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淡竹轮伐后成竹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



全 文 :第 1 2卷 第 4 期
1 9 9 3 年1 0月
竹 子 研 究 汇 刊
J O UR N A LO FB A M B 0 0 R E ESA R C H
V O I
O Ct
1 2
.,
N
o
1 9 9 3
淡竹轮伐后成竹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
孙天任 罗国芳 施斌祥
( 安徽农学院 合肥 2 3 0 0 3 6) (林业部森林资源司 )
崔卫东 曾加炮 汪庭贵
(合肥市园林局 ) ( 潜山县林业局 )
搞 要
本文研 究潜 山县 淡竹林 4 年轮伐后林分结构 。 淡竹胸径与竹高 、 枝
下高呈正相 关 , 与杆体积 、 秆重量呈指数相关 。在每间隔 4 年轮伐期 内 ,
胸径 、 竹 高、 枝下高 、 杆重量随砍伐年限逐年增长 。 竹鞭分布深度为 5
~ 15 c m

4 年反 复轮 伐竹林 内 , 老龄鞭长度和重量占竹鞭总量 70 % ,
幼 、 壮鞭之和仅占30 % , 竹鞭趋于老化 。 鞭杆粗度比 随轮伐后 第 1 、 2 、
3 年分别为 1 : 0 . 7 、 1 : 1 . 5 、 1 : 2 。 0 , 鞭杆重量比为 2 . 0 : 1 、 1 . 5 : 1 、
1 : 2
.
0
, 鞭杆体积比 1 : 0 . 5 、 1 : 1 . 0 、 1 : 3 . 0 , 地下地上生物 总量比为
1 , 0
.
3

1 , 0
.
5

1 : 0
.
8 , 表明 轮伐后成竹林各器官比 随成竹年度地上
部分逐年增长 , 协调生理平衡 。
关键词 淡竹林分结构 ; 4 年轮伐制
1 前 言
潜山县淡竹林主要分布于该县王河 、 油坝 、 河镇 、 黄泥 、 梅城等乡 (镇 ) ,
全县有园竹 (指淡竹 、 水竹 、 黄古竹等 )面积 1 1 3 7 6亩 , 其中 1 9 7 8年后在 潜 河
和皖河上游两岸营造 5 6 4 0亩 , 长势良好 , 已供应市场 。 在这些园竹中 , 淡竹
适应性强 , 分布面积广 , 产材量和出蔑率高 , 经济价值大 , 是该县特产竹编
工艺品一舒席的重要原料 。
该县在经营淡竹工作中 , 至今仍延袭于传统的 4 年轮伐制度 ,这种轮伐方
式不仅竹林收获量要间歇 3 年 , 而且竹林径级越砍越小 , 年均收获量越砍越
少 , 地力逐渐衰退 , 产量逐年下降 , 远不能满足舒席生产的需要 , 为寻求提
高淡竹林产量之路 , 对皖河上游潜山石烩堤委员会 4 年轮伐后所形成的淡竹
林分结构进行调查研究 , 为今后淡竹等园竹林采伐利用方式提供依据 ,
4期 孙天任等 : 淡竹轮伐后成竹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
2 调查地区概况
调查地区位于潜山县中部 , 属北亚热带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带。 历年
平均气温 16 . 3℃ , 极端最高气温达 3 8 . 9℃ , 极端最低气温为 一 13 。 4℃ , 多年
平均降水量为 1 3 7 0 . 1 m m , 蒸发量为 i 4 5 3 . 7 m m , 日照时数年平均 2 0 8 7 . 7 h ,
无霜期24 2 d , 调查地区淡竹林面积为 7 60 亩 , 多为淡竹纯林 , 少数竹林混生
水竹 , 土壤为砂壤土到中壤土 , 适宜淡竹生长。 林地植被为次生植被如刺五
加 、 黄檀 、 枫杨 、 枫香 、 野蔷薇 、 芦苇等 。
3 调 查 方 法
3

