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蒜头状醉鱼草和穿叶醉鱼草对动物离体肠标本的解痉作用



全 文 :4. 1%、柠檬烯 2. 2% 、β-荜澄茄油烯 1. 2% 、反式石
竹烯 1. 5% ;氧化了的化合物为萜品烯-4-醇 1. 1% 、
α-萜品醇 4. 7% 、表荜澄茄醇 1. 7% 、石竹烯氧化物
2. 5%、 verticiol 1. 4%。在氧化了的成分中 , 4种单萜
醇占 6. 1% , 12种倍半萜醇仅占 3. 8% , 3种氧化物或
环氧化物为 2. 5% ,而在姜科植物中α-蒎烯和 β-蒎烯
二者的质量分数大于 67%还是首次报道。向大鼠离
体十二指肠器官浴累积加入挥发油 0. 01~ 1 000μg /
m L,观察十二指肠收缩曲线。结果显示 ,红冠姜种子
挥发油 0. 1~ 1μg /mL低剂量使 6只大鼠中的 5只十
二指肠平滑肌的基础张力明显增强 ; 30~ 1 000μg /
m L高剂量时使所有十二指肠标本在最初的收缩反
应后继尔产生逐渐和显著的松弛。这些作用在十二
指肠被冲洗后可完全逆转。 40 mmo l /L的 KCl和 0.
3μmo l /L的卡巴胆碱可使十二指肠标本产生约
70%的最大收缩 ; 0. 01~ 300μg /m L挥发油对此可
产生松弛作用 , IC50值分别约 4. 12、 3. 80μg /mL,二
者作用无显著差别。 该结果提示该植物挥发油可能
对 Ca2+通过大鼠十二指肠平滑肌细胞膜的流动产生
抑制作用。
(刘在明摘 王锦军校 )
260 蒜头状醉鱼草和穿叶醉鱼草对动物离体肠标
本的解痉作用 〔英〕 /Co rtes A R…∥ Biol Pharm
Bull. -2006, 29( 6) . -1186~ 1190
  蒜头状醉鱼草 Buddlecja scordioides和穿叶醉
鱼草 B. perfoliata在墨西哥民间有多种治疗用途 ,
并显示多种药理活性。尽管前者广泛用于治疗胃肠
疾病 ,但对该植物药理活性的研究鲜有报道。作者研
究了这 2个植物的解痉作用。
将 2个植物的地上部分制备氯仿提取物。 首先
研究了提取物在有或无酚妥拉明和普萘洛尔 (α和 β
肾上腺素拮抗剂 )情况下对离体兔空肠自主收缩的
影响 ,维拉帕米做对照 ;还观察了提取物对 K+ 诱导
的离体兔空肠收缩的作用 ;进行了提取物解痉作用
机制的实验。此外 ,将豚鼠回肠标本用提取物预处
理 ,研究试药对 5-羟色胺 ( 5-HT)、乙酰胆碱和组胺
诱导的收缩的抑制作用。 结果显示 ,氯仿提取物在
1~ 400μg /mL质量浓度对离体兔空肠的收缩产生
明显的舒张作用 , IC50分别为 62. 8、 41. 35μg /m L,与
维拉帕米 ( 50~ 280 nmol /L)相似 ;但标本的静息张
力和自主收缩频率未受影响。 2个提取物在相同质
量浓度范围内可抑制由高浓度 K+ 引起的收缩 , IC50
分别为 27. 6、 27. 3μg /mL,与维拉帕米的作用相似。
还可抑制 Ca2+ 引起的收缩 ,在 50μg /mL时产生最大
抑制作用 (抑制率分别为 55. 8% 、 62. 6% )。 2个提取
物在 50μg /m L时 ,对由 5-HT、乙酰胆碱、组胺引起
的离体豚鼠回肠收缩的抑制率分别为 40. 7%和
35. 7% 、 57. 2%和 54. 3% 、 72. 8%和 64. 8%。 鉴于 2
个提取物都可抑制 K+ 引起的收缩 ,并且是通过 5-
HT、毒蕈碱和组胺受体产生作用 ,表明这 2种植物
有相似的平滑肌解痉机制。实验数据支持了这种观
点 ,即:这些提取物可干扰钙从细胞内贮库释放 ,或
干扰钙与其调节蛋白 (例如钙调蛋白 )的相互作用 ,
也可能是干扰钙信号通路的其他环节。总之上述结
果表明 ,这两种醉鱼草属植物对平滑肌收缩的解痉
作用源于植物中结构相似、含量相近的化合物。
(潘小海摘 潘家祜校 )
261 梨果仙人掌茎多糖对大鼠皮肤损伤的治疗作
用 〔英〕 /T rombet ta D…∥ Phy tomedicine. -2006, 13
( 5) . -352~ 358
  梨果仙人掌Opuntia f icus-indica ( L. )是生长于
南美的热带或亚热带植物 ,作为营养和食品资源在
干旱地区多有栽培 ,其叶状茎具有抗溃疡和疗伤等
活性。 作者研究了该植物茎中 2种多糖提取物对大
鼠大面积深度皮肤损伤的治疗作用 ,特别评价了这
两种多糖对层粘连蛋白沉积的影响。
将雄性 SD大鼠分为 2组 ,每组 6只。2组分别用
于评价仙人掌多糖部位 C(分子量大于 106 Da)和 D
(分子量于 104~ 106 Da之间 )疗伤作用。在每只大鼠
背部制造 3个环形伤口 ,其中 1个伤口用 10%仙人
掌多糖提取部位 C或 D处理 ;另 1个伤口用含 10%
透明质酸对照液处理 ;余下的 1个伤口留作对照。每
个伤口每日处理 1次 ,持续 6 d。最后 1次处理后 24
h ,所有大鼠处死 ,剥取伤口和一正常皮肤组织 ,以
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 结果显示 ,对照伤口
形成一痂 ,下面有 1厚的肉芽组织 ,无新生上皮产
生 ;透明质酸处理的皮肤在痂下出现几层新生的角
质化细胞 ,一些基底层角质细胞出现空泡和胞间膨
胀 ,伤口处形成新皮 ,浸润细胞较少见。多糖部位 C
使伤口处有明显的肉芽组织并形成层化的上皮组
织 ,毛囊和汗腺也有均匀和密集的分布。 经多糖部
位 D治疗后 ,动物伤口痂下也出现新生表皮 ,尽管
颗粒层不明显 ,但角质细胞形成正常 ,新皮显示出
浸润细胞少 ,小血管较多的典型构造 ,多糖部位 C
219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7年第 22卷第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