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板栗山地立体化栽培模式研究



全 文 :树种的萌芽林分生物产量 。 方差分析结果 , 不
同树种的萌芽林分生物 量 差 异 极 显著 (F 二
3 9 7
.
5 5 3> F
。 . 。 :
)

(五 ) 萌芽更新效果综合评价
树种的萌芽更新效果取决于 伐 桩 的 萌芽
率 、 伐后一定时间伐桩的存活率及其保存的萌
条数量 、 萌条生长表现及生物量 , 根据上述因
子的调查结果 , 应用多维空间 (欧几米德 ) nE
多向量的理论综合评定的数学模型 , 对各树种
的萌芽更新效果进行评价表明 (见表 5 ) , 大
叶相思的萌芽更新效果最好 , 其次分别是马占
相思 、 斑皮按 、 托里按 、 细叶按 、 柠檬按 、 刚
果 12 号按和雷林 1 号按 , · 铁刀木 、 柳按 、 大花
序按 、 赤按 、 黑荆树和山地木麻 黄 更 新 效果
差 , 不适于以矮林作业方式经营其薪材林 。
三 、 结语
(一 ) 本试验中不同树种的伐桩萌芽始期
最早和最迟相差 16 天 。 在生长季节初期 ( 4 月
份 ) 采伐萌芽快 。
(二 ) 伐桩的萌芽率除山地木麻黄外 , 其
余树种均在 95 %以上 。
(三 ) 参试的 15 个树种中 , 除黑荆树 、 山
地木麻黄 、 大花序按 、 赤按和柳按外 , 其余树
种萌芽更新能力强 、 萌条生长迅速 、 萌芽林生
物产量高 , 均可采用矮林作业方式经营其薪材
林 。 (责任编辑 彭南轩 )
板 栗 山 地 立 体 化 栽 培 模式 研 究
河北省昌黎果树研究所 王 福堂 白仲奎
摘 要
在山地果园中实行板栗 、 紫穗槐与农作物
的立体化间作栽培 , 改善了果园小气候及土壤
营养条件 ; 既促进 了板梁的生长结实 , 又增加
了间作物的 收入 , 使单产效益相 当于 同等条件
下板果单作的 2 . 5 倍或粮食单作的 4 . 96 倍 , 产
投比达到 5 . 04 : 1 。 该模式现 已在当地推广 2 . 73
万亩 。
主题词 板果一林粮间作一经济效益 山地造
林一经济林 水土保持
山地发展板栗 , 虽有传统的 “ 鱼鳞坑 ” 、
“ 果树坪 ” 等零星的水土保持措施 , 但未经统
一规划 , 水土保持作用不大 , 栗园常因水土流
失 , 树木根系外露导致树势弱 , 树 体 生长 缓
慢 , 结果晚 , 产量低而不稳 ; 且株行距没有统
一标准 , 给树下田间作 业 带 来 极大不便 。 另
外 , 栗园实行单一种植 , 土地 、 光能 、 水等 自
` 然资源的利用率低 , 生产及生态效益差 。
针对上述问题 , 我们于 19 7 1年在燕 山板栗
产区一迁西县杨家峪基点村的赵家沟小流」巍进
行栗园整地和实行乔 、 灌 、 粮相 结 合 的 高 、
中 、 矮立体化间作栽培的多层利 用 结 构 r邸研
究 , 取得较好的生产经济效果 。 1 9 7 6年又在该
村的 14。。亩荒山丘陵 上 建 立 该种形式的粱园
进行中试 , 种植栗树 2 . 7万株 , 到目前 为止累
计生产板栗 10 万公斤 ; 加上紫穗槐 、 间作物 ,
总收入约 60 万元 , 获得粮果双丰收 。
一 、 围山转立体栽培模式的建立及原理
1
. 模式建立: 在坡度为 25 ” 以 下 的山坡
上按垂直高差值 4 米确定基点 , 然后以 1 / 1 0 . 。
的比降测等高线 。 沿等高线撩壕 , 壕宽 4。一6 0
厘米 , 深 60 厘米 , 取出的土放于壕沟下侧 , 培
出高 40 厘米土埂 ; 壕沟用土侧土填平 , 并按要
