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紫苏”和“白苏”的本草学研究



全 文 :·考证·
“紫苏”和“白苏”的本草学研究
韩碧群,彭 勇*
(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
摘要 通过对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 ( L. ) Britt. 的名称、产地、功效、基原植物四方面进行本草考证,认为“紫
苏”与“白苏”只是种内形态差异,在植物分类学上应命名一种;但颜色的差别可以作为传统鉴定的方法之一,选择
色紫者入药。为“紫苏”和“白苏”的植物学命名和紫苏的正本清源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本草考证;紫苏;白苏
中图分类号: R2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4454( 2012) 05-0818-04
收稿日期: 2011-11-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0530860)
* 通讯作者:彭勇,Tel: 010-62894462,E-mail: ypeng@ impland. ac. cn。
紫苏按入药部位不同,包括紫苏子、紫苏叶、紫
苏梗,均为常用中药材。中国药典 2010 年版记载的
原植物为唇形科植物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 ( L. )
Britt.〔1〕。然而紫苏在形态上却存在叶色两面均为
绿色、面青背紫、两面均为紫色的差别,前者习称
“白苏”,后两者习称“紫苏”。在历代本草文献及实
际应用中“白苏”和“紫苏”多分别对待,各有所用。
因此,“白苏”和“紫苏”在植物学命名上是否应该区
别对待,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在早期著作
中二者具有不同的学名; 50 年代末第一版《中药
志》〔2〕将“紫苏”作为“白苏”的变种; 70 年代《中国
植物志》〔3〕参考国外分类学者 E. D. Merill 的意见将
“紫苏”与“白苏”合为一种: Perilla frutescens ( L. )
Britt. ; 80 年代,国内中医药学者经考证建议将“紫
苏”作为“白苏”的变种〔4-6〕。“紫苏”定名为 Perilla
frutescens ( L. ) Britt. var. arguta ( Benth. ) Hand-
Mazz.,“白苏”定名为 Perilla frutescens ( L. ) Britt. 。
故对“紫苏”和“白苏”的本草学研究有助于为
紫苏的分类学命名提供参考。
紫苏入药最早见于魏晋《名医别录》〔7〕,分“苏”
和“荏”记载。“苏”即现代俗称之“紫苏”,“荏”即
现代俗称之“白苏”。“苏”条下记载“主下气,除寒
中,其子尤良”。结合现代应用情况来看,这里的
“苏”条下记载了紫苏叶和紫苏子的功效。历代本
草中,多在“苏”或“紫苏”项下分别介绍紫苏子和紫
苏叶。“紫苏叶”之名最早见于明《滇南本草》〔8〕,
“紫苏子”之名最早见于唐初《药性论》〔9〕。或以“紫
苏”、“苏叶”作为紫苏叶的正名记载,如明《本草品
汇精要》〔10〕,清《本草分经》〔11〕等。紫苏梗的药名则
在原植物名后加“茎”和“梗”等,称“苏茎”,“苏
梗”,“紫苏茎”,“紫苏梗”等。《名医别录》〔7〕中
“荏”条下分“荏叶”和“荏子”收载,分别为白苏叶
和白苏子的药名记载。“荏子”之名沿用到清代始
有“白苏子”之称,白苏梗在本草中应用较少。
关于“紫苏”和“白苏”原植物的别名和地方名
有很多〔12,13〕,如“白苏”又称“白紫苏”、“青苏”( 浙
江) 、“臭苏”( 《中药大辞典》〔14〕) 、“野苏”( 湖南、四
川、云南) ;“紫苏”又称“黑苏”( 江苏) 、“红苏”( 河
北、江苏、两广) 、“青苏”( 浙江) 、“白紫苏”( 西藏) 、
