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2016 年第 57 卷第 6 期 899
收稿日期:2016-03-12
作者简介:方 辉 (1984—),男,浙江余姚人,农艺师,从事植保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
通信作者:王会福,高级农艺师,E-mail:tznkywhf@ 126. com。
文献著录格式:方辉,张惠琴,陈孝赏,等. 双炔酰菌胺防治红香芋疫病的效果及应用技术 [J]. 浙江农业科学,2016,57 (6):899-
900,911.
DOI:10. 16178 / j. issn. 0528-9017. 20160633
双炔酰菌胺防治红香芋疫病的效果及应用技术
方 辉1,张惠琴2,陈孝赏3,王会福3*
(1. 临海市农业局 种植业管理科,浙江 临海 317000;2. 仙居县植物保护检疫站,浙江 仙居 317300;
3. 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临海 317000)
摘 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0 g·L -1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对红香芋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 1 500 倍
液在芋头疫病发生初期 6 月 25 日,发生盛期 7 月 12 日用药 2 次,末次药后 23 d 的防效达 79. 3%,极显著优于
常规用药,且安全性好。
关键词:250 g·L -1双炔酰菌胺悬浮剂;红香芋疫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4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528-9017(2016)06-0899-02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及经济效益的提
升,台州市仙居、临海、黄岩等地芋头种植面积不
断扩大,但是由于连年种植,芋疫病呈逐年加重趋
势。芋疫病为芋头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此病由
真菌鞭毛菌亚门芋疫霉菌侵染引起,分布较广,发
生较普遍,病菌喜欢温暖、高湿的环境[1-3]。据调
查,在芋头培土后 (5 月中下旬)开始至 6 月中下
旬,正值地上部迅速生长、母芋迅速膨大、子芋和
孙芋开始形成期,适逢当地连续阴雨天较多,发病
严重,重病地块病株率 100%,病情指数高达 0. 6
以上,植株因染此病致叶片、茎秆坏死,显著影响
产量和品质。
为解决当前生产上芋疫病防治难题,2015 年
在仙居白塔镇芋头种植区用 250 g·L -1双炔酰菌胺
悬浮剂进行了防治红香芋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明
确了 250 g·L -1双炔酰菌胺悬浮剂防治红香芋疫病
的效果和方法,以及对红香芋生长的影响,现将试
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试验在仙居县白塔镇下崔上宅村的芋头田进
行,试验田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但历年芋头疫病
发生较重。土壤为壤土,肥力中等,略偏酸性。试
验芋头品种为红香芋,定植后于 5 月 18 日培土,
此时芋头处于 3 叶 1 心至 4 叶期。
试验的药剂有 250 g·L -1双炔酰菌胺悬浮剂,
商品名瑞凡,先正达公司生产,台州市农资有限公
司提供;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蓝丰生
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70%烯酰·霜脲氰水分
散粒剂,江西施普润农化有限公司生产;后 2 种市
售。施药器械为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操作压力为
150 kPa左右,喷片孔径 1. 5 mm。
1. 2 处理设计
试验设 4 个处理:处理 1,250 g·L -1双炔酰
菌胺悬浮剂 1 500 倍液防治 4 次,分别于 5 月 19 日
(培土后),6 月 4 日,6 月 25 日 (发病初期),7
月 12 日 (台风后)施药;处理 2,250 g·L -1双
炔酰菌胺悬浮剂 1 500 倍液防治 2 次,分别于 6 月
25 日,7 月 12 日施药;处理 3,当地常规用药,6
月 25 日用 70%甲基硫菌灵 1 000 倍液施药 1 次,7
月 12 日用 70%烯酰·霜脲氰 1 000 倍液施药 1 次;
处理 4,全程不用药,喷清水作对照 (CK)。每处
理面积 230 m2,随机排列,不设重复,试验区四
周设保护行。施药时,对芋头植株进行均匀喷雾,
以芋头叶、茎秆喷湿为准。各处理单独打药,做到
药液不喷到相邻处理,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1. 3 调查项目
