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38卷 第 4期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Vol.38 No.4
2010年 4月 JOURNALOF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 Apr.2010
宝华山紫楠风景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1)
邓送求 闫家锋 关庆伟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 , 210037)
摘 要 应用传统林分结构因子配合混交度 、角尺度 、大小比数和开敞度 4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 ,分析了宝华
山紫楠风景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紫楠风景林物种丰富度较高 , 乔木层共有 15个树种 , 径级结构分布连
续 , 群落垂直结构特征明显 ,可分为 3个林层;林分平均混交度为 0.483,处于中度混交状态;林分平均角尺度为 0.485,
属于随机分布;林分平均大小比数为 0.478,有接近 40%的林木处于优势状态;林分平均开敞度为 0.305, 林木生长
空间基本充足。紫楠种群优势度明显 , 群落暂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关键词 宝华山;风景林;紫楠;林分空间结构
分类号 S718.542SpatialStructureofScenicForestofPhoebesheareriinBaohuashan, JiangsuProvince/DengSongqiu, YanJiafeng,
GuanQingwei(ColegeofForestResourcesandEnvironment, 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 Nanjing210037, P.R.Chi-
na)//Journalof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2010, 38(4).-29~ 32
AsurveywasconductedtostudythespatialstructureofscenicforestofPhoebesheareriinBaohuashan, JiangsuProv-incebytraditionalstandstructureindexes, includingminglingdegree, uniformangleindex, neighborhoodcomparison, and
openingdegree.ResultsshowthatthespeciesdiversityofP.shearericommunityisrich.Thereare15treespeciesinarbor
layer, thediameterclassstructureofP.shearericommunityiscontinuous, andtheverticalstructureofthestandisdistinct
andcouldbeclassifiedintothreelayers.ThefourindexesoftheP.sheareristandwereobtainedasaverageminglingde-
gree0.483, uniformangleindex0.485, neighborhoodcomparison0.478, andaverageopeningdegree0.305.Judgedfromthefourindexes, thetreesinthestandwithamoderateminglingdegreearerandomlydistributed, andnearly40per-
centofthetreesaredominant.Thegrowthspacearoundeachtreeinthestandisadequate.ThepredominanceofP.
sheareripopulationisobvious, andthecommunityisinarelativelystablestate.
Keywords Baohuashan;Scenicforests;Phoebesheareri;Spatialstructure
能反映林分空间结构的指标有很多 , 分析方法复杂程度
也有所不同 [ 1-2] 。传统林学研究中 , 群落结构主要用树种组
成 、年龄结构 、直径结构 、树高结构 、密度和蓄积等指标描
述 [ 3] 。林分空间结构是指林木在林地上的分布格局及其属
性在空间上的排列方式 ,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林木的生长
和林分的稳定性 、发展的可能性和经营空间大小 [ 4] 。林分空
