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响应面法优化醋糟厌氧发酵制氢



全 文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9年第 10期
收稿日期:2009- 07- 30
基金项目:镇江市国际合作项目(GJ2007010,GJ2008010);镇江市工业攻关项目(GY2007002)。
作者简介:马海乐(1963- ),男,陕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生物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E- mail:mhl@ujs.edu.cn。
氢气是清洁能源,其燃烧产物只有水,可以以金
属氢化物的形式进行储存[1]。 尽管氢气作为清洁能源
有着巨大的潜力,但目前氢气的生产多是由煤、石
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制得[2]。现在全球每年氢气总
产量约为 5×1011 nm3,其中用非化石能源制得氢气
约 2×1010 nm3 [3]。
生物系统提供了一系列的制氢方法,包括直接光
分解、间接生物光分解、光发酵和暗发酵 (厌氧发
酵) 制氢法[5, 6]。生物氢气作为微生物代谢的副产物,
正在成为现代技术开发的热点,它能利用多种可再生
资源来生产氢气[7]。暗发酵可以利用更廉价的废水、
废弃物厌氧发酵制氢,例如豆腐制造业废弃物、米糠
和麸皮、葡萄酒酿造厂污水、糖蜜和蔗糖废水、废弃
的活性污泥、城市固体垃圾、淀粉污水、餐厨垃圾、
稻草、椰子壳、制糖甘蔗渣等,所以厌氧发酵生物制
氢是一种更经济、划算的制氢方法[7, 8]。
响应面法优化醋糟厌氧发酵制氢
马海乐 1, 2, 3,刘瑞光 1, 3,王振斌 1, 2, 3,顾 顺 1, 3,Ruihong Zhang4, 3
(1. 江苏大学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2. 江苏省农产品生物加工与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 镇江 212013;
3. 美国加州大学—中国江苏大学生物质能联合研究中心,江苏 镇江 212013;
4.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Davis,CA 95616,USA)
摘要:依据响应面试验设计法,选取有机负荷(Food/Microbe,F/M)、固液比、初始 pH值和发酵温度为考察因素,
进行醋糟厌氧发酵制氢工艺优化试验。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醋糟厌氧发酵制氢的最佳工艺
条件为:F/M 1.65,固液比 16.90 g/200 mL,初始 pH值 6.02,发酵温度 37.66 ℃;各因素的主效应关系为:初始
pH值 >F/M>固液比 >发酵温度。建立的产氢量数学模型为 Y=26.63+1.34 x1+1.27 x 2- 6.74 x 3- 2.44 x 32- 6 x 42- 1.7 x2x 3-
2.35 x3x4,该模型能解释 91.60%的响应值变化,产氢量的预测值为 32.91 mL/g TS,验证值为 33.73 mL/g TS。理论值
与验证值的复相关系数为 0.978 0,证明此模型是合理可靠的,可用于实际预测。
关键词:醋糟;厌氧发酵;氢气;响应面法;优化
中图分类号:TQ920.6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1jissn·1671- 9646(X)·2009·10·010
Optimization of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Vinegar Residue by Anaerobic
Digestion with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Ma Haile1, 2, 3,Liu Ruiguang1, 3,Wang Zhenbin1, 2, 3,Gu Shun1, 3,Ruihong Zhang4, 3
(1. School of Food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Jiangsu 212013,China;
2. Jiangsu Provincial Research Center of Bio- process and Separation Engineering of Agri- products,Zhenjiang,Jiangsu
212013,China;3. Joint Bio- energy Research Center of Jiangsu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Zhenjiang,
Jiangsu 212013,China;4.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Davis,CA 95616,USA)
Abstract:Anaerobic digestion for producing hydrogen from vinegar residue was studied with the method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and F/M(x1),solid- liquid ratio(x2),initial pH value(x3) and temperature(x4) were selected as experimental
factors. Based on analysis of significance and interaction,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anaerobic digestion were obtained,which
were the F/M of 1.65,solid- liquid ratio of 16.9 g/200 mL,initial pH value of 6.02 and temperature of 37.66 ℃. The order of
factors effecting hydrogen yield(Y) was initial pH value>F/M>solid- liquid ratio>temperature. The model,Y=26.63+1.34 x 1+
1.27 x 2- 6.74 x 3- 2.44 x 32- 6 x 42- 1.7 x 2x 3- 2.35 x 3x 4,could explain 91.60% changes of the response valu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predicted value(32.91 mL/g TS) and measured value(33.73 mL/g TS) was 0.978 5,so the model is credible.
