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黄栗树—庙集断裂带构造特征研究



全 文 :安 徽 地 质
!#$#%& #’ ()*+,-../年 第 // 卷 第 0期
涂荫玖 /,刘湘培 -,汪祥云 0,吴明安 1
(/ 安徽省地勘局 0/- 地质队,安徽 蚌埠 -00.1.;- 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安徽 合肥 -0.../;
0 安徽省地勘局 0-2地质队,安徽 合肥 -0..//;1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 合肥 -0.../)
文章编号:/..3 4 5/32 6-../ 7.0 4 ./83 4 //
摘要:黄栗树—庙集断裂带是扬子地块北东缘滁州—巢湖前陆褶皱冲断带根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韧性、脆—韧性剪切带发育为特征,变形机制属简单剪切,主干断裂形成时差异应力在 /3.9:;,应变
速率在 < = /. 4 /5 > ?左右。它的形成演化经历了逆冲!右行走滑!正断三个阶段,断裂带中段北部的分
形值高于南部。断裂带西侧“扬子型”新太古代变质基底的发现及断裂带两侧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的一致性,证明它不是大别造山带与扬子地块的界线。
关键词:黄栗树—庙集断裂带;根带;应变测量;分形几何学;扬子地块
中图分类号::31- 文献标识码:(
黄栗树—庙集断裂带即安徽区调队(/8<2)@ / A所称黄栗树—破凉亭断裂的北段,以往认为
黄栗树—破凉亭断裂自北而南经滁州、全椒黄栗树、庐江县城西、桐城孔城至宿松破凉亭;近年
来,部分研究者将它作为大别造山带与扬子地块前陆褶冲带的分界 @ - A。/882 B /888年,笔者等
在扬子地块北东缘滁州—巢湖前陆褶皱冲断带的研究中,对该断裂进行了调查,工作中运用构
造解析的方法,岩石流变学理论和变形分解的观点,通过构造统计、岩石应变测量、平衡剖面编
制、超显微构造研究、同位素年代、物探(重、磁)、遥感等多学科、多方法、多层次对滁州—巢湖
前陆褶皱冲断带和黄(栗树)—破(凉亭)断裂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一些新的成果 @ 0 A,发现该断
裂带自黄栗树往南经巢湖庙集延伸至庐江附近,已归并入郯庐断裂带,无法再延伸至宿松破凉
亭,因此,重新命名为黄栗树—庙集断裂带(以下简称黄—庙断裂带)。
! 黄—庙断裂带基本特征
黄—庙断裂带自北东向南西经嘉山自来桥、滁州沙河集、全椒黄栗树、马厂、巢湖苏家湾、
庙集、至庐江县城西与郯庐断裂带的东界断裂(嘉山—庐江断裂)交汇,省内断续出露长度
--.CD以上(图 /)。总体走向北 1.E B 3.E东,从中部出露较好的滁州喉咙洼至全椒马厂地段来
看,断裂南北两段走向 FG,中段受后期南北向构造叠加改造转变为近 HF向,平面上呈“H”型。
遥感图象上表现为线性影象,重力反映为明显的梯度带,中部以南两侧磁场特征有差异;有
(+、(%、I%、(?、HJ、K+、:J元素异常沿断裂带分布。
黄—庙断裂带主要发育于震旦系与寒武系接触界线附近,由 - B 3条主干断裂及夹持其间
的强烈褶皱、冲断的岩块组成宽约 - B 0CD的断裂带(图 -)。主干断裂为高角度的逆冲断层,断
面总体较平直,部分舒缓波状,陡倾向 FL,与区域内印支期复式褶皱轴面大致平行,倾角多在
2.E以上,局部近直立,如黄栗树水库溢洪道(图版!4 /),断裂主体结构呈单冲式,剖面上成叠
收稿日期:-... 4 /. 4 /.;修订日期:-../ 4 .0 4 -.
