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天麻共生蜜环菌菌包及替代菌材原料的筛选优化



全 文 :dible fungi2012(4)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是名贵药用植物天麻(Gastro⁃
dia elata)的共生菌。蜜环菌以菌索的形式侵入天麻营养繁
殖茎并被同化,是天麻无性繁殖阶段的唯一营养源 [1]。在蜜
环菌伴栽天麻的生产流程中,蜜环菌母种经扩繁后接种于树
叶或细碎枝段,形成菌丝体生长旺盛的菌包,后者转染粗壮
椴木发展成长满菌索的菌材。菌材上的菌索健壮程度与多
寡则直接决定了天麻的质量和产量 [2]。云南南昭通地区由于
其阴雨湿润的特殊气候以及丰富的森林资源,成为全国闻名
的天麻生产基地 [3]。然而,生产实践发现蜜环菌在树叶菌包
中菌丝体生长缓慢、产量低、分布不均,存在原料利用率低、
菌材培养时间长等问题。菌材多采用直径 6~10 cm粗大枝
干,使得昭通地区的阔叶乔木被大量砍伐,造成森林植被的
严重破坏。同时蜜环菌往往只生长于木材韧皮部和木质部
交界面,导致菌材原料利用率低下。试验拟考察蜜环菌在多
种常见壳斗科及桦木科植物细小枝叶及农作物茎干的生长
状况,筛选出菌包和菌材的替代原料并进一步优化组合以满
足天麻种植需求,同时为减少资源浪费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
一些新的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壳斗科及桦木科植物 4 cm及以下直径细小
枝条和叶片: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板栗(Castarea
mollissima)、黄背栎(Quercus pannosa)、白栎(Quercus fabric)、
麻栎(Querus acutissina)、毛枝椆(Quercus helferiana)、枹栎
(Quercus serrata)及旱冬瓜(Alnus rephalensis);玉米秸秆、玉米
芯、小麦秸秆,采自昆明市郊及楚雄市八角镇。以上材料置
于 65℃烘箱中烘干后充分剪碎,121.3℃下高温灭菌 1.5 h后
室温保藏。马铃薯购自市场,其余试剂类均为国产分析纯。
普通型及加富型 PDA培养基配方(固体及液体型)参考文献
[1]、文献[2]等。自昭通彝良小草坝采集的腐烂木材韧皮部中
分离得到的蜜环菌菌株,利用 ITS序列进行分子鉴定后,保存
于普通 PDA培养基上备用。
1.2 试验方法
1.2.1 母种培养 切取约 0.5 cm3大小的供试菌株菌块接种
于装有 20 mL加富型固体 PDA 试管(18 mm×180 mm)中。
25℃恒温暗箱培养 30 d,培养基内长满白色粗壮菌索后待用。
1.2.2 液体原种制备 截取高度 4 cm上述含菌索母种,尽
量剔除附着的半固体培养基后充分剪碎。接种于含 250 mL
加富型 PDA液体培养基的 500 mL三角瓶中。置于旋转式摇
床 28℃恒温、120 r/min摇瓶培养 5 d至菌液呈浅红色。
1.2.3 菌包原料的筛选及优化 在罐头瓶(60 mm×80 mm)
中称取各种供试植物叶片、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各 5 g,每个
处理 3次重复。清水浸泡 24 h使材料充分吸水,控制含水量
为材料干重的 200%。121.3℃灭菌 1 h,冷却至室温。每瓶接