Key words:vinegar residue;anaerobic digestion;hydroge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optimization
第 10期(总第 187期) 农产品加工·学刊 No.10
2009年 10月 Academic Periodical of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Oct .
文章编号:1671- 9646 ( 2009 ) 10- 0040- 04
2009年第 10期
本文以醋糟为研究对象,以预处理后的牛粪为接
种 物 , 采 用 响 应 面 分 析 法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9, 10],对影响醋糟厌氧发酵制氢
的关键因素进行优化研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
期为醋糟工业化制氢提供理论依据,为醋糟的综合利
用提供新的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 醋糟,取自镇江恒顺酱醋厂。经测定该醋糟
中 TS(总固形物含量) 和 VS(挥发性固形物含量)
分别为 29.87%和 94.42%。
(2) 厌氧发酵产氢菌来源,以取自镇江市长江乳
业有限公司的牛粪作为混合产氢菌源,该牛粪的 TS
和 VS分别为 20.30%和 83.54%。
1.2 醋糟发酵产氢试验
以富集后的牛粪为混合菌种,以体积分数为
0.7%的 HCl 预处理过的醋糟为底物 (按固液比
1∶2.5,室温浸泡 24 h),在 250 mL蓝盖试剂瓶中进
行厌氧发酵。试验中,将预处理过的菌种和醋糟按照
设定比例加入蓝盖试剂瓶,用自来水定容至 200 mL,
调节 pH值后,垫上硅胶垫,拧紧螺旋盖。通过瓶盖
上的导管向瓶内充入高纯氮气,然后置于恒温水浴锅
中进行培养。每个处理重复 3次,以排水法对气体进
行收集,发酵结束后,取样进行气体成分测定。
1.3 气体分析
用密封玻璃注射器从收集瓶中吸取气体样品,然
后用 SP2000型气相色谱仪测定氢气含量。气相测定
条件为:Porapak Q 6不锈钢填充柱(80/100 Mesh),
柱恒温为 35 ℃;以 N2为载气,流速为 20 mL/min;
热导检测器,检测器电流为 60 mA,温度为 100 ℃;
进样器不分流,进样温度为 50 ℃。
1.4 试验设计
依 据 Design Expert( Static Made Easy,
Minneapolis,MN,USA. version) 软件,采用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建立数学模型,以有机负荷(F/M)
(Z1)、固液比(200 mL发酵液中 TS的质量) (Z2)、
初始 pH 值 (Z3) 和发酵温度 (Z4) 为自变量,以
+1,0,- 1分别代表自变量的高、中、低水平,按如
下方程对自变量进行编码:
xi= Zi- Z0ΔZ
.
式中:xi——自变量的编码值;
Zi——自变量的真实值;
Z0——试验中心点处自变量的真实值;
ΔZ——自变量的变化步长。
共设立了 30个处理组。
响应面法 4因素 5水平试验设计见表 1。
2 结果与讨论
2.1 回归模型的建立
以 F/M x1,固液比 x2,初始 pH值 x3和发酵温度
x4为自变量,产氢量为因变量 Y,按照 Design Expert
软件中的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模型,对试验获得
的产氢量响应平均值进行回归,建立二次回归模型。
初步回归方程为:
Y=26.63+1.34 x1+1.27 x2- 6.74 x3+0.3 x4- 0.97 x12-
0.044 x22- 2.44 x32- 6 x42+0.95 x1x2+1.14 x1x3-
0.09 x1x4- 1.7 x2x3- 1.02 x2x4- 2.35 x3x4. (1)
对回归方程进行检验,决定系数 R2=0.956 5,校
正决定系数 R2Adj=0.916 0,p<0.000 1。表明回归模型
显著,拟合程度好,有实际应用意义。
回归方程模型系数的显著性检验见表 2。
由表 2 可知,模型 (1) 中, x1 (p=0.029 3)和
x2(p=0.037 4)差异显著,x3(p<0.000 1)差异极显著,而
x4(p=0.600 3)差异不显著;二次项 x32(p=0.000 3)和
x42(p<0.000 1)差异极显著,其余项差异不显著;交互
项 x2x3(p=0.025)差异显著,x3x4(p=0.003 5)差异高度显
表 2 回归方程模型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因素 系数估计值 标准误差 t值 p值 显著性
Intercept
x1
x2
x3
x4
x12
x22
x32
x42
x1x2
x1x3
x1x4
x2x3
x2x4
