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香樟叶虫害的观察与启示



全 文 :- 121 -
上海农业科技 2014-4
香樟叶虫害的观察与启示
胡和元 (江苏省宜兴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214200)
范知菲 (江苏省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 214200)
香樟是亚热带主要常绿树种之一。近年来,利用香樟树
绿化城乡环境已成了主要手段,但香樟树常出现落叶、落枝、
黄化、叶畸形、枯枝、死亡等衰亡现象。为进一步探索其中
根本原因,笔者自2011年以来,先后到江苏宜兴、南京、常
州、无锡、苏州、上海、浙江杭州、安吉、香港、贵州、泰
国等地进行了考察,并随机采拾了3 233张香樟叶,就其叶
上虫害情况进行了认真观察,现将观察和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竹(木)竿1根或修枝剪1把,塑料袋数只,60~100 W
台灯1只,30倍和60倍放大镜各1只,100倍袖珍带光源显
微镜1台,笔1支,预先设计好的观察记录表数份。
1.2 方 法
1.2.1 落叶、落枝收集方法。每到一地方,每次随机在地
上拾取刚掉下的香樟落叶40~100张或带叶落枝数根,装入
塑料袋内,带回室内供观察用。
1.2.2 樟叶采集方法。每到一地方,每次随机在没有截干
的香樟上用竹竿打落上部是黄化叶的绿叶或黄化香樟上的二
年生黄化叶或未黄化香樟上的绿叶各20~100张,分别装入
塑料袋内,带回室内供观察用。
1.2.3 瘤瘿螨虫害观察方法。借助灯光或阳光,用放大镜
对每张叶片正反面叶脉交叉处或两侧进行详细观察,记下每
叶上的瘿瘤数,然后解剖瘿瘤,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每瘤
中的若虫数,并做好记录。
1.2.4 其它虫害观察方法。借助灯光或阳光,用放大镜对
每张叶片正反面进行详细观察。确定害虫在樟叶上有无危
害:爪螨以叶正面有取食斑点或有卵或卵壳为危害依据;木
虱以叶面上有卵、卵壳、若虫或瘤状凸起为危害依据;粉虱
以叶面上有卵、卵壳或若虫为危害依据;盲蝽以取食后叶背
有留下的紫蓝色或锈色斑点或斑块为危害依据;网蝽以取食
后叶背有留下的白色斑点或棕色排泄物或若虫或在叶脉两侧
有产卵点为危害依据;网蚜以叶背有卵或卵壳或丝网为危害
依据;蚧虫以叶面上有幼龄若虫为危害依据;叶蜂以叶表皮
下小块叶肉有食尽或叶子有穿孔为危害依据;樟细蛾以叶面
有灰白色曲线与不规则形状组成的斑块为危害依据;叶蝉以
叶面上有留下的比爪螨取食点大的白色斑点为危害依据。
1.2.5 樟叶畸形观察方法。以樟叶有纵向正卷呈簸箕形或
正(反)勺形或叶缘波浪式皱折或主脉在瘿瘤处向下折成钝
角等为畸形依据。
2 观察结果
2.1 瘤瘿螨危害樟叶观察结果
结果表明,在3 233张不同类型香樟叶上,瘿瘤主要位
于侧脉与主脉、支脉与侧脉交叉处或主脉的二侧(见图1);
瘿瘤总数为15 196 个,平均每叶有瘿瘤4.2个,单叶最多
有瘿瘤99个,有瘤叶率达99.2%;瘤瘿螨若虫主要藏在瘿瘤
内(见图2);瘤内总若虫数6 383条,平均每叶有若虫2.1
条,单叶最多有若虫75条;有若虫叶率达23.8%;叶畸形率
97.6%(见表1)。
图1 樟叶正面瘤瘿螨瘿瘤 图2 樟瘤瘿螨若虫、卵
2.2 瘤瘿螨与其它害虫危害率观察结果
2.2.1 落叶上虫害率。在1 141张香樟落叶中,瘤瘿螨危