种 1.2.2中培养的菌液 4 mL。室温、黑暗条件下培养,考察不
同培养料上菌丝体长势及性状。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在 5 g
玉米秸秆中分别使用蔗糖溶液(0.5%、1.0%、1.5%)和酵母浸
粉溶液(0.2%、0.4%、0.6%)代替清水,依照上述方法条件浸
泡、控水、灭菌、接种、培养及考察性状。
1.2.4 替代菌材筛选及优化 在罐头瓶中称取各种供试木
材枝段和玉米芯碎块各 10 g,每组 3次重复。采用 1.2.3中方
法和条件用清水浸泡、控水、灭菌、接种及培养。考察培养
20 d后菌材上菌丝体长势及性状并测定菌索干重。根据上
述结果,采用不同比例的麻栎旱冬瓜混合枝段(10∶0、3∶7、5∶5、
7∶3、0∶10)以及麻栎枝段碎叶混合物(10∶0、3∶7、5∶5、7∶3、0∶10)
各 10 g代替上述材料培养。考察培养 20 d后菌材上菌丝体
长势及性状并测定菌索干重。
1.2.5 菌索干重测定 从培养料中分离的菌索用蒸馏水冲
洗干净后,转移至已知质量的滤纸上。置于 65℃烘箱中烘干
至恒重,分析天平称重。
1.2.6 数据处理 参考文献 [4],采用 DPS 数据处理系统
V3.01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包原料的筛选及优化 试验结果表明蜜环菌菌丝在
玉米秸秆中长势最好且生长速度最快;在小麦秸秆中无蜜环
菌生长。在菌索长势方面,以毛枝椆叶所培养的最好,玉米
秸秆中不产生菌索。不同培养料上菌丝及菌索的性状均有
不同程度的差异(表 1)。
天麻共生蜜环菌菌包及替代菌材原料的筛选优化
刘 冰 1 王后平 1 李海东 1 张汉波 1 曹安江 2 杨明挚 1*
(1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昆明 650091;2云南省昭通市天麻研究所,云南昭通 657000)
摘 要 选用壳斗科及桦木科常见树种的细小枝条和叶片及农
作物茎干培养蜜环菌,分析测定菌丝体的长势和性状并对材料进
行评价。筛选出玉米秸秆可作为蜜环菌菌包生产的最佳原料,而
麻栎枝段可作为天麻种植中替代菌材的最适材料。玉米秸秆添
加 2%蔗糖可显著增加菌丝产量和缩短培养周期。与麻栎枝段相
比,质量比为 7:3的麻栎和旱冬瓜混合枝段培养蜜环菌,菌索产量
和性状无显著差异,但菌丝生长更好。
关键词 蜜环菌培养 天麻栽培 替代材料
文章编号 1000-8357(2012)04-0023-03
收稿日期:2012-04-06
基金项目:2010年云南大学本科生科研立项重点项目;昭通市天
麻研究所资助。*通讯作者。e-mail:mzh-yang@163.com
培 养 材 料
23
dible fungi 2012(4)
在玉米秸秆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与酵母粉均不能改
变菌丝萌发时间,但对菌丝产量、培养周期及性状有不同程
度的影响。添加 1%和 2%蔗糖能提高菌丝产量和缩短培养
周期,以 2%蔗糖的作用最显著;添加 3%蔗糖则抑制蜜环菌
的生长。添加不同浓度的酵母粉能显著促进菌丝聚集及总
量的增加,对培养周期影响不显著(表 2)。
表1 蜜环菌在不同菌包材料中的生长状况
材料
玉米秸秆
黄背栎叶
板栗叶
旱冬瓜叶
麻栎叶
毛枝椆叶
枹栎叶
白栎叶
栓皮栎叶
小麦秸秆
菌丝萌发
天数/d
4
6
5
5
6
4
4
5
6
完全不长菌
菌丝生长
周期/d
6
7
7
8
10
10
10
13
12
菌丝长势
+++++
++++
++++
++++
+++
+++
+++
+