x3x4
26.63
1.34
1.27
- 6.74
0.30
- 0.97
- 0.044
- 2.44
- 6.00
0.95
1.14
- 0.090
- 1.70
- 1.02
- 2.35
1.11
0.56
0.56
0.56
0.56
0.52
0.52
0.52
0.52
0.68
0.68
0.68
0.68
0.68
0.68
-
2.41
2.28
- 12.13
0.54
- 1.86
- 0.08
- 4.69
- 11.54
1.40
1.67
- 0.13
- 2.49
- 1.50
- 3.45
-
0.0293
0.0374
<0.0001
0.6003
0.0820
0.9335
0.0003
<0.0001
0.1827
0.1162
0.8967
0.0250
0.1556
0.0035
*
*
***
***
***
*
**
注:***,差异极显著 (p<0.001);**,差异高度显著 (p<
0.01);*,差异显著(p<0.05)。
因子
代码 水平
编码 非编码 - 2 - 1 0 1 2
有机负荷 F/M
固液比 /g·(200 mL)-1
初始 pH值
温度 /℃
x1
x2
x3
x4
Z1
Z2
Z3
Z4
0.95
12.5
5.5
25
1.20
14.0
6.0
30
1.45
15.5
6.5
35
1.70
17.0
7.0
40
1.95
18.5
7.5
45
注:x1=(Z1- 1.45) /0.25;
x2=(Z2- 15.5) /1.5;
x3=(Z3- 6.5) /0.5;
x4=(Z4- 35)/5。
表 1 响应面法 4因素 5水平试验设计
马海乐,等:响应面法优化醋糟厌氧发酵制氢 ·41·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9年第 10期
著,其余项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 F/M、固 液
比和初始 pH 值对产氢量的主效应明显,且在初始
pH值、固液比和初始 pH值、发酵温度之间交互作
用显著。
依据系数估计值 x1=1.34, x2=1.27, x3=- 6.74,
x4=0.30 可知,因素的主效应关系为:初始 pH 值
>F/M>固液比 >发酵温度。在α=0.05显著水平下剔
除不显著项后,对模型(1) 进行优化后可得:
Y=26.63+1.34 x1+1.27 x2- 6.74 x3- 2.44 x32- 6 x42-
1.7 x2x3- 2.35 x3x4. (2)
2.2 响应面分析
F/M、固液比及其交互作用对产氢量影响的响应面
见图 1,F/M、初始 pH值及其交互作用对产氢量影响
的响应面见图 2,F/M、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产氢量影
响的响应面见图 3,固液比、初始 pH值及其交互作用
对产氢量影响的响应面见图 4,固液比、温度及其交互
作用对产氢量影响的响应面见图 5,初始 pH值、温度
及其交互作用对产氢量影响的响应面见图 6。
各图表示 x1,x2,x3,x4中任意 2个变量取零水
平时,其余 2个变量对产氢量的影响。
由图 1 可以看出,初始 pH 值为 6.5,温度为
35 ℃时,固液比不变。随着 F/M的增大,产氢量先
增加后减小。固液比较大时,变化速度较快;F/M不
变,随固液比的增大,产氢量增加;F/M较大时,升
高速度较快。由初步回归方程和响应面可以看出,
F/M对产氢量的影响呈现负二次曲线形式,而固液比
的影响主要呈现一次线性关系,且在固液比为
(16.30~17.00) g/200 mL,F/M为 1.45~1.57,所得产
氢量最高。显然,F/M较大时,产氢菌株过小;F/M
较高,会造成发酵液过度酸化,不利于产氢;F/M过
小时,菌株数量过剩,但发酵液中可利用有机物不
足,从而导致产氢受到抑制;固液比较大时,发酵液
中的 TS也较大,就意味着发酵液中菌种的数量和可
利用底物的量较多,所以产氢量会呈上升趋势;但当
固液比过大时,发酵体系中菌种过于密集,固形物浓
度过大,不利于微生物之间的传质,同时也会对发酵
操作带来负担,所以发酵过程中应选取合适的 F/M
及固液比。
由图 2 可以看出,固液比为 15.5 g/200 mL,温
度 35 ℃时,F/M不变。在 pH值为 6.0~7.0,随着 pH
值的降低,产氢量显著增加;初始 pH值不变,随着
F/M的增加,产氢量先增加后减小。由响应面和回归
方程可以看出,初始 pH值对产氢量的影响呈现负一
次线性形式,而 F/M则呈负二次曲线关系,在此条
件下,产氢量变化速率显示初始 pH值的主效应大于
F/M,与统计结果相符。初始 pH值可以影响微生物
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改变生长环境中营养物质的可给
性和有害物质的毒性,从而影响发酵液的产氢能力。
显然,弱酸性初始 pH值有利于混合产氢菌适应新的
生长环境,增加微生物活性,提高产氢量。
由图 3可以看出,初始 pH值为 6.5,固液比为
15.5 g/200 mL时,F/M不变。随温度的增高,产氢量
