镰 抱菌株 (3 个 )F x 32 、 9 51 6 、
95 1 68
, 均为笔者分离纯化 , 并经致病性测验所得 ,其中以 9 5 16 8 菌株致病力最强 。
1
.
1
.
3 供试香草兰苗 将从本院香草兰种植园采集到的香草兰茎段插于椰糠中 , 生根后供试
验用 。
1
.
1
.
4 供试培养 基 P D A 培 养 基 、 蔡培克一道 克斯 培 养基 sj[ 、 枯草杆菌液 体培 养 基川 、
A m s t r o n g 镰刀菌培养基 [` 。〕、 甘蔗渣 、 稻秆 。
L Z 试验方法
1
.
2
.
1 生防菌生 防潜力平板对峙培养测定 供试木霉菌株与供试病原菌的对峙培养在 P D A
平板上进行 ,供试生防细菌与供试病原菌的对峙培养在蔡培克一道克斯平板上进行 。 生防菌菌块
与病原菌菌块相距 3 c m 放置 ,置于 28 ~ 30 ℃恒温下培养 7 d 后观察反应类型 . 筛选出生防潜力
较大的菌株进入后续试验 。
1
.
2
.
2 生 防菌使用制剂制作 水剂 : O B S 一 2 、 1 . 9 36 分别接种于枯草杆菌液体培养基中 , 于
28 ℃室温下摇床培养 48 h 制成水剂 , 菌体浓度为 2 . 0 x l 护cf u / m L , 使用时稀释 5 倍 。 9 4 0 3 0 4 接
种于 A m s tr on g 镰刀 菌培养液中摇床培养 7 d ,抱子浓度为 1 . 4 x 1 0 ,个 / m L , 使用时稀释 10 倍 。
甘蔗渣制剂和稻秆制剂 : 将甘蔗渣磨碎 ,稻秆剪成 0 . 5 c m 长的碎段 ,装于聚乙烯塑料袋中 ,
每袋 50 9 , 用水湿透后倒入枯草杆菌液体培养基 20 m L ,高压灭菌后每袋加入 O B S 一 2或 1 . 9 36
水剂 5 0 m L ,于 3 0 oC 恒温 内培养 7 d 。
1
.
2
.
3 温室盆栽试验方法 试验设 8 种处理 : ( 1 ) o B S 一 2 水剂浸根 + O B S 一 2 甘蔗渣制剂 ; ( 2)
o B S 一 2 水剂浸根 + o B S 一 2 稻秆制剂 ; ( 3 ) o B S 一 2 水剂浸根 ; ( 4 ) 1 . 9 3 6 水剂浸根 + 1 . 9 3 6 甘蔗
渣制剂 ; ( 5 ) 1 . 9 3 6 水剂浸根 + 1 . 9 3 6 稻秆制剂 ; ( 6 ) 1 . 9 3 6 水剂浸根 ; ( 7 ) 9 4 0 3 0 4 水剂浸根 ; ( 8 )对
照 (清水浸根 ) 。重复 3 次 , 每个重复用香草兰苗 5 株 。 水剂浸根 Z h 。施用甘蔗渣制剂或稻秆制剂
的处理 ,每个重复 1袋 , 混入盆钵土中 (盆钵土取自香草兰根腐病区 ) ,病原菌 9 5 1 6 8 在生防菌处
理 l d 后 ,浸根 Z h 接种 。每 10 ~ 1 5 d 调查 1 次根系发病情况 ,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防效作
反正弦转换后 ,用 M I N IT A B 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测验 。
1
.
2
.