菌丝性状
形态
丝网状
丝状
丝状
丝状
丝状
丝状
丝状
点状
菌丝最终退化
大小








高度








疏密








扩展性




一般
一般
一般

菌索长势

+
+
+
++
+++
++
+
+
菌索性状
颜色









粗细






极细
极细
长短








分支








注:由于菌丝难以分离及菌索产量较少,故采用定性描述。菌丝长势:培养料中吃料比例 0~20% +,20%~40% ++,40%~60% +++,60%~80%++++,80%~100% +++++;菌索长势:根据材料间相对程度宏观定义指标少 +,中 ++,多 +++;生长周期:从菌丝萌发至菌丝开始衰老的天数。
培 养 材 料
表 2 玉米秸秆中添加不同浓度蔗糖和酵母粉对蜜环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添加成分及
比例
空白
1%蔗糖
2%蔗糖
3%蔗糖
0.4%酵母粉
0.6%酵母粉
0.8%酵母粉
菌丝萌发
天数/d
4
4
4
4
4
4
4
满瓶
天数/d
12
9
7
15
11
10
10
相对菌丝
产量
+
++
+++
+
+++
++++
++++
菌丝性状
形态
丝网状
丝网状
丝网状
点状
丝团状
丝团状
丝团状
疏密
稀疏






菌团大小







均匀度




一般
一般
一般
扩展性







注:添加成分的质量分数=添加成分/材料干重;相对菌丝量:玉米秸秆各处理间菌丝量的宏观观测值。
2.2 替代菌材原料的筛选及优化 在不同替代菌材原料上
蜜环菌菌丝体性状及萌发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菌索
产量以麻栎和黄背栎的细小枝段最高,与其他材料均存在极
显著差异;毛枝椆上无菌索产生。菌丝长势以板栗和毛枝椆
最好,在白栎、栓皮栎和玉米芯中长势最差(表 3)。
蜜环菌在不同比例麻栎和旱冬瓜混合枝段的菌丝体长
势和性状见表 4。当麻栎与旱冬瓜比例为 10∶0或 7∶3时菌索
产量最高,与其余各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以 0∶10时产量最
低。增加旱冬瓜枝段的比例能促进混合材料中菌丝量的增
加(表 4)。
表3 蜜环菌在不同替代菌材原料中的生长状况
材料
麻栎
黄背栎
白栎
旱冬瓜
栓皮栎
板栗
枹栎
玉米芯
毛枝椆
菌丝萌发
天数/d
7
10
10
8
9
8
4
9
4
菌索萌动
天数/d
10
14
15
13
12
11
7
12
8
菌丝
长势
++
++
+
++++
+
+++++
+++
+
+++++
菌丝性状
形态
絮网状
丝团状
丝状
丝状
丝状
丝网状
丝团状
丝状,集中在髓部
丝网状
菌索性状
疏密









