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鸡油菌属值得关注的2个中国新记录种



全 文 :0.35
鸡油菌属值得关注的 2个中国新记录种 *
田霄飞 1,2, 邵士诚 1,2, 刘培贵 1**
(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204;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Two notable species of the genus Cantharellus Adans.
(Cantharellales, Basidiomycota) new to China
TIAN Xiao-fei1,2, SHAO Shi-cheng1,2, LIU Pei-gui1
(1.Key Laboratory of Biodiversity and Biogeography,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Yunnan 650204; 2.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Abstract: During the studies of the genus Cantharellus in Southwestern China, two worth recordable species have been found
which are new to China, i.e. Cantharellus cibarius var. bicolor and C. friesii. The paper provides the detail descriptions and il-
lustrations of the two species with brief and diagnostic discussions.
Key words: Cantharellus cibarius var. bicolor; Cantharellus friesii; Southwestern China; Taxonomy
鸡油菌属真菌除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外, 其在植树造
林、 生态修复、 维持环境中营养元素的循环、 环境监测等
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 鸡油菌属在高等真菌的
系统演化中处于较为特殊的位置, 是我国大型高等真菌生
物多样性的关键类群之一, 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1]。
在对中国西南地区鸡油菌属的分类研究中, 发现了该属的
我国 2 个新记录种—鸡油菌双色变种 Cantharellus cibarius
var. bicolor和弗瑞斯鸡油菌 Cantharellus friesii, 现报道如下。
1 鸡油菌双色变种
Cantharellus cibarius var. bicolor Maire, Publ. Inst. Bot.
Barcelona 3 (4): 49 (1937)
1.1 形态特征
子实体小型。 菌盖肉质, 平展, 厚度约为 0.2 cm~0.3
cm, 宽 2.5 cm~4 cm, 中央略凹, 表面具有白色粉末, 盖
表暗白色 (1A1) 或淡粉红色 (8A2), 有时略有橙黄色调
(5A3) [2] , 边缘下卷 , 波状 , 有开裂 ; 子实层金黄色
(3A8) 或金橙黄色 (4A8), 脉纹清晰明显 , 间距为 0.8
mm~1.2 mm, 高度为 0.4 mm~0.6 mm, 近菌盖边缘处有分
叉, 较密集, 褶间具有横脉、 网结; 菌柄近圆柱状, 实
心 , 粗壮 , (1.5~3) cm× (0.5~1) cm, 白色至淡黄色
(3A2), 有不明显纵向条纹; 菌盖处的菌肉与菌盖同色或
略淡, 菌柄菌肉白色, 受伤变为金黄色 (3A8) 或浅褐色
(4B5), 有清香味; 盖表皮平伏, 直径 9 μm~13 μm, 具少
量锁状联合 ; 担孢子 [(6) 6.5~9 (9.5) ] μm× [ 4.5~6.5
(7)] μm, Q=1.1 (1.2) ~1.7 (1.8), Q=1.3±0.181, 宽椭圆
形到椭圆形; 担子棒状, (65~75) μm× (5~9) μm, 常
具有 2 个~4 个小梗 ; 子实层加厚 , 厚度为 180 μm~210
μm; 菌髓菌丝具有较多锁状联合 (图 1)。
1.2 习性、 生境与分布
生于云南松 (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林下的草丛
中, 单生或者群生。 模式种产自西班牙, 分布于 Quercus
lanuginosa林中[3,4]。 该变种可能是针阔叶树的菌根真菌。
1.3 凭证标本
云南香格里拉县哈巴雪山 , alt. 2 800 m, 18-VIII-
2008, 冯邦 319 (HKAS 55430)。
1.4 讨论
如果没有照片和详细的野外记录, 仅凭借干标本和子
实体的尺寸和显微结构 , 本变种很容易被当作原变种
Cantharellus cibarius var. cibarius。 该变种的显著鉴别特征
为菌盖和菌柄近白色, 与金黄色子实层形成强烈反差, 而
摘要: 在对中国西南地区鸡油菌属真菌的分类研究中,发现了我国 2个新记录种,即弗瑞斯鸡油菌和鸡油菌双色变种。
对这 2个种进行了详细地描述、鉴别和讨论,并附有线条图。
关键词: 弗瑞斯鸡油菌;鸡油菌双色变种;中国西南;分类
中图分类号: S64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310 (2009) 04-0010-02
* 项目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30770007)、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 (NO. KSCX2-YW-G-025) 和中科院生物
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资助 (NO. KBB-200804)。
** 通讯作者: 刘培贵,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等真菌系统与资源研究组。 E-mail: pgliu@mail.kib.ac.cn
收稿日期: 2009-05-16
中国食用菌 2009, 28 (4): 10~11
EDIBLE FUNGI OF CHINA
CN53-1054 / Q ISSN 1003-8310
〈资源开发〉
田霄飞等: 鸡油菌属值得关注的 2 个中国新记录种
图 1 鸡油菌双色变种和弗瑞斯鸡油菌照片和显微结构
注: A~D 为鸡油菌双色变种, A: 子实体外部形态 (冯邦先生提供); B: 担子; C: 盖表皮菌丝; D: 担孢子。 E~J 为弗瑞斯鸡油菌, E: 子实
体外部形态 (杨祝良博士提供); F: 担子、 前担子与不育担子; G: 盖表皮菌丝; H: 菌髓菌丝; I: 担孢子; J: 担子。
原变种的子实体颜色一般均为金黄色或橙黄色, 或仅有菌
柄是白色调。 另外本变种的菌肉受伤变色, 也是区别于原
变种及其它变种的显著特征。 该变种并不常见, 可食。
2 弗瑞斯鸡油菌
Cantharellus friesii Welw. & Curr., Champs Jura Vosges
1: 191 (1869)
Cantharellus subdenticulatus Mont., Annls Sci. nat. ser.