4 生防菌 田间小区试验方法 试验设 4 种处理 : ( 1 ) O B S 一 2 水剂浸根 + O B S 一 2 甘蔗渣制
剂 ; ( 2 ) 1 . 9 3 6 水剂浸根 + 1 . 9 3 6 甘蔗渣制剂 ; ( 3 ) 9 4 0 3 0 4 水剂浸根 ; ( 4 )对照 。重复 3 次 ,每个重复
用香草兰苗 6 株 。 水剂浸根 Z h 后移栽于农学院香草兰种植园根腐病区小区中 。甘蔗渣制剂穴施
于小区香草兰苗根围土壤中 ,每小区 1 袋 , 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第 1 次病情调查后 , 施用甘蔗渣制
剂的处理分别补施 1袋 O B S 一 2 甘蔗渣制剂或 1 . 93 6 甘蔗渣制剂 。 于处理后第 38 d 进行第 1次
病情调查 , 处理后第 60 d 进行第 2 次病情调查 , 资料统计方法同 1 . 2 . 3 。
病情分级标准参考文献「1 1〕: 0 级一无病 ; 1级 ~ 病部占根长的 1/ 4 ; 2 级 一病部占根长的
2 / 4 ; 3 级一病部占根长的 3 4/ ; 4 级 一全根腐烂 ; 5 级 一全根腐烂 , 并扩展到茎蔓 。
防治效果 ( 肠 ) - 对照区病指 一处理区病指对照区病指 X 1 0 0
2期 曾会才等 :香草兰根腐病生防菌筛选及防治试验
2结果与分析
2
.
1 生防菌与香草兰根腐镰刀菌对峙培养结果
表 1 供试生防菌与病原菌对峙培养结果
供试生防菌病原菌—OBS 一 21 .9 36 1 .5 5 5 T 6 5 T 6 2Tw gF X 2 3有拮抗带 有拮抗带 F X 2 3超过生长 互相超过 互相超过 互相超过951 6 有拮抗带 有拮抗带 5 1 9 6超过生长 互相超过 互相超过 互相超过95 1 68 有拮抗带 有拮抗带 95 1 68 超过生长 互相超过 互相超过 互相超过F X1 4 4有拮抗带 有拮抗带 Fx l 4 4超过生长互相超过 互相超过 互相超过从表 1 可见 ,枯草杆菌 o B S 一 2 菌株和 1 . 93 6 菌株对香草兰根腐镰刀菌产生明显的拮抗带 ,是具有较大生防潜力的反应类型 ; 1 . 5 菌株被病原菌菌落超过 ,属无生防潜力的反应类型 ; 3 个木霉菌株与病原菌菌落互相超过对方生长 , 属生防潜力较低的反应类型 。 O B S 一 2 和 1 . 93 6 两菌株进入盆栽试验进一步验证其生防潜力 ,其余菌株未进入盆栽试验 。2 . 2 盆栽生防试验结果与分析从表 2 可见 , 各供试生防菌株对香草兰根腐病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 以 o B S 一 2 菌株生防效果最好 。 处理后 15 ~ 20 d ,用 O B S 一 2 水剂浸根 + O B S 一 2 稻秆制剂处理生防效果达 1 0 % ,o B S 一 2 水剂浸根 + O B S 一 2 甘蔗渣制剂的处理生防效果达 9 3 . 4% ,单用 O B S 一 2 水剂浸根处理生防效果达 7 4 . 6% , 3 个处理与对照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 处理 3 0 d , o B S一 2 水剂 + O B S 一 2稻秆制剂处理生防效果为 9 3 . 6% , o B S 一 2 水剂十 O B S 一 2 甘蔗渣制剂处理生防效果为 82 . 1% ,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但单用 o B S 一 2 水剂浸根处理生防效果不显著 ;处理后 45 ~ 5 0 d ,o B S 一 2 水剂 + o B S 一 2 甘蔗渣制剂处理防效为 75 . 3% , O B S 一 2 水剂 + o B S 一 2 稻秆制剂的处理防效为 5 6 . 9 % , 与对照差异都达显著水平 。 9 4 0 3 0 4 水剂的生防效果次之 , 处理 巧 d , 防效
达 87 . 8 % ,达极显著水平 , 但处理 30 d 防效不显著 。 1 . 93 6 菌株生防效果相对稍差 ,处理后 15 ~
20 d
,水剂浸根十甘蔗渣制剂处理防效达 78 . 6 % , 水剂浸根 + 稻秆制剂处理防效达 73 . 3% ,都
达极显著水平 。处理后 30 d , 防效分别下降为 54 . 1%和 45 . 1 % ; 单用 1 . 9 36 水剂浸根处理的效
果不好 ,处理 15 d 的防治效果只有 39 . 3 % 。
表 2 盆栽生防试验结果
处理 处理后
15 ~ 2 0 d 防效
(% )
处理后 30 d 防效
(% )
处理后 朽 d 防效
( % )
abcabc
O B S 一 2 水剂 + 甘蔗渣制剂
O B S一 2 水剂 + 稻秆制剂
O B s 一 2 水剂
L 93 6 水剂十甘蔗渣制剂
1
.