基金项目:本文是原地质矿产部“安徽新类型、新地区、新矿种找矿研究”项目(编号地科专 85 4 .5)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涂荫玖 6 /81- 4 7,男,湖南长沙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产地质普查及勘探
黄栗树—庙集断裂带构造特征研究
!# 安 徽 地 质 $%%!年
图 ! 滁州 &巢湖前陆褶皱冲断带地质略图
’()*+, ! -,./.)(01/ 23,405 617 8.+ 45, 95*:5.* & 951.5* 8.+,/1;< 8./<(;) 45+*24 :.;,
! 古近系至上白垩统;$ 中、下侏罗统;= 三叠系 &震旦系;> 新元古代张八岭 ?岩 @群;A 中元古代肥东 ?岩 @群至古元古代阚集
?岩 @群;# 新近纪玄武岩;B 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火山岩;C 燕山晚期花岗岩; 燕山晚期闪长岩;!% 断裂及编号;!! 韧性断
层;!$ 逆掩断层;!= 倒转背斜及倒转向斜;!> 翻卷褶皱(背形构造);!A 飞来峰;!# 构造窗;DE &华北地块;FE &大别造山
带;GH &扬子地块;!&滁州—巢湖前陆褶皱冲断带:后缘带;#根带;$中带;%锋带;&&前陆盆地;’! &嘉山—庐江深断
裂;’$ &黄栗树—庙集断裂;’= &滁河断裂;’> &张集—沙溪断裂
第 !! 卷 第 期 !#$
图 % 黄—庙断裂带黄栗树—孙冲实测构造剖面图
&’()*+ % ,+-.)*+/ 0)-1(2’.3) 4 5)16371( .8*)68)*-2 .+68’71 79 83+ 0)-1(2’.3) 4 ,’-7:’ &-)28 ;71+
! 上白垩统赤山组;% 震旦—寒武系皮园村组; 上震旦统灯影组;< 砂砾岩;= 硅质岩;> 含沥青质白云岩;$ 白云岩;? 鲕状白
云岩;# 白云质灰岩;!@ 糜棱岩;!! 逆断层;!% 正断层;! 层理(实线)及轴面劈理(虚线);!< 剪切带内褶皱(剖面上);!= 鞘
褶皱(剖面上);!> 层间剪切褶皱(平面上);!$ 层间剪切带内方解石脉张性分枝(平面上);!? 5型雁列脉(平面上);!# 样品
编号
瓦扇状组合;据重力资料推断,深部倾角变缓,呈上陡下缓的犁状。黄—庙断裂带是大别—张八
岭碰撞造山带前缘扬子地块前陆褶皱冲断带的根带A 滁州—巢湖前陆褶皱冲断带通过它与位
于新太古界顶部的深构造层次滑脱带相连接! B C。
断裂带内构造变形强烈,片理化、糜棱岩化普遍,印支期—燕山早期以脆—韧性变形为主,
后期叠加脆性变形。断裂带内顺层脆—韧性及韧性剪切带极为发育,如黄栗树水库及大庙山地
区,百余米的距离内陡倾斜的层间剪切带就有 !@多条。剪切带内硅质、碳酸盐质糜棱岩十分发
育,由于糜棱面理(5D)上新生矿物不多,平行 5D的裂开面不发育,这些糜棱岩(尤其是硅质糜
棱岩)肉眼观察极易误认为正常的沉积岩,而后期脆性变形所形成的构造角砾岩则易于辨认,
故以往多认为属脆性断裂。但是,这些糜棱岩中常见颜色深浅不一被拉断的条带(纹),并有拉
伸线理伴生。镜下观察,细粒化现象普遍,有显微分层、显微褶皱、拔丝构造(图版4 %)、5—E
组构、旋转碎斑(图版4 )、核幔构造等,局部见超糜棱岩;石英碎斑大小在 @F G %DD,皆为
#型,糜棱基质粒度多数在 !F < G F =$D;碳酸盐岩中还见方解石双晶纹的弯曲及滑动双晶;这
些糜棱岩在后期脆性变形作用下形成构造角砾岩(图版4 <)。断裂带内有构造透镜体、H型
褶皱、局部见鞘褶皱,并有拉伸线理,主要是压扁拉长的结核、鲕粒(图版4 =)、生物碎屑,黄
铁矿压力影(图版4 >);同构造期分泌脉发育,在灯影组中为白云石脉,在皮园村组中为石英
脉;泥岩、泥灰岩、碳质页岩及石煤等软弱层有构造流动现象。
! 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
! # 剪切指向的确定
据大量测量和统计,断裂带内有三套指示不同运动方式的剪切指向系统。
! # # 指示逆冲的指向构造