求做成 “ 外呱嘴 , 里流水 ” 的形式 ; 一般壕内
田面宽 1 . 5一 2米 , 坡距由于地形的变化 4 一 6
米不等 (坡距大于 6 来处加设短嚎 ) 。 知此 ,
修整成 “ 围山转 ” 。 然 后 , 在 修 好 的 “ 围山
转 ” 的外埂内侧厚土处栽植栗树 , 株距 4 米 ;
在坡面上种植紫穗槐 , 一般 2 一 6 行 , 带状栽
DOI : 10. 13456 /j . cnki . l ykt . 1990. 12. 004
植 ;在填平的田面上播种谷物 、 花生 、 豆类等
低秆 、 耐荫 、 抗性强的作物 , 形成乔 、 灌 、 粮
间作的立体化找培模式 。
2
. 原理 : 间作栽培的主要矛盾是间作物
与主栽物间肥 、 水和光照的竞争 。 试验表明 ,
以豆类或谷物与紫穗槐一起间作 , 可充分利用
上 、 中 、 下层土壤的养分 , 既缓和了肥 、 水之
争 , 又提高了土壤养分利用率 ; 同时 , 豆类作
物及紫穗槐利用根瘤固氮 , 可增加氮的含量 。
另外 , 板栗发芽晚 , 枝叶疏散 , 林间透射光和
散射光较多。 据测 , 板栗行间平 均 透 光 率为
6 6
.
s e %
, 平均光照强度为 5 . ” 方勒克斯 ; 株
间平均透光率为39 . 18 % , 平均光照强 度 2 . 59
万勒克斯 。 豆类为 C , 植物 , 当空气中 C o 。 浓
度为。 . 0 3%时 , 光饱和点达 2 . 1万勒克斯即可
满足其生长所需。 因此 , 立体化间作栽培可提
高土壤养分及光能利用率 。
二 、 试区管理
每年春季深翻 ( 20 一 25 厘米 ) 田面 , 结合
播种间作物 , 亩施有机肥 1 0 0 0公斤 ; 栗树速生
期 , 追施复合肥 0 . 25 公斤 /株 ; 花期 叶 面喷硼
2 一 3 次 (浓度为 2 5 0 0 p Pm ) 。 雨季开沟 (宽
40 一 50 厘米 , 深 30 一 40 厘米 ) 压施 鲜 绿肥 7 . 5
一 15 公斤 。 其它进行常规管理 。
试验区内 , 在双叉沟 (面积 12 亩计 1 24 株 ) 、
贾家后 山 (面积9 . 5亩计 1 10 株 ) 两地设重点调
查试区 。 4 月中旬 、 6 月中旬 、 8 月中旬和 9
月下旬测定栗园内温度和湿度变化 、 田间水分
蒸发量 、 土壤湿度 、 光分布与光能利用及栗树
和间作物的根系分布与生长状况等 。 9 月上旬
至 10 月中旬 , 调查栗树结果状况 、 出籽率 、 空
蓬率 、 单株产量 、 间作物布局和收获量 。 另设
单一种植的常规栽培区为对照 。
三 、 立体化间作栽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 温湿度的变化 : 7 月份测得试区内 日
平均气温 ( 8 一 19时侧 ) 为 2 7 . 6 6 O C , 比对照
区低 4 . 3 。汤 气温变 化 标 准 差 比 对 照 区低
3
.
3 6% ; 试区空气相对湿度为 68 . 1% , 比对照
区高 10 % ; 湿 度 变 化 标 . 准 差 比对 照 区 低
昭 . 92 % 。 可见 , 立体 化 间作栽培提高了空气
湿度 , 降低了温度 , 并使栗园内空气温湿度变
化趋于平缓。
2
. 田间水份蒸发及土壤湿度变化 : 试区
土壤水分蒸发率为 1 . 42 % ,仅为对照区的 26 % ,
水面蒸发率 2 . 07 % , 也显著低于对照区 。 4 月
中旬 , 试区土壤含水量为8 . 15 % , 而对照区为
4
.