“臭苏”( 广东,福建) 、“香苏”( 东北、河北,福建、广
东) 、“野苏”( 湖南、江西、四川、云南) 等。笔者发
现,原植物“紫苏”、“白苏”在许多省都有混称的情
况。如“白苏”和“紫苏”在浙江都有“青苏”的地方
名; 在湖南、四川、贵州都有“野苏”的地方名。且现
今在四川、贵州、江苏等地仍有将“紫苏”和“白苏”
同等使用的情况。
“紫苏”以子、叶、梗入药;“白苏”以子、叶入药。
其相同药用部位功效有所差别,但具有较大相似性。
只是“白苏”食用多于药用。白苏子,《别录》〔7〕中记
载:“味辛,温,无毒。主咳逆,下气,温中补体”。历
代本草多沿用此说。如《饮片新参》〔15〕: “开肺气,
止逆,治咳喘”;《滇南本草》〔8〕: “开胃健脾”。但对
白苏子的应用更多在食用及油用方面。如《救荒本
草》〔16〕:“子可炒食;又研杂米作粥,甚肥美。亦可笮
油用”。紫苏子,《别录》〔7〕中记载: “苏,味辛,温。
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历代本草多沿用此
说。如《药性论》〔9〕:“紫苏子,无毒,主上气咳逆,治
冷气及腰脚中湿风结气”; 《本草蒙筌》〔17〕: “润心
肺,止咳逆,消五膈,破癥坚”。此外,紫苏子也作食
·818·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5 卷第 5 期 2012 年 5 月
用和油用。如《食物本草》〔18〕: “子,研汁煮粥长食,
令人肥白身香”。白苏叶辛温无毒入脾肺二经。辛
温入脾则“调中”( 晋《别录》〔7〕) ,则能“消宿食”( 宋
《日华子》〔19〕) 。辛温入肺则“调气”、“解表”( 宋
《日华子》〔19〕) ,祛风,治咳喘、伤寒、风湿。紫苏叶
辛温无毒入脾肺二经,后增入心、肝经。晋有“下
气”之说,如《别录》〔7〕,盖此时紫苏叶与紫苏子合并
记载之故。自明起对紫苏叶“解表”的认识才逐步
完备,如“辛温能散,气薄能通,味薄发泄,专解肌发
表,疗伤风伤寒”( 明《药品化义》〔20〕) 。自宋代起紫
苏的功效延伸到能止血。明代李时珍提出“味辛入
气分,色紫入血分”〔21〕的说法以后,此说一直延续,
清代医家把色紫提升到了与味辛同等重要的位置,
本草著作中往往提味辛必言色紫。但现代认为紫苏
入脾肺二经,应用也少有涉及止血。本草中紫苏梗
基本都是在“苏”或“紫苏”项下介绍,且梗与叶并
用,认为功效相似,只是梗下诸气略缓,体稍虚者宜
用。单用茎最早见于宋《本草图经》〔22〕: “其茎并
叶,通心经,益脾胃……若欲宣通风毒,则单用茎,去
节大良”。到明代则注意到紫苏茎能行气安胎。
现代研究也表明“白苏”与“紫苏”同样具有显
著的解热、止呕、镇咳与平喘作用,且“白苏”挥发油
小鼠口服毒性显著小于“紫苏”挥发油〔23〕。二者最
大的区别在于自宋代起紫苏叶皆入血分,能止血。
现代研究表明“紫苏”能缩短出、凝血时间〔24〕。宋代
兴起的法象药理是当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根据植
物的形态、习性、生态、传说等解释其性味归经与药
效。“紫苏”色紫入血分的论断不能不说没有受到
法象思想的影响。“白苏”是否也具有止血的功效
有待现代研究。
“紫苏”和“白苏”从《名医别录》中就分条记
载,分别应用,其有各自稳定的药名。但地方名和别
名则有混同使用的情况。二者虽然分别入药,但功
效却有很大的相似性,有的地方甚至混用。对于
“紫苏”和“白苏”原植物的认识,《尔雅》〔25〕云:“苏,
桂荏”;《广雅》〔26〕云: “荏,苏也”,在当时苏和荏本
浑然为一物。而二者何以区别呢,明《本草纲目》〔21〕
云:“苏乃荏类,而味更辛如桂,故《尔雅》谓之桂
荏。”宋《本草图经》〔22〕载: “苏有数种,有水苏、白
苏、鱼苏、山鱼苏,皆是荏类。白苏……亦甚香……
鱼苏……大叶而香……生山石间者,名山鱼苏。”在
这里认为苏属于荏类,但苏气味更辛。苏这类植物
的共同点就是气味辛香。而根据其形态、色泽和使
用价值苏有很多种。可以推测,古人将“荏”作为一
类植物的形态标准,类似于现在的唇形科,而“苏”