1 标准地调查 1 9 8 5 ~ 1 9 8 8年经过皆伐后淡竹林内设置 15 块标准地 (每块
面 积 5 X s m )和 8 块竹鞭样方 (每个面积 50 x 50 c m ) , 测定 2 7 2 5株 立 竹胸
径 、 竹高 、 枝下高 、 枝下节数 、 成竹年度等因子 , 在标准地上选 1 ~ 2 株标
准竹 , 用分段切割法测定和称量各段秆重 、 枝叶重 、 枝重 、 枝长和竹秆各分
段中央直径 , 并在标准竹上按竹冠部位和方向采集 3 4 0 0片鲜叶 , 用方格纸法
求得每片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
3
.
2 竹鞭样方调查 标准地内设竹鞭样方 , 测定竹鞭分布深度 , 竹鞭长度 、
鞭节间粗和长 , 称量样方 内竹鞭 、 支根和竹兜的重量 。
3
.
3 内业统计 收获得资料分别竹龄和鞭龄分组统计和回归计算。
4 结 果 分 析
` 。 1 地上部分
淡竹林分地上部分结构是指 4 年轮伐后各年度成竹林分的胸径与竹高 、
株数 、 枝下高和枝下节数等因子间互相关系和变化规律 。
4
.
1
.
1 胸径与竹高 竹高生长受笋期土壤中各种营养 物 质 供 给 状 况 的影 :
响 , 节间生长与竹鞭内贮存营养物质有关 。 胸径 ( D , ;。 )与竹高 ( H ) 的关系如
表 1 。
淡竹皆伐后第 1 、 2 、 3年成竹的竹高均随胸径增加而增高 , 两者呈正
相关关系 , 在胸径相同时 , 竹高与皆伐后的年限也有极紧密的正相关 , 第 l
年成竹高比第 2 和第 3 年平均分别低 1 . gm 和2 . 9 m , 这是由于第 1年成竹高
生长发育只能依靠竹鞭中原有贮藏的养分 。
4
.
1
·
2 胸径与枝下高
竹 子 研 究 汇 刊 1 2 卷
表 1 伐后成竹林的胸径和竹高
T a b le 1 B r e a s t

h e ig h t di a me t e r a n dh e i g h t o f a du lt
b a mb o o s t a n da f t e r e u t t i n g
伐 后 年 度
Y e ar af t e r e u t t i n g
回 归 方 程
Re g r e s s i v e e qu at i
o n
相 关 系 数
C o r r e lat io n
e o e f f i e i e n t ( r )
标 准 差
St a n dar d de v i at io n
( 6 x

1 )
第 , 年 { 1 }
1 s t y e a r
H 二 1 . 5 3 1 0 + 1 . 2 3 70 D 卜 3 0 9 8 4 8 0 . 4 6 1 1
第 : 年 { { }
2 n d y e a r
H = 1
.
3 8 00 + 1
.
7 5 0 0 D i
.
s 0
,
9 9 03 0
.
4 1 9 5
第 3 年 } } }
3 r d y e a r
H 二 3 . 8 3 3 0 + 1 . 0 0 9 8 D i . 。 0 . 9 9 7 4 0 , 6 7 1 1
枝下高是竹席用材长度及其出材率的重要标志 , 胸 径 ( D I . 。 ) 和 枝 下 高
( H C I )间关系如表 2 。
表 2 轮伐后成竹林的胸径和枝下高
T a b le 2 B r e a s t

h e ig h t d i a m e t e r a n d e l e a r b o l e h e i g h t o f
a d u l t e b a m b o o s t a n d a f t e r r o t a t i o n e u t t i n g
伐 后 年 度 回 归 方 程
Y e a r a f t
e r e u t t i n g R e g r e s s王v e e q u a t i o n
标 准 差
S t a n d a r d d e v i at io n
( 6 x