安全性调查。调查供试药剂处理后对红香芋叶
片、茎秆等有无药害产生,以及对红香芋生长有无
900 2016 年第 57 卷第 6 期
不良影响。
防效调查。共调查 3 次,第 1 次在 6 月 25 日
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 2 次在 7 月 12 日施药前
(疫病发生盛期,清水对照发病明显时)调查病情
指数;第 3 次在 8 月 4 日 (病情稳定期,7 月 12
日施药后 23 d)调查病情指数。调查前先将每处
理划分为 3 个等份作为 3 个重复,每重复定点 20
丛,每丛自上而下调查 3 张完全展开的叶片,分别
记录每张叶片的发病程度,统计病情指数,按病指
增长率计算校正防效 (以下简称防效),并进行差
异显著性分析。芋头疫病病情分级标准为:0 级,
无病斑;1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 5%以
下;3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 6% ~ 15%;
5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 16% ~ 25%;7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 26% ~ 50%;9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 50%以上。病情
指数 = [∑ (各级发病数 ×该级代表值) ÷ (调
查总数 ×最高级代表值)] × 100;病指增长率 /%
= [(防治后病指 -防治前病指) ÷防治前病指]
× 100;防效 /% = [(对照区病指增长率 -防治区
病指增长率) ÷对照区病指增长率] × 100。
2 结果与分析
2. 1 安全性
整个试验期间观察,供试药剂处理后对红香芋
叶片、茎秆等无任何药害产生,红香芋生长正常,
所用的 3 种药剂对红香芋均安全。
2. 2 防效
从表 1 可知,经分析,在 7 月 12 日施药前疫
病发生盛期调查,处理 1 的防效为 90. 8%,处理 2
的防效为 87. 7%,而处理 3 的防效仅 35. 3%,处
理 1、处理 2 均极显著优于处理 3,处理 1 比处理 2
高 3. 1 百分点,但无显著差异;在 8 月 4 日 (末次
施药后 23 d,疫病病情稳定期)调查,处理 1 的防
效为 84. 5%,处理 2 的防效为 79. 3%,而处理 3
的防效仅 17. 6%,处理 1、处理 2 均极显著优于处
理 3,处理 1 比处理 2 高 5. 2 百分点,但无显著差
异。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250 g·L -1双炔酰菌胺
悬浮剂 1 500 倍液在芋头疫病发病初期、发病盛
期,或者在芋头培土后、发病前、发病初期、发病
盛期连续用药 2 ~ 4 次对红香芋疫病有较好的防治
效果,而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和
70%烯酰·霜脲氰水分散粒剂 1 000 倍液在发病初
期、发病盛期各用药 1 次防效甚差。
表 1 250 g·L -1双炔酰菌胺悬浮剂防治
红香芋疫病的效果表现
处理
编号
病指
基数
7 月 12 日 8 月 4 日
病指 防效 /% 病指 防效 /%
1 1. 23 1. 36 90. 8 a A 9. 38 84. 5 a A
2 2. 71 3. 82 87. 7 a A 27. 04 79. 3 a A
3 1. 48 11. 61 35. 3 b B 61. 11 17. 6 b B
4 (CK) 0. 99 11. 36 0. 0 47. 28 0. 0
注:表中数据均为 3 次调查的平均值,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大、
小写字母分别表示 0. 01,0. 05 水平下差异显著。
3 小结与讨论
据资料介绍,250 g·L -1双炔酰菌胺悬浮剂能
有效抑制疫霉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其作用机
理是,其有效成分能吸附在芋头蜡质层上,雾滴干
燥后耐雨水冲刷;吸收后能跨层传导,使叶片上下
表面都有抗病效果;有效成分在吸收点附近再分
布,能够保护生长中的叶片。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0 g·L -1双炔酰菌胺悬
浮剂对红香芋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 1 500
倍液在芋头疫病发生初期 6 月 25 日、发生盛期 7
月 12 日连续用药 2 次,末次药后 23 d 的防效达
79. 3%,而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
液,70%烯酰·霜脲氰水分散粒剂 1 000 倍液在发
病初期、发病盛期各用药 1 次的防效甚差 (仅为
17. 6%);此外在芋头疫病发生初期即在芋头培土
后、发病前若再用 250 g·L -1双炔酰菌胺悬浮剂