此类指向构造最发育,有剖面上剪切带内褶皱倒向(图 -)、鞘褶皱指向,以及拉伸线理,
它们的侧伏角较陡,为 ?%I G >%I南西,一般在 $@I以上;枢纽近水平的 J型褶皱、折射劈理(图
J)、斜列的构造透镜体、5—E构造、旋转香肠构造等,它们与宏观上老地层逆冲在新地层之上
的叠置关系,共同指示断裂带早期具逆冲性质。
!安徽地勘局 F 江北过渡带金银等矿产找矿研究 K %@@@
涂荫玖,等:黄栗树—庙集断裂带构造特征研究
!# 安 徽 地 质 $%%!年
图 & 指示逆冲的指向构造
’()*+, & -.+*/.*+,0 0123(4) .1+*0.(4)
56 黄栗树水库溢洪道皮园村组薄层硅质岩中剪切带内褶皱;
76 大庙山灯影组中折射劈理示逆冲,反 -形雁列脉表明晚期具正断层性质
! # ! 指示右行走滑的指向构造
由于此类指向构造常被上述第一类指向构造,以及区域内 89、889向断裂的左行走滑
现象所掩盖,所以过去被人们所忽视。属这一类的有平面上层间剪切带内小型褶皱倒向 (图
:5)、雁列状方解石脉及方解石脉的张性分支 (图 :7)、断层面上近水平的擦痕和次级破裂、
桥构造 ; : <(图 :/)、锥轴与层面斜交的缝合线构造(图 :=)、断裂两侧的牵引现象、定向薄片中的
旋转碎斑和显微褶皱等;此外,自黄石坝到马厂,断裂带西侧有数个小型盆地断续分布,其内沉
积有晚白垩世赤山组砂、砾岩,这些盆地长短轴比值较小(&> ! ? !6 @> !),盆地内岩层走向与盆
边断裂高角度相交,应该是拉分盆地,而不是断陷盆地!。在孙冲地区由西至东,赤山组走向由
8:%AB!8$@AB!8C%AB,反映控制盆地的黄—庙断裂带西侧主干断裂具右行走滑性质。黄—
庙断裂带为何显右行走滑D这似乎与区内郯庐带东侧众多的 89、889向断裂呈左行走滑的运
动形式不协调。我们认为其原因是由于郯庐断裂带在左行平移过程中,其东部的地块之间运动
速度不一致所造成。具体地讲,是由于郯庐断裂带东侧主干断裂与黄—庙断裂带所夹的楔形岩
块左行走滑运动速度高于黄—庙断裂带以东岩块左行走滑运动速度,这种差异运动造成黄—
庙断裂带的右行走滑。
! # $ 指示正断层性质的指向构造
有断层面上的阶步和矿物生长纤维、层间雁列状方解石脉(图 &7)、断裂带内次级裂隙的
张开部位等。
根据上述剪切指向构造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可以推断黄—庙断裂主要有过三期活
动:!早期(印支—燕山早期)为逆冲断层,成为前陆褶冲带的根带;中期(E! F G!)右行走滑;
#晚期(G$ F 9)显正断层性质。据王小凤等(!C)在(黄栗树)陈洼皮园村组硅质岩中采断层泥
G F H+法测定,获得同位素年龄 ##6 IC J $6 !$K5;@ <,说明黄—庙断裂带晚期最强的一次构造活
动在晚白垩世。
! ! 应变测量
!安徽地勘局 6 江北过渡带金银等矿产找矿研究 L $%%%
第 !! 卷 第 期 !##
! ! ! 剪应变测定
! ! ! # 断裂带逆冲剪应变量计算
黄栗树北断裂带内皮园村组薄层硅质岩中发育有小型鞘褶皱,采用 $%&%’’()和 *%++%,-./0 1
的方法对剪应变进行计算:
!
2 !3 4 ! 5 ! 6 3
图 7 指示右行走滑的指向构造
8(9,.- 7 :+.,&+,.-’ ’;<=()9 .(9;+ > ;%)?-? ’+.(@- ’A(B
%C 黄栗树北东向层间褶皱;DC 黄栗树水库断裂带内灯影组雁列状方解石脉及其张性分支;&C 大庙山灯影组内桥构造示右
旋;?C 夫子岭灯影组内两期缝合线构造:!锥轴与层理交角 0EF,示右旋剪切,示近东西向挤压。
! ! # 应变测量结果
通过断裂带内变形鲕粒、结核,黄铁矿压力影应变测量,弗林指数 G H I 6 J > ! 6 J 6 K > ! H
EC L! > !C EL(表 !),多数测量结果及平均值 2 EC #3 5近似等于 !,加之 IK面有旋转应变,表明 M
轴不变且旋转,故变形机制为简单剪切。上述统计结果表明,由于黄—庙断裂带的逆冲推覆作
用,使沉积盖层在垂向上加厚 NEO P QNO。
涂荫玖,等:黄栗树—庙集断裂带构造特征研究
!