间结构可以从以下 4个方面进行描述:①用以衡量树种隔离
程度的混交度;②用以描述林木个体在水平面上分布形式的
角尺度;③用以衡量林木大小分化程度的大小比数;④用以描
述林木个体生长空间大小的开敞度。目前林分空间结构理论
在北方森林群落结构研究中应用较多 [ 5-8] 。
宝华山是座佛教名山 , 集 “千年古刹佛教圣地”、“自然保
护区” 、“国家森林公园”于一体。宝华山历史上曾是北亚热
带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 后来由于自然变迁 、人为破坏 , 一
些物种向暖温带过渡 ,一些物种灭绝。但由于宝华山生境的
特殊性 , 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地带性物种和古树名木 , 其中宝华
玉兰(MagnoliazeniCheng)原产于宝华山 , 是我国特有珍稀
树种 , 由于原生数量极少 ,在 2004年《中国植物红色名录》中
被列为极危种 [ 9] 。安树青 、汤诗杰 、王剑伟等应用传统林学和
生态学方法对宝华山的林木种质资源 、群落结构特征以及物
种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0-14] 。落叶常绿阔叶混交
1)国家 “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3A0602);国家
林业局 “ 948”项目(2006-4-27)。
第一作者简介:邓送求 ,男 , 1980年 9月生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
源与环境学院 ,硕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关庆伟 ,男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教授。
E-mail:guanjapan999@yahoo.com.cn。
收稿日期:2009年 10月 9日。
责任编辑:张 玉。
林是宝华山北坡最为典型林分类型 , 林龄较大 ,林分保护较为
完好 ,但分布于群落内的宝华玉兰和紫楠等均处于濒危状态 ,
分析其林分空间结构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
价值和实践意义。因此 ,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应用传统林
分结构因子配合混交度 、角尺度 、大小比数 、开敞度等 4个林
分空间结构参数对宝华山北坡以紫楠为优势种的风景林进行
了分析 ,旨在了解其空间结构特征 ,以期为古树名木的保护以
及相似立地条件下风景林的营建提供依据。
1 研究地概况
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苏省宁镇山脉中段的句容市
境内(119°03′~ 119°08′E, 32°06′~ 32°10′N), 总面积约 140
hm2。峰低坡缓 , 山体东西走向 , 最高峰海拔 396m, 位亚热带
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 ,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年均
温 15.4℃, 极端低温 -13℃, 极端高温 40.5 ℃,全年无霜期
233d,年均降水量 961mm。土壤为在石灰岩 、砂岩和页岩上
发育形成的棕壤土。公园内有种子植物 528种 , 隶属 120科
346属 , 主要植被类型为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 、
灌丛和毛竹林等 [ 10, 12, 14] 。
调查地位于森林公园北坡 , 林分类型为落叶常绿阔叶混
交林 ,以紫楠(Phoebesheareri)为优势种 , 乔木层其他主要树
种有:宝华玉兰 、建始槭(AcerhenryiPax)、朴树(Celtissinensis
Pers)、胡桃 (Juglansregia)、枫香 (Liquidamabarformosana
Haenc)、五角枫(Acertruncatum)、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
油桐(Verniciafordii)、野核桃(Juglanscathayensisdode)、多脉
榆(Ulmuscastaneifolia)、栓皮栎(QuercusvariabilisBlume)、青
冈栎 (Cyclobalanopsisglauca(Thunb.) Oerst.)、 糙 叶 榆
(Aphanantheaspera(Thunb.)Planch.)、牛鼻栓(Fortunearia
sinensis)等。下木层植物主要有紫楠 、建始槭 、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栾树(Koelreuteriapaniculata)、化香 (Platycarya
