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大叶醉鱼草的扦插繁殖正交试验分析



全 文 :大叶醉鱼草的扦插繁殖正交试验分析
刘 琴, 龚元圣, 陈 贤, 王建海, 陈福建, 李雪飞
(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01)
摘 要:在 2 种扦插基质(草炭土+珍珠岩以及红土、河沙等比例混合的混合土+珍珠岩)和 2 种 IBA 浓度(500 mg/L、
800 mg/L)条件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 4 个大叶醉鱼草育种品系(YB-01、YB-02、YB-03 和 YB-04)进行了扦插试验。 结
果表明:4 个品系均属于皮孔生根型,扦插繁殖较好的品系为 YB-03、YB-04 和 YB-02,而品系 YB-01 较弱;2 种扦插基质
比较,生根率以混合土+珍珠岩的较高,生根数则以草炭土+珍珠岩较好,而 2 种基质的根长差异不显著;IBA 浓度在生根
率和根长上的作用差异可忽略,生根数以 500 mg/L 的 IBA 浓度为好;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生根数和根长 2 个根系生长量
指标呈相关性较小的显著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大叶醉鱼草; 扦插繁殖; 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S68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74X(2008)11-0032-03
Analysis on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of cutting propagation of
four Buddleja davidii breeding lines
LIU Qin,GONG Yuan-sheng,CHEN Xian,WANG Jian-hai,CHEN Fu-jian,LI Xue-fei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 China)
Abstract:In this cutting propagation experiment,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applied to test 4 lines of Buddleja
davidii (YB-01, YB-02, YB-03, YB-04 ), 2 kinds of media (peat soil+ perlite and the mixed soil composed of clay and sand in
equal proportion+ perlite), and 2 levels of concentration of the rooting reagent IBA(500 mg/L, 800 mg/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ne YB-03, YB-04 and YB-02 had good abilities of cutting propagation, and YB-01 was in the second place. 4 lines all
belonged to lenticel rooting type. Of two kinds of media, the mixed soil composed of clay and sand in equal proportion + perlite
had a good effect on rooting rate, and peat soil+ perlite had good effect on rooting number. The difference of the effect of media
on rooting length had no significance. Besides, the difference of the effect of IBA concentration on rooting rate and rooting length
had no significance,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500 mg/L had a good effect on rooting number. There wer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ooting number and rooting length.
Key words:Buddleja davidii; cutting propagation; orthogonal experiment
收稿日期:2008-05-07
基金项目:云南农业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A2002002)
作者简介:刘琴(1979-),女,在读硕士生
通讯作者:陈贤(1972-),男,硕士,副教授,E-mail:cx7201@
sina.com
大叶醉鱼草(Buddleja davidii)为马钱科(Loganiaceae)
醉鱼草属(Buddleja L.) 多年生速生常绿灌木。 其适应
性强,长势旺,树型大多为开心辐散型,枝叶婆娑,花朵
繁茂,花、叶和植株均可供观赏,花色多、花序长﹑花量
多,幽雅的芳香和鲜艳的花色能引诱众多蝴蝶,故又被
称为“引蝶之花”[1],极富观赏性;花期多在 6~10 月,可
达 2~7 个月,在园林绿化上能弥补夏季植物开花稀缺