作为一类植物的气味标准,类似于现在唇形科中挥
发油含量高的植物。
《名医别录》〔7〕中陶弘景将其定义为:“苏,叶下
紫色气甚香”;“荏,状如苏,高大色白”。并指出“其
无紫色不香似荏者,名野苏,不堪用”。在这里,陶
氏将作为药用的“苏”的定义范围缩小了,专指“叶
下紫色气甚香”者。而药用的“荏”是苏的一种: 荏
“状如苏”,但为其中高大色白者。作为药用的“荏”
的定义进一步缩小了,是“苏”中高大色白者。陶氏
给后人留下的误解在于“苏”项下进一步描述的“其
无紫色不香似荏者,名野苏,不堪用”。后世多落眼
在像荏一样无紫色上,而忽略了“不香”二字。但苏
这类植物最主要的标准就是辛香。这里指的“野
苏”应该是形态和荏相像,但颜色如荏不紫,并且没
有辛香之气的植物。可能是唇形科中叶片绿色且挥
发油含量很低的植物。这种误解导致了后世部分医
家认为荏的颜色不紫,不堪入药。到宋代有了“紫
苏”和“白苏”的称谓。宋《本草图经》〔22〕曰:“苏,紫
苏也……然苏有数种”,又“白苏,方茎,叶圆,不紫,
亦甚香,实亦入药”。从这里进一步可以看出陶氏判
断能否入药的标准,关键在于“不香”,而非“不紫”。
《别录》将入药的苏限定在了“叶下紫”的范围
内,历代本草延续了此标准。宋《本草衍义》〔27〕指
出:“苏,此紫苏也。背面皆紫者佳”。明《雷公炮制
药性解》〔28〕“双面紫者佳”。清《本草述钩元》〔29〕
“皆紫者佳”。本草中对药材紫苏的质量标准有很
大的共识,认为颜色越紫越好。
到了明代,已明确提到紫苏的栽培问题,并通过
栽培加深了对“紫苏”与“白苏”的认识。如明《本草
品汇精要》〔10〕:“紫苏,无毒,附子,植生”。明《本草
蒙筌》〔17〕: “紫苏,各园圃俱栽”。明《救荒本
草》〔16〕:“荏子,所在有之,生园圃中”。明《本草纲
目》〔21〕:“紫苏、白苏,皆以二、三月下种,或宿子在地
自生。其茎方,其叶团而有尖,四围有锯齿,肥地者
面背皆紫,脊地者面青背紫,其面背皆白者即白苏,
乃荏也”。也有文献报道两面皆紫色的“紫苏”在栽
培的过程中随着氮肥施用的增加,会使叶两面变绿
仅叶脉为紫色〔30〕。现代分类学者 E. D. Merill认为,
“紫苏”和“白苏”同属一种植物,变异因栽培而引
起。在唇形科中,像紫苏这样具有“紫”、“白”两种
颜色的植物不在少数,如罗勒、丹参也都存在这样的
情况。
笔者已将部分重要本草中关于“紫苏”和“白
苏”的名称、形态、性味功效的描述整理在表 1 中。
通过对“紫苏”和“白苏”的本草学研究,笔者认为
·918·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5 卷第 5 期 2012 年 5 月
“紫苏”和“白苏”在植物学命名上应作为一种对待。
“紫苏”和“白苏”在民间历来有混称和混用的情况,
本草中所记述的功效有很大的相似性,且在栽培的
过程中加深了对于原植物的认识。现代研究也表明
二者在形态和功效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且在实际生
产中,二者的过渡形态非常之多,很难简单划分,叶
色也会随着栽培条件的不同而改变。“紫”、“白”只
是种内的形态差异,同时与形态差异相应的内在成
分也存在差异,传统鉴定的依据也就在此。选择色
紫者入药是古今一直认可的标准。这也提示了我们
传统鉴定的重要性,及利用形态与成分的相关性进
行品种选育的重要性。
表 1 部分本草中“紫苏”和“白苏”名称、形态、性味功效的记载
书名 年代,作者 摘录
《名医别录》〔7〕 魏晋,陶弘景 荏子,味辛,温,无毒。主治咳逆,下气,温中,补体。叶,主调中,去臭气。苏,
味辛,温。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
《本草经集注》〔31〕 魏晋,陶弘景 荏,状如苏,高大色白,不甚香。其子研之,杂粮作糜,甚肥美,下气,补益。苏,
味辛,温。主下气,除寒中,子尤良。叶下紫色而气甚香。其无紫色不香似荏
者,名野苏,不堪用。子主下气,与橘皮相宜同治
《食疗本草》〔32〕 唐,孟诜 荏子,其叶性温,用时捣之……子,压做油用,亦少破气,多食发心闷。温,补中
