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研究快报
竹红菌中竹红菌乙素的提取及其含量的测定
周 林 1 , 董 平2 ,宋开玺3 , 曾 雄 3 , 顾晓天3 , 魏少华 3 , 冯玉英3 , 周家宏 3
(1.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7)
(2.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江苏南京 210007)
(3.江苏省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97)
[关键词 ] 竹红菌 ,竹红菌乙素 ,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 ] O65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4616(2007)02-0122-03
收稿日期:2007-01-09.修回日期:2007-02-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03018)、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04KJB150068)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周 林(1981—),女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天然菌种中活性成分的学习与研究.E-mail:ndzl@tom.com
通讯联系人:周家宏(1972—),副教授 ,主要从事光化学的教学与研究.E-mail:zhoujiahong@njnu.edu.cn
0 引言
竹红菌(hypocrelabambusae)系子囊菌纲肉座菌科竹寄生真菌 ,
生长在海拔 3 000 ~ 3 500m的高寒区箭竹上 ,主要产地为我国云南省
和四川省.从竹红菌中提取出的竹红菌素(Hypocrelin)主要有竹红菌
甲素(HypocrelinA)和竹红菌乙素(HypocrelinB),其中竹红菌乙素
结构如图 1.目前竹红菌素已应用于临床治疗肥厚性瘢痕 、皮肤淀粉
样苔藓 、牛皮藓 、白癜疯等皮肤病[ 1] .另外 ,竹红菌素还拥有优良的光
动力性质 ,它与传统的光疗药物相比 ,拥有单线态氧量子产率高 、能对
癌变组织有选择性地吸附 、易得和易纯化等优点 ,并且对癌细胞具有
明显的抑制作用 [ 2] ,从而引起国内外从事光动力疗法研究领域的研
究工作者的重视.
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是从光敏活性 ,还是从光疗效果来比较 ,竹红
菌乙素均要优于竹红菌甲素 ,因此近年来有关竹红菌素的研究绝大多
数都是围绕竹红菌乙素来进行 ,这显示竹红菌乙素在光动力疗法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3-7] .由于竹
红菌中竹红菌乙素的含量低于竹红菌甲素 ,目前人们主要是将竹红菌中的竹红菌甲素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转变来得到竹红菌乙素[ 8] ,而不是直接从竹红菌中提取竹红菌乙素 ,这使得竹红菌中竹红菌乙素的定量
分析研究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报道 ,另外 ,这样只提取竹红菌甲素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资源的浪
费.因此 ,本课题组在前期准确地测定了竹红菌中竹红菌甲素含量的基础上 [ 9] ,提取并分离出竹红菌中的
竹红菌乙素 ,探索提取的最佳时间 ,以及对其的含量进行了确定 ,以期推动竹红菌的应用化进程.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
乙腈为色谱纯(Merck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水为超纯去离子水.竹红菌甲素和竹红菌乙素对
照品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制备 ,纯度在 96%以上.
1.2 仪器
样品的红外光谱用 NicoletNexus670型红外光谱仪测定 ,核磁共振用 Bruker公司 AV-400核磁共振
—122—
第 30卷第 2期
2007年 6月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
Vol.30 No.2
Jun, 2007
仪 ,采用氘代氯仿为溶剂 ,四甲基硅烷(TMS)为内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别采用 Varian公司
Cary50型紫外可见光谱仪和 Varian公司 CaryElipse型荧光光谱仪测定.高效液相色谱采用 Agilent1100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配备二级管阵列检测器及色谱工作站 、H66025T超声清洗机.
所有的实验均在室温下进行.
1.3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ZorbaxExtend-C18 column(4.6mmID×150mm, 5μm), 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 -
KH2PO4(0.02mmol/L)(体积比 70∶30),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300nm;进样量:5μL.在此条
件下 ,竹红菌甲素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在 4.7min左右 ,竹红菌乙素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在 5.6min左右.
1.4 标准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 5mg竹红菌甲素及 1mg竹红菌乙素分别置 100mL量瓶中 ,用乙醇定容 ,用超声分散至完全
溶解 ,再逐级用乙醇稀释至所需浓度.
1.5 样品前处理
准确称取已干燥粉碎的竹红菌样品约 1 700mg,加入乙醇 500mL,称重 ,于避光条件下在 70℃水浴中
锁式回流 ,回流 7h后 ,以 1h的时间间隔提取样品进行 HPLC分析.样品冷却后加乙醇补足减失质量 ,摇
匀后过滤.滤液过 0.45μm微孔滤膜后进行分析.
1.6 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将乙醇回流样品旋转蒸干得 0.12g粗提物 ,为暗红色粘稠状液体 ,粗提物加 10g青岛海洋化工厂生
产的柱层析硅胶拌匀 ,湿法上柱.冲洗液为梯度 CHCl3∶CH3OH(100∶1、70∶1、50∶1),得到紫红色结晶 Ⅰ和
紫红色结晶 Ⅱ.