l )
伐后第 1年
1 s t y e a r
伐后第 2 年
2 n d y e a r
伐后第 3 年
3 r d y e a r
H c l = 0
.
1 0 7 5 + 0
. 嫂7 2 2 D I . 3 0 . 9 9石4 0 . 4 6 11
H e l = 0
.
1 32 7 + 0
,
8 8 6 4 D 0
.
8 8 0 4 0
.
4 1 9 5
H c l = 1
.
5 0 96 + 0
.
5 8 3 弓D , . 5 0 . 97 4 1 0 . 97 4 1
砍伐后不同年度成竹枝下高与胸径间呈正相关 , 胸径相同时 , 第 1年成
竹枝下高最低 , 第 2 年次之 , 第 3年最高 。 按照竹席用材长度枝下高不小于
2
。 。 m要求 , 第 1年枝下高全部未达到竹席用材 , 第 2 年成竹有少数竹株才可
作竹席用材 , 只有第 3 年成竹才达到竹席用材 , 但是径级较 小 , 出 材 率 较
低 , 淡竹林按照 4年轮伐制进行采伐 , 只有 3 、 4年成竹可供编席用材 , 比
每年或隔年择伐林产材量低得多 。
` 1 . 3 胸径与竹秆体积 竹秆体积受胸径与竹高的影响 , 竹林皆伐后在同一
轮伐期内 , 第 1 年成竹竹高变动系数〔c , 二粤 )为。 , 2 4 , 第 : 年为 。 . 23 , 第飞` ’ 一 、 苯 不
竹 子 研 究 汇 刊 12卷
表 1伐后成竹林的胸径和竹高
T a b l e 1B r ea st

h ei g h t di a m et e ra n dh ei g h t o fa du l t
b a m b o o sta n da ft e ru et ti n g
伐 后 年 度
Y ea ra ft e r eu t ti n g
回 归 方 程
R eg r es si v e equ a ti
o n
相 关 系 数
Co r r ela tio n
o e ef fi ei en t ( r)
标 准 差
S ta n da rd d ev i a tio n
( 6x

1)
第 , 年 { 1 }
1 s t y e a r
H 二 1 . 5 3 1 0 + 1 . 2 3 70 D 卜 3 0 9 8 4 8 0 . 4 6 1 1
第 : 年 { { }
2 n d y e a r
H = 1
.
3 8 00 + 1
.
7 5 0 0 D i
.
s 0
,
9 9 03 0
.
4 1 9 5
第 3 年 } } }
3 r d y e a r
H 二 3 . 8 3 3 0 + 1 . 0 0 9 8 D i . 。 0 . 9 9 7 4 0 , 6 7 1 1
枝下高是竹席用材长度及其出材率的重要标志 , 胸 径 ( D I . 。 ) 和 枝 下 高
( H C I )间关系如表 2 。
表 2 轮伐后成竹林的胸径和枝下高
T a b le 2 B r e a s t

h e ig h t d i a m e t e r a n d e l e a r b o l e h e i g h t o f
a d u l t e b a m b o o s t a n d a f t e r r o t a t i o n e u t t i n g
伐 后 年 度 回 归 方 程
Y e a r a f t
e r e u t t i n g R e g r e s s王v e e q u a t i o n
标 准 差
S t a n d a r d d e v i at io n
( 6 x

l )
伐后第 1年
1 s t y e a r
伐后第 2 年
2 n d y e a r
伐后第 3 年
3 r d y e a r
H c l = 0
.
1 0 7 5 + 0
. 嫂7 2 2 D I . 3 0 . 9 9石4 0 . 4 6 11
H e l = 0
.
1 32 7 + 0
,
8 8 6 4 D 0
.
8 8 0 4 0
.
4 1 9 5
H c l = 1
.
5 0 96 + 0
.
5 8 3 弓D , . 5 0 . 97 4 1 0 . 97 4 1
砍伐后不同年度成竹枝下高与胸径间呈正相关 , 胸径相同时 , 第 1年成
竹枝下高最低 , 第 2 年次之 , 第 3年最高 。 按照竹席用材长度枝下高不小于
2
。 。 m要求 , 第 1年枝下高全部未达到竹席用材 , 第 2 年成竹有少数竹株才可
作竹席用材 , 只有第 3 年成竹才达到竹席用材 , 但是径级较 小 , 出 材 率 较
低 , 淡竹林按照 4年轮伐制进行采伐 , 只有 3 、 4年成竹可供编席用材 , 比
每年或隔年择伐林产材量低得多 。
` 1 . 3 胸径与竹秆体积 竹秆体积受胸径与竹高的影响 , 竹林皆伐后在同一
轮伐期内 , 第 1 年成竹竹高变动系数〔c , 二粤 )为。 , 2 4 , 第 : 年为 。 . 23 , 第飞` ’ 一 、 苯 不
竹 子 研 究 汇 刊 2 1卷
能合成有机物的重要器官 , 它影响竹鞭能量积累和发笋成竹 质 量。 枝 叶 重
(。 、 : )和胸径 ( D , : : )间相关关系 :
叭 : = 0 。 0 1 9 6 + 0 。 5 5 0 2D , ; , 相关系数 r = 0 . 9 0 2 3
} r l> r