害率为99.9%,爪螨危害率为18.4%,木虱危害率为7.3%,
粉虱危害率为6.7%,盲蝽危害率为19.7%,网蝽危害率为
12.2%,网蚜危害率为2.2%,蚧若虫危害率为4.7%,叶蜂
危害率为2.6%,细蛾危害率为1.1%,叶畸形率为97.7%(见
表2)。
2.2.2 落枝上叶片虫害率。在147张香樟落枝上的叶片中,
瘤瘿螨危害率为100%,爪螨危害率为1.4%,木虱危害率为
5.4%,粉虱危害率为1.4%,盲蝽危害率为1.4%,网蚜危害率
为2.7%,蚧若虫危害率为2.7%,叶畸形率为100%(见表2)。
2.2.3 黄化叶下部绿叶虫害率。在480张黄叶下部绿叶中,
瘤瘿螨危害率为98.8%,爪螨危害率为4.3%,木虱危害率为
1.5%,粉虱危害率为3.1%,盲蝽危害率为9.1%,网蚜危害
———————
收稿日期:2014-04-14
摘 要:通过对香樟叶虫害的观察,发现香樟的落叶、落枝、畸形、黄化、死亡等衰亡现象主要是由樟瘤瘿螨
(暂定名)疯狂危害造成的,而爪螨、木虱、粉虱、盲蝽、网蝽、网蚜、蚧若虫、叶蜂、细蛾等的参与,更是加快了
香樟衰亡。这一规律在国内外首次被发现,不仅对巩固全国各地的香樟绿化成果和继续利用香樟美化、绿化环境有十
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对栽培好其它常绿树种(植物)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香樟;衰亡;虫害
- 122 -
上海农业科技 2014-4
率为0.8%,叶蜂危害率为4.7%,细蛾危害率为3.3%,叶畸
形率为99.6%(见表2)。
2.2.4 黄化叶上虫害率。在889张香樟黄化叶中,瘤瘿螨
危害率为97.5%,爪螨危害率为3.0%,木虱危害率为11.7%,
粉虱危害率为16.1%,盲蝽危害率为4.5%,网蝽危害率为8.9%,
网蚜危害率为1.8%,蚧若虫危害率为1.3%,叶蜂危害率为
3.5%,细蛾危害率为0.4%,叶畸形率为90.9%(见表2)。
2.2.5 未黄化香樟绿叶上虫害率。在576张未黄化香樟绿
叶中,瘤瘿螨危害率为99.2%,爪螨危害率为16.3%,木虱
危害率为6.7%,粉虱危害率为6.9%,盲蝽危害率为23.4%,
网蝽危害率为3.0%,网蚜危害率为0.2%,蚧若虫危害率为
10.0%,叶蜂危害率为2.9%,细蛾危害率为0.8%,叶畸形
率为99.9%(见表2)。
3 结论和启示
3.1 结 论
3.1.1 观察樟瘤瘿螨危害樟叶的结果表明,瘤瘿螨若虫利
用瘿瘤直接损伤叶脉生理功能,在国内外鲜有报道,所以,樟
瘤瘿螨是香樟上的一种新害虫。樟瘤瘿螨有瘤叶率即危害叶
率几乎达100%,远远超过其它害虫的危害叶率,所以,它是
樟叶害虫中最普遍、最主要的元凶。樟瘤瘿螨一旦寄生樟叶,
新生樟叶几乎年年都可大发生。
3.1.2 观察香樟落叶和落枝叶虫害的结果表明,在温度适
宜地区,香樟的落叶或落枝现象主要是由于落叶和落枝上叶
片的叶脉遭到樟瘤瘿螨严重危害,致使叶脉导管失去了正常
的输导功能,致使叶柄或小枝基端细胞生长速率与着生处细
胞生长速率不一致,从而在分界处各自产生了离层细胞而造
成的。而爪螨、木虱、粉虱、盲蝽、网蝽、网蚜、蚧若虫、叶
蜂、细蛾的参与危害和蚧、蚜等排泄物煤污叶面的影响,更
是进一步损伤了樟叶的输导等功能,从而加快了香樟叶和小
枝的掉落。所以,作为常绿植物的香樟,如果经常落叶、落
枝,这是一种衰败现象,然而,长期以来,人们一般都认为
香樟的落叶(包括落枝)是香樟的自身规律,这是严重的错