strobilacea)、枸骨(IlexcornutaLindl.etPaxt.)等。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调查方法
采用全面调查法 ,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 , 选择典型样地 2
块 , 每块大小设置为 25m×25m, 记录标准地群落类型 、海拔 、
坡向 、坡度 、土壤等立地条件因子。调查样地内所有大于起测
径阶(5.0cm)的林木特征值 ,即树木的相对 xy坐标 、树种 、胸
径 、树高 、冠幅等 , 利用这些特征值计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
样地按照一般林业野外调查要求设置。
2.2 边缘效应的校正及结构单元的确定
林分空间结构分析中 , 样地边界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距
离缓冲区法 、 8邻域对称式法 、8邻域平移式法和第 4邻体距
离判定法 , 周红敏等研究表明 , 距离缓冲区法 、 8邻域平移式
法和第 4邻体距离判定法优于 8邻域对称式法 [ 15] 。前人研
究表明 , 在 1株参照树与其 4株相邻木组成的结构单元中 , 4
株最近相邻木与参照树构成的结构关系有 5种 , 即零度 、弱
度 、中度 、强度 、极强度 ,过渡阶段完整 , 生物学意义明显 , 空间
结构信息比较完整 , 且这种结构单元的可释性和可操作性都
比较强 , 较适宜于描述林分的空间结构 [ 4 , 7 , 16] 。因此 , 本文以
样地内每一棵调查木为目的树 ,选取其周围 4株最近相邻木
共同组成一个林分空间结构单元 , 采用 8邻域平移式法对样
地边缘木进行校正。
2.3 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计算
采用树种多样性混交度衡量对象木与最近邻木之间 、最
近邻木相互之间的树种空间隔离程度。其公式为:
Mi=nin2 ∑
n
j=1 Vij。
式中:Mi表示对象木 i所处的空间结构单元树种多样性混交
度 , ni为对象木 i的 n株最近邻木中不同树种个数 , n为最近邻木株数(本研究 n=4)。当对象木 i与第 j株最近邻木属不
同树种时 , Vij=1;当对象木 i与第 j株最近邻木属相同树种
时 , Vij=0[ 17] 。
角尺度(Wi)是描述 n株最近相邻木围绕参照树 i的均匀性。通过将参照树及其相邻木构成的交角(αi)与均匀分布时的期望夹角(n=4时 ,标准角 α0 =72°)的比较来分析林木的分布状况。它被定义为 α角小于标准角 α
0
的个数占所考察
的最近相邻木的比例(α角:从参照树出发 , 任意 2株最近相
邻木所构成的两夹角中的较小角)[ 18] 。公式为:
Wi=1n∑
n
j=1 Zij。
式中:当第 j个 α角小于标准角 α0时 , Zij=1;否则 Zij=0。研
究表明 , 当 n=4时 , 样地平均角尺度 W<0.475时为均匀分
布;0.475≤W≤0.517时为随机分布;W>0.517时为团状分
布 [ 19] 。
大小比数(Ui)是描述 n株最近相邻木与参照树 i的大小
关系的量化指标。它被定义为大于参照树的相邻木占所考察
的全部最近相邻木的比例 [ 20] 。公式为:
Ui=1n∑
n
j=1 Kij。
式中:若相邻木 j比参照树 i小 , Kij=0;否则 , Kij=1。
开敞度用来描述林木个体生长空间大小 [ 21] 。将开敞度
定义为林内任意一株参照树到最近 n株相邻木水平距离与它
们各自高度比值的均值。公式为:
Bi=1n∑
n
j=1 Dij/Hij。
式中:Bi为第 i基株的开敞度 , Dij为基株到第 j株相邻树的距离 , Hij为第 j株相邻木的高度 , n为相邻木株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林分基本概况
宝华山紫楠风景林林分基本结构概况如表 1所示。在所
调查样地内 ,林分密度为 1 089株· hm-2 , 物种丰富度较高 ,
乔木层共有 15个树种 , 按株数排在前 3位的树种依次是紫
楠 、建始槭和宝华玉兰 ,按断面积排在前 3位的树种依次是紫
楠 、胡桃和宝华玉兰 ,其中紫楠所占株数比例以及断面积比例
分别超过了 45%、 15%, 是该群落的主要优势树种。 从群落
的垂直结构看 , 可划分为 3个林层:<9 m、 9 ~ 13 m、 >13 m,
其中紫楠 、五角枫 、糙叶榆和牛鼻栓处于群落的下层 , 建始槭 、
宝华玉兰 、枫香等树种处于中间层 ,而朴树和多脉榆则处于林
分的上层。从群落的树种组成上看 , 除了紫楠为常绿树外 , 其
他树种均为落叶树 , 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株数比例约为 1∶
1, 但落叶树种在胸高断面积上占绝对优势 , 且占据着群落的
上层。
3.2 林木树种空间隔离程度分析
树种多样性混交度(Mi)是描述群落中树种混交程度的
重要指标 , 用来说明树种的空间隔离程度。在此将 Mi的取值
划分为 5个区间:0、(0, 0.25] 、(0.25, 0.50] 、(0.50, 0.75] 、
