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国食用菌 2014,33 ( 4) : 12 ~ 13
EDIBLE FUNGI OF CHINA
CN53-1054 /Q ISSN 1003-8310
* 项目来源:陕西省科学院重点项目与产业化专项“秦巴山区食用菌产业高值化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2013k-03)。
作者简介:祁鹏 (1984-),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型真菌调查、保护与开发方面的研究。E-mail:qipeng-325@ 163. com
**通信作者:李峻志,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型真菌种质资源、代谢产物、标准化生产技术等研究开发工作。E-mail:xianjunzhi@ 163. com
收稿日期:2014-04-30
〈资源开发〉
五棱散尾鬼笔———陕西省新发现简报*
祁 鹏,李峻志**,李安利,戴 璐,吴小杰,张黎光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4300)
摘要:在陕西省杜陵国家遗址公园发现 1 种鬼笔目真菌,经鉴定确认为五棱散尾鬼笔 Lysurus mokusin ( Cibot: Pers. )
Fr.。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此前该菌在陕西省内未有报道和文献记载,因此,本次调查发现增加了该菌在我国种质资
源分布的地区。
关键词:五棱散尾鬼笔; 秦岭菌物标本馆; 散尾鬼笔属
中图分类号:S646. 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8310 (2014)04-0012-02
Lysurus mokusin———The Brief of New Discovery in Shanxi Province
QI Peng,LI Jun-zhi,LI An-li,DAI Lu,WU Xiao-jie,ZHANG Li-guang
(Microbiology Institute of Shanxi,Xi’an Shanxi 710043)
Abstract:The Phallales fungi was found in Du - ling National Park of Shanxi province,which was identified as Lysurus mokusin
(Cibot:Pers.)Fr.. So far,according to relevant literatures,there were not any reports and literatures about the fungi in Shanxi
province. Therefore,the survey had increased the distribution area of germplasm resources of the fungi in China.
Key words:Lysurus mokusin;Herbarium of Microbiology Institute of Shanxi;Lysurus
五棱散尾鬼笔属担子菌亚门、腹菌纲、鬼笔目、笼
头菌科、散尾鬼笔属真菌[1],最早由在中国采集真菌标
本的天主教传教士 P. Cibot 在北京郊区采集到,并于
1775 年发表在俄国科学院研究报告 (Nov. Com. Acad.
Sci,Petrop.,19:373-378)上。五棱散尾鬼笔分布地
区广泛,但目前陕西、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尚未见有
五棱散尾鬼笔的分布报道,其余 25 省区 (含台湾省)
均有分布。
近年来,笔者及课题组成员针对秦岭中段及周边地区进
行大型真菌种质资源调查时,于陕西西安杜陵国家遗址公园
首次发现五棱散尾鬼笔 Lysurus mokusin (Cibot:Pers.)Fr.,
增加了我国五棱散尾鬼笔的分布地区。该菌标本已保藏于秦
岭菌物标本馆 (SXIM),现将其简介如下:
1 采集地及生境
本次发现采集的五棱散尾鬼笔散生于杜陵国家遗址公园
阔叶林林地上,其生境阴暗湿,周边有枯草朽叶。
2 主要特征
2. 1 菌蕾
菌蕾白色,近卵形或卵圆形,直径 1 cm ~ 4 cm,无恶臭。
2. 2 子实体
担子果张开后高 6 cm ~ 13 cm,菌托苞状,白色,高 2 cm
~3 cm;菌柄棱柱形,4 棱 ~ 5 棱柱,具明显纵行凹槽,肉色
至粉红色,海绵状,外表呈凹凸不平的泡状,中空,高 5 cm
~ 13 cm,直径 1 cm ~ 1. 8 cm,向下渐细;顶部有 4 枚 ~ 5 枚
托臂,托臂常强烈连生但末端分开且渐尖,长 1. 5 cm ~ 3 cm,
初期相连,成熟后分开,红色,其上有凹槽,有时在托臂顶
端形成长约 1 mm ~ 5 mm 的短尾巴;孢体生于托臂凹槽内或
内侧,幼小时橄榄色,成熟时暗褐色,黏稠,有臭味。一般
认为有毒,但也有记载可以食用或药用[1 - 5]。
2. 3 孢子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担孢子近圆柱状短杆状,(3 ~ 4)
μm × (1 ~ 2)μm,半透明,近无色至淡色,外孢壁平滑。
见图 1 ~图 3。
3 讨论
经查阅《中国真菌志第二十三卷鬼笔目》、《中国大型真菌》
等相关文献,根据该菌标本具备菌柄 4棱 ~5棱,白色,托臂红
色[1]等五棱散尾鬼笔的显著分类特征,并依据标本颜色、形态
及孢子形态、大小特征,确认该菌为五棱散尾鬼笔。
DOI:10.13629/j.cnki.53-1054.2014.04.004
一些学者认为可在五棱散尾鬼笔种内分出 1 个中华变型
Lysurus mokusin f. sinensis (Lloyd)Kobayasi,区别在于原变型
的是孢托顶端有尖细不育的喙状突起。但《中国真菌志第二
十三卷》中认为这并不是 1 个很稳定的分类学特征,在同一
份标本中同时会出现具有明显喙状突起至没有突起的过渡类
型的标本存在,因而没必要区分出这一变型。笔者本次所采
集的五棱散尾鬼笔的标本,也出现了同批标本中存在明显喙
状突起至无突起的标本,因此,笔者亦认同《中国真菌志第
二十三卷》中的观点。
查阅国内近三十年来有关五棱散尾鬼笔的相关专著、期
刊,均未见有该菌在陕西省的分布记载。因此,本次于陕西
省杜陵国家遗址公园发现五棱散尾鬼笔,扩增了该菌在我国
种质资源的分布地区。
[参考文献]
[1] 刘波. 中国真菌志第二十三卷鬼笔目 [M]. 北京:科学出版
社 2005.
