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杏叶防风及运用



全 文 :药 物 研 究
Themedicinestudy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样品约 1g, 共 6份 , 分别精密
加入相应含量的苦杏仁甙对照品 , 按 2.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
品溶液 , 按 2.3项下实验条件进行测定 , 计算加样回收率,
得苦杏仁甙的回收率为 101.65%, RSD=1.45% (n=6)。
2.9 样品测定:
取样品液 4份按制作标准曲线项下的操作条件上机 ,
绘制二阶导数光谱 , 并同样出现上述的峰值和谷值。记录
波长在 265 ~ 261nm之间的振幅值 D, 代入标准曲线的回归
方程中 , 即可求出乌梅仁中苦杏仁甙的含量为 3.49%。
3 讨论
由于乌梅仁中苦杏仁甙的紫外吸收光谱背景干扰较大 ,
未能直接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或一阶导数光谱扫描测试 , 而
二阶导数光谱扫描测试光谱图样品与对照品的峰型相似 、
峰值及谷值吸收波长相等 , 吸收度 (峰高)不同是与其苦
杏仁甙浓度大小不等有关。可以证明本法能消除背景干扰。
乌梅历来有去核使用的传统 , 测定结果表明乌梅核中
苦杏仁含量为 3.49%。结果符合中国药典 2005年版苦杏仁
项下规定的最低标准 (3%)[ 12] , 因而建议可将乌梅核作为
苦杏仁的药材资源使用。我们主要测定的是贵阳产的乌梅
仁中苦杏仁甙的含量 , 不同产地乌梅仁中苦杏仁甙的含量
是否一致 , 能否达到药典标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 1] 江苏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 [ 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79.
[ 2] 李国栋.乌梅汤合锡类散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 J] .
光明中医 , 2008, (09):1327-1328.
[ 3] 杨东炭 , 丁永辉 , 马永明.乌梅对未孕和早孕大鼠子官平滑肌电活动的
影响及其机理探讨 [ J] .中成药 , 2000, 22 (12):850.
[ 4] 沈红梅 , 程涛 , 乔传卓.乌梅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免疫调节作用初探
[ J] .中国中药杂志 , 1995, 20 (6):365.
[ 5] 赵秀荣 , 许春华 , 郝丽.乌梅配与氮芥婿 、 补骨脂配治疗白癫风疗效对
比观察 [ J] .临床皮肤科杂志 , 1998, 27 (2):98.
[ 6] 沈红梅等 , 乌梅的化学成分研究 [ J] .中草药 , 1995, 26 (2), 105.
[ 7] 沈红梅 , 乔传卓 , 苏中武.乌梅的化学 、 药理及临床进展 [ J] .中成
药 , 1993, 15, (7):35.
[ 8] 范成杰 , 刘友平 , 陈鸿平 , 石宇华.乌梅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高
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 [ J] .时珍国医国药 , 2008, (08):1843-1844.
[ 9] 唐慧慧 , 蔡清宇 , 毛翼.HPLC法测定净乌梅及乌梅炭中柠檬酸和苹果
酸的含量 [ J] .中药材 , 2007, (01):52-54.
[ 10] 蒋亚生.中草药抗生育药理研究进展 [ J] .时珍国药研究 , 2000, 11
(1):90.
[ 11] 沙明 , 王玉珍 , 曹克慧.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苦杏仁中苦杏仁甙的含
量 [ J] .中成药 , 1989, 11 (2):15.
[ 1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 M] .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 , 2005:140.
(收稿日期:2009.11.24)
杏叶防风及运用
余丽萍
云南省宣威市格宜镇卫生院 , 云南 宣威 655404
【关键词】:杏叶;防风;临床使用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8517 (2010) 01-0032-01
  杏叶防风为伞形科茴芹属植物杏叶防风的根或全草 ,
生长在山坡 、 沟边 、 荒地 、 路旁 、 灌丛中。分布于西南及
广西等地。本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 高 30 -100厘米 , 根
细长圆锥形 , 长 5-15厘米径 0.5-1厘米 , 有数侧根 , 棕
黄色 , 径直立 , 中空 , 幼嫩部分具短绒毛 , 基生叶心脏形
或卵状心形 , 长 3-15厘米;宽 2-3.05厘米 , 边缘有小
锯齿 , 下面沿脉有短绒毛。叶片越上越小 , 侧生小叶偏斜 ,
最上部者只有叶鞘 , 复伞形花序 , 顶生或侧生 , 花梗 10-
16个 , 皆具疏生短绒毛 , 总苞片无或有 1-5片 , 线形 , 无
萼齿 , 花瓣白色或微带白色 , 5瓣 , 到心形 , 被面有毛;花
柱基圆锥形。
花果期 6-10月 。
夏秋季采收 , 洗净 , 晒干或鲜用。
性味:辛 、 温 、 微苦。
具有行气止痛 、 温中散寒 、 祛风活血 , 解毒消肿的
攻效。
用量:內服:6 -15g, 水煎服或泡酒。外用适量 , 捣
敷或绞汁除。
笔者自幼见家父用杏叶防风为乡亲治疗腹痛 、 腹泻等
消化道疾病 , 收效甚佳 , 很受乡亲们欢迎。 自习医来 , 试
用之 , 疗效满意 , 试举例说明:
例一:杨某 , 女 , 36岁 , 5年来反复腹痛 , 腹泻 , 恶
心呕吐 , 发病急骤 , 腹痛剧烈 , 泻下稀溏 , 伴全身酸楚不
适 , 恶寒 , 舌质淡 , 苔薄白 , 脉弦紧 , 曾经多处医治而疗
效不显著而转中医治疗 , 以杏叶防风鲜品 15g, 切细温开水
送服而痛止 , 为巩固疗效而以本品 15g, 水煎服 , 3次 /日 ,
连服一周而愈 , 随访 5年未复发。
例二:夏某 , 女 , 12岁 , 因发热 、 腹痛 , 里急后重 ,
下痢浓血粘液便 , 在我院内儿科以 “氨苄西林舒巴坦钠 、
vitk1” 等治疗 5天 , 热退 , 腹痛稍减轻 , 里急后重 , 下痢
脓血粘冻不止 , 父母要求中医治疗。刻诊:腹痛 , 里急后
重 , 便下脓血粘冻 , 色鲜红 , 日 6 -10次 , 乏力 , 纳呆 ,
口渴不欲饮 , 舍质红苔黄微腻 , 脉滑数 , 以本品 15g, 水煎
服 , 日 3次而愈。
例三:耿某 , 男 , 60岁 , 胸胁胀闷 , 腹痛泄泻 , 5 -8
次 /日 , 泻下稀溏 , 纳差 , 乏力 , 在院外以 “肠胃炎” 住院
治疗 (具体不详), 3周后无明显好转而求中医诊治。 刻
诊:腹痛泄泻 , 泻下稀溏 , 4-8次 /日 , 腹胀闷 , 神疲乏
力 , 声低气怯 , 面色灰白 , 纳呆 , 舌淡苔白微腻 , 脉细弱。
以本品 15g, 水煎服而愈。
《贵州民间药草》: “温中散寒 , 止痛 , 治中寒发痧 ,
胃痛 , 腹痛。” 《滇南本草》:“温中散寒。 治九种胃痛 , 胸
腹寒胀气痛 , 寒疝偏坠 , 截寒热往来痰疟” 。 《云南中草
药》:“行气健胃 , 祛风除湿 , 解毒截疟。治消化不良 , 小
儿惊风 , 预防流感。”
(收稿日期:2009.11.25)
·3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journalofethnomedicineandethnopharm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