23 %
, 6 月下旬 , 试区土壤含水量 25 . 79 % ,
而对照区为 15 . 9% 。 立体化间作栽培降低了土
壤蒸发量 。
3
. 土层深度的变化 : 立体化间作栽培 ,
由于增加了耕作措施 , 土壤风化层加深 , 而对
照区缺乏管理 , 土壤处于半风化 或 未 风 化决
态 , 土层浅薄 。 对试区 10 个样区及对照 8 个样
区土层厚度的测定表明 , 试区土 壤 平 均 厚度
2 3
.
9 5厘米 , 而对照区仅为1 0 . 06 厘米 。
4
. 土壤营养含量的变化 : 试区土壤有机
质含量 0 . 8 8 5 0% 、 全 氮 0 . 0 3 3 5 % 、 有 效 钾
。 . 。。 2 5% 、 有效磷 0 . 0 1 05 % , 均明显高于对照
(分别为 0 . 4 6 5% 、 0 . 0 1 4 6 % 、 0 . 0 0 0 1 % 、
0
.
0 0 6 0% )

四 、 间作对各种植物生长和结实的影响
1
. 对板栗树体生长的影响 : 调查可知 ,
试区栗树叶片全氮 、 有效磷 、 有效钾含量比对
照栗树叶片含 量 分 别 高 48 . 3% 、 16 . 7 % 和
5
. 。% , 使树势增强 , 叶色浓绿 , 树 体 生长加
快。 对双叉沟和贾家后山两试区的调查表明 ,
比对照区栗树新梢 增 长 19 . 1一 32 . 5% 、 增粗
1 0
.
4一 2 5 % , 百叶重增加 2 10克 。
2
. 对板栗结实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 试区
栗树结果枝占总枝数的 38 . 68 % ,而对照区仅为
16
.
8%
; 试区雄花枝数占24 . 53 % , 对 照 区则
为 39 . 8 2% , 试区内平均每个结果枝有雌花 1 . 5
个 , 对照区为 1 . 21 个 , 结果枝及每个枝上的雌
花量明显高于对照 。
双叉沟试区 , 平均产量为 2 . 175 公斤 /株 ,
对照区为。 . 62 公斤 /株 ; 出籽量为每蓬 2 . 4 4个 ,
比对照区高 。 . 24 个 ; 空蓬率1 . 36 % , 仅为对照
的 23 . 0% 。 贾家后山试区 , 栗树平均产量 0 . 7 25
公斤 /株 , 对照区为 0 . 27 公斤 /株 , 试区 每百蓬
出籽重较对照高 12 . 8% 。
立体间作栽培经济效益分析 .( 单位 :元 )
作物 亩 收 人 亩投资l 亩盈余} 产投 比
表一理处
`
4 ú八匕ù护 O0一 ns e 一 nù勺心臼éQ U 一 n山左上左占ù4 一Q U 八 jùǎ沈一ù
18 1
.
25
0 6} 0 2 270} 7 1 6
2 6
.
1 2
1 1 1
.
25 69
.
5 2
69
.
4 635
.
4 6
栗一槐物食
一穗作
板一紫间粮
对照
全试区试验结果表明 , 板栗平均产量 1 . 4 5
公斤 /株 , 对照平均产 量 0 . 4 45 公斤 /株 ; 亩增
产 83 . 75 公斤 , 板栗 总 增产 2 . 7 65 万公斤 。
3
. 对间作物产量的影响 : 抽 样 测 产表
明 , 山地围山转间作物产量仅比同等条件下纯
粮田作物产量低 15 一 35 % , 按实际占地面积折
合亩产 , 杂豆为 52 . 23 公斤 , 花生 为 13 2 . 37 公
斤 , 芝麻 15 . 2 7公斤 , 谷子 12 2 . 24 公 斤 , 紫穗
槐鲜重 4 35 . 5公斤 。 全试区每年增 收粮食 1 . 25
万公斤 , 增收紫穗槐 7 . 19 万公斤 。
五 、 立体化间作栽培经济效益分析
双叉沟 、 贾家后山重点调查试区 , 平均单
位面积投资与收入情况见表 。
立体化 间作栽培 , 由于提高了板栗产量 ,
增收了间作物 , 单位面积产值较高 。 试区亩产
值达 2 2 0 . 4 3元 , 比单一 种 植 板 栗 亩 产 值 高
1 09
.