误看法,必须及时纠正。
3.1.3 观察香樟黄化叶下部绿叶虫害的结果表明,在温度
适宜地区,香樟初次产生黄化叶主要是由于香樟绿叶(即功
能叶)连年遭瘤瘿螨的不断危害,又不断落叶,最后导致香
樟体内有机营养严重缺乏,致使吸收根因“饥饿”衰败或死
亡,不能正常吸收无机营养造成的。因此,当香樟在抽生新
叶时,一旦得不到正常的有机营养或完全的无机营养时,叶
绿素就不可能合成,所以就产生了黄化。而爪螨、木虱、粉
虱、盲蝽、网蝽、网蚜、蚧若虫、叶蜂、细蛾等的参与危害
绿叶(功能叶),更是加重了生理损伤,从而加快了黄化叶的
产生,同时,瘤瘿螨又对新生黄叶进行危害,加深了新生黄
叶的黄化程度。因此,作为常绿植物的香樟,新生叶如果突
然出现黄化,这是一种严重衰败现象。然而,长期以来,人
们一般都认为香樟叶黄化是种植土中有建筑垃圾及缺铁、钙
元素造成的,这是严重的错误结论(笔者曾于2011年将11
株香樟苗栽在下部分别有砖石、石灰渣和水泥渣的花盆里,
经过近3年的观察发现,盆底垫砖石、石灰渣和水泥渣由于
通气性好,香樟不仅不会黄化,相反促进了香樟的正常生
长),必须及时纠正。
3.1.4 观察黄化香樟上黄化叶虫害的结果表明,黄化香樟
不但不易返绿,还会继续萌发黄化叶,其主要原因也是因为
新生黄化叶下部的黄叶又会连年不断地遭受瘤瘿螨的疯狂危
害,再加上黄叶本身光合制造的有机物少所造成的,其继续
黄化机理与上述第一次出现黄化叶时的机理相同。黄化香樟
最后全株枯死的原因主要也是由于新生黄叶连年不断遭瘤瘿
螨疯狂危害,又不断掉落,最后因黄化叶制造的有机物越来
越少,树体内有机营养枯竭,致使吸收根最后全部死亡造成
表2 瘤瘿螨和参与害虫危害叶率观察结果
注:在纯遭瘤瘿螨危害的叶片中,落叶414张,落枝上叶63张,黄化叶下部绿叶349张,黄化叶274张。
叶片
数(张)
1 141
147
480
889
576
3 233
瘤瘿螨
99.9
100
98.8
97.5
99.2
99.1
爪螨
18.4
1.4
4.3
3.0
16.3
8.7
木虱
7.3
5.4
1.5
11.7
6.7
6.5
粉虱
6.7
1.4
3.1
16.1
6.9
6.8
网蝽
12.2
8.9
3.0
4.8
盲蝽
19.7
1.4
9.1
4.5
23.4
11.6
被观察
叶类型
落叶
落枝上叶片
黄叶下部绿叶
黄叶下部黄化叶
未黄化香樟绿叶
合计或平均数
遭下列害虫危害叶率(%)
蚧若虫
4.7
2.7
1.3
10.0
3.7
网蚜
2.2
2.7
0.8
1.8
0.2
1.5
叶蜂
2.6
4.7
3.5
2.9
2.7
细蛾
1.1
3.3
0.4
0.8
1.1
畸形率
(%)
97.7
100
99. 6
90.9
99.9
97.6
(下转第139页)
表1 瘤瘿螨危害樟叶观察结果
注:落枝共计19根,每根平均长42 cm,每根平均有叶7.7张;瘿瘤紧靠并凸入叶脉两侧或一侧;其中叶呈簸箕形或正勺光合面积明显
小于正常叶光合面积。
被观察
叶类型
落叶
落枝上叶片
黄叶下部绿叶
黄叶下部黄叶
未黄化绿叶
合计或平均数
叶片数
(张)
1 141
147
480
889
576
3 233
瘿瘤总

7 895
609
1 888
2 505
2 299
15 196
平均每
叶瘤数
5.8
4.1
3.9
2.8
4.3
4.2
单叶最多
瘿瘤数
99
13
13
14
13
-
有瘤叶
率(%)
99.9
100.0
98.8
97.5
99.2
99.1
瘤内若虫
总数(条)
1 510
0
1 407
1 521
1 945
6 383
平均每叶
若虫数(条)
0.8
0