4,14:181 (1860)
Merulius friesii (Quél.) Kuntze, Revis. gen. pl. (Leipzig)
2: 862 (1891)
Cantharellus miniatus Fayod, Annali Accad. Agric. Tori
no: 82 (1893)
2.1 形态特征
菌盖宽 1 cm~6 cm, 呈凸面状, 后来中央下陷, 菌肉
薄, 具微小绒毛, 幼小时候为朱红色 (8A8), 成熟后变为
浅朱红色 (8A7~8A6)、 亮橙色 (6A6~6A7) 或者赭橙红色
(8B5~8B4), 具有暗色小鳞片, 湿润时不明显, 菌盖边缘
薄 , 较规则 , 呈扇形 ; 菌柄 (3~6) cm× (0.3~0.7) cm,
近圆柱形, 与菌盖同色或者深玉米黄色 (4A6~4A5), 近
光滑, 基部具有白色的微绒毛使得基部的颜色略显白色或
浅黄色 (2A2), 一般为实心, 有的菌柄成熟后会变为中
空; 脉纹起初亮橙色 (5A4~5A5) 后来变为浅黄色 (2A3~
2A2) 或黄色 (2A6), 下延, 稀疏, 间距较窄, 近褶缘处
具有分支; 菌肉菌丝, 近表皮处玉米黄色 (2A5), 向内近
白色; 略有酸味, 可食用; 盖表皮菌丝平行排列, 紧密,
直径 5 μm~6.5 μm, 末端一般不膨大; 担孢子 [6 (6.5) ~
8.5 (9)] μm× [(4.5) 5~7 ] μm, Q=1.1~1.6, Q=1.3±0.149,
宽椭圆形到椭圆形, 壁光滑, 一般具有黄色、 暗橙色、 桃
红色、 肉桂色等色素, 干燥时颜色消失, 内含多个油滴;
担子 (65~75) μm× (7.5~9.5) μm, 具有 2 个~4 个小梗,
长度 4 μm~5 μm; 菌髓菌丝直径约为 4 μm~6.5 μm, 菌丝
具锁状联合 (图 1)。
2.2 习性、 生境与分布
模式种产自英国[4]。欧洲和日本有分布, 分布在针叶林
下或者青冈林 (Fagus spp.) 下 [5]。 在中国西南地区分布于
云南省普洱市。 雨季生长在思茅松与石栎树混交林中地
上;可能是针阔叶树的菌根真菌。 可食。
2.3 凭证标本
云南省普洱市城外山上, alt.1 700 m, 7-IX-2008, 杨
祝良 5198 (HKAS 54495)。
2.4 讨论
本种肉质, 菌盖的菌肉较薄。 由于菌盖具有朱红色
调 , 常使人联想起 Cantharellus cinnabarinus ( Schwein.)
Schwein.。 C. fresii 与 C. cinnabarinus 是分别产自欧洲和美
国的菌盖具有红色调的种类。 其区别在于, C. cinnabari-
nus 菌盖的尺寸较小, 菌肉颜色为淡红色, 子实层朱红色,
或部分暗橙色, 菌柄近基部明显变细, 而本种较大, 菌肉
颜色为黄白色, 子实层几乎没有红色调, 菌柄基部不会明
显变细[6]。 除 C. cinnabarinus 外, 有时候还常将此种误定为
Hygrophoropsis aurantiaca (Wulfen) Maire, 本种子实层为
相对稀疏的脉纹状, 脉纹常有分支, 菌盖潮湿时较粘, 孢
子尺寸也相对较大 [4]。由于生长环境中的气候迥异, 可导致
鸡油菌属中同一种类孢子的大小和形状出现一定差异。 比
如 Cantharellus minor Peck , 在美国报道的担孢子尺寸为
(8~9) μm× (4~5) μm, 日本为(6.3~7.5)μm×(4~5)μm[6],
中国西南为 [5.5~7.5 (8)] μm× (4~6) μm。 通过对模式
产地 (欧洲) 标本研究发现, 本种孢子尺寸为 [(8) 8.5~
11 (12) ] × [ (4) 4.5 ~6 (6.5) ] μm, Q= ( 1.4) 1.6 ~2.2
(2.5), Q=1.9±0.2, 为长椭圆形, 相对于欧洲的描述, 西
南地区该种孢子尺寸较小, 大多为椭圆形。
[参考文献]
[1] 刘培贵, 王向华, 于富强, 等. 中国大型高等真菌生物多样性的
关键类群[J]. 云南植物研究, 2003, 25 (3) : 285-296.
[2] Kornerup A, Wanscher JH. Farver i Farver[M]. K准benhavn: Politikens
Forlag, 1961.
[3] Petrak F. List of new species and varities of fungi, New combinations
and new names published 1936~1939[J]. Vienna, 1950, 8 (3) : 15.
[4] Saccardo PA. Sylloge fungorum 5[M]. 1887: 482-483.
[5] Corner EJH. A monograph of cantharelloid fungi[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255.
[6] Persson O, Mossberg B. The chanterelle book[M]. Berkeley: Ten Spe-
ed Press, 1997: 120.
第 28 卷 第 4 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