2 结果与讨论
2.1 光谱确证
紫外可见光谱检测的结果表明 ,在 300 ~ 800nm的范
围内 ,紫红色结晶 Ⅰ的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有 4个特
征吸收峰 ,分别位于 334nm、461nm、547nm和 585nm;紫
红色结晶Ⅱ的甲醇溶液也有 4个特征吸收峰 ,分别位于
337nm、466nm、552nm和 590nm(图 2).对照标样的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可得知 ,紫红色结晶 Ⅰ是竹红菌甲素 ,紫红
色结晶 Ⅱ是竹红菌乙素.
紫红色结晶 Ⅱ在二甲基亚砜溶液中测得的荧光光谱
显示其在 400 ~ 800nm的扫描范围内有一个特征发射峰 ,
其峰值位于 618 nm左右处.红外光谱的主要峰值为:
3 451、2 938、1 693、1 611、1 526、1 456、1 285、1 223、1 156、
991和 835cm-1.核磁共振波谱的氢谱结果为 (δppm):
16.07 (1H)、15.97(1H)、 6.57(1H)、6.56(1H)、 4.27
(3H)、4.18(3H)、 4.08 (1H)、 3.18 (3H)、 3.73(3H)、
3.65(2H)、2.18(3H)、1.78 (3H).与标样检测的结果和文献中的数据相对比 ,荧光光谱 、红外光谱和核
磁共振波谱的实验结果同样确证上述的结论.
2.2 HPLC结果及含量分析
根据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所获得的采样条件 ,我们首先对竹红菌乙素的标样进行 HPLC检测 ,发现
其出峰时间为 5.6min左右(图 3中的 A).然后我们对不同提取时间的提取液进行现场 HPLC检测(图 3
中的 B),结果发现当提取时间为 14h的时候 ,竹红菌乙素在 HPLC图谱中的积分面积达到最大值.这说明
从 1 700mg的竹红菌中提取竹红菌乙素的最佳时间为 14h.另外 ,在本实验条件下 ,竹红菌甲素的出峰时
间为 4.7min左右 ,因此通过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知 ,竹红菌中竹红菌甲素的含量为
30.1mg/g,竹红菌乙素的含量为 2.4mg/g.
—123—
周 林 ,等:竹红菌中竹红菌乙素的提取及其含量的测定
3 结 论
在对竹红菌提取液中竹红菌乙素表征的基础上 ,利用 HPLC对提取液进行现场检测 ,得知从 1 700mg
的竹红菌中提取竹红菌乙素的最佳提取时间在本实验条件下为 14h,同时还确定竹红菌乙素在竹红菌的
含量为 2.4mg/g.
[参考文献 ]
[ 1] AckroydR, BrownNJ, DavisMF, etal.Aminolaevulinicacid-inducedphotodynamictherapyinthetreatmentofdysplastic
barrett soesophagusandadenocar[ J] .LaserinMedicalScience, 1999, 14(4):275-278.
[ 2] 夏盛钦.新型竹红菌素光敏剂的合成及其光动力性质的研究 [ D] .北京: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2004.
[ 3] 乐加昌 , 庞素珍 ,张曼华 ,等.竹红菌乙素修饰物 (—乙醇胺)对于腹水肝癌细胞光敏损伤的研究 [ J] .生物物理学报 ,
1994, 10(3):485-491.
[ 4] 李滨 , 胡义镇 ,邹伟.竹红菌乙素与 BNAH及 Acr-H2的光化学反应 [ J] .中国科学 (B), 1998, 28(3):211-217.
[ 5] 赵红霞 , 许以明 ,张志义.竹红菌乙素及其溴代物对 DNA结构光敏损伤的 Raman光谱 [ J] .科学通报 , 1998, 43 (9):
955-961.
[ 6] HudsonJB, ImperialV, HauglandRP, etal.Antiviralactivitiesofphotoactiveperylenequinones[ J] .Photochemistryand
Photobiology, 1997, 65 (2):352-354.
[ 7] MilerGG, BrownK, BallangrudAM, etal.PreclinicalassessmentofhypocrelinBandhypocrellinBderivativesassensi-
tizersforphotodynamictherapyofcancer[ J] .ProgressUpdatePhotochemistryandPhotobiology, 1997, 65(4):714-722.
[ 8] 田茂军 , 饶之坤 ,郭孟壁 ,等.竹红菌乙素的制备 [ J] .云南化工 , 2006, 33(3):5-7.
[ 9] 顾晓天 , 周家宏 ,冯玉英 ,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竹红菌中竹红菌甲素的含量 [ J] .药物分析杂志 , 2006, 26(1):
68-70.
[责任编辑:丁 蓉 ]
—124—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30卷第 2期(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