颜色
白黄








粗细








极细
长度









分支









老幼
健壮
健壮
健壮
幼嫩
老化
幼嫩
老化
幼嫩
幼嫩
菌索长势
干重/g
0.2530±0.0101
0.2500±0.0331
0.1705±0.0167
0.1206±0.0154
0.1069±0.0177
0.0865±0.0134
0.0446±0.0064
0.0264±0.0030
0
差异显著性
5%
a
a
b
c
cd
d
e
ef
f
1%
A
A
B
C
C
C
D
DE
E
注:菌丝长势:培养料中吃料比例 0~20% +,20%~40% ++,40%~60% +++,60%~80% ++++,80%~100% +++++。
蜜环菌在不同比例麻栎混合枝叶中的菌丝体长势和性
状见表 5。当麻栎枝叶比为 10∶0产生的菌索量最多,且与其
他各组合均有极显著差异。增加麻栎叶的比例对菌丝体性
状无显著影响(表 5)。
24
dible fungi2012(4)
3 小结与讨论
菌包的作用是培养菌材和菌床,还可作为菌床填充物以
补充菌种量。菌包原料的选择,以蜜环菌菌丝体生长快且产
量高的材料为优 [1]。由于菌丝增殖速度及对木材的侵染能力
均强于菌索,以蜜环菌能菌丝生长占优势、菌丝分布均匀且
扩展能力强的培养料更好。这样所培养的菌材上菌索更充
沛均匀,培养周期更短[1],[2]。
小麦秸秆、栓皮栎叶和白栎叶上蜜环菌长势差,均不适
合用于培养菌包。旱冬瓜叶、麻栎叶及毛枝椆叶可以作为备
选材料,但存在各自的不足。旱冬瓜叶培养的菌丝稀疏产量
低。在麻栎叶及毛枝椆叶上菌索长势强于菌丝,菌丝团聚网
结成块且扩散性不高。玉米秸秆、黄背栎叶和板栗叶均具备
优质菌包原料的条件。其中以玉米秸秆为最佳,所培养的菌
丝生长扩散速度最快、均匀度和原料利用率最高(表 1)。
与树叶相比,玉米秸秆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 [5],[6],
能更好地满足蜜环菌好氧喜湿的生长需求 [1],[2]。玉米秸秆属
农业废弃物,来源广泛、成本低廉,适合用于大规模化生产。
在玉米秸秆中补充蔗糖能显著增加菌丝产量和扩散速度,大
幅缩短培养周期。酵母膏对菌丝增产的促进作用强于蔗糖,
但由于菌丝团聚密集生长,造成菌丝分布不均匀,培养周期较
长(表 2)。结合实际效果和生产成本,宜采用 2%蔗糖作为碳
源补充。玉米秸秆也可为菌丝引发物适量掺入菌材中,以缩
短菌材培养周期。华秀爱曾用高粱秸秆包裹木屑制成的菌棒
代替新鲜柞木伴栽天麻,缩短了约 30%的天麻栽培天数[7]。
在天麻与蜜环菌的共生关系中,天麻营养繁殖茎的皮层
组织内部具有一层消化层细胞。当蜜环菌菌索侵入表皮并
延伸至消化层细胞,该层细胞分泌溶菌酵素将侵入的菌丝溶
解并作为营养同化。正常情况下,菌丝被限制在消化层细胞
成束状扩散并被及时消化,天麻得以快速生长。当天麻因环
境因素而抵抗力减弱或受损伤时,消化菌丝能力下降。大量
菌丝穿过消化层细胞进入中柱组织,在天麻块茎内畅通无
阻,将把麻体作为营养源,直至“吃空”[1],[8]。菌材原料应选择
其上菌索健壮、粗长、生物量大及分支多,以保证对天麻成功
接菌和营养供应。同时菌材上菌丝长势不宜过旺,以减少
“菌吃麻”的机率 [1],[2]。优质的菌材还应具备不易腐烂、缓慢
地被蜜环菌分解等特点,以长期稳定地为天麻提供营养。
蜜环菌在麻栎、黄背栎和白栎的细小枝条上菌索长势旺
盛且性状优良,是较好的替代菌材原料。麻栎和黄背栎培养
所得的菌索产量最高且二者间无显著差异,白栎次之。蜜环
菌在旱冬瓜和板栗菌丝生长过旺,基质营养消耗过快,不利
于长期供能。同时菌索质量和产量均不高,只适合作转染菌
材的菌枝。蜜环菌在栓皮栎和枹栎菌丝菌索的生长倾向不
同,但共同之处在于菌索多老化且产量不高,二者利用价值
不高。玉米芯菌丝体长势差且集中在髓部,原料利用率低;
同时玉米芯抗腐性差,不适合作菌材。毛枝椆的菌丝生长极
旺盛而无菌索产生,同时菌丝萌发快,只适合做为菌包原料
或菌枝(表 3)。
麻栎广布于云南省海拔 2 200 m以下的山地丘陵地带,
黄背栎仅分布于海拔 2 600~4300 m山地混交林中 [9]。对于平
均海拔 1 710 m“天麻之乡”彝良小草坝,麻栎的来源更广且
易获得,其细小枝条是替代菌材原料的首选。蜜环菌在麻栎
叶上以菌索生长为主,但产量不及相同质量的麻栎枝段(表 5)。
麻栎叶片可作为菌床填充物,以维持菌床透气性和增加菌索
总量。
壳斗科树种虽经久耐用,但蜜环菌侵入较慢,发菌迟
缓。桦木科树种虽耐腐性差、营养成分消耗快,但易被蜜环
菌侵染且发菌快。将长效菌材与速生菌材按一定比例搭配
使用,可提高菌材的接菌率和原料利用率 [1]。在 70%麻栎枝
段中添加 30%旱冬瓜枝段,所获得的菌索产量和质量与
100%麻栎枝段无显著差异,而菌丝生长得更稠密均匀,同时
节省了麻栎枝条的用量。麻栎生长周期和恢复期都较长,而
旱冬瓜生长迅速,砍伐后枝条萌发力强,是云南省应用广泛
的乡土造林树种 [10]。麻栎旱冬瓜(质量比 7∶3)混合细小枝段
表5 不同比例的麻栎枝叶组合对蜜环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原料组合
麻栎枝:麻栎叶(10∶0)
麻栎枝:麻栎叶(7∶3)
麻栎枝:麻栎叶(5∶5)
麻栎枝:麻栎叶(3∶7)
麻栎枝:麻栎叶(0∶10)
菌丝长势
++
++
+++
+++
+++
菌丝性状
形态
丝状
丝状
丝状
丝状
丝状
疏密