:
。。 相关显著 , 枝叶重与胸径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
4
.
2 地下部分
4
.
2
.
1 竹鞭粗度 竹鞭粗度是在轮伐后不同年度淡竹林分内设置 样方 测 定
的 , 如表 5 。
表 5 竹鞭粗度按鞭龄分布
T a b l e 5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o n o f r h i z o m e w id t h a n d r h i z o m e a g e
, 粗
\ 产方号
.
{
8 9

1

2 8 9
一 2一 1 8 9

4
一 1 一 8 9一 7一 1 8 9一 8一 1 平 均
R h i z o m e \ 例 0
· `
o ,
} { A
v e r a g e
_
w , d ` h ( c m ) \ p , o ` !
_
_
_
8 9
一 5一 1 8 9一 6 一 1
卜 \ \ \ {“ ” 一 ’ 一’ !鞭 龄 \ \ \ } }R h i z o m e “ g e ~ \ 交飞 } {{
幼 龄 鞭 1 . 1 1 . 2 1 . 1 5
Y
o u n g r h i
z o m
e
壮 龄 鞭 1 . 5 1 . 3 1 . 3 0 . 7 0 . 9 1 . 1 1 . 4 1 . 2 0
A d u l t r h i z o m
e
老 龄 鞭 1 。 5 1 。 5 1 . 5 1 . 3 1 。 4 1 . 6 1 . 4 1 . 2 1 . 4 0
O ld r h l z o m
e
在表 5 中 8 块样方测定资料表明 : 淡竹林皆伐后新鞭粗逐年减少变细 ,
在 8 块样方中只有两块含有幼龄鞭 , 竹鞭老化 、 竹林败退 。
4
.
2
.
2 竹鞭分布深度 在调查样方中 , 只有两块样方老龄鞭平均入土深度超
过20 c m , 其余样方竹鞭入土深度均分布于 5 ~ 15 c m 土层中 , 而且 出现 老
龄鞭入土深 , 壮龄鞭入土浅 , 幼龄鞭介于两者之间的现象 。
4
`
2
.
3 竹鞭节间长度 在调查地段上竹鞭节间长度 , 如表 7 。 4 年轮伐后淡
竹竹鞭节间长度 , 除个别样方外 , 其余样方虽有增加趋势 , 但竹鞭细长瘦弱 ,
幼龄鞭数量少 , 不仅长不出粗壮竹笋 , 而且 以后发笋又缺少足够数量的新生
鞭 , 影响竹林产量 。
4
.
2
.
4 不同鞭龄的竹鞭长度和重量 在不同竹鞭样方中 , 分别按鞭龄测定其
长度和重量的资料 , 如表 8 。
表 8 表明轮伐后所形成竹鞭重量和长度结构中 , 幼龄鞭的重量和长度所
占比例均小于 10 % , 壮 龄鞭约占20 % , 老龄鞭竟占70 % ,这种地下鞭的1 , 2 : 7
4期 孙天任等 : 淡竹轮伐后成竹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 5 3
衰 6 竹鞭入土深度按鞭龄分布
T a b l e6 T h ed eP th o frh i z o m ed i stri b u ti o n in 5 0 11a n d
rh i z o m ae ge
入 土深 度 \ 样方号 } { } { } { } } {
.
Y
:
n g
:
i :
:
。 ……J …14一… 7一…{ ……1。一
一三犯氛i :黑 e ……8一…8一…4 1一 { 2一…5 一…1 1。…竺i e s兰
_应遐z遇… … _ . _….:a:-公生创 2:: 二…_少 J J….兰:…:兰全: 」-
节间长度 \ 样方号 8 9