9 36 水剂 + 稻秆制剂
1
.
9 36 水剂
9 40 3 04 水剂
对照
9 3
.
4 a A B
1 0 0 S A
7 4
,
6 a b A B
7 8
.
6 a b A B
7 3
.
3 a b A B
3 9
.
3 b B C
8 7
.
8 a A B
0 e C
8 2
.
1 a b A 7 3
.
5
9 3
.
6 a A 5 6
.
9
4 5
.
0 a b e A B 2 6
.
3
5 4
.
1 a b A B 4 1
.
2
4 5
.
1 b e A B 4 2
.
6
4 6
.
7 b e A B 4
.
9
4 1
.
3 b e A B 1 0
.
6
0 e B O
, S S R 测验 , a 、 b 、 c 为 0 . 05 水平 , A 、 B 、 C 为 0 . 01 水平 , 防效为 3 次重复的平均数
热 作 学 报
2
.
3 田间小区生防试验结果及分析
处理 38 d、 60 d的防治效果见表 3 。
衰 3 田间小区生防试验结果
处 理 处理后 3 8 d防效 ( %) 处理后 6 0 d防效 ( %)
o B s一 2 水剂 +甘蔗渣制剂 5 9 . 7 a ^ 6 2 . 7 a A
1
.
9 3 6 水剂 +甘蔗渣制剂 38 . s a ^ 2 4 . s a ^
9 40 3 0 4水剂 4 1 . 7 a ^ 42 . 7 a ^
对 照 o b B 0 b B
防效为 3 次重复平均数 , s S R 测验 a 、 b 为 0 . 05 水平 , A 、 B 为 0 . 01 水平
结果表明 ,在 田间条件下 , 枯草杆菌 O B S 一 2 菌株 、 1 . 9 36 菌株和蚀脉尖镰抱 9 4 0 3 0 4 菌株对香
草兰根腐病都具有极显著的防治效果 。 处理 38 d , o B s 一 2 的防效达 59 . 7% , 1 . 9 36 的防效达
3 8
.
8 %
,
9 4 0 3 0 4 的防效达 4 1 . 7% ;处理 6 0 d , o B S 一 2 的防效达 6 2 . 7% , 1 . 9 3 6 的防效达 4 2 . 5% ,
9 4 0 3 0 4 的防效为 4 2 . 7% ,均达极显著水平 。
3 结论与讨论
3
.
1 结论
( l) 枯草杆菌 O B S 一 2 菌株和 1 . 9 36 菌株 ,在盆栽条件和田间条件下对香草兰镰刀菌根腐病
都具有较好的生防效果 。
( 2 )枯草杆菌不 同菌株间生防潜力有差异 ,本地筛选的 O B S 一 2 菌株生防效果 比北京提供 的
1
.
9 3 6 菌株的生防效果好 ,说明筛选研究本地枯草杆菌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3
.
2 讨论
( 1) 本地菌株 O B S 一 2 生防潜力高于北京菌株 1 . 93 6 ,这可能与枯草杆菌不同菌株间存在生
理生化性状上的差异有关 。 国内研究认为 , 枯草杆菌不 同菌株在酷酶同功酶上存在差异 l2[ 〕 ,笔者
在鉴定 o B S 一 2 时 , 也发现 O B S 一 2 和标准对照 菌 1 . 93 6 在耐盐性状上存在差异 , O B S 一 2 在
6 % N
a
cl 营养液中生长 ,而 1 . 93 6 不能生长 。
( 2 ) o B S 一 2 水剂 + o B s 一 2 甘蔗渣制剂或稻秆制剂的处理生防效果高于单用 o B s 一 2 水剂
处理的生防效果 ,说明枯草杆菌和适合的营养载体结合起来施用 ,可能是提高枯草杆菌生防效果
的一条有效途径 。
( 3) 对香草兰无致病力的尖镰抱菌株 9 4 0 3 0 4 浸根处理对香草兰镰刀菌根腐病具有极显著的
短期防效 ,但防效不稳定 , 持效性差 ,这可能与其生防机制是交互保护作用 (即先行占领侵染点 ) ,
已被病原菌占领的位点则不能被保护有关 。 如何提高其防效的稳定性和持效性 , 有待进一步研
究 。
( 4) 此次试验用的 3 个木霉菌株 T w g 、 T 2 5 。和 sT 6在平板对峙培养中未表现 出明显的生防潜
力 ,与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不符 ls[ · “ 〕 ,这可能是不 同木霉菌种及同种不同株系 ,对镰刀 菌不同种
及不同专化型的生防潜力有差异 。这 3 种木霉菌在土壤中对香草兰镰刀 菌根腐病有无生防作用 ,
值得进一步研究 。
6 9
2 期 曾会才等 : 香草兰根腐病生防菌筛选及防治试验
参 考 文 献
1洪样千 . 香英兰两种重要病害的调查 . 热带作物研究 , 19 8 9( 1 ) : 59 ~ 61
2 黄伙平 ,郑国基 . 香荚兰根腐病的药剂防治研究初报 . 亚热带植物通讯 , 19 91 , 2 0( 2) : 54 ~ 56
3 A l e o n e r o R
. s a n t i a g o , A lm a g
.