(0.75, 1.00] , 对应于混交度的定性描述分别为零度混交 、弱
度混交 、中度混交 、强度混交和极强度混交。紫楠风景林不同
树种多样性混交度频度分布及均值见表 2。从表 2中全林分
混交度频度统计可知 , 分布在中度混交和强度混交 2个等级
上的频率之和达 70%, 以中强度单元为主 , 弱度混交单元比
例约为 22%, 零度混交单元和极强度混交单元所占比例较
低。紫楠风景林的平均混交度为 0.483, 各树种整体混交程
度中等 , 属中度混交范畴。
从不同树种看 , 以紫楠为参照树的空间结构单元中以中
度和弱度混交为主 , 所占比例约 85%, 其次为强度混交和零
度混交单元 ,无极强度混交单元 ,说明紫楠有超过一半与本种
相伴。且从表 1可知 , 紫楠株数比例达 47%, 不可避免有一
部分紫楠将与本种为伴 , 故其平均混交度不高 , 仅为 0.301,
属于中度混交并偏向于弱度混交。建始槭作为群落中的第二
大优势树种 ,其空间结构单元全由中度混交和强度混交单元
组成 ,平均混交度达 0.672, 处于强度混交状态 , 说明建始槭
大多与其他种相伴。此外 ,除朴树和胡桃有一定比例的弱度
混交单元外 ,其他树种均无零度混交和弱度混交单元 ,而从其
混交度均值可知 , 除朴树 、胡桃 、多脉榆等的混交度处于中度
混交状态以外 ,其他树种均属于强度混交或者极强度混交 , 但
这些树种株数比例较小 , 林分整体混交度不高。
3.3 林木个体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对于每个空间结构单元而言 , 取 4株最近相邻木时 ,最优
标准角为 72°[ 18] , Wi有 5种取值 ,即 0、0.25、0.5、0.75或 1.00, 对应于角尺度的定性描述分别为绝对均匀 、均匀 、随机 、不均匀
或很不均匀 , W值越大参照树周围的相邻木分布越不均匀。
就整个群落而言 , 研究表明 ,随机分布的平均角尺度取值范围
是 [ 0.475, 0.517] , 平均角尺度小于 0.475的分布为均匀分
布 ,大于 0.517为团状分布。根据这些原则计算并判断林木
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 , 紫楠风景林不同树种空间结构单元角
尺度频度分布及均值见表 2。由表 2可知 , 调查样地内很不
均匀的结构单元和很均匀的结构单元所占比例较小 , 分别为
1.5%和 2.9%,均匀和不均匀的比例较大 , 而随机的空间结
构单元比例最大 , 高达 57.4%。角尺度分布呈现出对称分布
特征 ,左侧分布略大于右侧 ,说明样地内均匀分布单元稍多于
聚集分布单元。该林分平均角尺度为 0.485, 属于随机分布。
30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8卷
表 1 宝华山紫楠风景林林分概况
树种 株 数株· hm-2 占总数比例 /%
断面积
m2· hm-2 占总数比例 /%
胸径 /cm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树高 /m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全林分 1089 100.00 22.975 100.00 38.1 5.4 13.8 19.0 5.3 9.1
紫楠 512 47.06 3.483 15.16 19.5 5.9 8.7 14.0 5.3 7.4
建始槭 128 11.76 2.254 9.81 27.0 5.6 13.0 18.0 6.0 9.7
宝华玉兰 80 7.35 2.468 10.74 35.1 10.9 17.7 15.0 8.0 10.6
朴树 48 4.41 2.370 10.32 38.1 12.6 22.4 16.0 9.0 13.3
胡桃 48 4.41 3.353 14.59 33.5 27.4 29.7 14.0 11.5 12.9
枫香 48 4.41 2.247 9.78 35.8 8.6 21.7 17.0 6.3 12.8
五角枫 48 4.41 0.427 1.86 15.9 6.6 9.7 8.8 6.0 7.1
山核桃 32 2.94 1.716 7.47 29.7 22.0 25.9 12.1 10.0 11.1
油桐 32 2.94 1.301 5.66 27.2 17.2 22.2 11.5 9.8 10.7
野核桃 32 2.94 0.767 3.34 20.0 14.5 17.3 10.4 8.8 9.6
多脉榆 16 1.47 1.247 5.43 31.5 31.5 31.5 19.0 19.0 19.0
栓皮栎 16 1.47 0.700 3.05 23.6 23.6 23.6 9.2 9.2 9.2
青冈栎 16 1.47 0.554 2.41 21.0 21.0 21.0 9.0 9.0 9.0
糙叶榆 16 1.47 0.050 0.22 6.3 6.3 6.3 6.0 6.0 6.0
牛鼻栓 16 1.47 0.037 0.16 5.4 5.4 5.4 5.9 5.9 5.9
表 2 紫楠风景林混交度和角尺度统计
树 种 混交度零度混交 弱度混交 中度混交 强度混交 极强度混交 均值
角尺度
很不均匀 不均匀 随机 均匀 很均匀 均值