1 8元 ; 扣除投资 , 试区亩产纯收人 1 7 6 . 7 3
元 , 相当于同等条件下单一种植板栗纯收人的
表中数值按小区面积 〔其中 50 % 为无效放荒
坡地 ) 计算 。
2
.
5 5倍 , 相当于同等条件下单一种植粮食纯收
入的 4 . 96 倍 。 单一种植粮食产投 比为 2 . 05 : 1 ,
单一栽培板栗产投比为 2 . 6 : 1 , 而立体化 I’lu 作
栽培产投比则为 5 . 04 : 1 , 经济效益显著 。 该模
式已在燕山片麻岩山地推广 2 . 73 万 亩 , 开垦
种粮面积达 6 . 32 万亩 。
(责任编辑 李 蓓 )
林木扦插育苗 、 造林用 A B T 生根粉成活率高
19 91 年春季林果育苗 、 植树造林工作即将
到来 ,为使广大用户提前作好充分淮备 ,我们特
介绍全光育苗装置及 A B T 生根粉的使用情况 。
全光 白动喷雾扦插育苗装置具有安装调试
方便 、 投资少 、 自动控制准确可靠 、 喷雾均匀
等优点 。 现已在全国2 个省 (市 、 区 ) 推广 ,
在许多扦插难生根树 种 嫩 枝扦插上获得 了成
功 , 如青梅 、 杨毒 、 樱桃 、 桃 、 荔枝 、 芒果 、
黄刺梅 、 银杏 、 落叶松等 。 1 台控制 10 。 平方
米面积的 自动喷雾育苗装置 (售价及包装托运
费共 3 3 8 0元 , 如需电磁阀 , 另加 2 0 0 元 ) , 只
需 0 . 4公斤 /平方厘米的水压 , 日耗电 1 度 , 较
固定式喷雾可节省管路材料 90 % 左右 , 每批可
扦插 8 万株左右 , 每年至少可扦插 3批 , 年生
产苗木至少20 余万株 。 插穗先用 A B T 生根粉
处理 , 扦插生根效果则更好 。
A B T 生根粉是一种广谱高效生根促进剂 。
1 克 (最小包装 ) 生根粉可以处理 3 0 0 0一 6 0 0 0
株插条 , 可根据植物种类和插条规格选择不同
型 号的生根粉 。
1号 生根粉 ( 20 元 /克 , 免邮费 , 下同 )
主要用于促进珍贵植物和难生根植物插条不定
根的诱导 。 如金花茶 、 玉兰 、 苹果 、 按树 、 红
松 、 银杏 、 柑桔 、 枣等 。
2 号生根 粉 ( 15 元 /克 ) 用于一般苗木及
花灌木扦插育苗 。如月季 、 葡萄 、 翠柏 、 冬青等 。
3 号生根 粉 ( 10 元 /克 ) 主要用于苗木移
栽时 , 根系恢复 , 提高成活率 。
4号生根 粉 ( 20 元 /克 ) 用于提高农作物
的产量 , 如处理水稻 、 玉米等农作物秧苗及种
子等。
5号生根 粉 ( 20 元 /克 ) 用于处理人参 、
甜菜 、 三七等珍贵或特种经济植物 , 提高产量
和质量 。
为使科研 成 果 迅速广泛地推广应用于生
产 , 本编辑部负责邮购 “ 装置 ” 及生根粉 , 请
需购者直接与本编辑部李蓓同志联系 。
(本刊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