H %.&+9 2 5
RJK
!S QN 2!7 5
!S LN 270 5
!S N! 277 5
!S N0 2NE 5
RIK
S 3L 2!3 5
3S 0L 270 5
3S 3L
3S 7
G
!S E#
ES L!
ES #Q
ES Q#
伸长率 2O 5
Q7S Q
N#S L
NES 7
N3S E
缩短率 2O 5
70S L
7ES 3
S Q
NS !
应变测量方法
算术平均法
算术平均法
8.J法
8.J法
标志物
黄铁矿压力影
磷结核
鲕粒 2定向薄片 5
鲕粒 2定向薄片 5
构造部位
主干断裂附近
主干断裂内
离主干断裂远
离主干断裂远
地点
新光水库
黄栗树水库
黄栗树
大庙山
G为弗林指数,伸长率、缩短率代表沿 T轴、U轴方向的伸长率、缩短率,括号内数字为统计数目。
表 ! 应变测量结果
V%DA- ! *-%’,.-? .-’,A+’ RIJ
!S # 2!0 5
!S N 270 5
!S NE 27E 5
!S NE 2NE 5
! 安 徽 地 质 !#年
图 $ 鞘褶皱剪应变估算方法(据 %&’&(()*等,#+,$)
-)./01 $ 233045)6&71 ’&8’/8&7)4* 61794: ;40 (91&0)*. (70&)* 4; (91&79 ;48: < &;710 %&’&(()* 17 &8=> #+,$ ?
&@ 应变测量图解,A@ !—曲线图
#安徽地勘局 @ 江北过渡带金银等矿产找矿研究 = !
式中 !为鞘褶皱中轴与枢纽线夹角,!与 分别为垂直中轴横断面的长轴与短轴,为
剪应变 <图 $)。利用上述公式计算结果如下:黄栗树北鞘褶皱 ! B $@ +’6、 B C@ +’6,! ! B !+D,
剪应变 B $@ E+。另外,据 !—曲线图(图 $A)求得 B $@ FG,两方法平均 B $@ GC。由于不知
道初始褶皱的形态,只考虑被动旋转定向,所以计算出的剪应变是最小的总应变平均值。
! ! ! ! 断裂带右行走滑剪应变估算
黄栗树地区断裂带内 2型褶皱及拉伸线理侧伏角 ,!D H G!D南西,但若无后期变形叠加其
侧伏角应为 +D (即 I轴应与断裂倾向一致),由于后期右行走滑作用致使其侧伏角发生改变
(未考虑后期褶皱变形的影响),因此可以利用其侧伏角的变化估算右行走滑剪应变量,按侧伏
角 G!D计算,剪应变 B 7.$,# B !,D, B @ $C。另外,根据马厂夫子岭灯影组灰岩中早期缝合线
锥轴与层理斜交(见图 F:),指示右行走滑,交角 GD,剪应变 B 7. #,# B CD, B @ $,。上述两
种方法估算的剪应变量相近,与前述断裂带逆冲时剪应变相比较,右行走滑所造成的剪应变要
小得多。
! # 断裂带位移量估算
黄—庙断裂带内外 J形雁列状张性脉十分普遍,反映岩石变形处于韧性变形向脆性破裂
的过渡状态,并且可以利用来计算剪切应变和剪切位移量 K E L K , L。龙王尖灯影组层厚 !’6的层
间剪切带内 J形雁列脉指示逆冲,根据 M #曲线图#求得剪切位移量为 C!@ F’6,约为宽度
(即层厚)的 #@ G!倍,按断裂带最大宽度 CN6估算,断裂带最大逆冲剪切位移量可达 F@ ,GN6。
另外,按上述右行走滑角剪切 # B CD估算,右行走滑最大剪切位移可达 #@ ECN6。
! $ 断裂带构造岩差异应力及应变速率
利用断裂带内构造岩的超显微构造—石英位错密度,估算断裂带形成时的最大差异应力
和应变速率。石英位错密度统计采用 J6)79 M O/796&*法:$ B !$ P(% Q &),$为位错密度,%为
随机定向直线总长,&为样品厚度(取 @ $%6)。最大差异应力(%# M %C)计算分别选用:
%# M %C B $@ $G Q #RC Q $@ $ M C@ C, #+,G ? >单位为 UV&;
%# M %C B #@ GF Q #RG Q $@ GG #+EE ? >单位为 NA&0;
应变速率选用 V&00)(9 <#+EG ?经验公式:
& B E Q K %# M %C L !@ G153 K M !EEE, P ’2
第 !! 卷 第 期 #$!涂荫玖,等:黄栗树—庙集断裂带构造特征研究
!为应变速率,单位为 ! % &,! ’ 单位为 ()*+,,为形成温度(绝对温度),是根据震旦系