益气,通血脉,填精髓……生食,止渴,润肺。紫苏,除寒热,治冷气
《本草图经》〔22〕 宋,苏颂 白苏,方茎,圆叶不紫,亦甚香,实亦入药。苏、紫苏也。旧不注所出州土,今处
处有之……其茎并叶,通心经,益脾胃,煮饮尤甚,与橘皮相宜,气方中多用之。
实主上气咳逆……若欲宣通风毒,则单用茎,去节良。谨按《尔雅》谓苏为桂
荏。盖以其味辛,而形类荏,乃名之。然而苏有数种,有水苏、白苏、鱼苏、山鱼
苏,皆是荏类
《本草衍义》〔27〕 宋,寇宗奭 苏,此紫苏也。背面皆紫者佳。其味微辛甘,能散,其气香。今人朝暮汤其汁
饮,为无益。医家以谓芳草至豪贵之疾者,此有一焉,脾胃寒人,饮之多滑泄,
往往不觉。子,治肺气喘急
《雷公炮制药性解》〔28〕 明,李士材 紫苏,味甘辛,性温无毒,入肺脾二经。叶能发汗散表,温中和胃,除头痛肢节
痛,双面紫者佳。不敢用麻黄者以此代之。梗能顺气安胎。子能开郁下气,定
喘消痰
《救荒本草》〔16〕 明,朱橚 荏子,所在有之,生园圃中。苗高一二尺,茎方。叶似薄荷叶,极肥大。开淡紫
花,结穗似紫苏穗,其子如黍粒,其枝茎对节生……子可炒食; 又研杂米作粥,
甚肥美。亦可笮油用
《本草崇原》〔33〕 明,张志聪 紫苏气味辛温,臭香色紫。其叶昼挺暮垂,禀太阳天日晦明之气。天气下降,
故主下气
《滇南本草》〔8〕 明,兰茂 南苏,味辛,性温,无毒,治伤寒发热,无汗头痛,一切风寒,其效如神。此草治
一切风寒,痰涌结而霍乱转筋,咳嗽吐痰,小儿风症,定痛止喘。梗,能补中益
气。根,能洗疮祛风。同陈皮用,化痰疏风,做菜久食,另人白胖。紫苏叶,味
辛、香,性温。入脾、肺二经。发汗,解伤风头疼。定喘吼,下气,宽膨,消胀,消
痰。苏子,止咳嗽,降痰,定吼喘,下气,消痰涎
《本草纲目》〔21〕 明,李时珍 苏,释名,紫苏《食疗》、赤苏《肘后方》、桂荏。时珍曰: 苏从酥,音酥,舒畅也。
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曰紫苏者,以别白苏也。苏乃荏类,而味更辛
如桂,故《尔雅》谓之桂荏。……时珍曰:紫苏、白苏,皆以二、三月下种,或宿子
在地自生。其茎方,其叶团而有尖,四围有锯齿,肥地者面背皆紫,脊地者面青
背紫,其面背皆白者即白苏,乃荏也。……紫苏,近世要药也。其味辛,入气
分;其色紫,入血分……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宜用子
《本草从新》〔34〕 清,吴仪洛 苏子泻、降气消痰,开郁降气,力倍苏叶,消痰利膈,温中宽肠,润心肺,止喘咳,
肠滑气虚者禁之。炒研。苏梗宣、顺气。顺气安胎。功力稍缓,挟虚者宜之
《本草述钩元》〔29〕 清,杨时泰 紫苏白苏,处处有之,皆以二三月下种,或宿子自生,茎方叶圆带尖,有锯齿
《本经逢原》〔35〕 清,张璐 苏子,辛温,无毒。粗而色深紫者真,细而色淡者假。发明,诸香皆燥,惟苏子
独润,为虚劳咳嗽之专药
《本草求真》〔36〕 清,黄宫绣 紫苏专入肺,兼入心、脾。背面俱紫,辛温香窜,凡风寒偶伤,气闭不利,心膨气
胀,并暑湿泄泻,热闭血衄、崩淋,喉腥口臭,俱可用此调治。取其辛能入气,紫
能入血,香能透外,温可暖中,使其一身舒畅,故命其名曰苏。苏与酥同
致谢:感谢中国中医科学院郝近大研究员和刘悦博士对完成本
文的指导与帮助。
参 考 文 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 一部 . 北
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318-319.
[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编著 . 中药志[M]. 第二
册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421.
[3]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 中国植物志[M].
第 66 卷 .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283-284.