2.9
1.7
5.1
2.1
单瘤若虫最
多数(条)
75
0
41
38
41
-
有若虫
叶率(%)
13.0
0
38.5
24.6
42.7
23.8
叶畸形
率(%)
97.7
100.0
99.6
90.9
99.9
97.6
- 139 -
上海农业科技 2014-4
表3显示,各处理区的各期均增长率和茎/日数有高有
低。处理(3)6月2日的茎蘖/丛比2月26日的增长5.85倍,
但茎/日平均低于处理(1)和(2)。处理(1)茎/日平均
为1.83茎/日,处理(2)为1.80茎/日,名列首位和次位。
斑的发生率等因素影响着草茎的质量。根据考察结果(见表
4),处理(1)的有效草茎率为48.9%,其中>120~130 cm
草茎占16.2%,最长草茎132 cm,单茎干重0.283 g,梢
枯、黄斑病未见发生,草茎淡翠绿色,草茎的品质、产量表
现第1;其次为处理(2),处理(3)较差。处理(1)、(2)、
表4 蔺草田不同肥料追施效果试验的草茎性状及产量
茎 /

83.2
79.3
75.6
72.3
占总茎
蘖(%)
48.9
44.0
36.3
37.1
≥90~120
cm(%)
83.1
89.3
90.9
90.3
>120~
130 cm(%)
16.2
10.7
9.1
9.7
>130
cm(%)
0.7
0
0
0
>120
cm单茎
直经(mm)
2.20
2.00
1.90
2.08
最长
茎长
(cm)
132.0
126.0
130.0
128.0
处理
1
2
3
4(CK)
≥90 cm 草茎分级占比
梢枯
率(%)
0
0
0
0.46
着花
率(%)
18.8
35.6
31.4
30.5
黄斑
率(%)
0
1.15
1.8
2.76
鲜茎
1.069
1.042
0.985
1.037
产量(kg/
667 m2)
423.8
394.0
355.2
357.9
干茎
0.283
0.276
0.261
0.275
比 C K
±(%)
18.4
10.09
-0.75
-
≥900 m草茎性状 草茎
色泽
淡翠绿
淡绿
深绿
绿
单茎重(g)
表3 蔺草田追施不同肥料对茎蘖消长的观测
天数
(d)
-
31
31
36
茎蘖/丛
31.7
78.7
150.0
210.0
期均+(%)
-
148.3
90.6
40
茎/日
-
1.52
2.3
1.67
茎蘖/丛
32.0
76.7
151.7
207.5
茎/日
-
1.44
2.42
1.55
期均+(%)
-
139.7
97.8
36.9
观测日期
(月/日)
2/26
3/29
4/27
6/2
处理(1) 处理(2)
期均+(%)
-
136.9
118.9
32.4
茎蘖/丛
29.0
68.7
150.4
198.6
茎/日
-
1.28
2.64
1.34
茎蘖/丛
30.0
68.4
136.7
190.0
茎/日
-
1.24
2.2
1.48
期均+(%)
-
128.0
99.9
38.9
处理(4)(CK)处理(3)
2.3 草茎的质量和产量
决定单位产量的因素为单位有效草茎数,即单位丛数及
每丛有效茎数。单位丛数一般为1.8万丛/667 m2,各处理
区相同,每丛有效茎的差异导致了草茎的长度、长草率、草
茎粗、单茎重、单位产量差异,草茎长度、茎重、梢枯、黄
(3)的产量依次为423.8、394、355.2 kg/667 m2,比CK
区分别增18.4%、10.09%、-0.75%。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土力根”微生物肥对蔺草的品质、产