1

8 19

1

28 9
一 2一 8 91

4

18 9

5

8 91

6

8 91

7

8 91

8

1平 均
I
n ten o rd 。
\ N
o
.
o
fAv
ea r gc
\ 婴{ `c m ’ \ 万’ 。 `
、 \ \ _ \鞭 龄 ~ \ 、 、 R hi z o m
e” ge 一~ 、 乏
幼 龄 鞭 …… … 3. 74. 4………} 4一 Yo u n grhi z o m e
壮 龄 鞭 3. 4 3. 3
{
3一 3. 8 2. 7…4一 8 3 3. 4Ad u l trhi z o m e
老 龄 鞭 4. 3 3. 4 2. 8 3. 3 2。 0 3. 6 6 3 3. 1 3. J
O l d rhi z o m e
表 7竹 椒 节 间 长 度
7I n te rn o d el en g th o frh i z o m e
表 8 各鞭龄级的重量和长度
T a b l e5 W ei gh ta n d l en g th o fv a rio u srh i z o m ea ge s
( 补啊 e g二` 匕 In 、 、 、 9 0
_
8
.
7
壮 鞭 老 鞭 平 均
Ad u l t0 l d A
v a e r ge
重 且
W
ei h g t
( kg/ m u )
( %)
2 20 730
}
“ 1 1 ! 0 7
·
z
!
10 40
0 10
.
0 0
长 度
L
n e g th
(m / m u )
( ) %
1 29 0
,
0
2 0
`
6
4 3 7 3
.
6
6 9

7
6 2 7 3
.
6
I C0
.
0 0
竹 子 研 究 汇 刊 12卷
不合理年龄结构 , 标志淡竹林分衰退 , 产量下降 , 质量降低 。
现根据竹鞭长度 ( L ; )和重量 ( W 。 ) 间关系建立回归方程 :
W
R = 0
.
13 1 1 + 0
.
0 0 2 7 6 2 L R r 二 0 , 8 6 7 3
由方程式看出 : 鞭长和鞭重间呈正相关 。
4 。 2 。 s 竹鞭霍量与竹鞭 体积关系 地下鞭重量 ( W R , k g 和体积 ( V R m 3 ) 间回
归方程为 :
V
R = 3 3 4 5
.
9 + 2
.
8 5 l l W
; r 二 0 。 7 8 6 1
以 9 5%可靠性检验临界值为 。 . 7 5 4 5 。 竹鞭体积和重量间呈正相关 。
4

3 淡竹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
竹林地上与地下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 , 彼此间有着密切联系 , 以维持个
体间 、 群体间和个体各部分间的生理平衡 , 如果这种平衡受到某些破坏后 ,
在环境条件适宜时 , 又不断地向着恢复平衡方向发展 。 淡竹地下鞭 , 在每 4
年 1 次轮伐伐掉地上部分后 , 破坏原有林分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理平衡 , 为维
持发笋成竹整个生命活动 , 竹林又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 由于轮伐期过短 , 皆
伐频繁 , 加上伐后又不进行培土施肥措施 , 致使淡竹林孕笋长竹缺少必需的
营养物质 , 竹林败退 , 产量下降 , 质量降低 。
4
.
3
.
1 鞭粗与秆粗 从表 9 看出 : 砍后第 1年成竹胸径细于鞭粗 , 第 2 、 3
年成竹胸径超过鞭粗 , 鞭秆粗度 比分别第 1 、 2 、 3 年度为 1 , 。 . 7 , 1 , 1 . 5,
1 : 2

0

4
.
3
.
2 鞭重与秆重 在淡竹轮伐后所形成林分中 , 竹鞭重量和竹秆重量相互
表 9 轮伐后成竹林鞭粗和杆粗
T a b l e 9 R h i Zo m e a n d e u lm w i d t h o f a d u l t e s t a n d
b a m b o o a f t e r r o t a t i o n e u t t i n g
:
.…p l}卜卜卜…8 9一…8 9一…8 ,一】8 9一…丫…器
·
:

: ; : :
h …1一…1一…1 , 4 …1 一…1 一…1一 11一…1 一 J -丫…嚣…贡……节…盆…兰…兰…竺…誉…布
4 期 孙天任等 : 淡竹轮伐后成竹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 5弓
关系 , 分别按轮伐后的年度进行调查 , 如表 1。 。
表 10 竹鞭重量和竹杆重量
T a b l e 1 0 R h i z o m e a n d e u lm 、 v e ig h t o f a d u l t e
b a m b o o a f t e r r o t a t i o n c u t t i n g
均扩护尸J
J改`价
岭3八念奔
、、、、、巩\\麟?沙\\砰、、、、均扩.斗州
R耀 : : 篡h , …8 2 7 {8 8。 . 5…8 5 4 ’1 1 8了 . 5…, 。。。 . 5{ : 。。: {1。`了 }7 3 3 . 5) 9 7 4 10 2。一、 “ z o u z i } ! 一 ! } } } } }
乱,君洗i蠢t {` 。 4 . 5 {2 07
.
5
{
3 : 1
{
: ` 。
{
1。 ; 2
}
7 9 4
{
10 2。 . 5
{
2 1。`
{
,。。` …, : 7 5 . 5
叹 K g / m u , 1 1 } I { 1 1 1 } }
鞭 重 : 秆 重 } } }
R a t i o b e t w e e n
r h i z o m e a n d
c u l m w
e i g h t
1 : 0
.
4 1 . 0 7
表 中指出 : 砍后第 1 、 2 、 3 年的林分中 , 竹鞭重量 : 竹秆重量 , 第一
年为 i : 0 . 4 , 第 2 年为 1 : 0 . 7 , 第 3 年为 1 : 2 ,竹秆年增长率为 12 6 ` 3%和 8 0 . 0 % ,
这种逐年增长比例 , 直到地上和地下部分维持生理平衡时 , 才逐渐减少 。
4
.
3
.
3 竹鞭体积和竹秆体积 从表中看出 : 竹鞭体积以砍伐 后 第 1 年 林分
表 n 轮伐后成竹林竹很体积和竹秆体积
T a b l e 1 1 R h i z o m e a n d e u lm v o lu m e o f a d u l t e
b a m b o o s t a n d a f t e r r o t a t io n e u t t i n g
叫样 方 号N o . o f P l o t
伐 后 年 度
Y
e a r a f t
e r
e u 亡t i n g
8 9一…8 9一 平 均A V e -r a g e 8 9 一 4 平 均A V e -r a g e } } }平 均8 9一 1 } 8 9一 2 】8 9一 7 】A v e -} } } r a g e
第 1 年 第 3 年
1 s t y e a r 2 n d y e a r 3
r
d y
e a r
0
.
95 3 6 0
.
9 5 3 3 0
.
7 68 0 0 8 6 0 8
。 , 8 2 9 6…。一…1 , 1 7 6 8
3一…3一…2一
0
.
9 09 3咖竹 鞭 体 积R h i z o m e v o l u m e( m 习/ m u )
0
.
46 04 0
.
7 7 0 7 2
.
9 9 7 0咖竹 秆 体 积C u lm v o lu m e( m 3 /m u ) 1 . 5 0 4 3 1 . 1 3 7 5鞭体积 : 秆体积R a t io b e t w e e n
r h i z o m e a n d
e u l m v o l u m e
1 . 0
.
5 1
, 1

3 1
一3
.
3
竹 子 研 究 汇 刊 1 2卷
为最大 , 第 2 年最小 , 竹秆体积随着砍伐后年度 逐 年 增 加 , 其增 长 率 为
1 4 7%和 14 0% , 竹鞭体积 : 竹秆体积分别 1 、 2 、 3年度为 i , 0 . 5 , 1 : z 。 3 ,
1 : 3