的不足;此外,大叶醉鱼草植株的病虫害少、耐修剪、管
理粗放,是珍稀的优良园林树种[2-5]。 目前,我国对大叶
醉鱼草的繁殖特点及快繁技术少见报道, 为此我们对
从北京引入昆明的 4个大叶醉鱼草育种品系进行扦插
繁殖试验,计划筛选出适宜的扦插繁殖方案,以期对无
性快繁技术体系进行种质创新, 为同类研究和生产应
用提供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大叶醉鱼草品系为 YB-01(紫花)、YB-02(粉
花 )、YB-03(黄花 )和 YB-04(蓝花 ),均属灌木,主干较
短,枝梢和叶背均密被白色短绒毛,叶片披针形、对生;
花序为较大的圆锥花序,小花多、且呈漏斗状,先端 4
裂,蜜香味浓厚;果实为蒴果。 各供试品系的具体形态
特征如下:(1)YB-01,平均主干高 5.0 cm,分枝高度较
广东农业科学 2008 年第 11 期32
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08.11.027
低, 叶色墨绿, 花序中的小花先端和筒状基部均呈紫
色,花冠长 1.10 cm、先端直径 0.64 cm;(2)YB-02,平
均主干高 4.0 cm,分枝高度较低,叶色灰绿,花序中的
小花先端和筒状基部均呈粉色,花冠长 1.00 cm、先端
直径 0.55 cm;(3)YB-03,平均主干高 5.0 cm,分枝高
度较低,花序中的小花先端白色,筒状基部深黄色,花
冠长 1.27 cm、先端直径 0.61 cm;(4)YB-04,平均主
干高 5.5 cm,分枝高度较低,花序中的小花先端和筒
状基部均呈蓝色,花冠长 1.20 cm、先端直径 0.63 cm。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 2007年 9 月进行,设 3 个处理因子, 以 A
因子大叶醉鱼草品系 (4 个水平,A1 为 YB-01、A2 为
YB-02、A3 为 YB-03、A4 为 YB-04)、B 因子扦插基质
(2个水平,B1为草炭土+珍珠岩,B2为红土、河沙等比
例混合的混合土+珍珠岩)和 C 因子 IBA 浓度(2 个水
平,C1 为 500 mg/L、C2 为 800 mg/L), 按正交设计 L8
(4×22)组成 8个处理(表 1)[5]。 采集木质化程度较高的
饱满的 1 年生枝条,剪取长 6~9 cm、具 2~3 个腋芽的
节段作为插条, 扦插前用 IBA 的乙醇溶液醮 10 s,然
后立即斜插入基质,将各处理置于温室,控制日平均气
温为 20℃。 每个处理 2 次重复,每个重复 40 个插条。
试验期间每隔 3 d观察 1次,扦插培养 30 d后调查所
有处理的生根枝条数,统计生根率。
1.3 数据处理
方差分析按正交设计 L8(4×22)的正交表随机化后
进行,同一处理重复间的差异估算试验误差。若处理误
差 F 检验不显著,两个误差合并为合并误差,进行各
因子的 F 检验; 若处理误差 F 检验显著或极显著,以
试验误差分析各因子的 F 检验,同时空列与 A 因子和
B 因子间互作存在混名关系,说明存在 A 因子和 B 因
子间互作,可分析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5-6]。
生根率的分析,为确保方差的一致性,若平均生根
率<30%或>70%时, 在方差分析前对原始数据进行反
正弦转换 [6];根长和根数的分析,每个重复随机抽查插
条 5 条,以平均值进行方差分析;每个重复随机抽查 5
条插条的根长和根数为原始数据组成 80 个样本进行
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系、 基质和 IBA 浓度对大叶醉鱼草生根率
的影响
扦插培养 30 d后对各处理进行观察发现,所有插
条均属于皮孔生根型, 均在下剪口上方第 1 节附近生
根。 各处理的平均生根插条数和生根率的调查结果见
表 2。 由表 2可知,A因子(品系)和 B因子(基质)不同
水平间均引起生根率产生显著变化 (F 值分别为
6.310*、9.948*,均达到 5%差异显著水平),其中品系
以 YB-04 和 YB-03 较好;基质以混合土+珍珠岩的效
果较好;而 C 因子(IBA 浓度)不同水平间未引起生根
率产生显著变化(F 值为 0.007,未达到 5%差异显著水
平)。 此外,处理试验误差引起生根率产生显著变化(F
值为7.1168*,达到 5%差异显著水平),说明存在品系
和基质间对生根率影响的互作效应。
不同处理对大叶醉鱼草生根率的影响调查结果见
表 3。 从表 3 可见, 在 8 个扦插处理中,A3B2 处理和
A1B2 处理的生根效果较好,而 A1B1 处理的生根效果
最差。
2.2 不同品系、基质和 IBA 浓度对大叶醉鱼草生根数
的影响
方差分析和因子水平间的比较结果(表 3)表明,
处理误差 F检验不显著, 将 2个误差合并为合并误差
进行各因子的 F 检验,结果 A 因子(品系)、B 因子(基
质)和 C 因子(IBA 浓度)的不同水平间均引起枝条生
根数产生极显著或显著的影响(F 值分别为 13.692**、
因子
水平
A1
A2
A3
A4
B1
B2
C1
C2
试验插条数
(条)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生根插条数
(条)
22
25
30
26
24
28
26
26
生根率
(%)
55.0bB
62.5bAB
75.0aA
65.0abAB
60.0bA
70.0aA
65.0aA
65.0aA
生根数
(条)
8bB
12aA
13aA
11aA
12aA
11bA
12aA
10bB
表 2 不同因子水平对大叶醉鱼草生根率和生根数的影响
注:(1)表中同指标的差异显著性为相同因子内不同因子水
平间的比较;(2)表中同列数据后小写英文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