量影响较大,有明显的促根、促蘖作用,草茎长,有效草
茎多,成草率高,单茎重,无梢枯、黄班病的发生,色泽
淡翠绿色,富有光泽;草茎品质有效改善,产量比CK增
产18.4%。
的,因此,当吸收根内死亡导管受潮膨胀受堵,水分很难上
传时就会出现枯枝或全株枯死的情况。在上述两种现象中,
爪螨、木虱、粉虱、盲蝽、网蝽、网蚜、蚧若虫、叶蜂、细
蛾、叶蝉等的参与危害和高温及严寒的影响,加快了黄化香
樟继续黄化、衰败和死亡的速度。
3.1.5 观察香樟畸形叶虫害的结果表明,香樟叶的畸形也
主要是由瘤瘿螨疯狂危害造成的,其中叶呈簸箕形或正(反)
勺形或叶缘波浪式皱折,主要是叶脉输导组织受害后,导致
叶背和叶表面生长不一致而造成的,主脉在瘿瘤处向下折成
钝角,主要是主脉直接遭瘿瘤压迫后造成的。而爪螨、木虱、
粉虱、盲蝽、网蝽、网蚜、蚧若虫、叶蝉等参与危害,则加
重了叶片畸形,如木虱参与后,畸形叶正面就会因细胞受刺
激出现一个个远比樟瘿瘤大的瘤状突起或叶背明显凹陷,有
时畸形叶还会转变成拳头形;爪螨、粉虱、蚜、蝽等参与后,
畸形叶面会因受损不均,导致细胞生长速率不一,出现凹凸
不平或更加卷曲,所以,樟叶的畸形度不仅反映了叶片生理
性损伤的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叶片受刺吸式害虫为害的程度。
3.1.6 观察未黄化香樟绿叶虫害结果表明,除幼苗和极少
数苗木外,各地的未黄化香樟树叶上的虫害严重情况与上述
落叶、黄化叶下部绿叶和黄化叶上的虫害严重情况基本一
样,所以,樟瘤瘿螨仍是普遍危及国内香樟的最主要元凶。
3.2 启 示
以樟瘤瘿螨为主的害虫连年疯狂危及樟叶,造成香樟严
重的生理性损伤,最终导致整株香樟衰败、死亡,这一规律
在国内外首次发现,给园林工作者又有了新的启示。因此,为
挽救黄化和暂未黄化香樟,要把栽培工作的重点放在主治瘤
瘿螨、兼治其它害虫上,认真运用和创新剌吸式害虫的防治
方法,全力保护常绿树种的“功能之叶、生命之叶”,促使香
樟的地上部分长势越来越好,从而长期巩固和发展香樟的绿
化成果。
———————
参考文献
[1] 胡和元.香樟黄化衰亡主要原因及挽救措施[J].上海农业科
技,2012,(3):104~105.
[2] 胡和元,熊志安,范先荣,等.松树死亡主要原因及对策[J].上海
农业科技,2007,(2):66~69.
[3] 吴梅.香樟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关键[J].上海农业科技,
2011,(4):87~88.
[4] 申东虎.石榴树新叶畸形的发生原因及对策[J].科学种养,
2010,(5):28.
[5] 张燕.女贞瘤瘿螨在贵阳地区发生与为害研究[J].植物保护,
2007,(4):86~89.
[6] 吕继宏,卢志足.木樨瘤瘿螨生物学特性的观察[J].森林病虫通
讯,1991,(3):19~20.
[7] 张建萍,邹圣冬,鲁素玲,等.枸杞瘤瘿螨的发生与危害[J].新
疆农业科学,2000,(Z1):130~132.
[8] 刘方勤,徐燕,胡和元.大树移栽死亡的主要原因及避免措施[J].
上海农业科技,2013,(1):93~94.
****************************************************************************************************************
(上接第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