全林分 0.029 0.221 0.353 0.353 0.044 0.483 0.015 0.176 0.574 0.206 0.029 0.485
紫楠 0.063 0.406 0.438 0.094 0 0.301 0.031 0.125 0.625 0.188 0.031 0.484
建始槭 0 0 0.125 0.875 0 0.672 0 0.375 0.500 0.125 0 0.563
宝华玉兰 0 0 0.200 0.800 0 0.588 0 0.200 0.400 0.400 0 0.450
朴树 0 0.333 0.667 0 0 0.375 0 0.333 0.333 0.333 0 0.500
胡桃 0 0.333 0.333 0.333 0 0.500 0 0 0.667 0.333 0 0.417
枫香 0 0 0 1.000 0 0.750 0 0.333 0.667 0 0 0.583
五角枫 0 0 0 0.333 0.667 0.917 0 0.333 0.667 0 0 0.583
山核桃 0 0 0 1.000 0 0.750 0 0 1.000 0 0 0.500
油桐 0 0 0 1.000 0 0.750 0 0 0 0.500 0.500 0.125
野核桃 0 0 0.500 0.500 0 0.625 0 0 1.000 0 0 0.500
多脉榆 0 0 1.000 0 0 0.500 0 0 1.000 0 0 0.500
栓皮栎 0 0 0 0 1.000 1.000 0 0 0 1.000 0 0.250
青冈栎 0 0 1.000 0 0 0.500 0 1.000 0 0 0 0.750
糙叶榆 0 0 1.000 0 0 0.500 0 0 0 1.000 0 0.250
牛鼻栓 0 0 1.000 0 0 0.500 0 0 1.000 0 0 0.500
从不同树种的空间结构单元看 , 以紫楠为参照树的角尺
度规律与整个林分的分布规律相似 , 平均角尺度为 0.484, 属
随机分布。紫楠角尺度频度呈现出典型正态分布特征 ,且在
整个样地中紫楠株数所占比例达 47%, 因此 , 以紫楠为参照
树的结构单元林木分布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林分林
木的分布格局。在以建始槭为参照树的单元中 ,没有出现很
均匀和很不均匀的空间结构单元 ,均匀结构单元比例较小 , 为
12.5%,不均匀单元比例达 37.5%,故其角尺度均值为 0.563,林
木分布格局属于团状分布。在其他树种中 ,除以枫香 、五角枫
和青冈栎为参照树组成的结构单元 , 其角尺度均值属于聚集
分布外 , 其他树种的角尺度均值均处于均匀分布状态 , 故整个
林分的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处于随机分布状态。
3.4 林木大小分化程度与生长空间分析
大小比数(Ui)用以反映参照树与相邻木的大小关系的
量化指标 , 根据比较的指标不同可分为胸径大小比数 、树高大
小比数 、冠幅大小比数 , 考虑到测定树高和冠幅的精确性较
低 , 本文采用胸径大小比数。 U有 5种取值 ,即 0、 0.25、 0.5、
0.75或 1.00,对应于参照树所处生长状态的定性描述分别为
优势 、亚优势 、中庸 、劣势或极劣势 , U越大代表相邻木大于参
照树所占比例越大 , 参照树生长越不占优势。
但大小比数仅考虑了基株与相邻木的大小 ,笔者认为参
照树与相邻木相同条件下 , 相邻木对参照树的干扰程度会因
两者距离不同而不同。 故在此引入开敞度指标 , 被定义为林
内任意一株参照树到最近 n株相邻木水平距离与它们各自高
度比值之均值 , 用来描述参照树个体生长空间大小。开敞度
的引入能弥补大小比数的不足。笔者通过对实地调查的包含
100余个树种的 1 200株林木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 , 认为开
敞度可划分 5个区间:(0, 0.2] 、(0.2, 0.3] 、(0.3, 0.4] 、(0.4,
0.5] 、(0.5, +∞), 对应参照树生长空间充裕度分别为:严重
不足 、不足 、基本充足 、充足 、很充足。表 3描述了紫楠风景林
调查样地内各树种大小比数频度分布与均值以及开敞度的特
征。
从表 3可知 , 全林分的大小比数均值为 0.478。群落中
在胸径上处于优势和亚优势地位的个体分别为 23.5%、19.1%,
处于极劣势和劣势的个体分别为 17.6%、22.1%, 胸径大小
比数频度分布呈现出均衡分布特征 , 处于被压状态和优势地
位的林木各约占 40%, 约 20%处于中庸状态。而整个林分的
平均开敞度为 0.305, 平均林木生长空间处于基本充足状态。
根据表 1中林分的平均密度可推出平均每株林木所占的生长
面积约为 9.2m2 , 进一步表明了林木生长空间基本充足 , 林分
密度比较合理。且开敞度变化幅度较小 , 全林分中参照树开
敞度最小为 0.211, 属于以多脉榆为参照树的结构单元 ,最大
为 0.472, 属于以糙叶榆为参照树的结构单元 , 说明了不同树
种以及相同树种不同个体林分生长空间分配的均匀性 , 林木