[4]袁钟 . 中药辞海[M]. 第三卷 .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
·028·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5 卷第 5 期 2012 年 5 月
版社,1999: 808-815.
[5]肖培根 . 新编中药志[M]. 第三卷 . 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2: 499,507.
[6]谢宗万 . 中药品种理论与应用[M]. 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8: 906-910.
[7] ( 梁) 陶弘景著,尚志钧辑校 . 名医别录( 辑校本)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96,202.
[8] ( 明) 兰茂著,《滇南本草》整理组整理 . 滇南本草[M].
第二卷 .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 371,374.
[9] ( 唐) 甄權著,尚志钧辑校 . 药性论[M]. 第四卷 . 芜
湖:皖南医学院科研科印,1983: 65.
[10] ( 明) 刘文泰 . 本草品汇精要[M]. 菜部 . 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1982: 858-859,874-875.
[11] ( 清) 姚澜著,陈熠编撰 . 本草分经[M]. 上海:上海科
技出版社影印,1989:第四十叶 .
[12]李文瑞,李秋贵 . 中药别名辞典[M]. 北京:中国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4: 401-403.
[13]谢宗万 . 常用中药名与别名手册[M]. 北京: 人民卫
生出版社,2001: 362.
[14]江苏新医学院 . 中药大辞典[M]. 上册 . 上海: 上海
人民出版社,1977: 717.
[15] ( 清) 王一仁主撰 . 饮片新参[M]. 上海: 上海千倾堂
书局,1936: 83.
[16] ( 明) 朱橚著,王家葵等校注 . 救荒本草校译与研究
[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 356-357.
[17] ( 明) 陈嘉谟撰,王淑民等点校 . 本草蒙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101-102.
[18] ( 元) 李杲编辑,郑金生等点校 . 食物本草[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 373.
[19] ( 五代) 日华子集,尚志钧辑校 . 日华子本草( 辑校本)
[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09,212.
[20] ( 明) 贾所学撰 . 药品化义[M]. 风药 . 北京:北京郁
文书局排印,清光绪三十年:第二叶 .
[21] ( 明) 李时珍著 . 本草纲目[M]. 卷十四 . 北京:中国
书店影印,1988:第七十叶 .
[22] ( 宋) 苏颂著,尚志钧辑校 . 本草图经[M]. 芜湖:皖南
医学院科研科,1983: 546-547.
[23]王静珍,邢永春,陶上乘 . 紫苏与白苏药理作用的研究
[J]. 中国中药杂志,1997,22( 1) : 48-63.
[24]梁明华,曹毅,张晓蓓,等 . 紫苏对动物微血管的影响
和作用机制[J]. 中国微循环,1998,1( 2) : 115-117.
[25] ( 晋) 郭璞注 . 尔雅[M]. 卷八 .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
社,2011: 50.
[26] ( 魏) 张揖撰,( 隋) 曹宪音,王云五主编 . 广雅[M].
卷一〇 . 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
127.
[27] ( 宋) 寇宗奭撰 . 本草衍义[M]. 第十九卷 . 北京: 商
务书馆影印,1957: 130.
[28] ( 明) 季中梓编辑,( 明) 钱允治订正,金芷君校注 . 雷
公炮制药性解[M]. 卷二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 44.
[29] ( 清) 杨时泰原著,黄雄,崔晓艳编著 . 本草述钩元
[M]. 卷八 .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70.
[30]林海伦,杨志芬 . 关于紫苏叶颜色规定的几点探讨
[J]. 中药材,1993,16( 6) : 41-42.
[31] ( 梁) 陶弘景编,尚志钧,尚元勝辑校 . 本草经集注
[M]. 菜部药物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484,
490.
[32] ( 唐) 孟诜原著,( 唐) 张鼎增补,郑金生等译注 . 食疗
本草[M]. 卷下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07,
216.
[33] ( 明) 张志聪著,刘小平点校 . 本草崇原[M]. 卷上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33.
[34] ( 清) 吴仪洛辑,曲京峰,窦钦鸿点校 . 本草从新[M].
卷一中 .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0.
[35] ( 清) 张璐著,顾漫,杨亦固校注 . 本经逢原[M]. 卷之
二 .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66.
[36] ( 清) 黄宫绣著,席与民,朱肇和点校 . 本草求真[M].
卷三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

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


殗殗

70.
《中药材》杂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128·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5 卷第 5 期 2012 年 5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