变质岩矿物共生组合及上覆地层厚度两种方法估算的 - . /,取其平均温度 0$1。
在黄栗树—孙冲实测构造剖面上垂直断裂带方向,以及沿断裂带走向自北而南在黄栗树、
马厂、何家大山等处断裂带内皮园村组硅质构造岩中采取样品 .个,计算结果如下 2表 # 3。
采样位置 构造背景 样号
! 2 ! % & 3! ’ 245* 3
表 # 黄—庙断裂带构造岩最大差异应力、应变速率计算结果
,*)67 # 8*69:6*;<=> +7&:6;& =? @*A<@:@ B;<*6 &;+7&& *>B &;+*<> +*;7 ?=+ ;79;=><;7& *+=:>B ;C7 D:*>E6<&C: ’ 4<*=F< G*:6; H=>7
I! #
JK #0 L !$ ’ !M
#K IJ L !$ ’ !M
#K J L !$ ’ !M
!K 0. L !$ ’ !M
NK 0. L !$ ’ !M
NK $0 L !$ ’ !M
IK #0 L !$ ’ !M
0K ## L !$ ’ !M
!IK N L !$ ’ !M
.K J0 L !$ ’ !M
#K N. L !$ ’ !M
#K M. L !$ ’ !M
!K J0 L !$ ’ !M
NK .! L !$ ’ !M
NK I# L !$ ’ !M
IK M0 L !$ ’ !M
0K M0 L !$ ’ !M
!IK 0 L !$ ’ !M
!J#K I#
.IK #.
!!IK $0
JNK $#
!I.K M
!I0K M0
!!K .I
!#K #N
!NIK !.
!0MK J.
.NK !J
!!NK !!
N$K .N
!0!K IJ
!INK !.
!JK .N
!#JK !!
!NK !$
OP!I
OP!0
OP!M
OP!J
P
PI
,P0
OP
OPI
主干断裂内
次级断裂鞘褶皱之上
次级断裂内
次级断裂内
主干断裂内
主干断裂内
主干断裂内
次级断裂内
主干断裂内
黄栗树水库大坝北东
黄栗树水库大坝南东
马厂玉屏山
何家大山
注:!Q 据 ,R<&&(!.NM);#Q 据 47+9<7+ 2!.JJ 3;Q 据 ! 数值;IQ 据 # 数值计算。
从表 #可以看出:!沿走向主干断裂内差异应力及应变速率变化不大,!—在 !0$45*,
#在 N L !$S!M % &左右;在与郯庐断裂交汇处附近的庐江何家大山差异应力最大,达 !NI45*,应
变速率达 !IQ N L !$ ’ !M % &。$垂直断裂带走向(如从 OP!I ’ OP!J),差异应力、应变速率变化较
迅速,次级断裂内样品明显小于主干断裂。%样品 OP!0切自鞘褶皱之上,其差异应力明显小
于主干断裂内样品 OP!I,说明鞘褶皱产出部位并不一定是剪切带内应变最强的部位。
! # 断裂的分形几何学分析
近年来分形理论在构造地质学中广泛用于研究断层的分段、分布形式,定量衡量断层的几
何结构及复杂程度,其分维值用于地震活动性研究和区域稳定性评价,在地震地质、工程地质
方面应用很广。我们尝试应用分形理论对出露较好的黄—庙断裂带中段进行研究,与其它方法
2物、化探,矿床地质等 3配合,对断裂带的含矿远景进行综合评价。
! # $ 断裂带分形值的求法
断裂带分形值的求法采用粗视化网格法(丁国瑜等,!..)- !! /,按自然分段法将黄—庙断
裂带中段自北而南分为 I段:!喉咙洼段,$黄栗树段,%龙王尖段,&玉屏山段(图 M*)。用不
同尺度格网覆盖在断层带某段(格网方格尺度为 ’< 2 < T !、#⋯> 3),数出包含断层的格子之总数
U< 2’< 3,以 ’<和 U<(’<)分别为纵横坐标轴,将(’<,U<(’< 3 3点在双对数坐标中,用最小二乘法可拟
合出一条直线。
VEU2’ 3 T W ’ X6E’
式中 X即求出的断层带的分形值,它是该直线的斜率。工作中选用方格网的长度分别为
#0$@至 !0$$@,计算时分:!不包含斜向断层,$包含斜向断层两种情况计算,分形值计算结
果见表 及图 M)。
!! 安 徽 地 质 !#年
图 $ 黄—庙断裂带的分形分析
%&’()* $ %)+,-+. +/+.01&1 23 -4* 5(+/’.&14( 6 7&+28& %+(.- 92/*
+: 断裂带分形几何分段 ;: 断层的分形值