先增加后减小,在 F/M较高时,变化速率较大;温
·42·
2009年第 10期
度不变,产氢量随 F/M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温
度 35 ℃左右,F/M 1.45~1.70时,得到最大产氢量。
从回归方程和响应面可以看出,温度对产氢量的影响
呈现负二次曲线形式,且主效应大于 F/M。微生物都
有其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不同菌种生长的最适范围
也不同,温度较低,微生物繁殖速度较慢,发酵效率
低,以至发酵时间延长,产氢量低;温度较高,微生
物受到抑制甚至被杀死,不利于发酵进行。显然,适
宜的发酵温度有利于产氢量的提高。
由图 4可以看出,温度 35 ℃,F/M 1.45时,固
液比不变。随着初始 pH值的降低,产氢量增加,在
较高固液比下,增加速率较快;初始 pH值不变,随
着固液比的增大,产氢量缓慢增加。与图 1、图 2 显
示的结论一致。从增加速率可以看出,初始 pH值对
产氢量的主效应大于固液比,这与统计结果相符。
由图 5可以看出,F/M 1.45,初始 pH值 6.5时,
固液比不变。产氢量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在温度 35 ℃左右达到最大值;温度不变,随着固液
比的增大,产氢量缓慢增加;从响应面可以看出,在
初始 pH值和 F/M固定的条件下,温度对产氢量的影
响呈现负二次曲线形式,而固液比与产氢量呈一次线
性关系。固液比与产氢量呈一次线性关系,但相关系
数过小,不宜通过增大固液比来提高产氢量。显然,
固液比 (16.25~17.0) g/200 mL,温度 34~36 ℃时,
得到最大产氢量。
由图 6可以看出,F/M1.45,固液比 15.5 g/200 mL
时,温度不变。随初始 pH值的降低,产氢量稳步增
加,且在温度较高或较低时,增加速度缓慢;初始
pH值不变,随着温度的升高,产氢量先增大后减小,
在初始 pH值 6.0~6.3,温度较低或较高时,产氢量随
温度变化速率较大。在固定 F/M和固液比的条件下,
发酵温度较高或较低时,温度对产氢量的主效应大于
初始 pH值;在发酵温度 35 ℃左右时,初始 pH值对
产氢量的主效应大于发酵温度。
2.3 试验验证
为了验证醋糟厌氧发酵制氢模型方程的适用性,
从上述回归模型中求得最优工艺条件为:
x1=0.80, x1=(Z1- 14.5)/0.25;
x2=0.933, x2=(Z2- 15.5)/1.5;
x3=- 0.960,x3=(Z3- 6.5)/0.5;
x4=0.532, x4=(Z4- 3.5)/5.
得:Z1=1.65,
Z2=16.9,
Z3=6.05,
Z4=37.66.
即醋糟发酵制氢的最佳条件:F/M 1.65,固液比
16.9 g/200 mL,初始 pH值 6.02,发酵温度 37.66 ℃,
产氢量理论值为 32.91 mL/g TS。
由于以上最佳条件未包括在响应面优化的 30个
实验中,需进一步进行试验验证。验证试验结果表
明,在最佳发酵条件下,醋糟厌氧发酵的产氢量达
33.73 mL/gTS,与预测值(32.91 mL/gTS) 基本一致,
(下转第 47页)
马海乐,等:响应面法优化醋糟厌氧发酵制氢 ·43·
2009年第 10期
[1]
说明该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很好,充分验证了所建模
型的正确性,说明响应面法适用于对醋糟厌氧发酵制
氢工艺进行回归分析和参数优化。
3 结论
(1) 利用试验设计软件 Design Expert,采用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建立了 F/M、固液比、初始
pH值和发酵温度与产氢量之间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
Y=26.63+1.34 x1+1.27 x2- 6.74 x3- 2.44 x32- 6 x42-
1.7 x2x3- 2.35 x3x4.
回归分析表明,该模型能解释 91.60%响应值的
变化;通过模型系数显著性检验,得到因素的主效应
关系为:初始 pH值 >F/M>固液比 >发酵温度。
(2) 利用模型的响应面对产氢量影响的关键因子
及其相互作用进行探讨,优化出醋糟厌氧发酵制氢的
最佳条件为:F/M 1.65,固液比 16.9 g/200 mL,初始
pH 值 6.02,发酵温度 37.66 ℃,产氢量理论值为
32.91 mL/g TS,验证值为 33.73 mL/g TS,理论值与
验证值的复相关系数为 0.978 0。证明此模型是合理
可靠的,可用于实际预测。
参考文献:
Das D,Veziroglu T N. Hydrogen production by biological
processes:a survey of literature [J] . Int J Hydrogen Ener-
gy,2001,26:13-28.