F u s a r i a p a t h o g e n i e t o v a n i l一a P I . o i s R e p t . 19 6 9 , 5 3 ( 1 1 ) : 8 5 4一 5 5 7
4 P u r s e g l o v e J W
,
B r o w n E G
,
G r e e n C L
,
R o b b i n s S R J
.
S P i e e s , V o l
.
Z H a r l o w
. U K a n d N e w y o r k U S A ; L o n g -
m a n G r o u P L t d
.
1 9 8 1
.
4 4 7~ 8 1 3
5 T u e k e r C M
.
V a n i l l a r o o t r o t
.
J o u r n a I o f A g r i e u l t u r a I R e s e a r e h
,
1 9 2 7
,
3 5 ( 2 )
:
1 12 1一 1 13 6
6 T o m b e M
.
S i t e Pv D
.
T h e C o n t r o l o f s t e m r o t o f v a n i l l a w i t h f u n g i e i d
e s E d i s i k h u s u s P e n e l i t i a n T a n a m a n R
e
m p a h
d a n o b a t
.
1 9 8 6
, 1 1 ( 2 )
: 4 3~ 4 7
7 T o m b e M T
s u e h i y a K , N u r a aw
n A N a z a r u d i n S B
, 0 n i k i M M a t s u m o t o K
.
E x Pe r im e n t s o n t h e i n t r o d u e t i o n o f b i o
-
10 吕i e a l a n d e u l t u r a l e o n t r o l o f s t e m r o t d i s e a s e o f v a n i l l a . I n d u s t r i a l C r o Ps R e s e a r e h J o u r n a l , 19 9 2 , 4 ( 2 ) : 2 0 ~ 2 6
8 鲁素芸编 .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学 . 北京农业大学 出版社 , 19 93
9 俞大级编 . 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技术汇编 (卷 I )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 6 5
1 0 B o ot h c
. 镰刀菌属 . 陈其瑛译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 1 9 71
1 1 A l e o n e r o R
.
I n f e e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F . s a r
t “ 用 。二犷召即r u m f . s , . ` a 几盆 l l a e i n v a n i l l a r o o t s P h y t o p a t h o l o g y , 19 6 9 ,
5 9 ( 9 )
: 1 2 8 1~ 1 2 8 3
12 姚华健 . 几株生防细菌的鉴定及其对柑桔青霉病防治作用的研究 .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 19 9 0
13 薛宝娣 ,李娟 , 陈永置 . 木霉 T R 一 5对病原真菌的拮抗机制和防病效果研究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1 9 95 , 1 8 ( l ) : 31 一 36
1峨 s i v a n A . 应用哈茨木霉对棉花 、 小麦和甜瓜上镰刀菌导致病害进行生物防治 . J o u r n a 一 o r P h y t o p a t h o l o g y , 1 9 5 6 . 1 16
( 1 )
:
3 9 ~ 47
S e r e e n i n g a n d T e s t o f B i o e o n t r o l A g e n t s A g a i n s t V a n i l l a R o o t R o t
( 1
o f
z e n g H u i e a i l z h a n g K a i m i n g l w e n Y a n t a n g
Z
P l a n t P r o t e e t i o n R e s e a r e h I n s t i t u t e
,
C A T A S
,
D a n z h o u 5 7 1 7 3 7 ; 2
P l a n t P r o t e e t i o n
,
C o l l e g e A g r o n o m y
,
S C U T A D a n z h o u
,
H a i n a n
D e P t
.