表 < 黄—庙断裂带粗视化网格 =&值及分形值一览表
>+;.* < 7+,)2?’)&@ =& +/@ 3)+,-+. A+.(*1 32) -4* 5(+/’.&14( 6 7&+28& %+(.- 92/*
!龙王尖段
B CD E
!D C#D C!< E
#F C#$ E
# C# E
G H<# C#G #H$ E
玉屏山段
BD CID E
!H C!I E
#D C!! E
#F C#B E
I CH E
#G B$ C#G !$ E
注:括号内数字是含斜向断层统计结果
) CJ E
!B
B
IB
#
#B
分形值 K
=& #黄栗树段
D# C#!I E
!I C#H C#! C#! E
#G $! C#G $喉咙洼段
DI CD$ E
#D C!! E
#< C#B E
I CH E
#G <第 !! 卷 第 期 #$
!安徽地勘局 % 江北过渡带金银等矿产找矿研究 & #$$$
涂荫玖,刘湘培,汪祥云,吴明安 & 安徽省东部南黄变质核杂岩初步研究 ’待刊 (
涂荫玖,等:黄栗树—庙集断裂带构造特征研究
统计结果,不含斜向断层时,断裂带分形值自北向南降低;喉咙洼段最高为 !% );黄栗树
段次之,为 !% $*#;龙王尖段最低,为 $% )!。当统计包含斜向断层时分形值增高,黄栗树段略高
于喉咙洼段。总的来看,断裂带北东的!、段分形值高于南西的#、$段。在活动断层的分形
分析中,分形值愈大表明断层几何结构愈复杂,构造活动性和地震活动的水平愈强。成矿作用
相对于新构造作用来讲,起控制和影响的因素要复杂得多。分形值高表明断裂构造复杂,对成
矿作用有利,但是否就是成矿最有利的地段+这还得与成矿物质及成矿溶液来源、成矿作用的
动力和有利成矿的物理化学环境等研究配合,进行综合评价。
! 黄—庙断裂带与扬子地块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关系
黄—庙断裂带西侧的嘉山南黄地区新元古代张八岭 ’岩 (群之下,有一套以黑云斜长片麻
岩为主的高角闪岩相变质岩系,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证明是 ,,-变形变
质侵入体,并被命名为“南黄片麻岩套”;岩浆型锆石 . / 01稀释法年龄结果为 #2) 3 )456!# 7,
它们是新太古代末期大陆边缘挤压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正常弧花岗岩!;构造解析厘定为形成
在印支—燕山期陆—陆碰撞及陆内造山作用晚期(8—9!)形成的变质核杂岩构造。
通过研究对比,南黄片麻岩套与岩性相似的华北地块南缘蚌埠、五河地区新太古代蚌埠
群,以及大别造山带东侧肥东地区古元古代阚集杂岩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特征明显不同,而
相似于扬子地块北缘新太古代崆岭杂岩,如黑云斜长片麻岩 %:;;较高,具 ;<负异常,轻、重
稀土元素分馏中等,(:1 = >( ?、@A3较低,. = ,B、?13相对较高!,表明它们应属扬子地块北东缘
的新太古代变质基底。此外,黄—庙断裂带以西的嘉山管店岩体、黄—庙断裂带以东的滁州
岩体、洪镇岩体三个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具有相似的 @C、?D、@A、01、E同位素地球化学特
征F @A、?D、01同位素比值都很低,明显区别于沿江、江南及大别山中生代花岗岩,显示上
述三岩体的源区具有相同的古老深变质基底 6 # 7。以上事实说明,黄—庙断裂带东西两侧都为
新太古代 “扬子型”变质基底,因此,黄—庙断裂带不是大别造山带与扬子地块的分界线。
我们同意 GHIJ HK 5L&(!))$)6 ! 7、袁学诚(!))M)6 !2 7的意见,扬子地块与大别造山带的界线应是
郯庐断裂带的东界断裂(另有专文讨论)。
结论与讨论
黄—庙断裂带是扬子地块北东缘滁州—巢湖前陆褶皱冲断带根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陆
褶皱冲断带通过它与深部新太古界顶部的基底滑脱带相连。