菌索性状
颜色





粗细





长度





分支





老幼
健壮
健壮
幼嫩
幼嫩
幼嫩
菌索长势
干重/g
0.3139±0.0138
0.1870±0.0199
0.1341±0.0095
0.1197±0.0124
0.0774±0.0153
差异显著性
5%
a
b
c
c
d
1%
A
B
C
C
D
注:菌丝长势:培养料中吃料比例 0~20% +,20%~40% ++,40%~60% +++,60%~80% ++++,80%~100% +++++。
培 养 材 料
表4 不同比例麻栎与旱冬瓜枝段组合对蜜环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原料组合
麻栎枝:旱冬瓜枝(10∶0)
麻栎枝:旱冬瓜枝(7∶3)
麻栎枝:旱冬瓜枝(5∶5)
麻栎枝:旱冬瓜枝(3∶7)
麻栎枝:旱冬瓜枝(0∶10)
菌丝长势
++
+++
+++
++++
++++
菌丝性状
形态
丝状
丝状
丝状
团状
团状
疏密





菌索性状
颜色





粗细





长度





分支





老幼
健壮
健壮
幼嫩
幼嫩
幼嫩
菌索长势
干重/g
0.3139±0.0138
0.3081±0.0240
0.1784±0.0315
0.1433±0.0181
0.1159±0.0176
差异显著性
5%
a
a
b
bc
c
1%
A
A
B
BC
C
注:菌丝长势:培养料中吃料比例 0~20%+,20%~40% ++,40%~60% +++,60%~80% ++++,80%~100% +++++。
25
dible fungi 2012(4)
2011年新疆玛纳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福建援疆干
部的帮助下,引进珍稀食用菌姬松茸并进行不同配方栽培试
验,旨在利用当地资源筛选出最适的姬松茸栽培料配方,指
导生产。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姬松茸菌株引自福建三明市真菌研究所。
1.2 配方设计 主料:棉秆、玉米秆、玉米芯、棉子壳、牛粪;
辅料:过磷酸钙、尿素、石膏、石灰。投料 20 kg/m2。
试验共设七个配方处理,3个不完全随机区组,即每个配
方重复 2或 3次。每个床架安排一个处理重复。各试验配方
具体如下:①棉秆 42%,棉子壳 20%,牛粪 32%;②棉秆 32%,
玉米芯 30%,牛粪 32%;③玉米秆 42%,棉子壳 20%,牛粪
32%;④玉米秆 32%,玉米芯 30%,牛粪 32%;⑤棉秆 62%,牛
粪 32%;⑥玉米秆 31%,棉秆 31%,牛粪 32%;⑦玉米秆 62%,
牛粪 32%。以上配方均加添加辅料过磷酸钙 2%,石灰 2%,
尿素 1%,石膏 1%。
1.3 栽培设施 单面阳棚床架栽培。大棚规格:50 m长,
7 m宽,砖墙,钢架,塑料薄膜、草帘覆盖。在大棚内墙覆塑
料膜,用于隔热保湿;在大棚顶上装微喷管,用于降温。棚内
共搭设 21个床架,床架宽 1.2 m,分 3层;床架间隔 0.8 m。在
每个架下挖 15 cm左右深的沟,上铺地膜,需要时注水,以利
棚内降温增湿。
1.4 产量记录 按床架分层逐批全程采收并记载净菇产
量。按床架 3层合计统计产量。
1.5 栽培管理技术要点[1],[2]
1.5.1 堆料发酵 2011年 4月 11日至 13日进行原料堆料。
堆料时,按照配方设计,将各主料均匀地分层堆积,边堆边淋
透水。堆后即用棚膜覆盖料堆保温保湿。料堆一般高 1.5 m,
宽 2 m。
1.5.2 翻 料 共进行 3 次。堆料后,当料深 25 cm处温度
达到了 55℃以上,持续 2~3 d,进行第 1次翻料。同时均匀加
入过磷酸钙和尿素,淋透水分。第 2次翻料时逐层加入石灰
和石膏,并淋透水。第 3次翻料堆时,在料堆底部中间地面开
沟以利料堆内部供氧,同时补足水分。翻堆时间一般掌握料
温开始下降时。
1.5.3 料进棚、播种 发酵料进棚时,最下层床面上铺报纸,
防止料漏到地面上。培养料铺床架上,整平压实,厚 10~
15 cm,料温低于 30℃即可播种。播种前培养料淋饱水。1 m2
播麦粒菌种 2瓶(约 500 g),均匀撒于床面上。播种后床架下
