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本草纲目拾遗》错载建兰叶功用



全 文 :2 5 91年第 1 1期 (总 8 57)· 57·
权 , 水湿泛滥 , _五凌于心 。 主要脉证有 : 心悸怔忡 ,
尿少浮肿 , 胸闷气喘 , 不能平卧 , 头 目眩晕 , 形寒肢
冷 , 辱 甲青紧 , 舌苔白滑 , 脉沉而微 。
“ 痰火扰心 ” 的 病机是 , 气郁 化火 , 煎熬津 液成
痰 , 痰火犯扰心神 , 或外感 热病 , 邪热夹痰 内陷心
包 , 则为痰火扰心 。 主要 脉证 : 心烦 口苦 , 不寐多
梦 , 面赤气粗 , 便秘尿赤 , 胡言乱语 , 哭笑无常 , 狂
越妄动 , 打人骂人 ; 舌赤苔黄腻 , 脉弦而滑 。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卫生 技术人 员职称晋升学术
委员会供稿 )
《本草纲目拾遗》错载建兰叶功用
成都中医学院 徐 治 国
i青代赵学敏是继李时珍之后 , 推动我国本草学发
展很有贡献的一位医药学家 。 其著作 《 本草纲 目拾遗》
收载了大量民间药物和外来药 , 而且大多经过亲身实
践 , 证明有效才加以记载 。 因此 , 对 《 本草纲目》 确实
起到了拾遗补阔的作用 , 成为清代有较高学术价值的
本草典籍之一 。 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 仍不免存在
一些错误 , 除已经有同志指出的误将 要科植物扛板归
(贯叶莎 )指为雷公藤外 , 建兰叶记载的错误也是一例。
因为兰花为观贫植物 , 入药治病的机会极少 , 故现今
中草药书籍大多或明或暗地沿用其资料 , 实有以讹传
讹之势 。 随着我国精神文化生活的 日益丰富 , 环境的
美化 , 种植兰花者 日渐普遍 , 在筛选良种的过程中 ,
兰花入药的机会有可能增多 。 因此 , 厘正这个 错误 ,
有其一定的意义 。
兰花 (建兰 ) C y m b i d i u m e n s i f o l i u m ( L . ) Sw . 和兰
草 (佩兰 ) E u P a t o r iu m f o r t u n e i T u r c z . 二者均有 “ 兰 ”
之称 , 故在古代即有混淆的情况 。 而 《 本草纲目拾遗 》
对建兰叶功用记载川 , 却因袭其误 。 现录于下 :
“ 叶 丹溪云 : 建兰叶察金水之气 , 而似有火 , 不
知其能散久积陈郁之气甚有力 。 今时医用以舒通经络 ,
宜泄风邪亦佳 。 《 本草汇》 (清 · 郭佩兰辑 )云 : 兰叶 · · , …
走气道 , 人西方以清辛金 ,不独开胃清肺消痰 , 善能散
积久陈郁之结气 。 今人但赏花香 , 不知用叶 ,亦缺典耳 。
况药味载 《 内经》 甚少 , 兰独擅名 , 所谓 `治之以兰 , 除
陈气也 ’ …… 产闽中者力胜 , 江浙诸种力薄 。辛平甘寒 ,
阴中之阳 , 人手太阴足阳明经 , 亦人足太阴厥阴经 。
生津止渴 , 开胃解郁 , 润肌肉 , 调月经 , 养营气 。 《 本
经》 主利水道 , 因其走气道 , 故能利水消渴 , 除胸中痰
癖 , 杀蛊毒不祥之气 …… 。 ”
上述引文 , 实际上将本草记载兰草 (佩兰 ) 的功用
误作兰花 (建兰 )的功用所致 。 只要核对《 证类本草 , ` 2 ’ ,
特别是《 本草纲目》 兰草项 , 以及与兰草有关的泽兰一
药的发明项“ ’ , 就完全可以证来混淆的情况 。
李时珍已将兰草 (佩兰 ) 、 泽兰 、 兰花三者的原植
物和相应的医疗用途 , 辨析得非常详明 , 并纠正了寇
宗爽 《本草衍义》 和朱丹溪 《 本草衍义补遗吐将兰花 (建
兰 )误认作兰草的错误 。但是 , 赵学敏仍 然引用朱丹溪
的上述错误记载 , 而所引 《 本草汇 》 将兰花 (建兰 ) 叶作
《 内经 》 、 《 本草经》 的兰草 (佩兰 ) , 及其对经文的阐释 ,
则更足证其讹之甚 。 事实上 , 在明清两代其他医药书
中 ,如 《医宗必读》 ` 4 ’ 、 《 本草备要 》 “ ’ 等又未 尝 不 是 如
此 ,然而兰草〔佩兰 )叶的全部功能 , 皆仗其辛香之气而
取效 , 这正是中药治病 “ 或取其气 ,或取其味 ” (徐灵胎
语 ) 的道理 。后世将其功效概括为芳香化湿 、 和中、 解
表 ,是对其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 兰 (佩兰 )为香草 , 古时
用以焚香 、 沐浴 、 佩带 、 泽头 、 避秽 、 疗疾 , 而兰花
(建兰 )叶全无香气 , 不仅名义不符 , 更不能有以上功
用 。 所以清代吴仪洛 《本草从新》 批评说 : “ 士材 (李中
梓 )所著本草 (见 《 医宗必读》 ) , 滥收兰 (花 )叶 , 致无识
之医遂有加建兰叶为引者 。 ” ` 6 ’今天 , 人们固然不再把
兰花 (建兰 )当作佩兰 , 但书本记载兰花 (建兰 ) 叶的功
用 , 迫源溯流 , 仍未摆脱这种错误 , 应该引起注意 。
基于上述 , 兰花 (建兰 )应以花和根入药 , 而其叶
之功用 , 则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
参 考 文 献
( 1 ) 清 · 赵学敏 : 《 本草纲目拾遗 ” 卷七花部 , 286 一 2 87 页 ,
商务印书馆出版 , 1 9 5 5。
( 2 ) 宋 · 唐慎微 : 。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卷七草部上
品 , 18 6页 , 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 1 95 7 。
( 3 ) 明 · 李时珍 : 众本草纲目 》 卷十四草部芳草类 , 8 31 ~ 8 3
页 , 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 i 95 a7
( 4 ) 明 · 李中梓 : 《 医宗必读 · 本草徽要冷 , 1 12 页 , 上海卫
Z毛二出版社出版 , 1 95 7。
( 5 ) 清 · 汪昂 : 《 本草备要》 泽兰 , 创 页 , 商务印书馆出版 ,
19 5 5

( 6 ) 清 · 吴仪洛 : 《本草从新 》 泽兰 , “ 页 , 上海卫生出版社
出版 , 1 95 7 .
DOI : 10. 13288 /j . 11 -2166 /r . 1981. 11. 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