31第 4期 邓送求等:宝华山紫楠风景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水平分布格局较为合理。
表 3 紫楠风景林大小比数和开敞度统计
树 种 大小比数极劣势 劣势 中庸 亚优势 优势 均值
开敞度
最大 最小 均值
全林分 0.176 0.221 0.176 0.191 0.235 0.478 0.663 0.106 0.305
紫楠 0.188 0.281 0.219 0.219 0.094 0.563 0.463 0.106 0.278
建始槭 0.375 0.250 0.125 0.250 0 0.688 0.663 0.276 0.371
宝华玉兰 0 0.400 0.200 0 0.400 0.400 0.361 0.205 0.303
朴树 0 0 0 0.333 0.667 0.083 0.357 0.195 0.297
胡桃 0 0 0 0 1.000 0 0.438 0.204 0.331
枫香 0.333 0 0.333 0 0.333 0.500 0.327 0.296 0.310
五角枫 0 0.667 0.333 0 0 0.667 0.448 0.314 0.377
山核桃 0 0 0 0.500 0.500 0.125 0.364 0.326 0.345
油桐 0 0 0 0.500 0.500 0.125 0.281 0.244 0.263
野核桃 0 0 0.500 0.500 0 0.375 0.309 0.307 0.308
多脉榆 0 0 0 0 1.000 0 0.211 0.211 0.211
栓皮栎 0 0 0 0 1.000 0 0.364 0.364 0.364
青冈栎 0 0 0 0 1.000 0 0.344 0.344 0.344
糙叶榆 1.000 0 0 0 0 1.000 0.472 0.472 0.472
牛鼻栓 1.000 0 0 0 0 1.000 0.231 0.231 0.231
从不同树种看 , 紫楠种群仅有约 30%的个体在胸径上处
于优势地位 , 约 50%的个体处于劣势地位 , 其平均开敞度为
0.278, 处于生长空间不足状态 , 林木生长受相邻木的干扰较
大。另一方面 , 紫楠株数所占比例大 ,是唯一的常绿树种 , 虽
然处于群落的下层 , 但在初春落叶树种尚未长叶以及秋天落
叶后均能接受到较好的光照条件 ,其径级分布连续 , 且更新层
中存在较多紫楠幼苗 , 因此 ,紫楠种群在此林分的种间竞争中
处于稳定地位。建始槭在大小比数上处于劣势地位 , 劣势和
极劣势的个体达 60%, 处于亚优势状态的个体仅为 25%, 且
无优势个体 , 但其平均开敞度为 0.371,林木生长空间较为充
足 , 平均树高达 9.7m, 占据着群落的中上层 , 拥有较为有利
的生长环境条件和生态位 , 下层乔木对其生长构不成威胁 , 故
在一定时期内建始槭仍能保持其优势地位。宝华玉兰株数较
少 , 且胸径均为 10cm以上的大个体 , 径级分布不连续 ,样地
内更新层中未发现其幼苗 , 且繁殖较为困难 , 故其自然更新将
受阻。但宝华玉兰生长速度较慢 ,寿命较长 , 且占据着群落上
层 , 它仍将在群落中存续较长时间。在其他树种中 , 朴树 、胡
桃 、山核桃 、栓皮栎和青冈栎处于优势地位 , 且生长空间较为
充足 , 能顺利生长;枫香 、油桐 、多脉榆等树种生长空间相对不
足 , 但各树种的个体数量少 ,径级分布不连续 ,更新较困难。
4 结论与讨论
空间结构参数配合传统林分结构因子分析林分结构能更
加全面地反映林分结构特征 , 一般来说 , 林分的空间结构越
优 , 林分的功能越强 、稳定性越高。宝华山紫楠风景林的结构
较为合理 , 林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整体上表现出群落处于较
高演替阶段的属性特征。从树种组成上看 , 林分乔木层中共
分布有 15个树种 ,物种丰富度较高。群落径级分布连续 , 径
级结构呈现出正态分布特征。林分垂直结构特征明显 ,可分
为 3个林层 , 呈现出典型的复层林结构特征。从空间结构各
参数看 , 林分平均混交度为 0.483, 处于中度混交状态;平均
角尺度为 0.515, 属于随机分布;胸径大小比数为 0.478, 频率
分布呈现出均衡分布的特征;林分平均开敞度为 0.305, 处于
基本充足状态。
从群落演替趋势看 , 群落目前暂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 种
间竞争将主要是紫楠和建始槭间的竞争。紫楠种群株数所占
比例大 , 径级结构分布连续 ,拥有较好的生长条件 , 平均开敞
度处于基本充足状态 , 在种间竞争中暂时能保持优势地位。
建始槭林木生长空间较为充足 ,并占据着群落的中上层 , 在一
定时期内仍将保持其优势地位 , 并有上升的潜力。其他种群
由于个体数量少 , 径级分布不连续 , 更新较为困难 ,尤其是极
危种宝华玉兰的自然更新较困难 ,因此必须切实采取保护措
施 ,保证其顺利生长 ,以保持物种多样性。
参 考 文 献
[ 1] 金明仕.森林生态学 [ M] .文剑平 ,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3.