[2] 卯晓岚. 中国大型真菌 [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0.
[3] 刘波,鲍运生. 中国鬼笔属真菌 [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1982,5 (4):35-40.
[4] 戴芳澜. 南京的鬼笔菌 [J]. 真菌学报,1982,1 (1):1-9.
[5] 臧穆,纪大干. 我国东喜马拉雅区鬼笔科的研究 [J]. 真菌学
报,1984,4 (2):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109-117.
( 上接第 11 页)
[32] Wieland T. Interaction of phallotoxins with actin [J]. Advances in
Enzyme Regulation,1977 (15):285-300.
[33] 刘淑静,张慧明,李富,等. 毒菌毒素及其应用于生物防治的
研究进展 [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 (3):82-83.
[34] 张微思,张志国,程霞,等. 鹅膏菌属研究进展 [J]. 中国食
用菌,2006,25 (6):10-11,13.
[35] 金刚,党建章,张丽君,等. 抗肿瘤阳离子肽:特征、作用机
制及展望 [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1):28-34.
[36] 谢书越,穆丽霞,廖森泰. 抗肿瘤活性肤的研究进展 [C]. 广
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127-134.
[37] 张志光,李常明,李东屏. 几种不同鹅膏菌毒素对真核生物 RNA
聚合酶Ⅱ抑制作用的比较研究[J]. 菌物系统,16 (4):311-314.
[38] Grna A. Amanitin and cancer - a promising hope [J]. Ohio Journal
of Science,1985 (85) :38-39.
[39] 王辉,包海鹰. 黄盖鹅膏中二羟鬼笔毒肽 (PHD)的抗肿瘤活
性研究 [J]. 菌物研究,2010,8 (1):48-51.
[40] 唐瑗璘,罗强,丁文,等. 两株野生鹅膏菌水相多糖的体外抗
肿瘤细胞活性研究 [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
(6):792-796
[41] 王玉玲,包海鹰,徐璐,等. 玫瑰红鹅膏主要肽类毒素的
HPLC 测定及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活性 [J]. 微生物学报,
2011,51 (9):1205-1211.
[42] 杨永红,黄琼. 四种毒蕈对桃潜叶蛾的作用 [J]. 中国生物防
治,2000,16 (4):188-189.
[43] Mier KS,Mier ND,王鸣,等. 高等真菌拒食剂及驱避剂性质研
究 [J]. 云南植物研究,1998,28 (2):193-196.
[44] Noman Mier,杨永红. 蘑菇和毒蕈子实体的杀虫作用研究 [J].
中国食用菌,1998,17 (6):40-43.
[45] 刘淑静,张慧明,李富,等. 毒菌毒素及其应用于生物防治的
研究进展 [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 (3):82-83.
[46] Rumackh,Salzmane. Mushroom poison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 Florida:CRCPress,West Palm Bench,1978.
[47] 花小梅. 林木菌根化栽培技术及应用技术 [M]. 北京:中国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3.
[48] 张志光,李常明,李东屏. 鹅膏菌多肽素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
应用 [J]. 卫生研究,1999,28 (1):60-63.
31第 33 卷 第 4 期 祁 鹏等:五棱散尾鬼笔———陕西省新发现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