黄—庙断裂带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其变形性状,力学性质及运动方式发生过明显的变化:
早期(印支—燕山早期)是以韧性变形为主的脆—韧性剪切带,以韧性、脆—韧性剪切带发育为
特征,运动方式以逆冲为主,属简单剪切机制。中期(8—9!),以右行走滑为主;晚期(9#—;)为
正断层性质,变形以脆性为主;逆冲时剪应变远大于右行走滑的剪应变。据断层构造岩石英位
错密度估算,主干断裂形成时的差异应力一般在 !M$405左右,在与郯庐断裂带交汇处可达
!N2405。断裂带中段的分形几何学分析,表明北部分形值高于南部。黄—庙断裂带西侧“扬子
型”新太古代南黄片麻岩套的发现,以及断裂带两侧燕山期中酸性岩体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的一致性,说明它不是大别造山带与扬子地块的界线。
本文承蒙安徽地质调查院王永敏总工程师审阅并提出宝贵意见,特表谢意。
!# 安 徽 地 质 !$年
附图版
图版说明:
!黄栗树水库溢洪道黄—庙断裂带内近直立的脆—韧性剪切带,其中白色部分为同构造分泌白云石脉
黄栗树黄—庙断裂带内硅质糜棱岩拔丝构造及旋转碎斑,正交偏光,% &
#大庙山黄—庙断裂带内灯影组碳酸盐质糜棱岩中石英旋转碎斑,单偏光,% #
$马厂黄—庙断裂带内构造角砾岩中糜棱岩组成的角砾,单偏光,% #
%黄栗树黄—庙断裂带内灯影组变形鲕粒,单偏光,% #
&大庙山黄—庙断裂带内黄铁矿压力影,正交偏光,% &
第 !! 卷 第 期 #$%
参考文献:
& ! ’ 安徽省地质矿产局 ( 安徽省区域地质志 & ) ’ (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 ’ 唐永成,吴言昌,储国正,邢凤鸣,王永敏,曹奋扬,等 ( 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 &.’ ( 北京:地质
出版社,!**+,# - /$,!$0 - !!!。
& ’ 涂荫玖,刘湘培,汪祥云,吴明安 ( 下扬子北缘滁州—巢湖前陆褶皱冲断带研究 & ) ’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1! 2:* - #/
&/ ’ 庄培仁,常志忠,断裂构造研究 &.’ ( 北京:地震出版社,!**0,%! - /
&% ’ 王小凤,李中坚,陈柏林,陈宣华,董树文,等 ( 郯庐断裂带 &. ’ (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0 ’ 游振东,索书田,等 ( 造山带核部杂岩变质过程与构造解析——— 以东秦岭为例 &. ’ (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
版社,+! - +*
&, ’ 郑亚东,常志忠 ( 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及韧性剪切带 &.’ (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 ’ 345647 ) 89 :;<=> . ?@ 现代构造地质学方法,第一卷,应变分析 &. ’ ( 刘瑞 王旬,等译 (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
&* ’ 涂荫玖,杨晓勇,刘德良 ( 皖东黄栗树—破凉亭断裂北段构造岩显微—超显微变形特征及地质意义 & ) ’ ( 地
质论评,!***,/%(0)A 0#! - 0#,
&!$ ’ BCD66 3 )( E4>D4DM =N;4HDLG6 OL> PD6FLM4HDLG P=G6DH7 PD45=H=> 4GP 6;4DG 4GP HR=D> >=F=S
I4GM= HL LFDIDG= 4GP N;4>HKA DG 5DG=>4F 4GP >LMT P=OL>54HDLG9 F44HL>7 6H;PD=6 &U ’ ( ?GA :L<<6 V W9 =P(
8=LJR76DM4F .LGLQ>4JR &X ’ @ !*+09 0A #/, - #0!