1 500倍各预防 1 次,那么对芋头疫病的防效可提
高 5. 2 百分点;同时田间观察发现,250 g·L -1双
炔酰菌胺悬浮剂防治的芋头茎叶清爽、上部功能叶
基本完好、碧绿,而用当地常规用药防治的芋头茎
叶疫病发生严重,清水对照区上部功能叶基本坏
死、枯黄。因此,250 g·L -1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在
生产上具有较好推广应用价值。
台州市 6 月上中旬连续阴雨天较多,之后进入
梅雨期,此阶段温度适宜、湿度较高,十分有利于
芋头疫病的发生与蔓延。初步建议生产上应在芋头
培土后即在芋头疫病发生前 (5 月底至 6 月初)第
1 次用药,芋头发病初期 (6 月中下旬)第 2 次用
药,后视病情发展及雨水情况第 3 次用药 (在 7 月
上旬),防治药剂和经济适宜浓度为 250 g·L -1双
炔酰菌胺悬浮剂 1 500 倍液,对芋头植株均匀喷
雾,直至芋头叶、茎秆淋湿,以保证芋头下部茎秆
叶片清爽、上部功能叶完好,从而达到优质、丰
产、增效的目的。
(下转第 911 页)
胡 平,等:光照对家禽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911
analysis of avian circadian clock genes [J]. Molecular Brain
Research,2000,78 (1):207-215.
[7] WITKIN J W. Synchronized neuronal networks: the GnRH
system [J]. Microscopy Research and Technique,1999,44
(1) :11-18.
[8] 雷秋霞,李善立,杨艳,等. 鸡性成熟研究进展 [J]. 家禽
科学,2006 (11):45-46.
[9] UNDERWOOD H, MENAKER M. Photoperiodic ally
significant photoreception in sparrows:Is the retina involved?
[J]. Science,1970,167 (3916) :298-301.
[10] CAO J,WANG Z,DONG Y,et al. Effect of combinations of
monochromatic lights on growth and 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broilers [J]. Poultry Science,2012,91 (12) :3013-3018.
[11] ROZENBOIM I,BIRAN I,CHAISEHA Y,et al. The effect of
a green and blue monochromatic light combination on broile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J]. Poultry Science,2004,83
(5) :842-845.
[12] APELDOORN E J,SCHRAMA J W,MASHALY M M,et al.
Effect of melatonin and lighting schedule on energy metabolism
in broiler chickens [J]. Poultry Science,1999,78 (2) :
223-229.
[13] KIM M J,PARVIN R,MUSHTAQ M M H,et al. Influence of
monochromatic light on quality traits,nutritional,fatty acid,
and amino acid profiles of broiler chicken meat [J]. Poultry
Science,2013,92 (11) :2844-2852.
[14] 王利华,王光. 2 种不同光照制度在肉鸡生产上的应用
[J]. 畜牧与兽医,2010,42 (2):34-36.
[15] LIEN R J,HESS J B,MCKEE S R,et al. Effect of light
intensity on live performance and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 of
broilers [J]. Poultry Science,2008,87 (5) :853-857.
[16] 杨宁. 家禽生产学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17] WANG S D,JAN D F,YEH L T,et al. Effect of exposure to
long photoperiod during the rearing period on the age at first egg
and the subsequent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in geese [J].
Animal Reproduction Science,2002,73 (3):227-234.