[ 2] VodakMC, RobertsPL, WelmanJD, etal.Scenicimpactsof
easternhardwoodmanagenent[ J] .ForestScience, 1985, 31(2):
289-301.
[ 3] 孟宪宇.测树学 [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6.
[ 4] 惠刚盈 , 胡艳波.混交林树种空间隔离程度表达方式的研究
[ J] .林业科学研究 , 2001, 14(1):177-181.
[ 5] 王威 ,郑小贤 ,梁雨 , 等.北京八达岭林场黄护风景林空间结构
分析 [ 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 36(2):25-26, 39.
[ 6] 苏薇 ,岳永杰 , 余新晓.北京山区油松天然林的空间结构分析
[ J] .灌溉排水学报 , 2009, 28(1):113-117.
[ 7] 胡艳波 ,惠刚盈 ,戚继忠 ,等.吉林蛟河天然红松阔叶林的空间
结构分析 [ J]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16(5):523-530.
[ 8] 赵中华 ,惠刚盈 ,袁士云 ,等.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空间结构特
征 [ J] .林业科学 , 2009, 45(3):1-6.
[ 9] 汪松 ,解炎.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 1卷 [ M] .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 , 2004.
[ 10] 安树青 ,林向阳 ,洪必恭.宝华山主要植被类型土壤种子库初
探 [ J] .植物生态学报 , 1996, 20(1):41-50.
[ 11] 张明娟 ,刘茂松 ,王磊 ,等.宝华山典型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差异性分
析 [ 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7(6):35-39.
[ 12] 汤诗杰 ,彭志 ,汤庚国.宝华山南京锻群落的特征分析 [ J].扬
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08, 29(1):90-94.
[ 13] 王剑伟 ,张光富 ,陈会艳.特有珍稀植物宝华玉兰种群分布格
局和群落特征 [ J] .广西植物 , 2008, 28(4):489-494.
[ 14] 张明 ,唐明茂 ,杜晓祥.句容宝华山古树名木资源调查 [ J].江
苏林业科技 , 2005, 32(2):28-29.
[ 15] 周红敏 ,惠刚盈 ,赵中华 ,等.林分空间结构分析中样地边界木
的处理方法 [ J] .林业科学 , 2009, 45(2):1-5.
[ 16] 郑丽凤 , 周新年, 江希钿 ,等.松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 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6, 14(4):275-280.
[ 17] 汤孟平 ,唐守正 ,雷相东 ,等.两种混交度的比较分析 [ J].林业
资源管理 , 2004(4):25-27.
[ 18] 惠刚盈 , GadowKV, AlbertM.角尺度:一个描述林木个体分布
格局的结构参数 [ J] .林业科学 , 1999, 35(1):37-42.
[ 19] 安慧君.阔叶红松林空间结构研究 [ 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
2003.
[ 20] 惠刚盈 , KlausvonGadow, MatthiasAlbert.一个新的林分空间结
构参数:大小比数 [ J] .林业科学研究 , 1999, 12(1):1-6.
[ 21] 郝云庆 ,王金锡 ,王启和 ,等.柳杉纯林改造后林分空间结构变
化预测 [ J] .林业科学 , 2006, 42(8):8-15.
32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8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