沟内注水增湿,密封大棚 3 d。其后注意合理调节温湿度与
通风。
1.5.4 覆土及覆土后的管理 当菌丝生长 20 d左右,菌丝吃
新 疆 玛 纳 斯 栽 培 姬 松 茸 适 宜 配 方 比 较 试 验
赵红萍 1 王建宝 1,2 付振艳 3 闫红霞 1 雷勇刚 1 陈庆宽 1 刘安全 1
(1新疆玛纳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玛纳斯 832200;2福建三明食用菌技术推广站,福建三明 365000;
3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摘 要 利用玛纳斯县丰富的作物秸秆和牲畜粪便,设计七个不
同配方,栽培姬松茸。结果表明:最佳原料配方有两个:①棉秆
42%,棉子壳 20%,牛粪 32%,过磷酸钙 2%,石灰 2%,尿素 1%,石
膏 1%;②棉秆 32%,玉米芯 30%,牛粪 32%,过磷酸钙 2%,石灰
2%,尿素 1%,石膏 1%。
关键词 新疆 玛纳斯县 姬松茸 棉秆
文章编号 1000-8357(2012)04-0026-02
收稿日期:2012-03-22一稿;2012-04-09修改稿。
基金项目:新疆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珍稀食用菌姬松茸引进与
产业化综合技术开发”(201191128);中国科学院“西部博士资助”项
(XBBS200914)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基金会项目(2011211B507)。
培 养 材 料
可作为替代菌材原料组合,同时也有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
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维持。
参考文献
[ 1 ] 徐锦堂,冉砚珠.中国天麻栽培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
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 2 ] 兰进,徐锦堂,陈向东.天麻栽培技术百问百答(第二版)[M].北
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 3 ] 张光明,杨廉玺.昭通天麻的开发与研究[M].云南昆明:云南科
技出版社,2008.
[ 4 ] 唐启义.DPS数据处理系统——实验设计、统计分析及模型优
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 5 ] 谷延泽,汪妮,韩瑞华.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几种食用菌的方法
[J].农民科技培训,2008(4):16.
[ 6 ] 孙竹莹,于天颖.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一种新技术—秸秆皮穰
分离[J].农村养殖技术,1999(6):45.
[ 7 ] 华秀爱.速培蜜环菌促进天麻速生高产实验 [J].中国食用菌,
2003,23(1):27-29.
[ 8 ] 徐锦堂.天麻营繁茎被蜜环菌侵染过程中细胞结构的变化 [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1,23(2):150-153.
[ 9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二册)[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6.
[10] 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云南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云南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
26