[18] 林荣坚,王光琴,杜炳旺. 28 小时光照周期对种鸡产蛋性
能的影响:家禽研究最新进展 [C] / /第十一次全国家禽
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3.
[19] 申丽,马贺,耿爱莲,等. 分段光照对蛋用型北京油鸡生产
性能的影响 [J]. 中国家禽,2011,33 (14):10-14.
[20] 牛竹叶,薛娅蓉. 光照强度对笼养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J]. 家畜生态,2000,21 (2):32-33.
[21] MALIK S. Wavelength of light mimics the effects of the duration
and intensity of a long photoperiod in stimulation of gonadal
responses in the male blackheaded bunting (Emberiza
melanocephala) [J]. Current Science,2000,79 (4):508-509.
[22] RANI S,SINGH S,MISRA M,et al. The influence of light
wavelength on reproductive photorefractoriness in migratory black
headed bunting (Emberiza melanocephala) [J]. Reproduction
Nutrition Development,2001,41 (4) :277-284.
[23] 张学松. 色光对家禽生产的影响[J]. 中国家禽,2002,24
(3):39-41.
[24] 杨海明. 扬州鹅繁殖的光照调控及下丘脑基因差异表达研
究 [D]. 扬州:扬州大学,2014.
[25] DAWSON A,GOLDSMITH A R. Sexual maturation in starlings
raised on long or short days: changes in hypothalamic
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and plasma LH concentrations
[J].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1989,123 (2):189-196.
[26] DUNN I C,SHARP P J. Photo-induction of hypothalamic
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I mRNA in the domestic
chicken:a role for oestrogen?[J]. Journal of Neuroendocrinology,
1999,11 (5) :371-376.
[27] BEN-JONATHAN N,LAPENSEE C R,LAPENSEE E W.
What can we learn from rodents about prolactin in humans?
[J]. Endocrine Reviews,2008,29 (1) :1-41.
[28] FREEMAN M E, KANYICSKA B, LERANT A, et al.
Prolactin:structure,function,and regulation of secretion [J].
Physiological Reviews,2000,80 (4) :1523-1631.
[29] BU G,WANG C Y,CAI G,et al.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prolactin receptor (cPRLR)gene in chickens:gene structure,
tissue expression,promoter analysis,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chicken prolactin (cPRL)and prolactin-like protein (cPRL-L)
[J]. Molecular and Cellular Endocrinology,2013,370 (1) :
149-162.
[30] 武艳平,霍俊宏,熊新华,等. 光照对兴国灰鹅 PRL 基因
表达的影响 [J]. 福建农业学报,2013,28 (10):
943-946.
[31] HUANG Y M,SHI Z D,LIU Z,et al. Endocrine regulations of
reproductive seasonality,follicular development and incubation
in Magang geese [J]. Animal Reproduction Science,2008,
104 (2) :344-358.
[32] SHARP P J,BLACHE D. A neuroendocrine model for prolactin
as the key mediator of seasonal breeding in birds under long-and
short-day photoperiods [J]. Canadi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2003,81 (4) :350-358.
[33] 华登科,贺海军,贾亚雄,等. 光照强度对北京油鸡生长激
素和褪黑激素含量的影响 [J]. 中国家禽,2014,36
(19):30-32.
[34] 陈辉. 褪黑素和瘦素影响蛋鸡性成熟机制的研究 [D]. 保
定:河北农业大学,2014.
(责任编辑:卢福庄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
(上接第 900 页)
参考文献:
[1] 吴华新,吴代平,盛仙俏. 芋薯类蔬菜及鲜食玉米病虫原
色图谱 [M].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11.
[2] 朱敦军. 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芋头疫病药效试验
[J]. 现代农业科技,2009 (13):151.
[3] 陈学荣,吴薇,常亚芸,等. 不同杀菌剂拌种对芋头炭疽
病及疫病的控制效果研究 [J]. 现代农业科技,2015
(2):130-132.
(责任编辑:张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