显著,大写英文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极显著,表 3 同。
表 1 正交试验方案
处理
1
2
3
4
5
6
7
8
A
2
2
1
1
3
3
4
4
B
2
1
2
1
2
1
2
1
C
2
1
2
1
1
2
1
2
因子水平
注:表中 A 代表大叶醉鱼草品系,B 代表扦插基质,C 代表
IBA 浓度。
33
处理
A3B2
A1B2
A4B2
A2B1
A3B1
A4B1
A2B2
A1B1
试验插条数
(条)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生根插条数
(条)
33
28
27
26
26
25
24
16
生根率
(%)
82.5aA
70.0abAB
67.5bAB
65.0bB
65.0bB
62.5bB
60.0bBC
40.0cC
表 3 不同扦插处理对大叶醉鱼草生根率的影响
13.257**、6.244*,均达到 5%或 1%差异显著水平),且
不存在品种和基质间对生根率影响的互作效应。其中,
品系以 YB-03、YB-04 和 YB-02 的生根效果较好,基
质以草炭土+珍珠岩效果较好,IBA 浓度以 500 mg/L
的效果较好。
2.3 不同品系、基质和 IBA 浓度对大叶醉鱼草根长的
影响
方差分析和因子水平间的比较结果表明, 处理误
差 F 检验不显著,2 个误差合并为合并误差进行各因
子的 F 检验,A 因子(品系)、B 因子(基质)和 C 因子
(IBA浓度)的不同水平间对插条生根后根长影响差异
均不显著 (F 值分别为 3.159、0.126、2.159, 均未达到
5%差异显著水平), 说明 3 个试验因子对根长的影响
不同水平间的差异可以忽略。
2.4 大叶醉鱼草根长与生根数的相关关系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扦插处理的插条根长与
生根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 0.368*〔t0.05(78)=
1.991〕,即生根数多的插条,其根长也较长,但相关程
度较低。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设计, 仅分析代表
性强的处理,因而可节约试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不
同扦插处理试验结果表明,4 个大叶醉鱼草品系在插
条生根率和生根数上的作用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在根
长上的差异不显著, 且插条生根率不高的品系也表现
为生根数少。 说明在表征根系生长量的 2个指标中可
用生根数来表示品系间根系生长量的差异, 生根的难
易与根系的生长量有密切的相关性, 其中扦插繁殖效
果较好的大叶醉鱼草品系为 YB-03、YB-04 和 YB-
02,品系 YB-01较弱,4个品系均属于皮孔生根型。
本研究结果表明,2 种扦插基质对大叶醉鱼草插
条生根率和生根数的影响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生根
率以混合土+珍珠岩的效果较好, 在生根数则以草炭
土+珍珠岩较好,而在根长指标上两种基质的差异不显
著。 说明大叶醉鱼草插条理想的扦插基质在扦插前期
应为混合土+珍珠岩,待开始生根后转为草炭土+珍珠
岩,这与枝条在扦插前期需氧量大,后期需保水性、肥
效性强的特点有关,这与同类报道[7-11]相吻合。
2 种生根剂 IBA 浓度(500 mg/L、800 mg/L)在大
叶醉鱼草生根率和根长 2个指标上两种基质的作用差
异可忽略,生根数以 500 mg/L IBA 的效果为好。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插条生根数和根长 2 个根系
生长量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说明生根数多的插条
根长也长,即枝条之间表现出根系生长量上的差异,其
内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德.试验设计与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71-
196.
[2] 陈贤,和寿芳,彭绿春,等.四个大叶醉鱼草育种品系引种适应
性的初步观测分析[J].北方园艺,2007(12):109.
[3] 关文灵 .醉鱼草长在深山人未识 [J].中国花卉园艺 ,2004(2):
34.
[4] 季蒙 .珍稀野生观赏树种 :互叶醉鱼草 [J].内蒙古林业 ,1992
(4):23.
[5] 关文灵,陈贤.醉鱼草属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利用[J].西南农业
学报,2006,19(增刊):371-376.
[6] 明道绪.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 孙学莉.互生叶醉鱼草引种繁殖试验[J].宁夏农林科技,2006
(6):49-49.
[8] 季蒙.互叶醉鱼草引种及繁殖栽培技术研究 [J].辽宁林业科
技,1996(4):5-7.
[9] 曾春霞,孙卫邦.花叶日本醉鱼草的微型快繁[J].植物生理学
通讯,2004,40(2):199.
[10] 孙卫邦, 孔繁才. 云南柱穗醉鱼草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研
究[J].园艺学报,2002,29(1):81-83.
[11] 关文灵.醉鱼草缀园林[J].植物杂志,2003(5):2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