,
5 7 17 3 7 )
A b s t r a e t R o o t r o t o f v a n i l l s
t h e m o s t S e r i o u s d i s e a s e o f
T h r e e S t r a i n s o f T 尹 i e h o d e r饥 a
P s e “ 己。执。 界 a s f l 越。 , e s e e 升 5 w e r e
C a U S e d
v a n i l l a
0 f
b y F “ s a 尹云趾 m o x 犷s P o r 肚m
w i d e l y 1 n
f
.
s尹. v a n z ll a e a n d F . S o l a , 2 15
v a n i l l a P l a n t a t i o n s i n C h i n a
.
s 夕尹 . a n d
a s s a y e d
t W O
d i s t t i b U t e d
S t t a i n S o f B a c 坛11“ 5 s u b t乞12 5 a n d o n e
o g e n s
乞几 v 乞 t r o . O f a l l t h e s t r a i n s , o n l y
t o t e s t
S t r a i n s
a b o v e
t h e i r b i o e o n t r o l P o t e n t i a l i t y a g a i n s t
O B S 一 2 a n d 1 . 9 3 6 o f B a e : l l u s s u b t乞l
5 t t a i n o f
t h e P a t h
-
15 s h o w e d
5 i g n i f i e a n t l y i n h i b i t i n g
t r i a l s
,
d i P P i n g o f v a n i l l a
b a g a s s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s o r
a e t i v i t y o n t h e P a t h o g e n s i n d u a l e u l t u r e
.
I n g r e e n h o u s e P o t
e u t t i n g s r o o t s w i t h t h e O B S 一 2 s o l u t i o n
O B S 一 2 若i e e s t e m
t r e a tm e n t
.
S im i la r
P r e P a r a t i o n s g a v e a 8 2
.
e f f e C t a t
o r 4 5
.
1%
3 0 d a y s a f t e r
b i o e o n t r o l e f f e e t
.
P r e s o a k i n g o f
t l e a tm e n t
r o o t s o f
Wi t h S t r a i n
+
a P P l i e a t i o n o f O B S 一 2
1% o r 9 3
.
7% b i o e o n t r o l
1
.
9 3 6 P r o d u e e d a 5 4
.
1%
v a n i l l a e u t t i n g s w i t h t h e s o l u t i o n o f
F : s a , i u m o x 夕s 尹。 , u m f . s 尹. 二£。 e : 二 9 4 0 3 0 4 y i e d e d a 4 1 . 3% b i o e o n t r o l e f f e e t a t 3 0 d a y s a f t e r
t r e a tm e n t
.
I n t h e f i e l d t r i a l s
, s o a k i n g o f v a n i l l a e u t t i n g s r o o t s w i t h s o l u t i o n o f O B S 一 2
a n d a p p l y i n s w i t h O B S 一 2 b a g g a s s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s r e s u l t e d i n a 5 9 . 7% b i o e o n t r o l e f f e e t
w h i l e s im i l a r t r e a tm e n t w i t h s t r a i n 1
.
9 3 6 o n l y g a v e a 3 8
.
8% b i o e o n t r o l e f f e e t
, a n d
p r e s o a k i n s o f r o o t s o f v a n i l l a e u t t i n g s w i t h s t r a i n 9 4 0 3 0 4 s h o w e d a 4 1
.
7写 b i o e o n t r o l e f -
f e e t a t 3 8 d a y s 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n a t i v e i s o l a t e d s t r a i n O B S 一 2 o f
B a e云11忍召 s 赵b t云l乙5 15 s u P e r i o r t o t h e s t r a i n 1 . 9 3 6 P r o v i d e d f r o m B e i j i n g i n t h e b i o e o n t r o l P o -
t e n t i a l i t y
.
K e y w o r d s v a n i l l a r o o t r o t ; s e r e e n i n g o f b i o e o n t r o l a g e n t s ; e o n t r o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