&!! ’ 丁国瑜,田勤俭,孔凡臣,等 ( 活断层分类—原则、方法及应用 &. ’,北京:地震出版社,!**,%% - !$0
&!# ’ 涂荫玖,杨晓勇,郑永飞,李惠民 ( 皖东南黄片麻岩锆石 Y Z [<年龄 &)’ ( 岩石学报,#$$!( !,1!2 A !%, - !0$
&! ’ \=GQ ]RD^D=9 XR=G :;6R=G9 _RL; ‘;=NDGQ =H 4F( a==J 6=D65DM J>L;6H DG HR= FLC=> b4GQHK= >=S
QDLG9 =46H=>G XRDG4 & ) ’ 9 B=MHLGLJR76DM69 !**$9 !,A #*, - $%
&!/ ’ 袁学诚 ( 论中国大陆基底构造 & ) ’ ( 地理物理学报,!**%,+(/)://+ - /%+
!#$% &’ () !*#+#*,- .),#*)!
&. () (#,’/-0!(# 120,&30 .,#- 4&’)
BY bDGS^D; !9 c?Y ‘D4GQSJ=D #9 \Ud8 ‘D4GQS7;G 9 \Y .DGQS4G /
1!@ !@ !# #$%&’()% *)+,- . /012’ *+3’0($4 5$0&62 #$/$9 71’0)e #@ /012’ 52+$)2 . #$%&- )08
9’0$+)% :$;2+($;4 <$.$’ #$$$!9 71’0)e @ != #, #$%&’()% *)+,- . /012’ *+3’0($4 <$.$’ #$$!!9
71’0)e /@ /()8$>- . #$%&’()% ?2+3$- . /012’ *+3’0($4 <$.$’ #$$$!9 71’0) 2
,56789:7; BR= :;4GQFD6R;S.D4L^D f4;FH _LG= D6 4G D5JL>H4GH J4>H LO HR= >LLH LO HR= XR;KRL;SXR4LR; OL>=F4GP OLFP HR>;6H <=FH 4H HR=
GL>HR=46H O>DGQ= LO HR= b4GQHK= F4GP5466@ ?H D6 MR4>4MH=>DK=P <7 P=I=FLJ=P P;MHDF= 4GP <>DHHF=SP;MHDF= 6R=4> KLG=6 CRL6= P=OL>54HDLG
5=MR4GD65 D6 LO 6D5JF= 6R=4>@ .4^L> O4;FHDGQ HLLT JF4M= ;GP=> HR= MLGPDHDLG LO !%$ .[4 OL> PDOO=>=GHD4F 6H>=66 4GP + g !$ Z !0 h 6 OL>
6H>4DG >4H=@ BR= O4;FH R46 <==G 6;<^=MH=P HL HR>== 6H4Q=6 6;MR 46 HR>;6HDGQ9 >DQRHSR4GP=P 6H>DT=S6FDJJDGQ 4GP GL>54F >DOHDGQ@ BR= O>4MH4F
I4F;=6 OL> HR= GL>HR=>G J4>H 4>= RDQR=> HR4G HRL6= OL> HR= 6L;HR=>G J4>H LO HR= 5DPPF= 6=MHDLG LO HR= O4;FH KLG=@ BR= PD6MLI=>7 LO HR=
b4GQHK= H7J= d=L4>MR=4G 5=H45L>JRDM <46=5=GH HL HR= C=6H 6DP= LO HR= O4;FH KLG= 4GP HR= MLDGMDP=GM= LO HR= b=G6R4GD4G DGH=>5=S
PD4H=S4MDP DGH>;6DI= D6LHLJ= Q=LMR=5DM4F MR4>4MH=>D6HDM6 OL> HR= 7 <=HC==G HR= a4LQ=G 4GP HR= b4GQHK= F4GP5466@
<=> ?@8A6; b4GQHK= F4GP5466e :;4GQFD6R;S.D4L^D f4;FH _LG=e >LLH <=FH e 6H>4DG 5=46;>=5=GHe O>4MH4F Q=L5=H>7
涂荫玖,等:黄栗树—庙集断裂带构造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