Henley M, Wallace W, Andrel T. Microbial hydrogen
production [J] . AFRL Technol Horiz,2003,3:32-33.
Hart D. Hydrogen power: the commercial future of the
ultimate fuel [ D] . Financial Times Energy Publishing,
London,1997.
Levin D, Pitt L, Love M. Biohydrogen production:
prospectus and limitations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 [J] . Int J
Hydrogen Energy,2004,29:173-185.
Benemann J R. The technology of biohydrogen [ D] . In:
Zaborsky OR Biohydrogen. Plenum, New York, 1998:
19-30.
Nandi S,Sengupta S. Microbial production of hydrogen: an
overview [J] . Crit Rev Microbial,1998,24:61-84.
Ueno Y,Haruta S,Ishii M,et al. Microbial community in
anaerobic hydrogen -producing microflora enriched from
sludge compost [ J] . Apple Microbial Biotechnology,
2001,57:555-562.
Lay J J, Lee Y J, Noike T. Feasibility of biological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organic frac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J] . Water Res,1999,33:2 579-2 586.
杜双奎,于修烛. 红枣酶法提取汁工艺条件响应面分析
[J] . 农业机械学报,2007,38(3):191-193.
李宏全,赵孟春.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萃取黄芪多糖工艺
研究 [J] . 中兽医医药杂志,2007,26(2):10-14.
[2]
[3]
[4]
[5]
[6]
[7]
[8]
[9]
[10]
(上接第 43页)
L- 乳酸产量为 51.67 g/L,当发酵时间延长至 144 h,
乳酸产量为 71.55 g/L。
(3) 运用 Matlab软件对动力学方程关键参数求
解,μm=0.037 8 h-1,Xm=5.175 2,α=20.689 4,β=- 0.064 8,
p=4.559 5,q=1.087 2。比较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与实
验数据的分布趋势,R2均大于 0.98,说明该动力学
方程可以作为米根霉发酵产 L- 乳酸优化控制的参考
依据。
参考文献:
Bulut S, Elibol M, Ozer D,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on L(+) -lactic acid production by
Rhizopus oryzae [ J] .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4,21:33-37.
Yu R C, Hang Y D. Kinetics of direct fermentation of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to L-lactic acid by Rhizopuso ryzae
[J] . Biotechnol lett,1989,11(8):597-600.
杨子培,成琰如,袁东波,等. 玉米淀粉深层发酵生产
L-乳酸 [J] .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4(5):18-23.
李兴江,潘丽军,姜绍通,等. 米根霉发酵甘薯淀粉制
备 L-乳酸的最适条件 [J]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4,27(2):127-130.
金滨锋,崔洪斌,王金凤,等. 利用玉米芯发酵生产 L-
乳酸的研究 [J] .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0(2):213-215.
Adenise L, Woiciechowski, Soccol C R. Experimental
design to enhance the production of L -lactic acid from
steam-exploded wood hydrolysate using Rhizopus oryzae in
mixed -acid fermentation [ J] . Process Biochemistry,
1999,34:949-955.
Shigenobu Miura,Tomohiro Arimura,Noriakiitoda,et al.
Production of L-Lactic Acid from Corncob [J] . 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2004,97(3):153-157.
Lu Zhengdong, Lu Mingbo, He Feng, et al. An
economical approach for D-lactic acid production utilizing
unpolished rice from aging paddy as major nutrient source
[J] .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9,100:2 026-2 031.
Rojan P J,Anisha G S,K Madhavan Nampoothiri,et al.
Direct lactic acid fermentation:Focus on simultaneous sac-
charification and lactic acid production [J] . Biotechnology
Advances,2009,27:145-152.
郑志,姜绍通,罗水忠,等. 不同通气条件下米根霉发
酵产 L-乳酸的代谢调控 [ J] . 农业机械学报,2008,
39 (8):79-83,134.
姜绍通,郑志,朱羽,等. 无载体固定化米根霉重复间
歇发酵生产 L -乳酸 [ J] . 生物工程学报, 2008,
24(10):1 729-1 733.
朱羽. 无载体固定化米根霉发酵 L-乳酸的研究 [D] . 合
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吴学凤,等:米根霉以木糖为碳源发酵产 L- 乳酸的动力学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