3

4

3
.
4 地下部分生物总量与地上部分生物总量 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物总
量如表 12 。
表 1 2 轮伐后成竹林地下部分总重和地上部分总重
T a b l c 1 2 T h e t o t 〔 11 w e ig h t o f u n d e r g r o un d
a n d
a e r ia l P a r t s o f a d u l t e b a m b o o s t a n d
a f t e r r o t a t io n e u t t i n g
艺。 . 宾p ;最…8 9一…8 9一…丫…8 9一…8 9一…蓄…8 9一…8 9一 {8 9一…丫
粤:氰t扩 …` 1 s t愁。 a厂…气n d Z y e a丁…气r d愁e 。广粼攀:d …33 2。 …3 6 5 3一卜93一…3 6 4。…2 6 8。…3峨2 6一…3台9 3一…叹3 4 6一…4 0 8。…4 1 0 6一
。麒攀花…1。。6一…9 8 1 …9 9 4 …1 36 9…2 0 5 7…1 7 1 3 13 2 76 …13 6 4 …2 8 6。…32 2。
者t J ;票蕊n } } }
上表系皆伐后 1 、 2 、 3 年的林分地下部分生物总量与地上部分生物总
量之比 , 表现出逐年增大 , 说明轮伐后淡竹林地上和地下部分产量处于逐年
恢复之中 , 一直进行到生理上平衡为止 , 当进行下一轮皆伐时 , 原有生理平
衡又遭到破坏 , 又需要建立新的平衡 , 如此反复进行轮伐后林分 应 进 行 施
肥 、 培土和间伐措施 , 以补充养分 , 增加地力 , 竹林才能恢复 。
5 小 结
淡竹 4 年轮伐后的林分结构 : ①胸径与竹高 、 枝下高、 秆材积 、 秆重量
呈正相关 , ②轮伐后第 3 、 4 年成竹才可供竹席用材 , 第 1 、 2 年成竹只能
为后两年成竹制造养分 , ③轮伐后竹林竹鞭逐年变细 , 鞭节间长度增加 , 幼
龄鞭和壮龄鞭重量之和仅占竹鞭总重量 30 % , ④鞭粗 : 秆粗 、 鞭材积 : 秆材
4期 孙夭任等 : 淡竹轮伐后成竹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 5 7
积 、 鞭重量 : 秆重量 、 地下部分总重量 : 地上部分总重量随轮伐后年度逐年
增加 , 以维持竹林生理平衡和生长协调 。
参 考 文 献
〔 1〕 北京林学院 数理统计 北京 : 中国林业 出版社 1 9 82
〔幻 孙天任 水竹人工林生物量结构的研究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 邵 , 1 ( 3)
口〕 孙天任 水竹人工林生长和秆产 量表的编制 竹子研究汇刊 1 9 8 6 , 5 (约
以〕 孙天任 水竹择伐人工异龄林地下鞭结构及其与土壤 间的关系 植物生态学与 地植物学学
报 1 98 9 , 1 3 ( 2 )
S T U D Y O N T H E L A W O F A D U L T E P厅Y L 一
L O S T A C H Y S G L A U C A S T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A F T E R R O T A IO N C U T T IN G
uS n T ian r
e n L u o G u o f a n g
( A
力h u i 月g 了 i c u l t努 r a l C o l l e g e , H e f e滋 2 3 0 0 3 6 )
5 1 1 B i n l i a n g
( D
e p a , t机。 n才 o f F o : e s 忿 R e s o u : c e M a 九 a g e m e n t , M i n 玄s忿: , o f F o 犷 e s t ; , )
C u主 W e l d on g
( H o : t i c u l t u r a l B“ 犷己 a忿 o f H e et i c i t穿 )
Z e n g J i a P a o W an g T i n g g u i
(Q: a n sh a n F o : e s t: 9 B u r e a u )
A b s t r a e t
S t u d y o n P h , l l o s t a c h , 5 g l a u c a o t a n d s t r cu t u r e w i t h r a t a t i o n
e u t t i n g s y s t e m o n e e f o u r y e a r s i n Q i a n s h a n e o u n t y
,
A n h u i P r o v in
-
c e s h o w e d t h a t r e l a t i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b r e a 3 t

h e ig h t d ia m e t e r

w i
-
t h

h e ig h t w i t h e le a r b o l e h e i g h t w e r e P o s i t i v e e o r r e la t io n
,
b u t
in d e x e o r r e l a t io n w i t h e u lm w e ig h t a n d e u lm v o lu m e
.
B r e a s t

h e i
-
g h t d i a m e t e r
,
h e i g h t
, e le a r b o le h e ig h t a n d e u lm w e ig h t i n e r e a s e d
w i t h y e a r s a f t e r e u t t i n g

T h e d e P t h o f r h i z o m e d i s t r ib u t io n w a s
5~ 1 5 e m i n t h e 5 0 11
.
T h e o ld r h i z o m e l e n g t h a n d w e ig h t o e e u
-
P i e d 7 0% o f t h e t o t a l
, t h e y o u n g a n d a d u l t r h i z o m e t o o k o n ly 3 0%
,
t h a t in d ie a t e d t h a t r h i z o m e t e n d e d t o a g e d
.
K e y w o r d s s t r u e t u r e o f p h g l l
o s t a c h ,
5 g l a “ c a s t a n d : r o t a t io n
e u t t i n g s y s t e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